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枭雄 第761节

  杨元庆笑道:“几百年形成的歧视和想法确实很难改变,但不是没有机会,在盛世机会不多,但在乱世却是很好的机会,如果你们在乱世有所作为,相信会极大扭转这种歧视,而且我不会因为你们的努力就惠及所有商人,那样也不公平,我会在河东郡进行试点,你们成功了,我就会率先在河东郡取消商籍,给你们以平等待遇,你们的子弟甚至也能考试入仕。”

  议事堂内顿时响起一片议论声,旁边太守杜淹和裴文靖对视一眼,两人眼中都露出欣喜之色,他们都知道这些大商人都富可敌国,可一个个都一毛不发,如果能够把他们财力物力调动起来,将会极大减轻官府的压力。

  这时,那名资历最老的商人又问:“启禀殿下,那我们又该怎么做?”

  杨元庆摇摇头,“该怎么做由你们自己决定,我建议你们成立商会,大家坐在一起商量该怎么做,而不是官府要你们就做,不要你们做就不做,那不行,有了商会,你们就可以协调行动,也不至于这家出钱,那家出钱多,会有人觉得不公平,我的建议你们想想。”

  成立商会,这倒是个好办法,只是官府会同意吗?所有商人都向杜淹和裴文靖望去。

  杜淹苦笑一下,对杨元庆道:“只要朝廷下旨,同意各郡成立商会,卑职没有意见。”

  “这个没有问题,我回去后就会让朝廷下发旨意,准许河东郡先试行,如果河东郡的试行情况不错,紫微阁将正式讨论修改隋律中涉及到商律的部分,你们河东郡可以先试行商会。”

  杜淹点点头,“卑职明白了。”

  说到这里,杨元庆又对众商人笑道:“今天找你们来,是有两件事,第一件事刚才已经说了,希望商人能发挥作用,协助官府安置灾民,扶助老弱,现在我再说第二件事,是我想托大家做一个大买卖。”

卷十六 铁马踏雪取河北 第二十三章 隐形力量

  杨元庆取出两枚铜钱,一枚是他发行的新钱,一枚是旧大业钱,他将钱放在桌上对众人道:“这两枚钱大家都很熟悉,我听说有人利用这两枚钱在隋唐间的差价来谋取暴利,我不知在座诸位中有没有人这样做,我这里要提醒大家,我已经给军队下了命令,严禁关中的大业钱进入河东,当然少量可以,每个人携带大业钱不能超过十吊,先警告半个月,半个月后超过千吊者将直接抓捕入狱,钱财没收,如果商人带了一千吊钱怎么办?很简单,去买货物入境,不要再触犯禁令,这件事我先提醒大家了。”

  一名商人道:“回禀殿下,这件事我们都有所耳闻,但我们没有做此事,对我们来说,拿巨额铜钱在关中行走风险太大,这件事是关中那边的商人在做,殿下禁止大业钱入境,也就堵住了他们的门路,这件事我相信以后不会再有了。”

  “好吧!既然如此,这件事我就不再说了。”

  杨元庆便不再提此事,话题一转,他又笑道:“自从新钱发行以来,已经半年多了,我们手中储备了大量兑换来的大业钱,都堆放在晋阳宫仓库里,本打算全部销毁熔铸,但听说关中和巴蜀还在通行大业钱,我就想,与其销毁它们,不用利用它们从关中买些物资回来,我知道你们这些大商人都有各自的门路,我想把钱交给你们,由你们替我购进物资,什么物资都可以,粮食、油盐、布匹、茶叶、丝绸、牛羊、木材等等,这件事办得好,我会记下你们的功劳,怎么样?”

  十五名商人大眼瞪小眼,他们现在才明白楚王找他们来做什么,刚才说了半天让他们激动的话,原来竟然是让他们去掏唐朝的家底,以他们的门路不是不可以办到,只是一旦被唐朝查获,就会面临扣人扣货的危险,当然,货物风险与他们无关,但人和骡马的损失却是他们的,这里面蕴藏着极大的风险。

  沉默良久,那名资历最老的商人道:“殿下,这样做会有很大的风险,我们担心……”

  不等他说完,杨元庆一摆手打断了他的话,淡淡道:“你们都是河东郡有名的大商家,和关陇商贸紧密,我是外行,不懂得怎么回避风险,但你们应该知道,这件事你们回去商量吧!钱过两天就会从太原运到,我等待你们的好消息。”

  ……

  十五名商人都无可奈何地回去了,裴文靖临时有事先去处理,议事堂内只剩下杨元庆和杜淹两人。

  在杨元庆和众商人谈话之时,杜淹基本都没有多言,但他心中却有很多忧虑,直到此时他才小心翼翼道:“不瞒总管,其实我也觉得这件事风险很大,一旦唐朝发现,他们确实会遭遇很大的危险。”

  杨元庆对这个风险并没有太放在心上,他笑了笑道:“这件事杜太守就不用替他们操心了,他们都是成了精的商人,他们知道该怎么回避风险,他们绝对不会把自己陷入到危险境地,比官府要懂得多,所以很多事情不妨交给他们去做,他们会做得更好。”

  杜淹见杨元庆胸有成竹,而且这件事已经定下来了,他担忧也没有意义,他又想到另一件事,道:“其实我真正担心的是商会,这会使商家团结起来,将来他们拧成一股绳和官府对抗,这些商人都很有头脑,世故精明,如果是一盘散沙,官府很好对付他们,杀一个,其他都怕了,可商会就不一样,他们有足够的财力物力和官府对抗,如果被唐朝拉拢过去,那更是一大隐患,总管,我确实不太赞成让他们成立商会。”

  杨元庆端着茶碗微微冷笑一声,“你想得太多了,也太远了,自古以来,民不聊生才会奋起造反,几时听说过商人造反?商人是精明人,他们要的是利,而不是权,如果他们拧绳和官府对抗,那只有一个可能,贪官污吏逼得所有商人都走投无路,他们才会反抗,这样不很好吗?给御史一个线索。”

  或许是觉得自己的语气有点太重,杨元庆又缓和一下口气笑道:“杜太守,我明白你的担忧,我也相信,每个太守都会有同样的担忧,但你也要想到,在争夺天下之时,商人是一股绝对不可忽视的力量,他们掌握着大量的钱财,只是他们没有地位,又很低调,所以没有多少人注意到他们,他们是一股隐形的力量,我让他们组建商会,再给他们一点甜头,树立一个重商的形象,这样商人们就会为我效力,而不是向唐朝效力,杜太守,以后你修桥无钱,办学无粮,就去找商会,让他们自己去摊派,这不比你挨家挨户去敲门动员要好吗?”

  杜淹默默地点了点头,他有点明白杨元庆的意思了,乱世时要充分利用商人的力量,等他们强大了,肥壮了,再考虑新的手段,这就如放水养鱼,总有一天,肥大的鱼儿终究会成为统治者的盘中之餐。

  ……

  河东城西有一所占地十亩的大宅,这是河东大商人张元重的宅子,也就是那个资历最老的商人,按照隋朝的房宅令,商人其实是没有资格住这样大的宅子,再有钱也只能住占地一两亩的小宅。

  只是因为战乱,律令已经没有太大约束力,所以张元重才买下了这座占地十亩的大宅,其实以他的财力,住百亩巨宅也没有问题,但他不敢招摇,这十亩大宅还顶着很大的风险,也是因为杜淹和裴元靖都为新任官员,还顾不上管他住宅违规之事。

  在张元重的正堂内,十五名大商人都聚集一堂,商议今天杨元庆交给他们的任务。

  一名商人道:“我估计朝廷储积的那些大业钱都要以数千万来算,一旦大量的钱涌入唐朝,买走货物,就会形成钱贱物贵的局面,物价暴涨,唐朝就会立刻发现是我们在捣鬼,一道旨意下来,所有河东商人统统抓捕,大家说该怎么办?”

  另一名王姓商人却道:“其实也没关系,关中的粮食物资很大程度上是从巴蜀过来,我们只要控制一下购买量,不要一下子涌进去狂买,而是以细水长流方式购货,最终抽干的是巴蜀,而不是长安,他们的物价也是一点点地上涨,朝廷体会不到,这样坚持半年,购货量就相当可观了。”

  那名姓李的商人点点头笑道:“老王说得对,关键是手段要巧,我建议开始时不要碰粮食,粮食和油盐这些东西太敏感,容易引起注意被唐朝发现,可以从布匹、绸缎、茶叶、木材、牲畜、药材这些东西入手,而且也不要大规模商队的去采购,把商队打散,一部分走潼关,一部分走蒲津,还有一部分走关内,这样就不容易被发现,说不定唐朝还很高兴,贸易繁荣,商税大增,钱滚滚而来,等最后差不多了,我们再集中力量买粮食,一走了之,管他关中的天塌下来。”

  张元重点了点头,对众人缓缓道:“其实办法是有的,实在不行,就让关中那帮商人送货上门,我们就地采购,不也一样没有风险吗?我之所以在楚王面前抱怨危险,其实是想让楚王再给我们一点好处,比如完成这件事后,我们都能得封勋官,那我们就能名正言顺地坐马车、买宅、娶妾,不用整天提心吊胆地过日子,大家说是不是?”

  众人都笑了起来,纷纷竖起拇指,“还是老张想得远!”

  张元重又苦笑一声道:“其实说老实话,楚王已经很不错了,许诺恢复商人的民籍,去除所有歧视商人的规定,准我们成立商会,当然也需要我们付出,这么多年来,我们只管自己敛财,像鼹鼠一样住在地下,钱再多又什么用,能享受吗?没有享受,还招人骂,被人歧视,乡绅之所以有名望,是他们善待本乡人,扶助孤寡老人,今天听楚王称我们为绅贾,当时我脸就有点红,各位,这个‘绅’字我们还当不起啊!”

  众人都默默无语,张元重说得很对,光想得到而不肯付出,是不可能得到别人尊重,前段时间大量移民来河东郡,各乡名门望族纷纷有钱出钱,有力出力,但他们这些商人却一个个缩到一边,没有人肯出头,难怪招人恨。

  一名商人叹道:“其实我也想过,应该关注一下那些流离失所的饥民,但又感觉我一个人的力量太渺小,而且我也觉得就我一人出钱出力,别人却不动,有点太吃亏了,所以只是想一想,而没有付诸现实。”

  张元重笑道:“所以楚王才建议我们成立商会,以商会的名义去做,所耗钱粮大家分摊,其实每家也不多,效果却很好,我建议我们今天就成立商会。”

  张元重想得很好,今天在他府中成立商会,那么会主就是他张元重莫属了。

  “那楚王交代的事情怎么办?”

  “太原的钱估计要两三天后才能运来,我们成立商会后,便可以制定计划,然后分工协作,这样把风险降到最低。”

卷十六 铁马踏雪取河北 第二十四章 添把小乱

  中午时分,一只苍鹰在河东城上空盘旋了几圈,冉冉落在一座高塔上,早有一名鹰奴等待多时,取下鹰腿上的信筒,直接向城外军营奔去。

  杨元庆已经接见完了商贾,此时他正在城外军营内和将士们谈话,一共有三百余名将士济济一帐,他们中有普通士兵,也有底层军官,这些将士都是杨元庆从军簿随机抽取。

  杨元庆来视察军队,并不是来查案,不是来找高官的麻烦,那是军纪监察台的事情,他作为上位者是来和将士们聊聊天,听听他们的疾苦和烦恼,和他们谈谈未来,鼓励士气,因此大帐内气氛热烈而宽松,笑声不断,高官们也没有任何思想包袱,只坐在一旁陪同。

  “总管,也没有什么难处,就是一天到晚看不到女人,憋得慌!”

  一名年轻的士兵大声喊道,引起众人一阵大笑,旁边一名军官狠狠抽了他一记头皮,骂道:“你裤裆着火了是不是?”

  杨元庆也呵呵笑了起来:“这位兄弟还没成婚吧!打仗卖力一点,立功受赏,把钱攒起来,不要乱花,回家去娶一房媳妇,一切不就解决了吗?”

  众人又是一阵笑,这时一名坐得较近的老兵小心翼翼道:“总管,我说一个建议,不知行不行?”

  “你说!”

  老兵挠挠头,不好意思说:“我是马邑郡人,有时候得到一些赏赐的钱物,想给家里捎去,因为钱太重,托人带回去不好意思,我琢磨了几天,能不能有一种邸店,在很多地方都有分店,比如说,我把钱存在河东郡邸店,邸店给我一个凭证,再加个什么暗语之类,我便可以把凭证托人带回家,我娘子在老家的邸店里用凭证和暗语取钱,这样就很方便了,我宁可付一点钱给邸店。”

  老兵的想法引起很多人共鸣,确实很多人都遇到这种麻烦,就是钱太重,带在身上不方便。

  杨元庆摆摆手,大帐里又安静下来,他对众人将士笑道:“现在不是在各县都建立驿站吗?驿站主要是送信,不久以后每个县还会有一家钱柜,暂时是官办,就是为了解决你们遇到的这种难题,你在河东郡存钱,告诉掌柜你要在马邑郡取钱,只要带上凭证和暗号上路,在马邑郡另一家钱柜就可以把钱取出来了,当然要付一点钱给钱柜,但绝对不多。”

  众人大喜,纷纷问:“总管,什么时候有这样的钱柜?”

首节上一节761/1230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