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墨客 第222节

在朝堂众臣面前他是点头哈腰的一副哈巴狗样,活的可实在是憋屈。

唯有一个人面前,他是备受尊重,那就是郑长生。

或许郑长生这个穿越客,清宫剧看的有点多,对于伺候在君王身边的太监,很是尊重。

远远的看见郑长生走了过来,王德用小跑着上前,微微的笑着:”哎哟,王的小郑大人,你可来了,皇上都等了半天了,就等着您回话呢。“

郑长生悄悄的把一锭银子塞到王德用的手里:”有老王公公了,改天我请你喝酒。“

王德用喜滋滋的看着郑长生进入皇极殿,还是小郑大人够意思,比那些牛气熏天的大佬对人可和蔼多了。

”雨浓,怎么样?那余大可愿意为朝廷效力?“老朱急切的问。

”皇上,一切按照计划行事,臣这次要把弥勒教一网打尽。“

老朱轻轻的拍了拍郑长生的肩头:”恩,做的好,不过也不要急于一时,咱也知道,要想一网打尽,非三两年之功,这要有个过日子的心态。

只要余大能够顺利进入弥勒教高层之中,到时候毕其功于一役,一举剿灭那该死的弥勒教。“

聪明人好说,糊涂人难缠。

老朱很明显不是糊涂人,不会要求快速的剿灭弥勒教。

因为这根本就是不可能的事情,一个隐蔽多年的组织,你想一下子就搞定,这想都不用想。

老朱给了三两年之功夫,这是正常的。

余大要想获得信任,走进高层,这是需要时间的。

突然老朱的画风一变:”雨浓,关于胡惟庸的事情,你办的怎么样了?“

额,这老朱的思维跳跃的还真是够快的。

刚才还在弥勒教上面打转,一瞬间就跑到胡惟庸事情上面了。

”皇上,臣虽然安插了密谍,可是至今仍无建树,没有什么确凿的证据。“

郑长生是如实回答,在老朱面前,不知道怎么回事,他穿越者的光环似乎不那么灵光。

老朱身上有一种无形的威严,压迫过来,使得他有点心惊胆战的。

或许是对历史的尊重,也或许是对老朱的敬仰之情在作怪。

”要抓紧了,咱是相信你的,也只相信你。“

老朱给的这个信念太让人感动了,好吧,那咱就再加加劲儿。

反正胡惟庸是在历史上有过定论的,这货是有反心的,而且这货还联络外部势力,和北元和倭寇都有勾结。

现在老朱要的是证据,是切切实实的证据。

毕竟要动胡惟庸这样的人,可不是一个莫须有就能定罪的。

这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事情啊,作为淮西勋贵的领头羊,领袖级的人物,能是广凭空口白牙就能定罪的吗?

不过现在老朱催的紧,那老子在给你胡大相国加一把火吧。

第340章 你个老神棍

晴天响干雷,这让郑长生心里猛然间的一阵剧烈跳动。

靠,老子就是被旱天干雷给炸到这个时代来的,不会是在来一个雷把老子给劈回去吧?

要说这夏季打雷闪电的很正常,一般这个时候是雨季。

积雨云浓厚的,可是大秋天的,眼看就要入冬了,怎么就突然间响起雷声了呢。

刚才好好端端的天气,突然间外面天空的阴云密布,似乎要有一场大雨降临啊。

都说是六月的天孩儿的脸,可是这深秋季节的十月份也是说变就变。

老天爷要是生起气来,那是丝毫情面都不讲的。

咔嚓一声巨雷,哗哗的雨点就掉了下来。

雨点砸在皇极殿的琉璃瓦上,噼啪作响。

额,这死老天,你到底要干嘛。

透过皇极殿的大窗,外面一阵的强光闪过,一道虬蛇一般的闪电劈在皇极殿的上面,轰隆一声大殿被闪电给劈开了一条裂缝。

琉璃瓦哗啦啦的从大殿上面滚落在地。

整个的皇极殿笑话了,大殿的一角被雷给炸飞了。

哗哗的雨水,顺着踏窟窿破天的空洞直接流到大殿里面。

老朱的脸色都变了,脸上阴晴不定的闪烁许久。

憋来好半天才憋出来一句话:”传钦天监监正来见!“

钦天监在中国的历史上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它是官署名,职能为掌观察天象,推算节气,制定历法。

这个机构自秦、汉到南朝,太常所属有太史令掌天时星历。

隋秘书省所属有太史曹,炀帝改曹为监。

唐初,改太史监为太史局,嗣曾数度改称秘书阁、浑天监察院、浑仪监,或属秘书省。

开元十四年(726),复为太史局,属秘书省。

乾元元年(758),改称司天台。

五代与宋初称司天监,元丰改制后改太史局。

辽南面官有司天监,金称司天台,属秘书监。

元有太史院,明时沿用司天监,后期改为钦天监,至清朝时官职沿明制,仍属钦天监。

古人迷信,饶是老朱这等铁血之开国帝王,也是不能免俗。

钦天监监正袁为正据说乃唐代国师袁天罡的嫡系子孙,精通阴阳五行。

而且据说他继承了袁天罡的本事,善“风鉴“,即凭风声风向,可断吉凶,累验不爽。

又精通面相、六壬及五行等。

这类人才在封建时代还是很有市场的,因为老朱就相信这类玄而又玄的理论。

袁为正真的这么有本事吗?他真的能窥破天机知晓阴阳吗?

扯**蛋,在后世人的眼里,这只不过是一个封建迷信罢了。

反正郑长生是不相信的,你就是把嘴皮子磨破了,说颇大天去,这也只不过是一个正常的雷电现象而已。

也就是皇极殿在所有宫殿中是最高的,皇城周围又没有什么比这座殿更高的地方了而已。

熟悉雷电发生原理的人,都知道这只不过是空气中的正负离子相撞产生的自然现象。

可是在袁为正的口中,那可不一样了。

皇权,在封建社会那是至高无上的存在。

皇城又是皇上的居所,而皇极殿又是整个皇权理论中至高无上的存在。

皇上处理国事都在这里,这是一个国家最高的统治中心。

它被雷给炸塌了,这里面的寓意可就深远了。

这是天有异象之征兆也,所为天无二日,国无二主。

此乃国之正塑,不可逆转也。

现在无端的一个炸雷劈塌了皇极殿,这是帝王不顺之征兆啊。

可是具体帝王怎么个不顺法,袁为正这老小子一句天机不可泄露,虚晃一枪遮掩过去。

这含糊不清的言辞,搞的郑长生都郁闷了,神棍啊,你他娘的就是一个彻头彻尾的神棍。

我考,郑长生都想一脚踹死这老家伙。

你他娘的真能白活,嘴角都他娘的冒白沫了,洋洋洒洒的长篇大论,没有一句是说正题的。

老朱的脸色变了,变的煞白煞白的。

很显然袁为正的话,刺激到老朱的某一根神经了。

袁为正吓的差点没尿咯,皇极殿被天雷炸塌了一个角。

老朱让他说个所以然来,他能说出个鸟毛啊。

在自然科学还没有普及的时刻,他能知道个毛毛?

不过嘴是两张皮,主动权掌握在他的手中,这是难不倒他的。

能够混到钦天监监正的位置上,他也不是白给的。

最起码历法的延续有他的功劳,最起码民间十二节气的延续也有他的功劳,民生谚语的总结也有他的功劳。

古时民间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包括农耕劳作,一切都遵循历法黄历的规定。

袁为正之所以在老朱的心中有这么高的地位,全仰赖于他对天地的感知能力。

什么是天地感知?

说白了,也就是对一年节气的掌握,对天气的变化找到了一定的规律。

这也就是传说中的古代科学家吧。

郑长生看了一眼袁为正,看的袁为正心里直冒凉气啊。

额,这小郑大人,为何以如此轻视,甚至蔑视的眼光看自己捏?

难不成看破了老夫的花花门道不成?

他心里没底,慌乱的一批。

”看来天之异向已生,这是有人要做大逆不道谋朝篡位之举啊。

传旨,朝会延长一月再开。即日咱要去太庙告慰先祖,要去雨花台祭告苍穹。“

鹅考,老朱这都能想出来,也真是没谁了。

郑长生偷偷瞄了一眼袁为正,这老小子眼观鼻,鼻观口,口观心,看似一副身外无物的境界。

你就作吧,装的还他娘的挺像那么回事的。

不过郑长生并未打算捅破他,现在这可是一个很好干翻胡惟庸的好时机啊。

天有异象,这是有国易主之征兆,连皇极殿都塌了,人家大神棍袁为正说的清楚,说的明白,天无二日,国无二主。

胡惟庸,对不住了,反正你现在已经早已经有了反心了,况且老朱也对你不放心了,咱就趁着这个机会搞一搞你咋样?

哈哈,郑长生心中美滋滋起来。

这还真是老天爷都给面子啊,活该你胡惟庸倒霉。

反正历史早有定论,你是迟早要有二心的,不妨现在推你一把,给你一个早日露馅儿的机会。

首节上一节222/802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