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第一长子 第13节

只是后世没有不代表以前没有,也许是在某个朝代被人采完了呢?

想到这里,李战看着自己的姥爷道:“姥爷...等一下我们进山。”

................................

王顺山...南依秦岭,北邻灞河,蓝水环绕,景色迷人,因中国古代二十四孝之...王顺担土葬母于此而得名,

诗人杜甫曾诗:“蓝关远从千涧落,玉山高并两峰寒”,韩愈遭贬潮州途经蓝关被大雪所阻,留下“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的千古绝句。

李战爬过一次,不过,这一次和上次完全不一样,这一次是更加的美了,因为正值夏季,绿荫叠翠,凉爽宜人...香树、领春木、金钱槭、华榛、花楸及羚羊、黑熊、大鲵等...真的是美的让人窒息!

李战很懊悔自己家没有弓箭,要不然,一定能打点野味回去,跟在自己的姥爷的身后,自己的弟弟们将自己给包围在中间。

走过了几片树林和几条小溪,李战是一路的欣赏风景,不过,李战的弟弟们则是一直小心翼翼的保护着李战,要知道,自己的爷爷来之前放话了,只要自己的大表哥有一点的损伤,那就用棍子抽死你丫的。

所以再好的美景,他们也无心看。

“战儿...就在前面。”

前面的张大茂嘻嘻一笑,跟着带着李战等人又越过一条小溪,穿过一片山林,来到一块平坦的山腹处...在这里李战终于看到了大片裸露在地表的硝石矿。

“战儿...是不是这个?”张大茂走到李战的身边邀功一样的问道。

“是...是...!”李战笑得很开心的道:“姥爷...你可真的是太神了,我就是需要这个...!太好了,以后我们家再也不担心缺这个了。姥爷...你是怎么发现的这个呀?”

“呵呵...说来也巧,大概是一年前,有一对贵人来蓝田玩...就要找一个人进山,后来我被选中了,给了我十个大钱,他们打的时候,无意中来到了这里,我也跟着来了。”

“真的是天助我也。”李战嘻嘻一笑。

“那是自然...战儿乃是神仙子弟,天当然也要护着你,”

“咦...!”就在张大茂不停的吹捧自己孙子的时候,我们的李战同学轻咦了一声,他居然在另一边看到了又一处裸露的矿产。

等李战仔细的看了看之后,跟着惊喜的喊道:“岩盐...!”

岩盐就是石盐,这玩意无色透明,含杂质时呈浅灰、黄、红、黑等色,玻璃光泽。是典型的化学沉积成因的矿物,在干燥炎热气候条件下常沉积于各个地质年代的盐湖和海滨浅水泻湖中,与钾盐、光卤石、杂卤石、石膏、硬石膏、芒硝等共生或伴生。

就在李战想要冲过去的时候,张大茂却将李战给拦住道:“战儿...你去干什么?”

“姥爷...那里有盐。”

“盐?”张大茂连连的摇头道:“孩子...那不是盐,那个石头看着像盐,而且也有一点点的盐度,不过,那种盐吃了会死人的。

你不知道...上次,张家村的二狗,就是吃了这种石块死了。”

“哈哈...!”看着担心自己的姥爷,李战突然笑了起来,这笑声让李战的姥爷和弟弟们都傻眼了。

不过,李战却嘿嘿的道:“姥爷...这还只是岩矿,当然不能直接吃,里面还有很多的有毒物质,不过,我在仙界的时候,却学过如何用法子将里面的有毒物质给弄出来。

等没有了有毒物质之后,那里面剩下的就是可以吃的盐了..!”

“真的...!”很快,张大茂也是露出了惊喜的表情,要知道,这盐...可是一个好东西...而此时的大唐是严重缺盐的。

..............................

第十五章 制盐插曲

求推荐票...那玩意顶重要!

傍晚的时候,李战,张大茂,李胜,张恭,张俭终于回到了家。

其中李胜背了一筐子盐矿,张恭和张俭背的是硝石矿,是真的厉害呀,约莫有一百多斤,这三个家伙愣是像什么也没背一样,这体力,李战只有羡慕的份。

看到李胜背回来的盐矿,大家都很诧异,不知道为什么要背这玩意回来。

可是当听到张大茂说李战居然可以将有毒的盐矿变成无毒的时候食盐的时候,所有人都露出了震惊得到表情。

其实在大唐...制盐的技术已经很成熟了,根据历史的记载在唐朝初期的时候工艺已经有了很大的改善了,当时对盐的口味也有了巨大的提高,对于当时来说技术性的革命还是比较大的,当时的生产模式已经越来越专业化了,而且食盐的精细程度也很高了。

在当时有一种制作方法就是使用五步来完成,可以说已经实现了大规模生产的工业化,让最终的效率也开始变得更高了。

但是虽然他们的技术成熟了,那为什么...大唐的军队还要用醋布这玩意呢?

醋布是什么...唐砖中有提到,就是用醋煮过的布。吃饭的时候,只要把“醋布”放进水里,里面的醋味就会跑出来。这算是一种储存醋的方式了,毕竟布远比液体的醋更容易携带。

特别是行军打仗的时候,携带各种瓶瓶罐罐的调料还不方便。所以想出了“醋布”这样储存的手段,既便于携带又能够满足人对饭菜口味的要求。

在吃饭时,士兵们只需将用醋浸泡过的布剪下一小块合着军粮一起煮,不用多久,便能吃上一顿有滋有味的饭食。

不过,那滋味也就真的不怎么样,让您去吃的话,您可能会吐。

技术成熟却还要用醋布,原因是什么...原因是,技术成熟和批量生产,是有区别的,技术成熟可以制造出盐,甚至是接近现代的细盐,但是它的量供应不上呀。

唐朝有三种制盐的方法,第一海盐,第二池盐,第三井盐。

海盐就是将一些含有盐分很高的海水给蒸发,一般情况下会使用到太阳还有自然的蒸发等等,之后就是对食盐中的一些结清来进行除杂,去除其中的一些杂质。

池盐是从咸水湖采取的盐,成分和海盐相同,当然做法也一样。

最后是井盐...通过打井的方式抽取地下卤水天然形成或盐矿注水后生成,制成的盐就叫井盐,生产井盐的竖井就叫盐井。

前面两个单纯的靠太阳晒,后面一个要凿井,凿井时,使用“一字型”钻头,采用冲击方式舂碎岩石,注水或利用地下水,以竹筒将岩屑和水汲出。

卓筒井的井径仅碗口大小,井壁不易崩塌。唐人还将大楠竹去节,首尾套接,外缠麻绳,涂以油灰,下至井内作为套管,防止井壁塌陷和淡水浸入。取卤时,以细竹作汲卤筒,插入套管内,筒底以熟皮作启闭阀门,一筒可汲卤数斗,井上竖大木架,用辘轳、车盘提取卤水。

更是难上加难...。

所以虽然技术是纯熟了,可是大唐的盐量却提不上来的。

大家不知道的是,唐朝时,也就是李世民的贞观年间,是不收取盐税的,为什么呀...就是盐少,朝廷要鼓励人去造盐,你收税谁还去造盐。

所以贞观年间,这个盐的运作是,由民间制盐,这盐制好以后,由官府去收...等收好了...再由官府加上一些价钱,卖给持有类似盐引的商人,跟着随便商人去哪里卖。

盐的价格不高...这是事实,可是盐却稀少,你百姓想要抢到盐,或者军队大批的供给,说真的,这还是有点困难的。

李家吃的盐也是那种大粒海盐...虽然便宜,不好吃,可是却也是很难买到的。

首节上一节13/655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