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墨客 第340节

可是现在看来,也并不完全是这个意思。

最起码是皇上首肯的,他坚持的认为是这样的。

要不然解释不通啊,小小的一个杭州知府,不经过上面首肯,就敢动用公帑办私事,这是要掉脑袋的。

尽管你是皇上的宠臣,你管你是有功勋爵位再身的,可是也架不住大明律之晃晃律法啊。

郑长生的这个爵位是三等伯,而且是不带丹书铁券的那种。

在大明开国之处的爵爷多如牛毛,最重要的最值钱的就是看有没有钦赐丹书铁券,也就是免死金牌。

有丹书铁券的那才是正儿八经的功勋爵位,没有丹书铁券,那就是一个渣渣。

你就这么堂而皇之的打开府库,动用这么多公帑,随便一个御史弹劾你一下,也够你喝一壶的。

所以,他认定了这是老朱的意思。

基于这个原因,他心中畅快极了。

看来皇上还是念旧情的,虽然儿子的不法事,是有点过分。

可是皇上他老人家,从一开始就没打算拿自己怎么样。

只是一门心思的要查办儿子罢了。

现在郑长生在酒桌上,借着酒意向他释放的这些信号,无一不是在说让自己放心的意思。

他脑子浮想联翩,想起了当初投靠老朱的时候,老朱对自己礼贤下士的样子。

想起了在自己的帮衬下,老朱一步一步的发展壮大,继而打败各路诸侯一统天下。

自己的功劳簿都有三尺高了吧?

就算是看在这些功劳上,皇上也不会对自己动手的,况且自己还有防备呢。

那么多的淮西勋贵唯自己马首是瞻,皇上是不会拿自己怎么样的。

就在他心里忆往昔、念过往的时候,马车停了下来。

李长亭的声音响在他的耳边:“老爷,宝塔所在地到了,请您和永和伯下车。”

额,神情顿时振奋起来。

李善长手挽着郑长生的手,双双走出了马车。

抬头一眼看去,塔高六丈,对应他六十大寿;呈现六合形状,这是暗含着深刻含义的。

佛门有六合偈:“戒能和同修,身能和同住,见能和同解,利能和同均,意能和同喜悦,言能和无争。”

又因为所在地风水暗合天地四方六合之意,这座塔可谓用心良苦啊。

飞檐斗拱,檐角处挂着惊鸟的风铃。

威风吹过处,叮当响声悦耳不绝。

塔的大门上方是一块空白的地方,这是塔的匾额悬挂处。

很显然,此塔并未命名,故而没有牌匾。

郑长生微微一笑:“李公,你看此塔命名权可是给您老留着呢。小子听说李公高才,尤其是独喜二王之风。

还请李公留下墨宝,小子好找匠人镌刻成匾额啊。”

这个马屁拍的郑长生都觉的有点看不起自己,太恶心了,这谄媚的样子实在是他自己都受不了的。

封长空总是感觉郑长生今天是哪哪都充斥着不对头。

尤其是刚才的谄媚之举,实在是让人有种呕吐的欲望。

李善长在郑长生刻意用心的恭维下,随手叫过管家李长亭:“笔墨纸砚伺候。”

古人文房四宝是必备之物,一般车里都是有备用。

很快笔墨纸砚拿来。

可是没有案几总不能让李善长趴地上写字吧?

就在这个时候,郑长生躬身一礼:“小子愿为李公俯身做背案。”

说着,身子一弯,把后背呈现在李善长的眼前。

额,这小子还真是个马屁精。

这是所有跟随的淮西勋贵们心头的第一个念头。

要说拍马屁,他们哪一个都是各中老手,可是谁也没有郑长生反应的快。

这个在李公面前献媚的机会没捞着啊。

羡慕嫉妒恨,一时间他们心中五味杂陈。

李善长哈哈大笑:“永和伯此举当为士林佳话矣,老夫就却之不恭了。”

说着,刷刷点点的,李善长写下三个大字“六合塔”。

郑长生直起身,手中接过李善长的墨宝。

“啊呀呀,好字,小子敢说,在我大明洪武朝,单单就书法一道,无人能出其右者。来人啊,速速把李公之墨宝拿去镌刻。”

郑长生夸完李善长的墨宝后对着身后的锦衣卫吩咐了一声。

一名锦衣卫飞快的接过墨宝,折叠好,方进怀里,然后打马如飞的离开。

“永和伯真是太抬举老夫了,不过老夫喜欢。哈哈。”

李善长一阵爽朗的笑声,回荡在众人耳边。

“小子说的可是真心话,这书法就算是小子骑着快马也是赶不上的。”

所有人听闻郑长生又奉上一记香喷喷的马屁,都有点要愤怒了。

这等机会,总不能让你一个人全占了吧?

于是都纷纷满带微笑的随声附和:“是极,李公之书法已臻化境,实在是无人能及啊。”

他们一边说着,一边忽略了自己,在心里对郑长生骂出了三个字:“马屁精......”

第473章 神秘的机关

事出反常必有妖,这是封长空心头忽然闪过的一个念头。

郑长生是个什么样的人,别人不了解,他可是太了解了。

竟然会对一个人如此的谄媚,甚至谄媚到了无耻的地步了。

他在皇上面前也没有见得如此的下作吧?

如果说在这个世界上还有人会让郑长生这么做的,恐怕除了他的母亲之外,还真是不多。

可是他却偏偏的就这么做了。

做的堂而皇之,做的心甘情愿,做的让人都想骂他了。

他脑子里随即想到的就是皇上的密杀令。

虽然他不知道郑长生的真实用意,但是他知道郑长生恐怕要动手了。

他之所以这么谄媚,给人一幅“舔狗”的形象,就是要做到没有后顾之忧。

这正是符合了皇上的用意的。

他在李善长面前都卑躬屈膝了,假如李善长真的有什么意外的话,这估计谁都不会怀疑他吧?

想到这里,封长空的心里顿时肃然起敬。

为了完成皇上的旨意,小郑大人那么刚硬,那么高傲的一个人,竟然丝毫不顾及自己的名声,对李善长卑躬屈膝到谄媚的地步,实属不易啊。

还真是我等的楷模啊。

作为知情人,他现在对郑长生崇拜的五体投地。

六和塔,作为献给李善长的贺礼,当然是要李善长第一个进入的。

他要亲手推开塔门,并登上高塔,如果在有雅兴留下那么一篇文章的话,这都是可以媲美古人的风雅了。

比如,文中可以这样写:“大明洪武十四年,岁在戊己,暮春之初,会与西湖之畔......”

随着李善长手挽着郑长生两人联手,共同推开塔门。

封长空的心已经悬到嗓子眼了。

额,他现在真是猜不透郑长生到底要怎么完成皇上密令了。

随着他们二人的进入,所有人都随后进入。

封长空亦跟随迈步塔进塔门。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个观音大士坐在莲花台上面的雕像。

这尊雕像,足有三人那么高。

一手持净瓶,一手单掌立于胸前,一幅宝相庄严之相。

让人看了不禁望而生畏,心生敬意。

莲花台雕刻的尤其是逼真,瓣瓣莲花怒放,花瓣一层一层的,尖角向外。

唯一有点让封长空纳闷的是,为什么这尊****的雕像会在塔楼的楼梯的正前方。

楼梯正对着观音像,封长空发现了这个不合理的地方。

一般楼梯都是靠近墙壁的,可是这座塔的楼梯却在正中间,然后一分为二,左右铺开。

只要是上了这段长长的首段楼梯,就可以两个方向都可以通往顶层。

难道是郑长生在楼梯上布置的有玄机不成?

封长空的神经已经紧绷到极点了,心随之也提到了嗓子眼里。

可是随着李善长和郑长生两个人肩并肩,手挽手的走上楼梯,他的心又放了下来。

君子不立危墙之下,他相信郑长生是不会把自己也置身于危险之境地的。

搞不懂啊,搞不懂,这种百爪挠心的感觉,封长空实在是有点受不了煎熬了,他真想上前拉住郑长生问问他,到底要怎么做?

当着这么多人的面,你到底要怎么做?

封长空心中在大声的责问和疾呼。

可是他知道,这是不可能的,他不能这么做,还是暂且忍耐吧,总会有水落石出的时候的。

随着李善长和郑长生两人带头,其他人也都尾随而上。

塔的顶层处,众人皆拍手称奇。

这塔全部用卯榫结构建造,结实自然是不用说的了。

这座塔一定造价不菲。

光是楼梯都是上好的黄花梨制作,防虫防蚁,可保百年千年不腐。

首节上一节340/802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