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枭雄 第96节

  杨元庆喝开侍卫,猛地一脚踹开小门,他已经有经验,将铁木桌先探出去,果然,数十支箭呼啸射至,悉数钉在桌面上,这里也有伏兵先至,人数却不多,只有三十余人,躲在数十步外的石阶两边。

  而后面追兵的喊声已经传来,杨元庆见情况紧急,他将木桌扔给一名侍卫,大吼一声,挥戟扑上,挥舞如漫天飞雪,拨飞箭矢,瞬间便冲入人群中,手一抖,长戟刺穿一人胸膛,将他挑飞,耳听后方风声响,一侧身,拔刀劈去,‘喀嚓!’一颗人头飞起。

  杨元庆势如猛虎,戟挑刀劈,大开杀戒,俨如又回到了万马军中的战场,杀得伏兵人头滚滚,尸横遍地,顷刻之间,三十余名士兵便被杀掉二十几人,剩下七八人被吓破了胆,大喊一声,转身冲进树林,逃得无影无踪。

  杨广在后面看得大为惊叹,原以为宇文成都的武艺超然绝伦,没想到杨元庆也并不亚于他,甚至更加血腥杀戮,那种大杀八方的气势,宇文成都也比不上,他不由心中大慰,‘吾又得一猛将也!’

  杨广抬头看了一眼山顶上的白玉宝塔,那是父皇供奉智仙阿阇梨的灵塔,他知道那里确实是最好的防御之地,他也急令道:“速上灵塔!”

  众人沿着上山石阶向灵塔上奔去,杨元庆和三名侍卫迅速收集弓矢,也跟着飞奔上山。

  这时,从小门内无数士兵蜂拥而出,向山顶追去。

  ……

  灵塔叫阿阇梨塔,是杨坚为纪念抚养他长大的智仙尼姑所修,一共修建七层,采用东海白玉石为材料,防火防震,坚固异常,塔内里面供奉阿阇梨的铜像,另外还有她的一张画像,是挂在杨坚书房。

  为了保持安静,灵塔内只有两名年迈的老尼照料,塔四周有围墙,杨元庆带着八名侍卫冲进院子,两名老尼姑见过杨广,吓得连忙合掌施礼,“不知太子殿下驾临,有罪!”

  杨广一摆手,“速把院门锁上,再把塔门也封锁!”

  片刻,白玉塔的铜门关闭,铜门坚固,里面用铁栓插门,极难撞开,他们迅速上了顶层,这才长长松了口气。

  惊心动魄的逃亡,使杨广已经筋疲力尽,但他依然牢牢抱住紫玉匣,不肯放手。

  杨广喘了几口气,稳定住了情绪,对给他治脚上的杨元庆笑道:“元庆,今天多亏你在,否则孤今天在死在仁寿宫,你的护驾之功,孤会铭记于心。”

  杨元庆用供桌上的灯油将药丸浸泡,敷在杨广脚踝上,他指着旁边几名侍卫笑道:“多谢殿下,这是卑职份内之事,其实他们才是功臣,请殿下重重赏赐他们。”

  八名侍卫都感激地向杨元庆望来,杨广心里明白,这是杨元庆让自己笼络这八名侍卫,他们才会更加卖命,杨广对他们笑道:“今天你们都有大功,孤自会重赏你们。”

  八名侍卫一起跪下,“卑职愿为太子殿下效死命!”

  这时杨元庆走到一堆弓箭前,整理弓矢,一共是十八把弓,二十几壶箭,大多是步弓,只有三把骑弓,杨元庆自从武艺突破后,力量大涨,他已经能开三石强弓,已超过他师傅张须陀,而眼前这三把骑弓,最强也只有一石,不是很顺手,但只能勉强凑用,他又捡了四壶骑弓箭。

  “你们都来挑选弓箭!”

  八名侍卫得到杨广的亲口许赏,心中振奋,纷纷上前挑弓箭,片刻,人人都已装备,杨元庆沉思了片刻,对杨广道:“殿下,微臣要部署了。”

  杨广点点头,“孤已经说过,孤的安危就交给你,一切由你负责。”

  杨元庆立刻开始部署,塔高五层,底层反锁后就不用管,第二层安排四人,第三层两人,第三层也是两人,第五层由他护卫杨广,众人一一领命,纷纷执弓拿箭下楼去了。

  杨元庆走到窗前,注视着塔外的情形,这里视野极广,可以清晰地看到山脚别宫和仁寿宫的情形,他看见了,山中从林内出现了大群左卫士兵,正迅速向白玉灵塔围来,其中混杂一名身着紫袍的文官,格外显眼。

  “那人就是柳述!”杨广咬牙切齿道。

卷三 一入京城深似海 第十六章 仁寿宫变(八)

  塔内一时安静下来,杨广从墙角拾起一支木炭,在光滑的白玉墙壁上重重写下了‘大业’两个字,他久久地凝视着这两个字。

  “元庆,你知道这两个字是什么意思吗?”杨广回头问道。

  杨元庆靠在墙壁上,默默地望着杨广写字,他知道‘大业’是什么意思,他也能体会到杨广此时的心情。

  “卑职想,这应该是殿下心中的梦想。”

  杨广赞许地点了点头,“你说得没错,这确实是我的梦想,这将是我登基后所用的年号,这也是父皇对我的期望。”

  杨广凝视着墙上的‘大业’二字,又像是对杨元庆说,又像自言自语,“父皇将国号定为开皇,也就是开创之意,他就像汉高祖,开创了新的大汉江山,又像文景之治,登基二十年,积累下雄厚的国力,在开皇二十年,父皇立我为嗣,他便改年号仁寿,父皇将安享晚年,将江山交付予我,对父皇是仁寿,而对我却是大隋中兴之开始,所以我决定将年号定为大业,我要建立前所未有的丰功伟业,建立一个强盛的大隋帝国,我杨广也要成为千古一帝。”

  杨广慢慢回过头,深邃的目光注视着杨元庆,“你能明白我的意思吗?”

  杨元庆不知不觉也被杨广的雄心壮志所感染,他想到历史上杨广所作出的丰功伟业,以及他最后悲惨死去,落下千古骂名,使杨元庆的热血沸腾起来,他竟生出一种慷慨赴义的勇气,他克制住内心的激动,沉声道:“殿下有雄心壮志,卑职深为敬佩,但想建立大业谈何容易,大隋王朝其实已危机四伏,关陇权贵是锐矛,北方士阀为冷箭,北齐杂胡是利刃,还有突厥、吐谷浑的外患,殿下的大业必将会四面树敌,身临险境,殿下可曾想过,何为盾?何为铠?何以御之?”

  杨广眼前一亮,不可置信地望着眼前这名年轻的小将,杨元庆竟然看透了他所面临的危机,他的话字字说在杨广的内心深处,使杨广竟产生一种知己之感。

  “那你说,何为盾?何为铠?”

  “卑职以为,民心为盾,缓图为铠。”

  杨元庆单膝缓缓跪下,他心中也充满了激动和期待,他已经知道眼前这个即将登基的君王根本不是什么荒淫无耻,荒淫无耻不会一生只有三子两女,而且基本是皇后所生,更不是昏庸无能,昏庸无能开凿不了运河,创建不了科举,开拓不了西域,修建不了长城。

  这是一个胸怀雄心壮志的中兴帝王,同时也是面临危机四伏的帝王,杨元庆从内心深处希望杨广不要再重蹈覆辙,如果杨广能听他之言,爱惜民力兵力,以时间换空间,缓缓图之,而不要急于求成,那天下未必会乱,那么隋朝不会灭亡。

  如果是这样,他杨元庆甘愿成为杨广的马前一卒,为他的大业竭心尽力,因为杨广的大业,也就是他杨元庆的大业,将大隋王朝建立成为一个真正的汉人王朝,杨元庆生长于斯,他衷心地热爱这个富庶、强盛的大隋帝国。

  杨广连忙扶起他,长长叹了口气道:“你果真是少年奇才,竟然能知道我面临的危机和矛盾所在,不愧是杨素之孙,你的八字建议我记住了,民心为盾,缓图为铠,我更希望,你也能成为我最坚实的盾牌。”

  杨元庆一时沉默了,如果杨广真听进他的纳谏,能爱惜民力,能从容图之,那他也愿意为杨广之盾,但杨元庆知道一点历史,以杨广骄傲自负的性格,注定他不会听进自己的劝告。

  他更知道,权力是一种毒药,杨广今天的谦虚,未必能抵御住权力毒药的腐蚀。

  他衷心希望杨广不要重蹈覆辙,但同时他不愿意把自己束缚在一个前途尚不明朗的君王身上,伴君如伴虎,杨广可以负他,他却不能负杨广,这样的不对称,他不愿意。

  现在杨广要他发下这个誓言,让他如何开口?他更不愿意自己像宇文成都一样,把自己束缚在一个风险极大的誓言之上,但现在只是大业元年还不到,他又必须得依靠杨广。

  杨广的目光变得锐利起来,紧紧盯着杨元庆,徐徐问他,“怎么,你不愿意吗?”

  杨元庆的后背已经湿透,他知道自己不能不表态,便缓缓道:“卑职今年只有十五岁,当六十年后,卑职已到垂暮之年时,卑职也仍然愿意为殿下子孙之盾,不仅仅是陛下,我杨元庆在此发誓,我愿永远为大隋帝国之盾!”

  杨元庆并不知道历史会怎么走,但此时此刻,他没有选择的余地,杨广的目光也变得柔和起来,他轻轻拍了拍杨元庆肩膀,“你的誓言,我记住了。”

  ……

  山上仁寿宫传来的警钟声和喊杀声惊动了山脚下的仁寿别宫,大臣们纷纷走出房舍,吃惊地向山上仁寿宫望去,数百名大臣议论纷纷,谁都不知山上发生了什么事?

  近五千名在山脚下休息的仁寿宫左卫士兵也紧急动员,向山上疾速奔去,仁寿宫一共有六千守卫,六天一轮,分别由六名直阁将军统帅,今天正好轮到直阁将军贺少康率领的一千左卫士兵值守宫内,其余士兵都在山脚下休息。

  负责仁寿宫守卫的总管是左卫将军史祥,他是北魏名将史宁之子,他昨天当值一天一夜,着实有些疲惫了,今天便在山脚别宫休息,但宫中突然传来的警报声将他惊醒,史祥大吃一惊,他立刻下令五千左卫士兵向山上增援,就在这时,杨素找到了他。

  “史将军!”

  杨素匆匆赶来,叫住了正准备上山的史祥,史祥见是杨素,连忙上前施礼,“太仆有什么事吗?”

  杨素忧心忡忡道:“大臣们很担心太子的安全,太子若有闪失会动摇国本,希望史祥能允许东宫侍卫上山参与护卫太子。”

首节上一节96/1230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