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墨客 第225节

锦衣密谍在半路用迷药放倒了信使后,打开了信笺,抄录后又原样封好。

用锦衣卫的紧急信鸽传回来的。

对于古代的信件的保密程度,还真是不敢恭维。

你以为用蜜蜡封了信口,并且盖上印章,别人就没有办法了吗?

对于用浆糊粘成的信封,只需一杯热茶一柄锋利的刀子即可。

信封的封口是没法动的,可是信封的底部难道还不能用?

这对于经过训练的锦衣密谍来说,不露痕迹的拆开一封信太简单了。

妈的,郑长生看完信后,狠狠的拍了一下桌子。

狗日的胡惟庸,竟然知识宁波卫指挥使林贤联系倭国派兵,壮大他的力量。

这等与虎谋皮的事情,这等卖国求荣的事情都干的出来,这就是数典忘祖啊。

想起来后世的八年抗战,郑长生心中的怒意无法消除。

以至于连小七刚端过来的一碗莲子羹都扫落在地。

吓得小七,眼中噙着泪水,默默的收拾着残羹碎碗。

少爷好吓人,这么多年来这是第一次见少爷发脾气。

小七很委屈,这是她费劲巴拉的熬了一个时辰才熬出来的。

少爷竟然连尝一口都不肯,一下子就成这样了。

一个不小心,瓷碗的碎片割裂了手指。

“啊!”疼的她一声惊呼。

郑长生呆呆的看着小七委屈的泪水,心头不由的一软。

额,自己失态了,小七肯定误会自己了。

他赶忙上前,一把拉过小七的手。

“怎么这么不小心!“

愤怒的情绪,使得他的语气有些生硬,倒显得有些责备的口吻。

小七呜咽起来。

郑长生更是一时间手忙脚乱起来,他不知道该怎么跟小七解释才好了。

只是一下子把小七的身子紧紧的搂在怀里。

牛油蜡烛的火花噼啪一声,响了一下。

借着灯光再看小七,泪眼婆娑,娇羞不可方物。

所谓灯下看佳人,朦胧中更增添一丝美艳之色。

这一刻,是小七感觉有生以来最最最幸福的时刻。

大个子沉重的脚步声传来。

这厮似乎永远都不会掩饰自己的行踪,大嗓门离的老远就能听的清楚。

”少爷,锦衣卫密信。“

大个子推门就进来了:“少爷,您看,这是封大档头给您的密信,加急的哦!“

郑长生这个气啊,日了,就不会晚点来吗?

大个子似乎发现了什么,一切都感觉怪怪的,小七的脸比染的红布都要红,少爷的表情也有点不太对头。

额,作为过来人,大个子突然明白了过来,他敢拍着胸口打包票,自己他娘的来的不是时候。

肯定耽误了少爷和小七的好事。

一下子尴尬起来,大个子挠着脑门诺诺的:“少,少爷,我,我先下去了,你,继续!”

考,继续你大爷啊!

郑长生真想一脚踹死他。

还没等他走,小七七手八脚的打扫干净,低着头一溜烟飞也似的逃离现场。

大个子真的有点怕了,少爷的脸色此刻阴沉的要死,就跟谁欠了他几百两银子似的。

还是赶紧溜之乎也吧,免得自讨没趣。

郑长生是很生气,可是现在他生气不是为了大个子撞破他和小七的好事。

而是封长空的这封加急密信。

本来这等秘闻是不能见诸于纸张的,这是出于保密的需要。

这也是郑长生在保密守则里面严格要求的。

估计是封长空是看他刚刚伤好,还没有彻底的康复,不想麻烦他跑一趟锦衣卫衙门。

这才出此下策,派专人来送信。

信里的内容太恐怖了,据李格交代的内容来看,明初四大案之一的“郭恒案”爆发了。

日了,历史虽然把这事儿提前了,并且跟胡惟庸案有重合的迹象。

两案并发,必定血流成河啊。

郑长生似乎此刻都能闻到老朱的刀上的浓郁的血腥味。

“郭桓案”是朱元璋严惩户部侍郎郭桓等吞盗官粮的重大案件。

此案发生在洪武十八年,以其涉案金额巨大,核赃株连之人遍天下而著称,案发后中产以上民家被抄杀者不计其数,对经济领域影响深远而为世人瞩目。

尼玛的,没有想到此案的爆发,竟然是北京李家的李格这小子给捅出来的。

这真是有点扯,扯的有点蛋疼,历史上不是这个样子的好不好啊。

为了阻止空印案的发生,为了救下恩师方克勤,他不惜利用太子,传授自己的后世记账之法,并且建议更改户部的核销制度。

总算是消除祸患之源头,这用了他好几年的时间。

可是胡惟庸的事情还没有解决,郭恒案竟然提前发作了。

这可真是按下葫芦起了瓢啊。

郭恒案的影响太大了,这将是对脆弱的大明经济的一次暴风骤雨一般的袭击啊。

第345章 北京李家

第0343章被屏蔽了,等待修改通过中,

洪武十八年,朱元璋怀疑北平承宣布政使司、提刑按察使司的官吏李彧、赵全德伙同户部侍郎郭桓等人共同舞弊,吞盗官粮,于是下旨查办。

洪武十八年三月,御史余敏、丁廷举告发户部侍郎郭桓利用职权,

勾结北平承宣布政使司、提刑按察使司官吏李彧、按察使司官吏赵全德、胡益、王道亨等,私吞太平、镇江等府的赋税外,

还私分了浙西的秋粮,并且巧立名目,征收了多种水脚钱、口食钱、库子钱、神佛钱等的赋税,中饱私囊。

朱元璋令审刑司拷讯,不想,这一查办不要紧,竟然牵扯出整个明朝官场的大批官员,

牵连全国的十二个布政司,牵涉礼部尚书赵瑁、刑部尚书王惠迪、兵部侍郎王志、工部侍郎麦至德等。

发现除侵吞宝钞金银外,仅贪污税粮及鱼盐等即折米二千四百余万石。

史书记载:自六部左、右侍郎以下,赃七百万,词连直、省诸官吏,系死者数万人。

核赃所寄借遍天下,民中人之家大抵皆破。

于是,赵瑁等皆弃市,自六部左右侍郎以下皆处死。

供词牵连各布政使司官吏,系狱拟罪者数万人。史称“郭桓案”。

朱元璋在《大诰》感叹说:“古往今来,贪赃枉法大有人在,但是搞得这么过分的,实在是不多!”

这就是明朝洪武年间的郭恒案。

可是没有想到的是竟然是北京李家的旁系子弟李格给提前引爆了。

郑长生郁闷了,大明朝赫赫有名的郭恒案的金主竟然是李格所在的北京李氏家族。

可话说这北京李家到底是何来头啊,不就是一个逃难过去的家族吗?

怎么就有这么大的影响力,有这么大的财力?

不过现在郑长生所看到的所为郭恒案还只是一个端倪,并未牵涉那么多,只不过是倒卖粮食而已。

也并未有史书上记载的那么严重。

封长空得到的口供上面写的很清楚,这只不过是李家的一个商务活动,并没有到祸国殃民的程度。

只是利用地利和商道的便利,倒卖倒买官仓粮食而已。

不过这确实是一大弊端,说起来这北京李家,还是有功于社稷的。

就近补给军粮给边疆军队,就近采买粮食补充国库,人家这是商业头脑,赚取的就是那两成的损耗。

你就算是朝廷运送军粮或者地方政府押送漕粮到京师户部,这中间的人力物力折损的远远不止两成之数。

郑长生很是纳闷,这北京李家的家主怎么就有这么一个精明的商业头脑呢?

不过再精明的商人,你千万不要牵涉到政治。

一旦有政治人物的卷入,这味道就变了。

就变成是贪污国库粮饷了,这是要掉脑袋的哦。

封长空信中说的明白,北京李家上次因为牵涉到李致知祖孙卷入弥勒教刺杀皇上的案子中,已经缉拿归案,正在押解京师的路上。

不日即将抵达京师。

本来要说,李格祖孙是被蒙蔽是属于不知情的状况下卷入进来的。

说不定老朱或许会有那么一丝的仁慈之心,放过他们李家一家老小的性命。

最多也就是一个抄家流放的罪过,可是现在竟然查出一个倒卖官粮的罪过来。

这连同着户部侍郎郭恒等一干的官员,说不定都要被砍头的。

可怜悲催的北京李家啊,谁让你们沾染到朝堂了呢?

倒霉催的啊这是。

郑长生心里不禁暗自感叹。

北京李家的擒拿名单都出来了,家主李秀峰,其高堂老母六十多岁的李赵氏(赵文舒),两位叔叔李致远,李致信,包括三个儿子一个女儿等等。

全族老小两百余人,悉数缉拿归案。

据说查封的钱粮财产不计其数。

光是拉银车,都有五十多辆,这还不算其他的财产。

首节上一节225/802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