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墨客 第686节

都是冷兵器,靠的就是谋略、战术,靠的就是战士的勇武。

可是情报分享里说的,郑长生的五千纯火器部队攻城拔寨伤亡几乎可以不计。

虽然有伤员,但是那是枪管炸膛自己伤的,没有一个是跟敌人战斗中伤亡的。

这就不得不让人深思了。

还有,锦衣卫分享过来的情报是那么的详细,甚至就连城中士兵几点吃饭,几点换岗,每一个岗有多少人都提供的面面俱到。

他不禁想起之前跟皇上的一次交谈,其中就涉及到永和伯郑长生的话题。

皇上说,永和伯郑长生对于战争有着独到的见解。

初开始的时候,他还有点不服气。

毕竟他是少年从军,一刀一枪杀出来的将军。

而郑长生根本就是一个没经历过阵仗的读书人好不好?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书生谈什么打仗?纸上谈兵罢了。

可是现在想起皇上的话,他才真正的重视起来。

郑长生说,打仗首先打的就是后勤,兵法有云: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其次,打仗打的不是武勇,而是料敌先机,知己知彼。

沐英当时听皇上阐述郑长生的话的时候,心中是鄙视的。

这都是兵书中记载的,有什么好吹嘘的。

如果这都能成为皇上口中的人才的话,那人才可多了去了。

但凡是统兵之人,谁还没读过几本兵书战策啊。

可以说每一个带兵的人都能张口就来。

现在想来,自己对郑长生的误解是有多么的严重。

都是书本上的知识,谁都看过,谁都能张口就来。

可是真正的做到活学活用的又有几人?

他能够把‘知己知彼’做到这个地步,这要是不打胜仗简直是没有天理了。

看来以后打仗,要请皇上给自己派一队锦衣卫的秘谍了。这些人他娘的太好用了。

之前他虽然也有军中斥候,可是跟锦衣卫这些经过系统培训出来的秘谍人员可是差老鼻子劲了。

既然情报掌握的如此充分,他就应该立刻组织强攻的。

可是王大龙那边分享过来的情报是,死死围城,静观其变。说是锦衣卫秘谍在城中有大动作,可以做到让敌人不战自溃。

呃,这就更骇人了。

一支秘谍小组就能让一座重兵防守的城池不战自溃?这未免有点太儿戏了吧?

二十万大军都未必能做到的事情,你们几个人就能完成?

真这样的话,还要他们这些人干什么。

遇到战争,让秘谍上去不就完了吗。

不过,他虽然有点不信,但是心中还是期待的。

沐英心里憋足了劲儿,就打算看看郑长生培训出来的秘谍人员到底能搞什么大动作。

就在西京事变的这一日夜里,他正在营中巡视查营,突然斥候急匆匆的来报:“启禀大将军,西京城中大乱,喊杀四起,杀声震天。

前线将军请示,是否趁机杀入城中。”

啊哈~!大动作,果然来了。

可是话说他们是怎么做到的啊?

真是让人难以想象,就靠着几个人的秘谍小组的力量,竟然真的做到了。

他的内心是震惊的,讲真,他从来也没有想过,几个人的小队伍还真能搞乱一座重兵防守的城池。

这可是千载难逢的好机会啊:“传令三军戒备,随时听令进攻。”

他刚说完,城中约定好的信号弹,腾空升起。

三颗绿色的信号弹,在夜晚的天幕中炸开成三朵莲花。

沐英一拍大腿,兴奋的道:“他娘的,这帮小子还真成了,传我的将令,立刻攻城!”

第868章 未雨绸缪

对于西京事变,高丽的国史评价很高。

可是大明的评价更高,甚至把锦衣卫的秘谍司的军事情报小组都要神话了。

几个人搞乱一座重兵防守的城池,这能是开玩笑的吗?

这可不是谁都能做到的事情啊!

这需要有过人的胆量,要有超凡的谋略,独到的眼光。

三者缺一不可。

姚启能够利用心理战和舆论战,收复西京城中的百姓之心,是为首要之首要,这是一个大的前提。

而他能够在一瞬间想到用离间计,分化瓦解李成桂和朴孝义,这就是需要谋略过人才行了。

最后再紧急的关头,他又利用朴孝义身死,朴孝杰不明所以的情况下,孤身进入蛊惑朴孝杰开城迎接明军入城,这需要的可是三者的综合啊。

可以说姚启凭借着这一仗,成功的征服了大将军沐英、永和伯爵郑长生以及大明皇帝朱元璋的心。

就连郑长生都没有想到,他培训出来的间谍的威力竟然厉害如厮。

当然这都是后话了。

眼下的情况是大将军沐英趁势发起猛攻,只一盏茶的功夫就攻上城头,打开了城门后,沐英率领大军杀入城中。

按照锦衣卫标注的城防态势图,他们很容易的就控制了战略要地。

随着大军的合围,李成桂手下的兵丁毫无战意,纷纷缴械投降。

只剩余大帅府还尚在抵抗中。

不过各方兵马把李成桂的大帅府围困的铁桶一般,连一只苍蝇都飞不出来。

王大龙和姚启以及投诚过来的朴孝杰并没有立刻攻下大帅府,他们在等待着大将军沐英的到来。

本来朴孝杰是主张立刻马上攻下大帅府,把李成桂拉出来乱人分尸给他的大哥朴孝义报仇雪恨的。

可是王大龙不同意,他就没招了。

通过这事儿就可以看出王大龙会来事儿了。

他们本可以轻松的拿下大帅府,活捉李成桂的。

要知道,拿下李成桂无论死活,都是首功一件啊。

可是他却把这个天大的功劳让了出来,留给大将军沐英,这就不是一般人能想到的事情了。

~~

~~

沐英在一众将官的簇拥下来到大帅府门前。

王大龙和姚启上前参拜:“参见大将军!”

沐英认识王大龙,当年他还在刘伯温的府中的时候,就没少见他。

他一把扶起王大龙:“王监军免礼!”

然后他就把目光看向了一身锦衣卫官服的姚启。

他一把拉住姚启的手,满面春风的笑道:“想必这位就是西京城中的孤胆英雄,我大明锦衣卫秘谍司军事情报组的小旗官姚启吧?”

姚启愣了一下,没想到大将军沐英对他这么的看重。

“回大将军的话,卑职正是姚启,劳将军赞,实在是愧不敢当。”

沐英哈哈大笑:“姚兄弟,当得,当得!本将军对你很是钦佩啊,你做到了我们几十万大军都做不到都事情,本将军一定会在皇上面前给你请功。

你的这些行动,影响了整个战局的发展。实在是令人叹服!如果不嫌弃的话,从今往后咱们就是兄弟了如何?”

啊?姚启激动的都有点不知所以了。

大将军沐英跟他称兄道弟,要知道他在皇上面前的地位啊,那是何等的尊贵?

竟然跟他一个不入流的小旗官结交,这要不是亲身经历,打死他都不相信这会是真的。

不光他傻眼,王大龙也傻眼了。

他苦心孤诣的把擒获李成桂的天大的功劳让给沐英,不就是想要结交一番吗?可是没想到的事,大将军沐英对他所做的事情视若无睹,当着他的面跟姚启结交攀谈起来。

心中酸楚的很呀!王大龙有点吃味儿了!

他羡慕的看着不知所措的姚启:“姚兄弟,你还愣着干什么啊,能够和大将军做朋友,那是你三生修来的福气啊。”

姚启很是窘迫,他不知道该答应还是拒绝。

一个草根出身的小人物,能够被如此尊贵的大人物看重,诚如王大龙所言,真是三生修来的福气。

不要怀疑,在阶级等级森严的封建社会,一个人的身份地位决定了他的权利等级。

大将军沐英可是皇上的养子,从小就是被皇后马娘娘抚养,跟几个皇子一起长大的。

而姚启则是穷苦人家出来的子弟,要不是郑长生选拔他进入锦衣卫秘谍司的话,他还不知道在哪个犄角旮旯里厮混呢,说不定还在为一天三餐发愁呢。

沐英如此尊贵的身份,跟他称兄道弟的,这意味着什么,恐怕所有人都是清楚的。

都说朝里有人好做官,有了大将军沐英的关照,还何愁前途不是一片光明?

要说是鲤鱼跃龙门也没有这么便捷的哦。

姚启终于不再犹豫:“多谢大将军抬爱,卑职姚启不胜荣幸。”

沐英高兴的哈哈大笑:“姚启是吧,以后我们就是兄弟了,繁文缛节的问题就不讲究那么多了。以后有福同享有难同当,我沐英说到做到。”

王大龙趁机道:“恭喜大将军多了个兄弟,等拿下李成桂之后,卑职要跟大将军讨碗酒喝啊!”

说起李成桂,沐英的脸上的笑容才收去。

还是大事要紧啊,捉拿李成桂才首要的。

他向王大龙投去欣赏的眼光。

他们明明都已经把大帅府围困起来了,可是始终没有进去拿人,这要是看不出王大龙的讨好之心,他也不用混了。

出师大捷,剿灭叛乱,捉拿住匪首李成桂,这消息要是飞传国内,皇上肯定大喜。

高丽的稳定关系到皇上的大计划,要不然也不会把他和他的这支军队派过来了。

“好,随我进去,咱们会一会李成桂......”

~~

首节上一节686/802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