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墨客 第77节

怎么着也没有万两黄金放到一起震撼吧?

黄金自古以来就是硬通货,哪怕后世那经济发展到全球村的地步了,仍旧是国家的经济屏障,硬通的不能在硬通了。

就更不用说这个年头了。

户部侍郎郭恒,也不知道会不会给自己?

毕竟只有这一张纸条便签,和那枚红彤彤的印章而已,能认账吗?他心里没底。

也不知道郭恒这都做到朝廷的六部九卿之一了,可以说是位高权重吧?怎么还会欠下朱老头的钱?

也不知道自己这个二手的债主,讨要上门,郭恒老爷子是个什么心情?

他手里别没有这么多的钱啊?

郑长生一边胡思乱想着,一边叩响了郭恒郭侍郎家的大门。

两个高大的青石狮子立于府门之前,比他脑袋都大的门环,在铜铸之獠牙巨兽的鼻子里镶嵌着。

果然当官的都是高门大户啊。

不过老子这次来就是吃大户的,哈哈!~

户部侍郎府的家丁郭幽是郭侍郎家的远房亲戚,也可以说是远的都八竿子打不着的亲戚吧。

不过古人的宗族观念很重,别说是八竿子打不着,就是十杆子打不着一百杆子打不着,只要是一个祖宗的,那只要是找上门来,那也得好生的招待伺候着。

说起来郭幽他们家还对户部侍郎郭恒家有过恩惠,那这就更是免不了要关照的了。

所以,当郭幽拿着本族宗正的亲笔手书来投靠的时候,郭恒二话不说就收留关照之。

并且给他一个很清闲而且很有油水的工作——门房。

都说宰相门前七品官,可是尽管郭恒不是宰相,但是他是户部侍郎,那是统筹一国之财政民政的要害衙门啊。

所以,郭幽的日子过的是相当的滋润。

任你是哪一个部门的官吏,只要是想走户部侍郎郭恒的门路,那最起码的一个门敬是少不了的吧。

这就要看对方会不会来事了。

一般的寻常省县的官吏求上门来,一个门敬红包不少于一两银子,要是有加急的事物求见户部侍郎郭大人。

那你一个门敬少了三两银子,想要是见到郭大人,那是连门也没有啊。

郭幽这货今天跟府上的伺候老太太的丫头春兰好一顿郎情妾意,刚心满意足的回到门房,就听见门外咣咣的砸门声。

奶奶的,这他妈的是谁呀?这么的没教养,连他妈的最起码的一点规矩都不懂。

就这么干了吧唧的咣咣砸门,他妈的偏门的门房可是开着呢,都不知道上去塞个红包啥的?

他很郁闷,郁闷到想要打人。

刚从春兰的肚皮上爬下来不久,浑身都掏空了,走路腿都打飘。

听着这紧急的砸门声,他还担心是朝廷的重要公文行来,所以赶忙起身过来开门。

妈的,着急忙慌的过来开门一看,不认识。

奶奶熊的,这他么的哪里来的野小子啊,什么规矩都不懂就敢过来砸户部侍郎家的府门?

要是官差来送公文的话,都是身穿官服手里有左、右相的令牌相看的。

可是这砸门的小子,看样子才七八岁的样子,也不知道哪里来的野种,草,扰了爷的清梦。

更过分的是,他竟然说是跟户部侍郎郭恒郭大人来讨钱的。

尼玛的,找死啊这是,竟然也不打听打听,就到户部侍郎家里讨债来了......

第121章 字据引发的尿裤事件

郭幽愤愤不已:“哪里来的野种敢到侍郎府撒野?真他妈的滑天下之大稽,要债要到我们老爷头上了。

还朱国瑞,老子认识他是谁?

给老子有多远滚多远,否则别怪老子不客气。”

他看完郑长生的那张字据扔了出去,正好落在了大个子的脚下。

大个子刚要捡拾,一阵微风吹过,字据飘飘悠悠的落在朱雀大街的中间。

这张字据可是价值万金的啊,大个子当即一个箭步就冲了上去。

一乘青呢大轿顺着朱雀大街晃晃悠悠的过来,刘伯温坐在轿子里闭目养神,想着今日朝堂之上的情形。

皇上不知从哪里弄来一个“压水泵”的图纸,着工部加紧赶制,分发到干旱不易汲水的地方,用以灌溉。

实在是利器啊,就那一小小的水泵竟然解决了大明朝廷的燃眉之急。

听说这是皇上用万金买来的图纸,大明国库不富裕啊。

可是皇上心忧黎民,竟然从大内起居银中拨出五千金到户部,供支付这笔采购费用,剩下有户部支付。

皇上一夜未归之事他是有耳闻的,据他推断,这图纸必是皇上此行的成果。

他好奇的是究竟是谁有这等神奇的发明,竟然利用这一个不起眼的物什把水从地底下抽出来。

这物什的利用价值太大了,就算是不用来浇水灌溉,那寻常百姓之家也可以直接加以应用的。

而且这抽出来的是干净的地下水,百姓们就不用在吃开口井水了。

挖井这是一个费时费力总之是靡费国帑的事情,每个村里能有一口开口井供百姓吃水就算是好的了。

有的连开口井都没有,吃的是河湖沟渠之水,不干净的饮用水,导致了百姓的疾病丛生。

可是现在有了这个压水泵,什么问题都解决了。

无论在有多大的雨,无论多大的风,如死老鼠啊,蟑螂啊,这些脏东西也进不到井水中,这简直是利国利民的大好事啊。

另外从军事角度来说,大军出行再也不用遵循沿水扎营的惯例了。

大军的水源是个大问题,一旦被敌军投毒的话,沾染疫病,大军或许不战就溃败了。

现在利用这个压水泵,直接打入地下,抽水出来供应大军。

完全不用担心水源的问题,这个小发明真是神乎其技啊。

正在思绪飘飞着,突然听到护卫王大龙刀出鞘之声,紧跟着大轿落地。

轿夫也是他的护卫,都纷纷的取出兵刃护卫在他大轿周侧。

“大龙,什么情况?”刘伯温撩起轿帘问道。

“大人,有人冲轿,敌我不明,待小的文明原委。你们几个好好的护卫大人,老子就不信了,在我大明帝都的朱雀大街上还竟然敢有人冲击朝廷大员的官轿。

这他娘的是活腻歪了。”

大个子傻眼了,一阵仓郎朗刀出鞘的声音,还有一个彪形大汉手持钢刀,恶狠狠的向他走来。

搞么子哟,这金陵帝都的人咋还有这毛病,一言不合就拔刀,老子只不过是捡拾字据而已嘛!

郑长生一看,坏了,要出事。

大个子刚才的健步如飞的冲过去,逼停了人家的官轿,虽然是无意之间的举动,可是在通往皇宫的中央大街——朱雀街上发生貌似冲击官员大轿的举动。

就算是官员的护卫拔刀把你砍翻,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而且还不必承担责任。

自古以来官员在普通庶民心中那都是高不可攀的存在,封建社会,阶级等级分明。

大个子吓坏了,呆呆的立在当场,话都说不出来了。

王大龙三十来岁,跟随刘伯温好多年了,从战争年月就一直服侍在身侧,担当护卫,充当小厮,照顾大人的饮食起居和安全之事。

刚才大个子的那个举动着实吓了他一大跳,这个傻大个黑咕隆咚甚为吓人,而且刚才的那几个箭步,动作麻利的不像话,要是刺客的话,还真不好对付。

不过这家伙为何傻傻的又站那不动了,额,貌似很惊恐莫名的样子。

咦,竟然,竟然尿了,脚下黄黄的一大滩水渍不断的向四周蔓延,提鼻子一闻,骚气哄哄的。

靠,这算是哪门子刺客嘛,刺客哪里还能吓尿裤咯啊?

就在这个时候郑长生赶到了,他提鼻子一闻,额,大个子这货还能有今天这个表现,实在是出乎他的意料之外。

平时傻大胆的很,夜半三经的都敢去坟地,可是面对官威,面对钢刀竟然能尿裤,这也没谁了啊。

他是不了解官员在普通老百姓心目中的那种不可逾越的地位,那是高山仰止的存在,普通老百姓见到官员,那是自觉渺小的不能在渺小了。

他也不了解官员之于百姓绝对的权威,那是生杀大权予取予夺尽握其手。

况且这也是大个子莽撞,冲撞了人家,人家要是一刀砍下去,死了也白死,怎么能不害怕?

“官差大哥,我家兄长莽撞,还请大人勿要怪罪。他只不过是捡拾字据而已,无心冲撞大人的官轿。”

郑长生赶忙上前解释道。

王大龙瞅了一眼郑长生,心里才算是安稳下来,结合大个子的表现,和这孩子的解释他明白了其中的原委。

不过他心下狐疑不已,字据?啥玩意字据能这么拼命,不惜逼停官轿,差点招来杀身之祸。

他看了看大个子手里捏着的纸条,一把拿了过来,他要看看到底是什么玩意儿。

“大龙什么情况?”刘伯温从轿子里走了下来。

郑长生顺这声音观看,只见一个身穿大红色团领衫官服,头戴乌纱,腰间系着花犀腰带之人。

此人面色苍白,似乎久病缠身之像;眉头紧锁,应是思虑过甚之状;颌下长须一部,打理的到是很整齐;

身形消瘦,眼窝深陷,言语中尽显沧桑之态。

看腰间系着花犀腰带应该是二品大员,明朝的官服制度几次改革,很是特殊。

明初洪武三年以乌纱帽、团领衫、束带为官服,一品玉,二品花犀,三品金银花,四品素金,五品银级花,六、七品素银,八、九品乌角。

所以只要看腰带上的配饰就可以分辨出官员品级。

就在郑长生心下暗自揣测着这位二品大员,究竟是谁的时候。

只见王大龙面色一变,惊呼:“刘大人您来看这字据......”

第122章 上帝之手

第0122章上帝之手

刘伯温对于朱元璋的那一笔臭字儿可谓是熟悉之极了,就是没有那个国瑞之章的钤印他也是一眼就分辨的出来的。

字据写的很简单,只有寥寥一句话:见字如面,速拨付万金。

鲜红的印章盖在拨付这两个字上。

刘伯温大惊失色,他狐疑的看着郑长生,这孩子难道就是发明压水泵之人?

皇上花费万金为民谋福利之事,朝堂都已经传遍了。

可是怎么也没有想到,让人猜疑不已的那人,竟然是眼前这个六七岁的毛孩子。

还有更重要的一点,那就是印章所盖的位置。

首节上一节77/802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