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墨客 第71节

几根蘸水后的麻绳绕在棍子上,一圈一圈的往下拧,那一头尖尖的带着螺旋状的杆头,在人们的共同用力下,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慢慢的插入地底。

等所有的杆子下完后,抽出,把空心的铁管包扎缠绕好后,放进去。在接上水泵,就大功告成了。

郑长生长出了一口气,他是完全凭借着后世的记忆来设计的,也不知道能不能成。

先倒入引水,在压把手,里面的活塞上下运动,使得压力降低,水通过压力有高向地传播,水就能出来。

这是压水泵的工作原理,他并没有百分百的把握能成。

做工很粗糙,另外密封的也不知道严实不严实,总之一切都还是未知数。

小七自告奋勇,她要第一个尝试少爷的杰作。

谁都不能跟她抢,就连章欢都不行。

章欢看着小七一脸激动的样子,不禁摇头,又看了看一脸宠溺之状的郑长生,心中暗道:“这丫头“中毒”深矣!”

哈哈,小七兴奋的都要跳起来了,水出来了,水出来了......

起初是浑浊的泥浆子,可是压了一会儿之后,清澈的地下水缓缓的流淌而出。

所有的佃农们就差载歌载舞了,有的上前鞠了一捧水,倒进嘴里,继而大声的嚷嚷:“老天爷啊,我们有水了,我们的庄稼得救了。

感谢苍天赐下如此甘甜清澈的井水,感谢大地的厚赐,我们有救了。”

所有的人都下跪磕头感谢苍天、大地。

这让小七很愤怒,你们应该感谢我家少爷,不是他想出来如此神奇的点子,能有现在的水源充足吗?

可是她又不敢说出来,她怕得罪了老天爷和土地爷,只得心里暗暗地生着闷气。

突然她有点不安起来,少爷这个点子虽然好,可这是在土地爷的头上动土啊,黄黄苍天注目之下,他们这些神灵会不会给少爷降罪啊。

不行,得赶紧回家随夫人多念几遍经文,替少爷向神灵们祈祷一下。

给少爷免掉土地爷头上动土的罪过,这是没法子的事情,你们可千万不要责怪少爷啊。

要是责怪的话,要是降罪的话,就请降到我的身上好了。

站在旁边正乐呵呵的郑长生,突然发现小七的脸色不好了,这丫头也不知道怎么了,转身撒丫子就往家里跑。

搞的不明所以的大黄和雪球跟在她屁股后面窜的飞快。

额,小七跑的好快,大黄都没追上,雪球急的停下来喵喵的叫。

似乎在呼唤“等等人家嘛”。

章欢也讶然了,这丫头抽什么疯?刚才还好好的,这一瞬间就如此模样,也不怕你的小情郎吓着。

她偷眼观瞧郑长生,果然,他脸上有些不明所以。

郑长生担心小七,只安排了老管家李大年父子,照样在每一亩地的地头打一眼这样的井,等后续打造好的压水泵到了,如法安装即可。

他说完就脚下匆匆的,往家赶去。

等他马不停蹄的赶到家中,就听见佛堂前小七在向母亲述说着。

额,原来是担心这啊。

这不是胡扯的呢吗?古人的天真可真是可爱到爆啊。

能不能有点常识,平时给你说的那些东西怎么就不明白呢,一遇到事儿就求神拜佛。

求神拜佛真的管用的话,华夏民族也不会被外族欺负,也不会遭殃受罪了。

但是郑长生并不打算阻止她们,看着小七和母亲虔诚的在佛前焚香念经的样子,他不禁遥遥头......

第112章 大家长老朱

第0112章大家长老朱

一辆驴车载着方克勤、方孝孺父子二人慢慢悠悠的行驶在农庄外的道路上。

两旁田地里,庄户们在田间地头的欢声笑语,深深的感染着方克勤。

让方克勤好奇的是,这些庄户们搬着小马扎坐在地头,手里上下的压着一个长杆,而清澈的地下水就源源不断的出来,继而流进田里。

那干涸的禾苗经过水的滋润,又重新恢复了勃勃生机。

这可真是奇了怪了,到底是怎么做到的啊?这等吸水的利器要是加以利用,那朝廷的问题不是迎刃而解了吗?

今日朝会,户部上奏,今春以来天气异常,本来春天的雨就少见,民谚都有春雨贵如油之说。

这场干旱席卷了江南各地,一时间令朝堂愁云密布,皇上都发了愁。

江南可是国之粮仓,如果因干旱粮食减产或者绝收,那可是大问题。

闹不好就得发生动摇国本,有引发民变之风险。

他当即就下车询问。

听着郑家的佃户们自豪的讲述自己主家小少爷的这个神奇发明,这么牛掰的灌溉利器也只有他们郑家庄园才有的用。

别的佃农们只有眼嫉羡慕的份儿。

方克勤听完哈哈大笑,就说嘛,他的得意弟子怎么会这么不守礼数。

来了京师也不去府上拜会他,今天他来就有兴师问罪之意。

可是现在看来,自己错了。不是孩子不知礼数,而是抽不开身,忙正事儿呢。

这一定是郑家先人书中所记载,可是想想那部巨作毁之一旦,就心痛的要命。

他一拍大腿道:“走,孝孺吾儿咱们回城。”

方孝孺一脸懵逼,父亲这是肿么了?

刚才还一个劲儿的催促加快速度呢,这转瞬间就要回去,话说这都到郑家庄园的路口了,房子都映入眼帘了,就差临门一脚了,这个时候回去,真搞不懂父亲了。

另外他好久没有见到长生兄弟了,之前他跟郑家村的孩子一起耍子的画面都浮现在眼前了。

郑长生这个小兔崽子就是诡计多端,老是耍他和小伙伴。

不过真是让人回味想念呢。

可是没办法啊,父命不可违,他只得调转驴车回程。

父亲到底是肿么了?一路上笑个不停,莫非得了失心疯不成?

他紧张的看着父亲,可是他不敢发话,父为子纲这一道理是他不可逾越的鸿沟。

为人子者,怎可质疑父亲的决定?

到了家中,父亲恢复了神色,换上了官服,让人备轿说是要赶赴文华殿见陆夫子。

额,父亲不是下朝后就去拜访过陆夫子了吗?

陆夫子今天是在文华殿授课的第一天,听说皇上都去听讲,哎,搞不懂啊!

天下有名的大儒陆繁授课文华殿,皇上都来捧场,就可见他在朱元璋心中的地位有多重了。

朱元璋虽然放牛娃出身,但是好在他也在皇觉寺念过经的,也是识文断字的常以读书人自居。

但是他的这个半吊子读书人是很为一些名士大儒所不屑的。

赫赫有名的黄氏二贤就曾经断掉拇指,拒绝朝廷的征召,不愿意给老朱效力。

是以,老朱大怒之下,诛灭其九族。

他一边对不愿意奉旨的读书人痛下杀手,一边又为愿意为新朝效力的读书人站桩,以笼络天下士子之心。

这就是老朱的过人之处,许之以利,赋之于名。

读书人那点功利之心,被他看的是透彻之极,这就是帝王之心啊。

也是他的帝王心术的很好应用,他曾敦敦教导太子朱标,只要能够抓住天下读书人的心,那就不愁天下不归心。

所有著书立说的都是一些文人,如果文人不归心,那一个王朝想要千秋万代的传承,那是痴心妄想。

文华殿这里是老朱为读书人准备的,也可以说是未来的大明官场的孵化基地。

乡试在八月份开始,大明太需要读书人了。

现在朝堂上的读书人供不应求,一帮武将打下来的江山,总不能还用武将来治理吧?

这很显然不行,武人大多是匹夫之勇,斗大的字不认识一升,用来安邦还行,可是说到治国还非文人不可。

所以,他颁下圣旨,八月乡试后,中举之人直接进京听用。

举子都要在文华殿肄业。

陆繁等大儒则是他从全国征召来的老师,专门负责教导举子们圣人之道的。

今天是试讲,虽然没有举子,但是皇子和一些年轻的待选官员都在这里听课。

老朱是满意的,陆繁果然是天下读书人中的佼佼者,旁征博引把治国之道讲的是淋漓尽致。

北宋开国宰相赵普曾言半部论语治天下,这不是没有道理的。

现在人或许会感觉有点荒唐,可是在那个特定的历史时期,这就是普世之道。

历朝历代的统治者尊崇孔子也并非没有道理的。

正在老朱回味陆繁治国妙论之际,他定眼儿观瞧,发现方克勤不知何时坐在了他的右后侧。

方克勤也是名士,早在几年前就奉召进京听用。

他跟陆繁也是极好的交情,这次能够请的动陆繁出山,他的功不可没。

可是他刚才不是告假说是要拜访一位故人吗?怎么又回来了?

事出反常必有妖,老朱的心思开始活泛了。

要论到动心思,谁也比不过老朱,他能从一个红巾军的马夫一路走到今天,成了开一国之伟业,成了一代帝王那可不能用常理来说的。

看透不说透,不动声色,这是他多年以来养成的习惯。

他就喜欢看他手下的人在他面前表演,以第三方超然物外的思维来对待他的臣子。

他说过一句话,不怕朝臣们给他玩心眼,也不怕朝臣们拉帮结派的党争。

只要利用得当,这就是很好的平衡各方势力的法宝。

党争就像是两个孩子打架,总得有一个大人来管事儿吧,他就以那个大人自居。

在大明这个大家庭中,他就是一个大家长,无论孩子耍心眼,闹脾气,最后还是得他来解决。

方克勤这人为人极为清高孤傲,也不知道他这次为了什么,跟朕动心思。

但愿不是什么歪心思吧?老朱微微的笑了......

第113章 和老朱的初次见面

第0113章和老朱的初次见面

郑长生挽着裤腿,打着赤脚走在田间地头,大个子紧紧的跟随着少爷。

首节上一节71/802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