热血三国之召唤猛将 第103节

刹那间,只见梅朵聚精会神的看向图画,专心致志的模样,令刘辩再次动容。

虽然图画算是机密,可刘辩清楚梅朵是异族人,不会泄露秘密。

另外,就是想在梅朵面前炫(zhuang)技(bi),不仅让她爱上自己,还要崇拜自己,哇咔咔……

事实证明,梅朵的内心已经对刘辩逐渐改变想法。

可是,每当看见刘辩的那张脸,总会莫名的想要保持距离。

“想学吗?我可以教你。”

闻言,梅朵看见嘴角微扬的刘辩,本能的后退一步。

几在同时,荀彧、魏征、张昭率先走了进来。

徐达、秦琼将腰间兵器递给门口的士卒,也走了进来。

见五人先后走进来,刘辩瞬间恢复一本正经的面色,“梅朵,孤要商议大事,你且退下。”

梅朵不做声,仅是施了一礼,退出了书房。

“主公!”

五人齐齐拱手作揖。

“此次叫你们来,是有大事商议,关于改变现有的兵制。”

五人闻言,徐达、秦琼、荀彧互看一眼。

徐达:“敢问主公,为何要改制?”

刘辩:“先有外戚、十常侍、董卓,现有各地诸侯招兵买马,扩大疆域,大汉已经名存实亡。”

“主公!”

张昭欲言,反被刘辩抬手打断——

“孤不是昏君,能够看透当下局势。

虽然孤打着重建大汉的旗号,欲灭掉董卓等强敌,可这旗号终究是以‘重建’为前提。

不仅要建立新的大汉,还要建立一个全新的政权。”

闻言,荀彧不自觉的想到沈万三。

商人的社会地位非常低。

刘辩支持沈万三的商贾之道,不单单是为了筹措军费,却是为了改变。

将两州固有产物,推销至其余州郡,起到互通有无的作用。

这一点,就好比张骞出使西域,通过丝绸之路,为大汉带来种种好处。

同样,听到刘辩所谓的改制,魏征不自觉的想到黄承彦——

数日前,刘辩命黄承彦兴建特务机构,“尖刀集中营”,目的在于探知各诸侯的信息。

无论春秋、战国时期,都有细作这一职业,目的是为了刺探军情,探知于己方有利的消息。

可与黄承彦所述说的又不一样,反而更加高端、全面,于己方更加有利的一个部门。

由此,与刘辩所说的改制相结合,忽然感觉刘辩的计划,不可谓不深远。

“近几日,孤一直陪在穆将军身边,闲来无事,研究了一下大汉的兵制。

孤感觉现有的兵制过于繁琐,指挥起来多有不便。

于是,大胆想出改革兵制的想法,使得指挥起来更加方便。”

即使附身,纵使刘辩获得记忆,可对现有的兵制仍旧是大写的懵逼。

“不知主公,想要如何改制?”徐达作揖道。

“虽然此次征兵,荆州各地纷纷响应,可其中不乏异族百姓,大多不懂大汉兵制。

既然不懂,那就改成一种通俗易懂,大家都能接受,并且方便调配的制度。”

话音至此,刘辩将手边两张写满字的纸,分别递给徐达和荀彧。

第116章 改制(中)

0116、改制(中)

汉朝,建立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

其军事制度继承秦制,也有不同的改变。

主要分为西汉军制、东汉军制。

汉军分为京师兵和地方部队,京师兵又分为北军和南军。

京师兵,由城门校尉统领。

另有非正规军,执金吾率领的缇骑,负责治安。

虎贲中郎将下辖左右仆射、左右陛长率领虎贲郎,羽林中郎将下辖羽林监,和骑都尉一起统领羽林骑,虎贲和羽林都是皇帝的卫队。

光禄勋下辖五官左右三个中郎将管理三署郎,三署郎在汉初曾组成郎中骑是主力的骑兵部队,但后来三署郎成为仪仗队和候补官员的训练班。

地方部队,各郡由都尉率领。

边郡的边防军由长史率领,各王国由中尉率领,县和侯国由尉率领,边县另有障塞尉。

北军又称屯兵,是汉军的精锐部队。

长官是中垒校尉,其下是屯骑校尉掌骑士,步兵校尉掌上林苑门屯兵,越骑校尉掌越骑,长水校尉掌长水宣曲胡骑。

南军又称卫士,为守卫皇宫的部队。

长官为卫尉,其下主兵的有南宫卫士令、北宫卫士令、左右都候等。

另有宫掖门司马七人主管宫门守卫。

战争期间,派出由将军率领的临时编组的作战部队。

将军下有长史、司马辅助,部队分若干部,部由部校尉和军司马率领,部下设曲,曲由军候率领,五百人一曲,曲下有屯设屯长,五十人一屯。

【据《汉官六种》《汉书》《后汉书》等。以上】

这些只是最基本的,由京师到地方的军事将领。

可自从汉末开始,立下战功的武将愈发的多起来,皇帝不断的封赏,造就了将军遍地,都尉反而沦为下等官职。

地位最高的为大将军,其次有骠骑将军、车骑将军、卫将军,又有前、后、左、右诸将军。

甚至还有四征将军,四镇将军,四安将军,四平将军。

大都督,都督,上大将军,杂号将军等等。

汉武帝闲着没事,还置了长水、屯骑、越骑、步兵、射声、中垒、胡骑、虎贲八大校尉。

将军出征时常置幕府,作为参谋机构。

在郡、县分置郡尉、县尉,协助郡守、县令掌管军事。

汉末,设州牧,是州郡最高行政与军事长官。

可按照汉朝的军队编制,最靠谱的还是据《后汉书·百官》中的记载——

“大将军营五部”,部由校尉统领,“部下有曲,曲有军候一人“,“曲下有屯,屯长一人“。

部分左、右部或前、后部,曲分左、右曲或前、后曲,部、曲之下还有官(分左、右官)、队(分前、后队)、什、伍等。

刘辩是二十一世纪的人,对于古代的官职、军制丝毫不懂。

纵使先前说,趁着陪在穆桂英身边,研究了一下大汉军制,实际研究的不是汉军兵制,而是前世的军制。

即使记不住汉朝的兵制,只能用熟悉的代替。

另外,既然是要建立一个新政权,改变一些的东西是必然的。

那么,就从征战强敌的军队开始。

随着将纸张交到两人手中,刘辩开始叙述新的编制——

“十人为一班,设班长一人,有战场经验者优先。

五班为一排,由武将任排长,另设一位文士,当做干事。

毕竟多数士卒为穷苦百姓,是以设立一位先生,教授识文断字。

五排为一连,设连长,再设指导员;

五连为一营,设营长,再设教导员;

五营为一团,设团长,再设一位政委、团参谋长;

五团为一旅,设旅长,再设一位政委、旅参谋长;

三旅为一师,设师长,再设一位政委、师参谋长;

两师为一军,设军长,再设一位政委、军参谋长;

军长之上设司令,另设,总政委、总参谋长。

另外,废除运送辎重的队伍,由炊事班,也就是火头军充任。

一连一个炊事班,每班3人,除了负责造饭,还要负责随军押运粮草。”

“干事、指导员、教导员的性质是一样的,只是叫法不同。

政委与相应带‘长’的干部平级,属于军政双首长制。

参谋长与带‘长’的职务一样,负责训练部队的战斗力。

除此之外,负责出谋划策,与谋士的性质一样。

另外,战时的参谋长,有权利与军政首长同时签署作战命令,却要听从军政首长的命令。”

打个比方,刘辩是司令,魏征是总政委,荀彧是总参谋长。

只是打个比方,即使荀彧有权利做刘辩、魏征的主,也要听从他们二人的命令。

古时,除了主公的权利最大以外,只有军师的权利最大。

刘辩的新军制也是一样,只不过身为荆州总政委(丞相)的魏征,留守大后方,总参谋长与司令上前线。

相比之下,新军制与汉军制,只是叫法不同,大概意思没变。

汉军制中,伍长领5人,什长领20人,百夫长领100人。

新军制中,班长领10人,排长领50人,连长领250人。

紧接着,刘辩再次说道:“目前,加上新征上来的兵,荆州军将近20万人,足以组建一个军。

徐达出任军长,荀彧出任军参谋长,张昭出任军政委,师长由韩世忠、伍建章来当。

秦琼的玄甲军仍旧当做精锐部队。

目前只想到这么多,有不懂的可以问,需要补充的也可以提。”

话音落下,刘辩端起茶杯看向五人。

首节上一节103/658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