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墨客 第413节

郑长生轻轻的拥着吕婉容:“你和孩子在家里,好好的,等我回来。

相信时间不会太长,少则月余,多则半年,我必定要回来。

跟小七一起,照顾好母亲和外婆,家里就交给你们了。”

说完这些,郑长生抱起闺女,狠狠的亲了一口,交给吕婉容,头也不回的走了出去......

第523章 艰难的决定

所谓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

华夏五年前的文明,每一句俗语、谚语都是有出处,都是有哲理的。

就拿郑长生来说,出征之日,大明帝国的皇帝陛下朱元璋亲自致祝酒词。

虽然没有当着大明文武百官的面,可是在十里接官亭的地方,尽管是北门。

北门一般都是出征或者受降,才是一国之帝王才启用的地方。

老朱能够在北门亲自送郑长生出征,这里面所包含的意义,也可见一斑了。

十里接官亭外,锦衣护卫早在三里之外就已经布下岗哨。

当然这也不仅仅是锦衣卫,还有老朱的贴身近卫。

可以说是三里一岗,两里一哨。

防守的密不透风。

寻常的百姓,你想都不要想,十里之内,都是禁区。

老朱手里端着一杯御酒:“雨浓,此一去,千里迢迢,咱把所有的调度权都交给你了。

你就是凭着咱当初赐给你的那面金牌,你可以调动所有的大明国都以南的军队。

咱的旨意早已经下发,咱现在就盼望着你能够一战功成,能够彻底的评定国内。

弥勒教,是咱的心腹大患。

这么多年来,越剿越多,也不知道是咱的施政措施不能满足百姓的需求,还是咱真的是德行有亏。

咱昼思夜想那么久,都没能想明白。

为什么,弥勒教,这么一个国之祸害,还有那么多的人相信他们。

这次,咱可以说是欲倾国之力,也要剿灭之。

你不要辜负咱的厚望,尽量能够一举歼灭之。

我大明的百姓已经够苦的了,中原连年战乱,好不容易,有了国之安稳的基础。

咱不希望再有动乱。

这次,咱把锦衣三千营都划拨给你指挥,只希望能够一战而天下定。

能够稳定国内,在腾出手来收拾北元和云贵的叛乱。

唉!!我大明之百姓苦战久矣!”

老朱的话,真的如一把锋利的钢刀一般插在郑长生的心口。

老朱和刘伯温包括郑长生三个人的理念,可以说是不约而合。

唯一的区别就是郑长生是穿越而来的,一君一臣,两个人都是为了平定元末暴乱,让百姓安居乐业。

当然,这或许是刘伯温的真正的政治理念,而老朱或许他也是看到了天下局势,他也想要天线安稳,但是最多的还是他朱明江山的千秋万代。

不过,就目前来说,三个人的政治理念不约而同的重合了。

郑长生是穿越而来,他肯定不希望华夏族群四分五裂,再加上史笔如刀,言之凿凿的一笔一划的记载着呢。

他不想也不愿意过多的改变历史。

不说是大汉族主意的思想在作怪,就算是为了华夏族群的不生变故,能够少一些内斗和消耗,也是好的。

所以,不管是老朱理解不理解郑长生,也不管他是抱着什么样的思想在利用郑长生,反正郑长生是已经抱着铁定的心思,一定要把弥勒教剿灭,稳定华夏国内了。

三杯两盏淡酒,这是寻常的描述,其实酒是好酒。

正是,郑长生所酿造出来的好酒。

朱小四,再怎么着,有了好东西,还是想着老朱的。

儿子想着老子,老子也想着儿子,父子相亲,子孙互爱,这是老朱最美好的幻想了。

不过后来变了味道,那就是另外一说了。

最起码,就现在而言,朱小四还是想着他老爹朱元璋的。

在北地燕京,酿造出了好酒,还是要给他老爹朱元璋送去品尝的。

要不然,那么多的朝堂御史,随便一个人参他一本,也够他喝一壶的了。

酒是透瓶香,郑长生就在老朱一打开酒瓶就已经知道了。

这必定是朱小四从燕京送来给老朱的。

目前帝都京师的所有的这种酒,郑长生心中都有数,一部分在雨花书院用于医疗,一部分是存货。

他自己拥有一部分,所有的这种透瓶香烈酒的数量变化,他心中都有数。

既然京师这边的没有变动,那么只有一个可能,就是燕京方面朱小四送来的了。

满满的三大杯酒,烈酒,郑长生连干三杯,什么都没有下肚。

本来从家里出来的时候,就是心情惆怅的一塌糊涂。

什么都没吃,空着肚子跟老朱干了三杯。

老朱喝完晕乎乎的,銮驾陪着回宫休息去了。

可是郑长生就不同了。

他要赶路,三杯烈酒下肚,依着大明平常一般送行酒那般喝法。

你就是再怎么能喝,也是醉意阑珊的了。

老朱不过这次是真的下了血本了,郑长生这次出行,不但提前知会南方百官,就包括是驻地将军,都有严明。

一切都听凭郑长生的调遣。

或许郑长生也真的是有点大意了。

锦衣三千营随扈,这他娘的可以说是大明战力最强的火器部队了吧?

真要是拉到战场上,三五千的北元兵力,也不在话下。

这一点郑长生心里都有把握。

自己的战力,自己有把握,郑长生作为一方的主战将军,手下还有这么多的护卫。

他完全没有当一回事。

一路行来,沿州过府,皆有地方官吏的接应和供应。

大军所到之处,皆有回应。

此行的目的地是弥勒教的老巢湘、桂、黔交接的云龙侗地区。

也不得不说张黑虎这家伙的狡诈,他把弥勒教的老巢设立在湘、桂、黔的云龙侗的地区,也是有他自己的考量的。

这个地区,少数民族居多,尤其是以侗族为主。

他进可攻退可守,进的话,在中原腹地已经有大批的信徒;退的话,他已经和湘、桂、黔地区的侗族早已经打了招呼。

也算是攻守同盟了吧?

历史上大名鼎鼎的在洪武初年的起义领袖吴勉,他所发动的反抗明朝的运动,可以说是震撼了湘、桂、黔。

历时多年,把大明的南部江山搅闹的一塌糊涂。

这也是郑长生所担心的事情,虽然目前的局势和情报,没有一个是指向吴勉的,但是这也不得不防。

吴勉的搅风搅雨,可以说是让大明的西南半壁江山都要为之震动。

这真的要是弥勒教张黑虎和吴勉搞到一起的话,要想一举评定还很的麻烦了。

不过以郑长生目前所接到的情报来看,还没有处于合流的架势。

现在怕就怕两方的势力合流,这才是大明的心腹之患。

奶奶的,也不知道,是流年不利还是怎么着。

郑长生仔细的算了一下,吴勉和这个时代的弥勒教的活动范围。

心中没来由的一阵的发慌。

不过他现在还是抱着最好的想法去设定的,诚然,他也是有最坏的打算的。

两方面都要考虑,这才是为将之才。

都说一将无能累死三军,郑长生可不想因为自己一人的过失,而连累那么多大明的军卒惨死。

要不怎么说,不在其位不谋其政呢。

现在郑长生是身在其位,不得不谋其政。

一切都要做到,防患于未然,一切都要做到料敌先机,这才是一个合格的统帅。

话说这一日,连日的行军,也夹杂着郑长生的刻意训练锦衣三千营。

每日六十里这已经是古代行军的极限了,可是郑长生也不知道是脑子怎么想的,他或许想着后世我党领导下的红军、解放军或者志愿军,每日行军百里都是常态。

他也是抱着这样一种想法来的,尽量的争取达到军队的极限。

军队吗,那就是区别于普通百姓的。

要你们的作用,那也是区别于普通百姓的。

长途行军,这不是一句空话而已。

辎重、行军,安营、扎寨,境界、防卫,等等,在包括前哨、后哨、左右哨,这都得有人居中协调。

打仗,哪有那么容易?

为将,和为帅,这是两个概念。

为将者,冲锋陷阵,把脑袋别到裤腰带上,拿命带头拼杀就可以了。

可是为帅呢?

还能这么顾头不顾腚吗?

很显然这是不可能的。

统筹全局,运筹帷幄,决胜千里,这才是为帅者应该具备的才能。

郑长生很显然目前就是承担的为帅的角色。

一日行军下来,百十里,这已经超乎这个时代人们的极限了。

首节上一节413/802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