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墨客 第516节

可是又不能违抗命令,只得气鼓鼓的转身出去。

他此刻恨不得一脚把汪凯踢飞咯。

奶奶个腿儿的……

时间不大,茶上来了。

汪凯翘起二郎腿,很有排面的样子,端起茶盏,小啜了一口。

一脸享受的闭上了眼:“嗯,好茶,如果没猜错的话,这应该是上好的雨前龙井。

这茶应该是我郑叔的。”

郑长生在旁边坐着,笑而不语好半天了,老汪的这个宝贝儿子,还真他娘的有点料。

极品雨前龙井都能品的出来,早知道不懂茶的人是不会尝出优劣的。

“算你识货,这是我家伯爷的珍藏。”

郑小刀看他把茶喝到嘴里,就感觉心疼的慌。

这多好的茶啊,给这家伙喝,可惜了了。

少爷也真是的,整个军营就他一人喝茶,想随便找点茶叶糊弄过去都不成。

汪凯看郑小刀有点不满意,他就有点得意洋洋:“我说,你一个小小的锦衣卫,我就喝了点我郑叔的茶,你心疼个什么劲儿。

真是的,摆一副臭脸给谁看?”

郑小刀真的要按捺不住了,手紧紧的握成拳状,如果不是郑长生在场,他都能按住这厮暴打一顿。

否则真不能消除他胸中的怒火。

郑长生冲他使了个眼色,让他出去。

好吧,虽然郑小刀不明白少爷要干什么,可是他知道少爷这么做一定是有他的道理的。

郑小刀一转身,气鼓鼓的一挑大帐门帘,走了出去。

现在营帐中只剩下郑长生和汪凯二人。

汪凯转头很不屑的道:“瞧瞧,不识抬举。

你应该是管事的吧?

赶紧给我郑叔说说,放我们回去,家里可还等着呢。

你要是能帮哥们我这个忙,他日必有重谢!”

郑长生故作为难的叹了口气道:“这个时间点,伯爷累了一天了,正在休息,不好打搅。

这样吧,我可以替伯爷做主,送你们离开。”

汪凯将信将疑的看着郑长生:“兄弟,真的假的?

说的有模有样的,你在锦衣三千营中是什么官职?”

“我是伯爷身边的人,没什么官职,就是伺候伯爷端茶倒水的听吆喝跑腿的。”

汪凯脸上现出惊喜:“啊呀呀,失敬失敬!

就说嘛,看你也不像是军伍之人。

也怪不得,刚才那军汉那么听你的,感情是伯爷身边的人。”

“你把火狐皮给我吧,回去给你父亲说一下就行了。”

汪凯有些犹豫:“这行吗?我连伯爷的面都没见着就把东西交给你了,回去父亲问话,恐不好作答。”

郑长生微微一笑:“这样吧,我替伯爷这封信给你父亲,他见信就不会为难你了。”

汪凯点点头:“好吧,就是不能亲自交到伯爷手里,不能一暏虎威,有点遗憾!”

“呵呵,汪公子,以伯爷和你父亲的关系,想见,回京之后还不是随时都可以啊!”

一个恭维的高帽摔了过去。

果然,被郑长生一捧,这小子又得意起来:“可不是咋滴!在京师还真就没有我办不了的事情,莫说是见郑伯爷了,就是皇宫大内,我也是迈腿就进。”

“哦,原来汪公子这么大能量啊,真是钦佩之至啊!

说来也是巧了,我有一事相求,不知汪公子能办否?”

第643章 大智若愚

汪凯真傻吗?他难道就一点没有看出郑长生吗?

怎么可能呢,出身于权贵家庭,耳闻目濡之下也差不到哪里去。

有时候大智若愚是一种为人处事的技巧,深藏不露才是真正的他。

在京师权贵子弟圈子中,谁不知道汪大傻子的名声?

可是也正是因为他的“乐善好施”,有时候甚至是欠账也要请客吃饭充冤大头,他的父亲的日子好过多了。

之前胡惟庸和汪广洋两人旗鼓相当,势均力敌的状态。

老朱在李善长致士的时候,特意咨询过他,问他之后谁可接任宰相一职。

这也可见汪广洋在老朱心中的地位了,虽然没有当成宰相,可是最起码他在老朱心目中是宰相的人选之一啊。

胡惟庸倒台后,老朱听从郑长生的分权建议,直接撤销了宰相一职。

这可苦了汪广洋了,挖空心思的跟胡惟庸斗,散尽家财的笼络人心,眼看着就要看见曙光了,可是老朱一招釜底抽薪,全他娘的没了。

到手的宰相没有了,老朱又把他闲置起来了,苦闷的汪广洋自杀的心都有。

人情冷暖,世态炎凉,汪广洋在赋闲在家的这段时间里,可算是尝尽了。

是以,他在得到老朱重新启用他的旨意的时候,眼泪汪汪,仰天大哭。

他是一个睚眦必报的人,当初他落魄的时候看不起他的人,非议他的人,在他重获帝心后,一个个都吓得瑟瑟发抖。

不过,这些人似乎有点想多了。

现在的老汪可不是当出跟胡惟庸斗得时候了,人家现在两袖清风,一心扑在雨花特区的建设上。

从一片废荒地开始,到现在的楼瓦雪片,俨然成了帝都最繁华最热闹的地方,这真的是少不了他的功劳。

雨花特区是起来了,可是老汪也把人得罪的差不多了。

虽然老汪混不在意,但是汪凯不能不为老爹着想啊。

在京师这一亩三分地上,有两大皇帝信任的宠臣。

一个是永和伯郑长生,另一个就是他老爹汪广洋。

郑长生如日中天,年纪又轻,只要是不出问题,将来恐怕是两朝元老,甚至是三朝元老都有可能啊。

毕竟现在郑长生可是担任皇太孙师呢啊。

可是他老爹呢?

眼看头发、胡子都白了,再受皇帝恩宠又能有几年的好时光?

这要是把人都得罪光了,以后致士以后,没有权势了,那结果是什么他还真不敢想了。

是以,替他老爹擦屁股,疯狂的不惜自损形象的笼络京师权贵子弟。

可不要小看了这些二世祖,他们往往都是家中比较得宠的。

这些人的老爹跟着皇上南征北战厮杀了大半辈子了,到了国泰民安享富贵的时候了,想起来亏欠老婆孩子太多。

于是就有补偿的心思在里面,别人不能说的话儿子和老子可以说啊。

宠爱孩子是每一个当爹的都会做的事情,父子之间是最亲密无间的。

而汪凯结交笼络了这些人,就相当于是笼络了这些人的老爹。

也可以说,这是在给他老爹铺路,也是在为他以后铺路。

最起码不能把人给得罪死了,他老爹有时候不顾什么,一心效忠皇上。

在他看来那就是死心眼子一根筋。

万一将来老爹致士之后,回到原籍,那朝中被他得罪过的人,要想收拾他们还不是跟玩儿似的?

俗话说县官不如现管?

谁知道老爹明里暗里得罪了多少人?

这是一个未知数,要是人家现在不说,一直隐忍着,就等到“秋后算账“,那他们以后的日子可有的是凄惨的时候。

所以,汪凯这小子你别看他表面上装的嘻嘻哈哈的,跟二傻子似的,其实精明着呢,心里明镜似的。

郑长生一出现在他的面前的时候,他就心里有个预判了。

虽然他跟郑长生没有见过面,但是光是听他老爹的讲述,他心里也有一面镜子的。

其实,他在跟郑小刀起冲突的时候,就已经认出了这是永和伯郑长生的锦衣三千营。

能够装配燧发枪的部队,还是锦衣卫,他第一时间就想到是怎么回事了。

可是他依旧是跟郑小刀起了冲突,他知道郑长生的军纪森严,不得伤害无辜的百姓,这是首要的。

他们是不会对自己真下杀手的。

他一门心思的激怒郑小刀,然后再傻不拉叽的说出“郑长生是我叔”的滑稽之言。

就是为了能够面见郑长生,在郑长生面前留下一个深刻的印象。

郑长生有多“红火”,恐怕他自己都不知道。

可是他不知道不要紧啊,只要别人知道就好啊。

郑长生,在当今圣上面前的地位,甚至是就连皇子都不一定赶的上。

大婚之日,当今圣上一家三代亲临现场。

这意味着什么?

但凡是有点政治敏感性,有点灵敏嗅觉的人,都能够觉察到的。

郑长生救驾之功,这都大到天上去了,谁人有这么好的运气?

之前的种种就不说了,就但说这一次,剿灭弥勒教,顺手牵羊一般的在侗区来个改土归流。

一下子替大明朝廷开拓了多少疆土?收服了多少百姓?

这是大功,天大的功劳啊。

可是皇上并不打算加封于他,但是却准备在明日举行一个凯旋入城的仪式,皇上亲自到场,亲自迎接。

他老爹汪广洋分析的很对,皇上这是在保护郑长生。

要是按照开疆拓土的功劳的话,封一个国公也是没有一点问题的。

可是能封吗?

不能啊。

首节上一节516/802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