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墨客 第541节

“小子,慢点吃,没人跟你抢,不够的话,灶上还有。”

老廖起身从火炉上给午牛倒了一碗热气腾腾的牛乳茶:“来,喝点。这是给伯爷准备的,剩下这一点你包圆了吧。”

所谓牛乳茶,就是把冻成块状的牛乳,撒上茶叶、红枣、枸杞煮开了放点蜂蜜。

这是郑长生无聊之时搞出来的。

算是这个时代的奶茶吧。

每日饮上一杯热腾腾的牛乳茶饮,也是一种享受。

午牛几乎是忍着泪水,把剩下的牛乳茶喝完的。

午牛不会说什么漂亮的话,老廖对他的好,他从来没有一句甚至半句感恩的话,不过老廖对他的点点滴滴,他都是记在心头的,以图以后报答之。

~~

郑长生几乎彻夜未眠,直到天色放亮,营帐外面已经有休息过来的士兵起来找食吃的脚步声的时候,他才恍然进入了梦乡。

中军大帐的周遭显然列入了禁区,永和伯爷尚未起床,军营中所有人的脚步声似乎都放的轻了些。

这一切都是武云照的指示。

对于郑长生,他是真心的呵护。

讲真,他四十大几的人了,这辈子除了佩服皇上和几个领兵打仗的国公爷之外,还真没有让他真心佩服的人。

直到,郑长生出现在他的视线里。

一个年纪轻的不像话的毛头小子,脑子里面竟然装的下如此之多的奇谋良计。

大明这些年的改变,他可以说是有目共睹的。

一桩桩一件件的事情,摆在他的面前,不得不佩服人家的脑子。

皇上说了,郑长生身负其郑家先人的智慧。

这种智慧叫做科学,已经在雨花书院大力的教授了。

皇上甚至直接让皇太孙殿下拜入其门下,就可见对永和伯爷的看重之意了。

这些年太子朱标身体是每况愈下,可以说是个药罐子。

太子孱弱多病,皇太孙可是大明未来的接班人啊。

作为皇太孙的老师,那将来也定将是辅国之重臣。

临行之时,皇上千叮咛万嘱咐:“不惜一切代价,要保护好永和伯爵的安全。”

昨夜里,他跟永和伯郑长生在中军大帐之内,商议进入高丽之后如何掌控全局。

兵法有云:“谋定而后动,方为上。”

他从中军大帐出来的时候,已经是后半夜了。

可是郑长生说还要写个条陈上报给皇上,据值夜的兵士回报,中军大帐的灯火直到天将亮的时候才熄灭。

这意味着郑长生几乎是一夜未眠。

是以,他才下了中军帐一百步禁足的命令。

他下这个命令,可不单单因为郑长生是主帅的缘故。

一心为国劳心劳力的人,应该受到这种尊重。

武云照披着厚厚的皮裘,在营区里面巡视了一周,大多数的士卒都已经恢复了满血的状态。

用过早饭之后,已经开始了例行的训练。

鸭绿江畔新开辟出来的一大块废荒地上,积雪早就被地方官府征派的民夫,清理的干干净净。

在这片荒野之上,一队队的锦衣卫火枪手们训练的满头大汗。

整整齐齐的训练着刺杀突刺术。

武云照现在已经习惯了这种快节奏的生活。

郑长生带兵出去征剿弥勒教的这大半年,他每日里都沉浸在军营之中。

每天都研究郑长生针对锦衣三千营士兵部署的训练之法。

不间断射击术,可以说在锦衣卫三千营后续组建的各营之中是普遍的展开。

每个人都要熟练的掌握这种射击方法。

令旗飞舞枪声雄,队列变换妙无穷,只待风起云涌时,王土之地换龙旗。

封长空是信心百倍。

生活在大时代之下,华夏尚未一统,军人正是用武之地的时候。

可是碍于他所属军队之特殊性,有拱卫京师之重大职责,轻易动弹不得。

他心中也是百感交集啊。

那么多的旧时同僚,现在都在戍边,都在为国建功立业,可是他却犹如困兽,被牢牢的绑在京师这烟柳繁华之地。

曾几何时,他也消沉过。

十里秦淮的确是英雄冢、埋骨地,可那毕竟是他空虚寂寞,心中志向得不到发挥的情况下。

自从组建了锦衣卫火枪营的新式部队以后,武云照完全是摒弃了之前的陋习。

一心扑了进去,专研、精研郑长生的这套新式武器的作战方法方式。

可是,他综合了多年的作战心得体会,研究来研究去,却发现无论如何也不能超越郑长生。

好吧,他这才踏下心来,全心全意的按照郑长生的战法来训练士兵。

不过,他研究的也并非没有一点成果。

根据他研究的冷兵器时代的作战方式,结合了郑长生的火枪战术,他发现了如何用火枪战阵,抵抗来自四面八方的骑兵攻击。

他主要是针对残元铁骑来做对比的。

是以,他根据骑兵的速度优势,做出了针对性的调整。

在热武器没有发明出来以前,骑兵的快马弯刀无疑是战场上的噩梦般的存在。

其快速突击,集中优势兵力攻其一点,能很快的凿穿步兵的方阵。

要想跟骑兵对抗,那必须要有等量的骑兵互相攻伐才可以匹敌。

可是大明的骑兵数量上根本就没法跟蒙元想比较。

还有骑兵的素质也是大大不如的。

要说在中原内地的攻防战中,都是针对一些城池的争夺,这样的话骑兵发挥不了多大的作用。

可是现在要作战的是在北地草原之上。

适合大规模的骑兵突击,步兵在茫茫的草原上根本就是沧海一粟,不值一提。

人家骑兵来如猛虎去如闪电,打的过就打,打不过就跑。

要想跟在城池争夺战中那样,大规模的杀伤蒙元铁骑是根本不可能的。

所以,当武云照发现了火枪手可以完美的击溃骑兵阵法的时候,他都无法抑制激动的心。

当即上书给老朱,可是却如同泥牛入海一般,杳无音讯。

郁闷之下的武云照,差点又消沉低靡起来。

不时的感慨,英雄无用武之地啊......

第675章 接风洗尘

用人之术是上位者的手段而已。

针对武云照,老朱有自己的打算。

这种新式火枪部队的犀利程度,老朱心里是有术的。

这只军队可是老朱的心头肉,哪里能轻易的放出去?

再说了,这只部队的首创者,郑长生带着人出去检验战法去了。

针对弥勒教,各地方的卫所驻军,只是起到一个配合作用,封控各交通要道,真正唱主角的是郑长生率领的那五千火枪手。

所以,在郑长生还么有最后的消息传来的时候,封长空就算是说破大天去,老朱也不会轻易的开口放人。

另外,他之所以压制武云照,还存了一番磨历武云照的用意。

都说练成文武艺,货卖帝王家,这在封建时代,是亘古不破的真理。

可是现在是买方市场,不是说你有货,你有文武艺,帝王就会欣赏的。

帝王下面三公九卿文物大臣多如牛毛,对每一个人都能够做到物尽其用人尽其才吗?

很显然这也不现实。

不过,武云照还是想的有点多,有点立功心切,所以在没有得到老朱回应之下,才会感到失落。

直到永和伯爵郑长生远征弥勒教归来,给老朱上了那道针对高丽的奏疏之后,武云照才算是彻底的愿望达成。

不过并不是去草原跟蒙元血拼,而是即将跟随永和伯爵郑长生奔赴高丽行调停事。

说是调停,其实是醉翁之意不在酒。

要说这高丽王氏就他娘的是个墙头草,当年皇上在金陵称帝。

高丽王氏可以说是铁杆的蒙元支持者,还反对过当今皇上的。

现在看蒙元不行了,又转而投靠大明。

摔倒趴在美女的身上,净他娘得想美事儿。

用的着的时候是大爷,用不着的时候恨不得一脚蹬开,这完全就是白眼狼啊。

怀有此等狼子野心的人岂能容之?

武云照可以说这次是憋足了劲儿的,其实按照他的武人思维。

就连永和伯爵的先礼后兵,可以直接改成武力攻伐更好。

铁拳砸过去,挡着皆碎,这才更能彰显王道。

人都有弱点,也有强项。

就拿武云照来说,行军布阵,疆场厮杀,武功方面,这是他的强项。

可是真要讲究到文治方面来说,如何收服人心,如何教导人们归于教化,这就是他的弱点了。

这也可以想见到,为什么都是武人安帮,文人治国的制度了。

武云照有武云照的想法,可是郑长生也有自己的考量。

这一觉睡的也不踏实,看是睡着了,可是脑子里面做梦都在预演着心中的推算。

醒来的时候,已经天近中午了。

首节上一节541/802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