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墨客 第184节

匡六斤心中忐忑不安的随着传唤之人,走了进来。

指挥使大人给他手势,要他抓捕那个偷儿,他义愤填膺之下痛揍了狗日的偷儿一顿。

差点引起骚乱,不过幸好他处理的很是及时得当,说明了事情的真相,才化解了一场危机。

也不知道指挥使大人,叫自己过来干什么?

他是第三批招募的锦衣卫,本出身微寒,家有高堂老母,还有一个妹妹。

年过三十了,至今尚未成家。

在军伍中厮混了这么多年,也就是能够有一个温饱罢了。

他能够被选拔上锦衣卫,完全是靠着自己的能力,并不是走关系。

再说了他除了身上有点功夫,嘴皮子够利索,脑子有点小聪明之外,也没有什么后台门路的。

招募开始的时候,他都没有想到能够选拔上。

那么多人有关系有门路的都一批又一批的刷下来了,当时他是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去参加选拔赛的。

可是么有想到的是,他偏偏一路过关斩将,凭借着自己的能力顺利通关。

这使得他对锦衣卫有了一个最初的印象,能够留下来的都是身上有真本事的,那些混饭吃的人一个都没留下,就足以说明这一点了。

他和锦衣卫指挥使郑长生大人,仅有一面之缘,还是在加入锦衣卫第一天的时候。

郑指挥使检阅他们,带着他们读锦衣卫条例家规。

这更加深了他对锦衣卫的认知,以及坚定了对锦衣卫的信仰。

这是一个以皇上为首的机构,他们这些人都是皇上的人,为皇上办差,为民谋福利。

多么崇高额一个信仰啊。

虽然他认识郑长生,但是郑长生面对那么多人,肯定是不会认识他的,如果不穿锦衣卫衣服的话,走在大街上,指挥使大人一定是不会知道自己的身份的。

这是他的想法。

可是很明显他的想法有点过于偏颇,当他在郑长生面前行礼过后,郑长生拍了拍他的肩膀很是亲切的道:“匡六斤,代号九五二七,当初选拔的时候是以第十名加入的锦衣卫。

刚才你处理的很好,本指挥使记得你,好好的干。”

啊?话说指挥使大人也太亲民了吧?

竟然拍自己的肩膀,跟亲兄弟似的。

这让匡六斤有种上刀山下油锅都不回头的效死念头,士为知己者死,这话不假。

一个大头兵,就算是死了都不一定能激起一点的水花,哪个当官的会记得他啊?

可是指挥使大人就认得自己,还叫的出自己的名字。

这是一种多么大的鼓励啊?

刚才他是按照锦衣卫规定的行礼方式,也就是军中带甲捶胸礼。

军中汉子身上穿着甲胄,行礼不便,往往都是捶一下左胸口以示行礼。

郑长生很不习惯见面就下跪的礼节,于是就照搬了军中的礼仪。

虽然锦衣卫没有甲胄在身,捶不出来声音,他们只是把手在胸口轻轻的捶一下,但是这行礼的方式到也是很有气势的。

现在的匡六斤激动的眼泪都出来了,把胸口捶的砰然作响,又是一个礼行了过去:“谢指挥使大人赏识,小的必当牢记使命,再立新功。”

对于有能力的人,郑长生是不吝惜提拔重用的,现在锦衣卫缺的就是人才。

他微微一笑道:“来人,记录:锦衣卫九五二七匡六斤,能力出众,着任命为小旗官,当即生效。”

第284章 圣寿日(七)

小旗官意味着什么?这对于匡六斤来说,这简直就是一步登天了啊。

在军伍中的最底层苦熬了这么些年,他做梦都想不到自己还能有一天能够当官。

锦衣卫这一机构在郑长生的架构之下,跟历史上的基本上相同,但是职能划分和官职设置还是有区别的。

就拿官职设置来说,指挥使一职由他来担任,官职为正三品;

指挥副使,也就是指挥同知,为从三品,由皇上最为信任的神机营的武云照担任;

他把指挥佥事和镇抚使给取消了,没有列入架构之中。

关键是现在的人手少,另外这两个职位让他感到很是不爽,后世的影视剧中这两个职位中都没出过啥好人。

不管是处于恶作剧还是真的厌恶,反正他没有在架构中安排。

武云照下面,就是锦衣卫千户,官职为正四品,直接提升了一级。

两名千户大人分别是毛骧和蒋瓛;再有副前户辅助之,为从四品;

在下面就是锦衣卫百户大人了,定位正五品的职位,分别是各个省的情报站的站长大人,以及京师的五大分部的负责人;下面也有副百户辅助,官职为从五品。

另外就是锦衣卫试百户、总旗官以及小旗官。

像郑长生任命匡六斤为小旗官的话,就相当于匡六斤一下子就成为从七品的官员了。

锦衣卫指挥所的负责人就是小旗官,这就意味着他也是一名指挥所的所长了。

这个年头,一个读书人十年寒窗苦读,千军万马过独木桥,一路过关斩将,杀到京城参加科举,如果是外放为官的话,也不过就是一个七品县令。

他一个穷苦人出身,虽然识文断字的,但是圣贤书他真心的没读过几本。

这要是放到文人圈子里,他或许都不能算是一个文人。

就这样的半吊子文人,想要博取功名当官,那也是想瞎了心,那是搬着梯子上天-----没门的事儿。

现在指挥使郑长生一言而决,一个从七品的小旗官就这么落在了他的头上,这怎么能不令他欣喜若狂?

如果不是锦衣卫家规不允许下跪的话,他都想跪在郑长生面前给他结结实实磕头谢恩。

在人们的思维意识中,再造之恩,等同于父母恩啊。

在场的所有锦衣卫们都用羡慕的眼光看着匡六斤,这就平步青云了啊。

几年前来官本位的思维在华夏人心头,这种观念是根深蒂固的。

不过他们也看到了自己光辉的未来,郑长生给他们的印象就是,官职不是单纯的管人的,那是得有能者居之。

只要有能力,指挥使大人是不吝使用,破格提拔的,匡六斤就是一个活生生的例子。

一个平民出身的三十大几的糙汉子,一眨眼就老母鸡变鸭了,谁不向往着有这一天?

郑长生很满意这个效果,身边跟随的锦衣卫汉子们,脸上激动的表情,严重羡慕的目光,都落在他的眼中。

“小旗官匡六斤,现在本指挥使交给你一个重要的任务,为要你保护一个人的安全,记住要不惜一切代价,否则提头来见。”

是的,郑长生让他去保护吕婉容。

胡大壮传来消息,胡金鹏打算趁着今日晚上观看万寿节花灯的时候,强行掳走吕婉容。

那会是一个什么结果,不言而喻。

要是自己的女人落到胡金鹏这个人渣的手中,不难想象他会做出什么事情。

这是让郑长生难以忍受的,就连万寿节的宫廷大宴,他都不管了,直接交给副手武云照。

反正该准备的早已准备就绪,只要按部就班的执行就可以了。

他现在是心急如焚,也不知道胡金鹏这狗日的用什么方法,可以哄骗的婉儿晚上会出来观赏花灯。

他可以断言,吕府中一定有胡金鹏的人,而且还是婉儿熟悉的比较放心的人,要不然的话不会忽悠的她出来的。

这个人至于是谁?他现在已经没有心思去查了,一时半会儿的也不一定有眉目,现在紧要的是如何保证婉儿的安全才是首要的。

其实他很想送一封信给婉儿说明情况,让她晚上不要出来的。

但是,这样的话,不就证明自己已经得知消息了吗?那胡大壮可就万全暴露了。

婉儿身边的人,肯定会把情况给胡金鹏说的。

到时候,胡大壮的处境可就惨了。

真是人到用时方恨少啊,人手严重不足是郑长生目前的困境。

其实他很想把郑够蛋和郑老三给调回来,但是考虑到他们目前是在指挥使任职,身上都有任务在身。

毕竟维持晚上的万寿节灯会不出岔子也是头等的要事啊,这要是出了问题,走上街头观看花灯的几十万民众可倒霉了。

谁敢保证京师之中混迹的没有北元的密谍?

要是在这个紧要的关口,这些人放把火或者制造点混乱,那就是非同小可啊。

用别的人吧,他又不放心,他不敢保证这些人对自己的忠诚度,万一要是谁被收买了,那也是一个泄密的隐患啊。

他不能不为胡大壮考虑啊。

这可是他安插的最成功的一个密谍,胡惟庸蹦哒不了多久了,史书记载1380年也就是洪武十二年,老朱把胡惟庸的势力是连根拔起。

轰轰烈烈的明初四大案“胡惟庸案“爆发了,牵连甚广,一时间是人头落地,血流成河,老朱都要杀红了眼了。

作为天字甲一号的密谍,埋伏在胡惟庸府上,胡大壮的作用就凸显出来了。

这是一支奇兵啊,将会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

郑长生安排完匡六斤之后,看着他离去的背影,他心里稍稍的放松了一下,希望自己没有看错人。

匡六斤作为一个出身在社会底层的人,没有任何背景的人。

自己对他如此的提拔重用,这人只要是脑子没问题,一定会对自己忠心耿耿,玩了命的执行自己的命令,不惜代价的去完成任务,这是毋庸置疑的。

是的,郑长生猜的没有错,此刻的匡六斤心潮澎湃,激动的一塌糊涂。

指挥使大人,亲自提拔自己,亲自给自己安排任务,虽然他不知道指挥使大人跟这个叫吕婉容的姑娘是何关系,但是他知道,这个女人对指挥使大人一定是非常重要的。

他低头又看了看手中的画像,这真是一个美若天仙的女人啊......

第285章 圣寿日(八)

皇上圣寿日当晚有花灯的展示,这是一次前所未有的盛会。

马皇后跟老朱夫妻情深,为了普天同庆,为了彰显大明盛世,这一活动是在她的授意下举办的。

工部匠人连夜赶制灯会所需之花灯。

老朱没有反对,虽然有点奢靡的意思,但是为了在各国时节面前展示一下大明的国力,为了显示大明在他的领导下人民生活的有多么幸福。

他咬咬牙从内帑中又拿出一部分银子,用作灯会所需。

别看他对于吃喝管控的很紧,但是对于这个面子工程,老朱还是很舍得下本钱的。

这对于稳定周边各国有很重要的意义,北元多次联系高丽王辛禑以及南方的安南王陈日昆,要求他们联合起来对付老朱。

这搞的老朱很是恼火,可是鞭长莫及啊,当时跟北元的战斗正酣,况且云南至今尚在北元的控制之下。

这要是安南王陈日昆要是跟北元搞在一起,连在一片的话,那战略腹地就更广阔了南征起来可是费劲多了。

首节上一节184/802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