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墨客 第335节

既然如此,本公主告辞!”

“恭送长公主殿下!”

看着临安公主离去的背影,脚步有些踉跄的样子。

郑长生心中感慨,遇人不淑啊。

如此贤惠、知书达理的长公主怎么就遇到了李祺这号人。

实在是老天不公啊。

李祺出事是早晚的,只不过是可怜了长公主这个蕙质兰心的女人了。

皇家子女的婚姻,多为联姻,政治因素的原因占了大多数。

老朱为了笼络旗下大臣,李善长、常遇春、徐达等,一帮助他起家的老兄弟的子女,或娶、或嫁都结成了亲家。

李祺是彻底的傻眼了,没有想到郑长生这么强硬,连长公主的面子都不给。

一封奏折达天听,其命运结局是什么样的,他自己都能够想象的出来。

临安公主府上空,愁云笼罩,往日里的欢声笑语不见了。

取而代之的是无尽的沉寂。

李祺现在是整日里以酒为伴,只要是一睁开眼不把自己灌醉就会惹是生非。

大人哭孩子闹,搞的整个府里都鸡犬不宁的。

公主府可是有宫中派来的宫人掌管的,就跟寻常大富权贵之家的管家一样的。

不过,他们并不是私人的管家,而是受到皇家管辖的人。

每个月都要上报公主的近况给大宗正院的。

说大宗正院可能知道的人不多,但是要是说宗认府,或许大家就耳熟能详了。

宗人府是创立于明代的管理皇家宗室事务的机构。

朱元璋在南京建立政权后,全国尚未统一,但宗人府的设置就已经提上日程。

洪武三年,宗人府正式成立,最初称大宗正院,洪武二十二年改称宗人府。

其长官为宗人令,除宗人令外,宗人府的属官还包括左宗正、右宗正、左宗人、右宗人等,以上官职的品阶为正一品。

明初的诸藩王都曾在宗人府中任职,如秦王朱樉、晋王朱?、燕王朱棣、周王朱橚等。

大宗正院掌管所有皇家之事。

作为长公主,更是他们需要关怀的重要对象。

随同着郑长生的折子一同进入老朱视线的,还有一份大宗正院转上来的关于长公主近况的折子。

老朱很头疼,但是心更疼。

对于这个大女儿,他其实很疼爱的。

不过当年孩子出生的时候,他还没有一统天下,每日里为征战之事烦心,无暇他顾。

孩子们都是交给马皇后去带的。

作为父亲,怎么能够不心疼自己的孩子呢?

古人一般都是严父慈母。

老朱政务、军事忙了一天下来,往往弄的是焦头烂额的,根本就没时间去关爱自己的孩子,更不用提跟孩子一起玩耍、教导孩子了。

是以,在常人的眼里,这位长公主很是为老朱不喜,得不到老朱的欢心。

可是一个铁骨铮铮的帝王之心,又怎么会被寻常人等所能窥探的到呢?

老朱的心在滴血,李祺该死,该死上一万次都不为过。

竟然酒后暴打自己的女儿,就连两个外孙都被其打怕了。

看样子这个人渣是自知自己的罪孽深重,愈发的自暴自弃一心求死了。

好,那老子就成全你。

愤怒之下的老朱,伸手就把龙书案上的朱笔操在手中。

可是却久久的落不下去笔。

手中的这支笔,现在是重如千钧啊。

“吧嗒”一声,蘸饱了朱砂的笔尖,滴落下来的朱砂落在宣纸上,浸润湿了一块。

上好的宣纸吸墨性很好,红红的朱砂滴瞬间就被纸张吸入进去。

一抹刺眼的殷红,如同冬日里御花园中盛开的梅花般醒目。

自己已经下旨处死一个女婿了,欧阳伦在太庙里,当着列祖列宗的神像前自刎谢罪而亡。

而女儿安庆公主,在丈夫欧阳伦死后,整日里愁眉不展以至抑郁,神情恍惚,如疯似癫的,着实让人心痛。

为了欧阳伦的事情,太子朱标险些跟他翻脸,这孩子在是个心软的人。

对自己的弟弟妹妹们,疼爱的很。

也是自己当初太忙了,根本就没时间照顾孩子们。

这些皇子皇女们都是在老婆和太子的照看下长大的。

他们的兄妹情深的很啊。

对此老朱还是很自傲的可以说一句,他可以跟历史上所有的帝王们吹句牛逼。

老子的子女,那是世界上最好的。

别的帝王子女,为了争权夺利不惜骨肉相残,刀兵相向。

可是老子的种,那是最好的。

就单单从太子朱标对众兄弟姐妹的亲和态度就可见一斑。

可是他不知道的是,当他撒手西去之后大明将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事实就是就是这么讽刺,过度的自信可见也不是什么好事啊。

郑长生报上来的折子是绝密,锦衣卫本身就不属于朝堂,是为皇家服务的私人力量。

如果老朱想要按下来这件事情,太简单了,可以说是易如反掌。

但是能够按下来吗?

老朱犹豫了,他更为难。

郑长生的这个折子从头到尾没有一句话是多余的。

全部是介绍案情,根本就没有一句自己的观点看法。

可是正是由于此,老朱才感觉到为难。

这是把球踢给自己了,你个小狐狸。

老朱想找个人商量一下都不可得。

这事儿不能让太子和皇后知道。

他们要是知道的话,又要后宫不宁了。

老朱放下了手中的笔,双手揉着太阳穴,无力地靠在了宽大松软的龙椅上,整个人看起来疲惫极了。

郑长生可不是傻子,这事关皇族。

也是他速度够快,以锦衣卫秘谍的渠道八百里加急,急送京师。

这事儿也只有老朱能够做出决断,谁都不可以。

他要是在折子里带方向,有明显的影响决策的用语的话,那就是一个天大的隐患。

伴君如伴虎,这句话一点都不假。

现在老朱要是盛怒之下,不顾儿女亲情下旨斩杀驸马都尉李祺。

可是如果事后在后悔了,那就会埋怨自己的。

圣意天威难测啊!

这等吃力不讨好,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事情,郑长生是不会干的。

要头疼也让你老朱头疼去,家务事老子不参合。

皇家的事情,放大了说,那是国事,可是放小了说,再怎么也是一家人,那是家事。

这千古以来是无法更改的事实,封建社会帝王之家的事情,能不参合就不参合。

你让咱查事情的真相,现在咱把真相提供给你,具体的怎么处置,还是你说了算。

面对郑长生踢过来的这只球,老朱心乱如麻。

已经有一个女儿就这么沉沦,眼看就要废了,做父母的怎么能不心疼?

现在事情又发生在了自己一直忧心挂怀的大女儿身上。

可是国法无情,这个爹难当啊!

犹豫了许久,许久,终于,他长叹了一声吼,颤抖着手落下了笔......

给大宗正院的回复是这样的,驸马李祺德行有亏,革去一切功名撤销其官职。

另着大宗正院晓谕其就地圈禁,遇赦不赦,终身不得踏出府门一步。

这个结果是老朱犹豫再三才做出的决定。

驸马欧阳伦案件,查到也就查到了,赐死也就赐死了,毕竟他是进士出身之人,身后没有什么后台扶持。

可是李祺能跟欧阳伦相提并论吗?

但凡是有点头脑的人,也不会不考虑其父李善长的影响力。

说李善长是开国第一元勋,也是不为过的。

影响力太大了,淮西勋贵的领头羊。

这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事情,边疆战火燃烧,国尚未一统,用人之际。

这个时候对淮西勋贵的领头羊下手,势必会其乱子的。

弄不好就是不可收拾的。

对于李祺的处置,老朱交给了大宗正院去办,可见他不想把这事儿拿到朝堂上,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的。

大宗正院出面办理此事,那就代表着是家务事,跟朝堂无关,最起码给出了一个姿态。

他并不想牵连,他还是顾全大局的,还是要安抚淮西勋贵们的心的。

但是他给郑长生的回复,就没有这么平淡如水了。

老朱真想把郑长生这只小狐狸拉过来暴打一顿,照他屁股上狠狠的踢上一脚,想置身事外,想躲清闲,想的美。

首节上一节335/802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