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时,裴矩站起身走了出去,片刻他又回来,将门关上了,这才坐下对杨元庆道:“你知道我在路上为什么要让代王进太原城吗?”
杨元庆摇摇头,“我不知,我就是为这个来找祖父。”
裴矩叹了口气,“因为杨侑不想再登基,他想把将来的皇位让给你,他只求做个普通人,和别的少年一样,能进学堂读书,和大家一起出去游玩,能够像我一样活到七十岁,子孙满堂。”
杨元庆半晌道:“这是他本人的意思,还是祖父劝他。”
“都有!前面是他的想法,活到七十岁是我的建议,杨侑这孩子很不错,我不希望他有一天忽然暴病而亡。”
裴矩目光严峻地注视着杨元庆,“我觉得你可以考虑越过杨侑,直接称帝,或许你会失去一部分人支持,但同时你也会获得新的支持,比如山东士族,其实对你的损害并不大。”
杨元庆摇了摇头,裴矩的建议他也曾经考虑过,但是不行,占领一个河东他就称帝,他会失去很多人的支持,包括丰州军将士,必须等时机成熟。
“我明白祖父的意思,也感谢祖父的好意,但我还是准备按照计划扶持代王登基,至于祖父担心有一天他会暴毙,这个完全不用担心,我会处理得很好,会让他像祖父一样活到七十岁,子孙满堂。”
这时,门忽然开了,杨侑从外面跑了进来,跪在杨元庆面前,低下头泣道:“二叔,我不愿做皇帝,我只想做一个普通人。”
杨元庆摸了摸他的头,这个只是十二岁的少年,柔声安慰他道:“我毕竟不是皇族,我若登基,则名不正言不顺,而你是大隋皇孙,应该由你来继承祖父帝位,而且我曾答应过你祖父,我将永为大隋之盾,我也答应过你父亲,让你们三兄弟能够平平安安终老,我会实现我的诺言,等有一天,我找到一个更合适的人,我会让你退位,让你做一个富家翁,平平静静地过下半辈子。”
杨侑眼中的恐惧神情稍稍去了一点,但他依然摇头道:“可是我不愿处理朝务,更不愿意住在深宫,我只想回郡学读书。”
杨元庆笑了起来,这孩子确实很聪明,善于保护自己,杨元庆想了想便道:“你不会接触到任何奏章,也不会接触到什么朝政,你只管在晋阳宫里安安静静读书,如果你想要学伴,我会安排孩童来晋阳宫陪你读书,和你一起玩,但这个皇帝你一定要做。”
……
杨元庆离开了东院,他的心情有点烦,其实有些事情不能说得太明白,就像立杨侑为帝,他杨元庆迟早会取代杨侑,这是明摆着的事,大家都知道,他也不想说这件事,可偏偏裴矩把他引过来,一本正经地说要让他现在就替代杨侑。
杨元庆也知道,裴矩一定告诉了杨侑,将来会暴毙之类的话,杨侑才会那么恐惧,才会说不愿处理朝务之类的话,才逼他杨元庆不得不安抚杨侑,把本一些不该说的话也说出来,让自己处于一种被动。
现在局势很明显,就算杨广死了,他杨元庆也不可能现在就登基为帝,时机还远没有成熟,他不相信以裴矩的老奸巨猾会不懂这个道理,裴矩其实是在演戏,他的真实目的还是四个字,家族利益。
如果他杨元庆现在登基为帝,那么崔君素、杜如晦等文官都很可能不会再支持他,没有了这些文官的支持,那么他就只能依靠裴家,裴家就能坐大,成为他手下最大的势力。
所以裴矩才会以退为进,提出回闻喜养老,事实上他真的肯走吗?人心之复杂啊!自己稍微稚嫩一点,就会被这些老家伙玩弄于股掌之中。
杨元庆心烦就在这里,虽然他看懂了裴矩的内心,可他还是不得不重用裴矩。
刚走到东院门口,却迎面见江佩华带着一个丫鬟摇曳多姿地走来,江佩华在年初时嫁给了他,在他妻妾中排第三,仅次于敏秋和出尘。
江佩华是杨雄的小女儿,也是杨广的侄女,是杨侑的皇姑,她是过来看一看杨侑的情况。
她见杨元庆一脸不悦地从东院走出来,不由一怔,“元庆,出什么事了。”
杨元庆叹了口气,“没什么事,只是心情不太好,你陪我走走。”
江佩华点点头,指一指东院,“我去看看侑儿,马上来陪你。”
杨元庆却一把抓住她的胳膊,将她拖到自己身边,“你侄儿现在和裴公整理书架,心情好得很,倒是你丈夫心很烦,你陪陪我。”
江佩华听他称裴矩为裴公,心中有些惊异,便嫣然一笑道:“好吧!我陪你走走,去后花园,我听敏秋说很不错,还没有去看过呢!”
两人慢慢向后花园走去,府邸的后花园很大,占地足有二十亩,其中光湖面就有十亩,湖边种满了水杉、柳树和香樟,此时已过了中秋,天气渐渐凉了,落叶铺满了小径,他们沿着石板路慢慢走着。
“元庆,你是在为公和私之间界线而烦恼吗?”江佩华冰雪聪明,她猜到了杨元庆是因为裴矩而烦恼。
杨元庆点了点头,微微叹息一声,江佩华虽然成了他的妻子,但很多时候她又是他的朋友,她聪明、善解人意,而且有头脑,当他苦闷时,她会静静聆听他的倾述。
江佩华挽住了杨元庆胳膊,柔声道:“元庆,其实你也不要太放在心上,每个人都会考虑自己家族,这是人之常情,但在考虑家族的同时,他又会维护你的利益,因为你们的利益是一致的,你们要走的路还有很长,现在才刚刚开始,如果一开始就有了心病,以后会很难相处,就像我们姐妹之间的相处,大家也会有吃醋,也会有矛盾,但大家还是相处愉快,因为我们都知道,以后的日子还很长,所以我们都尽量看对方的优点,元庆,我觉得你也是一样,多体谅对方,多想他能发挥的作用,那么,你的烦恼就迎刃而解。”
杨元庆默默点头,便轻轻搂住她的肩膀笑道:“上苍对我何其恩惠,总是把最好的女人给我。”
江佩华温柔一笑,握住了杨元庆的手,“我也是!”
卷十五 风起云涌河东道 第三章 微妙来访
杨元庆对太原王氏一直颇为微词,每次和王绪谈话时,就会发现他骨子里总透出那么一股虚伪,这种虚伪和裴家想独揽大权的欲望又不同,而是一种口口声声说支持,但又迟迟不肯拿出行动虚伪。
而且杨元庆从薛氏兄弟那里知道,薛氏兄弟在太原城内响应自己,实际上就是受太原王氏的委托,但王绪却矢口否认,说白了,太原王氏还是在鼠首两端,或者待价而沽。
杨元庆虽然不太喜王氏,但一些姿态他必须要做,尤其在裴家坐大之时,王家的地位就变得有点微妙了。
傍晚,一辆马车在数百骑兵的护卫下缓缓驶近王氏家宅,在台阶前停了下来,台阶上,王绪和他妻子高氏,王通的妻子薛氏,以及几十名王家女儿和王氏妻女们都已等候多时。
当裴敏秋带着儿子杨宁走出马车时,王绪夫妇迎上上来,“参见总管夫人。”
王绪是裴敏秋的舅父,但他们见面并不多,小时候见过几次,十岁以后,只有在裴敏秋成婚回门时见了舅父一次,说到底是因为裴敏秋的父亲裴文意在裴家没有地位,王绪对妹妹的这门婚事不太满意,所以也就冷落了几个外甥和外甥女。
但今天不一样,裴敏秋的到来使整个王家都忙碌起来,大门前换了新灯笼,内宅贵客堂里重新布置摆设,所有家丁仆佣都全部回避,王绪带着族人家眷亲自出门迎接。
裴敏秋今天是第一天来太原,进城还不到半天,便上门来拜访舅父舅母,这让王家格外有面子,王绪脸都笑开了花,这说明杨元庆很重视王家。
裴敏秋盈盈行礼,“敏秋见过舅父舅母。”
高氏笑道:“好几年没见敏秋了,上次见是敏秋成婚,这一晃孩子都这么大了,有六岁了吧!”
“嗯!正月时满了六岁。”
敏秋正想让儿子给舅外祖父,舅外祖母行礼,杨宁却乖巧地跪下磕头,“宁儿拜见舅外祖父,舅外祖母。”
这可是杨元庆的嫡长子,王绪连忙将他扶起,“好孩子,快起来!”
他将一只麒麟玉佩挂在了杨宁脖子上,敏秋见玉佩细腻晶莹,名贵异常,连忙道:“舅父,这怎么可以?”
“哎!这怎么不可以,孩子给我磕头,见面礼不该给吗?”王绪佯作不高兴道。
敏秋无奈,只得对儿子说:“还不谢谢舅祖父。”
“宁儿谢舅祖父!”
王绪呵呵一笑,“快进府吧!外面凉。”
王家众女儿纷纷上前给裴敏秋见礼,莺莺燕燕,大群女眷簇拥裴敏秋和孩儿进了内宅,王绪心细如发,早安排了子弟请杨元庆的亲兵吃饭,每人硬塞了一个红包,里面有金钱五枚。
其实王绪心中很是后悔,在杨元庆和李世民对峙时,他看不清形势,采取了含糊低调的态度,力求在不惹怒杨元庆的同时,也不得罪李渊,到了李渊势力全面退出河东时,他才意识到杨元庆已经夺取了河东,这时,他开始拼命弥补自己之前的误判,亲自前往太原以北各郡,游说各个世家大族支持杨元庆。
相对于裴家的自信,不怕得罪李渊,也不怕将来李渊不用他们,王家的眼界就显得低了那么一层,怕得罪这个,怕得罪那个,王家的怯弱也是有原因,原因就在于太原王氏只剩下一个招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