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墨客 第755节

大明朝堂就那么一滩水,稍微有点波动,鱼鳖虾蟹都待不住了。

别看是赶在年节休沐期间,可是永和伯郑长生被皇上任命为内阁大臣兼管刑部,这个人事的变化,激起了滔天大浪。

得到消息的人,惊的是目瞪口呆。

虽然他们早就知道永和伯简在帝王心,也早料到日后此子前途必将是不可限量,可是没有料到这一天会来的这么快。

所谓人事即政治,这可不是闹玩的。

封建王朝的六部自隋朝时候起开始正式确立,唐、宋、元得到完善,到了大明之际,已经是很成熟的政治体制。

这六部之前是有中书省统辖,但是到了老朱这里中书省势大,惹怒了老朱。

直接把中书省给拿掉了,这就大大的体现了六部之地位,他们直接向皇帝负责,开始走上了加强中央集权的道路。

直到大清王朝的时候设置军机处,皇帝的中央集权达到了顶峰。

现在的大明,还没有到达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的巅峰,六部的地位还算是有和皇权抗衡的资本。

要知道文官集团在明朝的影响力是绝对是够牛逼的,都说宋朝时候,宋太祖于天下士大夫共治天下。

那个时候的文官牛逼,动不动的大臣就可以弹劾皇帝,给皇帝划道道,皇帝不听还不行。甚至他们可以挂印辞职撂挑子,直接连说都不说一声给你不干了。

不过那个时候的政治氛围很好,士大夫的小日子过的很是滋润,高薪养廉嘛。

当官的薪俸颇丰,地位还高。

但是相较于大明的文官集团,大宋的士大夫阶层就有点小巫见大巫了。

明朝的文官集团抱成团的跟皇帝干,他们是为了政治而政治,说白了就是利益。

为了利益甚至可以置国家的利益与不顾,这样的狠角色但凡是君主弱一些的,根本就不是他们的对手。

自古以来六部都是由德高望重的人担任,可是现在半路杀出个程咬金,一个二十来岁的毛头小子掌控一部,这明显有些让他们有些不能接受。

有人已经开始私下里串联,准备联名上奏疏给老朱,无论如何也不能再他们中间出这么一个异类。

话说这个‘异类’如果是自己人还好,但是郑长生独树一帜,搞起了‘科学’,跟他们自幼就学习的儒家经典有分庭抗礼之征兆。

这让大明的文官集团很是不能释怀。

有人大放厥词,“不屑于跟郑长生这样的异类为伍,如果皇上不免除郑长生这个职务的话,他就辞职不干了。”

可以说,现在的京师官场平静的表面下,已经暗流涌动。

这颗雷的引信已经启动,现在所有人都蓄势待发,只待来年开朝就要引爆了。

不过,这些郑长生并不知情,就在别人四下串联,搅风搅雨的时候,郑长生正跟一家人围坐在火炉旁,吃着烤土豆、烤肉、烤蔬菜美的很呢。

外面大雪纷飞,屋内温暖如春。

小丫头若楠在屋里来回的疯跑,额头上都见了汗,连外套都脱掉了。

老爹郑长生烤好之后,放在盘子里,小丫头负责分发。

祖母一串烤鸡胗,娘亲一串烤豆腐,二娘喜欢孜然羊肉,三娘喜欢烤羊腰,她记得清清楚楚。

每分发一串,她的小手里就多一枚大钱,现在已经十余枚洪武通宝的大铜钱了,她的小手已经都要拿不下了。

好开心,这么多的钱,能买多少糖人呀!

旺盛的炉火,映照的郑长生的脸都有点发红,他一边撸着串,一边擦着额头的汗水,看着一家人其乐融融的样子,他感觉人生仿佛也就如此。

这才是生活,这才是人生。

小七怀里抱着郑忠君,小家伙一岁多了,看着大人动嘴吃东西。

小家伙急的抓耳挠腮,伸出小胖手不断的抓挠小七,似乎想要从母亲的手里把羊肉给抢过来。

小七自然不肯给他吃,夫君说了,这么点的孩子吃羊肉窜不容易消化,还是母乳喂养的好。

想起来母乳喂养,小七的脸腾的一下就红了起来,幸好屋里的光线不是那么亮堂,再加上炉火的映照,并不显眼。

“讨厌的夫君,跟孩子争嘴,害的儿子都没吃饱......”

吃不到嘴里的小家伙郑忠君终于哇哇的哭了起来,郑长生听到儿子哭,放下手里的烤串就凑过来,一脸关切的道:“儿子是不是饿了?”

小七没好气的瞪了他一眼:“你说呢,没口粮能不饿。”

郑长生不好意思的挠挠头,嘿嘿一笑:“奶妈呢?”

“给家里送过年的东西去了,晚点才能回来。”李秀英接过话道。

李秀英瞅了一眼小七:“你这孩子就是太瘦了,多吃点肉,奶水都不够孩子吃的怎么行?”

小七的头低了下去,嘴里似蚊子嗡嗡般的嘟囔了一句:“怎么不够,还不是你儿子争了我儿子的嘴。”

李秀英并没有听到小七嘟囔的是啥,还以为小七认识到错误了,平时小七总是说要保持身材,这下好了,节食减肥闹的连宝贝孙子的口粮都不够了。

“儿子,还不给小七多烤点带羊油的肉吃。”

说着她回头看了一眼李嫂:“今天有庄户送来点鲫鱼,是他们冒着严寒敲冰捕捞的,多炖点鱼汤给少奶奶喝。”

李嫂点头躬身退去。

格云朵也低下了头,她也是经历过小七的遭遇的,不过她的体质比小七的要好多了。

她的奶水充足到闺女吃不完,她只是不想浪费掉而已......

她心里暗暗的比较着小七,有些高傲的挺直了胸脯......

吕婉容一把拉过疯跑的小丫头若楠:“来吃口爹爹亲手烤的蔬菜,可好吃了。”

小丫头明显不接受这份‘恩宠’,喂到嘴边了她都不吃,反而指着正在烤的肉窜道:“我不要吃菜菜,我要吃肉肉。”

吕婉容闹了个大红脸,这闺女貌似一点都不仿自己,跟她爹一个德行,食肉动物。

顿顿不离肉,离开了肉饭都不吃。

郑长生拿起一串肉递了过去:“吃肉,想吃就吃个痛快,爹爹管够。”

顺便递给吕婉容一串烤蔬菜:“喜欢吃什么就吃什么,没必要为了保持身材为难自己。”

吕婉容给了他一个大大的卫生眼:“还不是为了你......”

第961章 体验民风民俗

太子主标突然薨逝,又临近年下,大明王朝的帝都上空莫名的笼罩上了一层阴云,就连最后一次的大朝会都没有举行。

宗主国大皇帝陛下接见藩属国的事情也被无限期的推了下来。

礼部官员上书皇帝请求指示如何安置高丽使团。

老朱批复:异域之民,小邦之国,恐没见识过大明之繁华,留下体验天朝上国之民俗亦无不可。

这让礼部一众官员很是头大,“皇上这是要搞什么东东?这可是邦交,哪有强留的哟?”

可也无可奈何,只得硬着头皮去执行。

在礼部官员的眼中,这根本就是不可思议的事情,说出去高丽使团还不炸锅了哦?

但是,让他们感到更不可思议的事情发生了。

高丽国竟然很爽快的就答应了,他们所想象的一哭二闹三上吊或者趁机勒索点好处的事情,并没有发生。

高丽国孤儿寡母上书,请求天朝大皇帝陛下给她们娘儿俩安排一个朝臣之家,体验大明民风民俗。

礼部一众官员都傻眼了,“皇上真是神机妙算呀!这样的事情都能发生,真乃千古奇闻。”

这差事也太好办了吧?

于是礼部挑选了十几个一品大员之家,供高丽使团选择。

本来以为这事情太简单不过了,孤儿寡母的好对付的很,皇帝一声令下谅她们也不敢说什么。

但是他们真的想错了,这十几个备选全部被高丽使团给否决了。

好吧,这十几个不行,那就在换一批,大明京师帝都的官员还不多的很。

于是,又一批名单报了上去......

名单被高丽使团三番五次的否决,这让礼部一众官员犯了难。

感情,人家在这里等着拿捏呢......

最后事情闹到了礼部尚书大人的面前:“废物,一帮废物点心,连这点屁事儿都办不好,你说说你们,还能干点啥?

皇上把差事交给我们礼部,是对我们莫大的信任,这差事要是办砸了,本官如何给皇上交差?”

“大人,不是我们办事不利,而是高丽使团似乎故意刁难我等,无论我们选择的是一品大员还是功勋权贵之家,他们看后都不同意。

最后一次下官亲自去的,把魏国公徐达老帅的家添了上去,可是她们依然不满意,还说是我们在欺负他们孤儿寡母,要上书给皇上鸣冤。”

礼部侍郎苦逼着脸,摊着双手,在礼部尚书面前诉苦:“本以为是个极为简单的任务,可是谁能想到会这么棘手啊?

还望大人救我,这孤儿寡母一旦真的上书给皇上,恐怕下官一个办事不利,不堪大用的印象就在皇上面前留下了。

下官前途堪忧哇!”

他都要哭了,差点没给礼部尚书跪下。

“嘶......”

礼部尚书大人倒吸一口冷气,“你我把事情想的太简单了,恐怕这事情真的没那么简单。还是报给皇上,让皇上给决断吧。”

礼部尚书、侍郎联袂求见皇上,老朱在皇极殿接见了他们。

听他们讲述完高丽使团是如何的刁难他们的之后,老朱是勃然大怒,一拍桌子:“小小番邦异国,还敢挑三拣四的。

一品大员之家不满意,开国公爵之家也不满意,那还想要什么待遇?难不成要到咱的皇宫里不成?

太过分了,传旨:让永和伯府准备准备,就让她们孤儿寡母的去那吧。”

礼部尚书、侍郎感觉有了皇帝陛下的撑腰,感觉太爽了。

“你个小寡妇不是难缠吗?一品大员之家不想去,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魏国公家也不满意,这下子给你安排一个三品官员的家,看你还敢说不满意。

要知道,这一次可是皇上金口玉言安排的,胆敢呲牙,掰之。”

果然,皇上的旨意还是好使呀!要早知道的话,就早点请示皇上了,何至于这段时间受窝囊气?

~~

~~

郑长生一家子正围绕着火炉其乐融融之际,礼部尚书亲自登门来了。

郑长生擦了擦油腻的手,女眷孩子们暂时回避,他就在火炉旁烤着火跟礼部尚书聊开了。

礼部尚书把以往的经过讲了一遍,听的郑长生一愣一愣的。

一开始他就料到了李宁儿的打算了,恐怕你就是把所有大明的官员都写一遍,只要不写老子,那绝对是通不过的。

最后,尚书大人叹了口气:“还是皇上威势无边,轻飘飘一句旨意,高丽使团再也不敢有异议。

不过就是有点劳烦永和伯了,皇上的意思是让贵府准备准备,迎接高丽使团入住,体验一下我大明民风民俗。”

郑长生面露为难之色:“这恐怕不好办啊,那么大的使团入住,一营开销可不是小数,虽然小子家略有薄财,但是也经不住这么多人花销。”

“永和伯多虑了,老夫早就考虑过这个问题,我也跟高丽使团商量过了,只有高丽国的那孤儿寡母带着两个贴身的宫女入住。”

首节上一节755/802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