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枭雄 第228节

  “哈利湖,我差点死在他儿子薛乞罗手上,这次在我家自己的院子里,我又差点死在他儿子刺铎的手上,这个帐我会就这样算了吗?”

  “可是薛延陀有十几万军队,很强大,这个帐恐怕不好算。”

  “我知道!”

  杨元庆笑了笑,不再提这件事,把话题转开了,“九原城那边,以后就交给你了。”

  这是杨元庆一直在考虑之事,双城之间相距六十里,他不可能两边同时管辖,总要把它委托给一名副将,本来按一般惯例,虽然他是双城镇将,但具体镇守的副将却是由丰州总管鱼俱罗来任命,杨元庆可不想把九原城交给一个自己不了解的人,交给杨思恩他最为放心。

  杨思恩大喜,他也想去九原城,却不知怎么开口,又害怕杨元庆已经想好人选,他提出后会碰钉子,没想到杨元庆真的让他去。

  他抱拳道:“卑职不会让将军失望!”

  “把刘简也带去,好好管住他的下半身。”

  杨元庆微微一笑,便加快马速向城内奔去。

  ……

  大利城原有驻兵一千人,在扩大为县后,驻兵人数就要和永丰县一致,增加到两千,另外,九原城也有一千驻兵。

  另外隋王朝为了解决边疆军队的粮食,同时要巩固边疆防御,便从开皇十九年起,从关内的延、庆、原、宁、银、夏等州迁移一万户汉人到丰州,增加那里的人口,同时鼓励边军将家眷带到边塞安家,成为军户。

  经过五六年的人口迁移,丰州的人口已经到了一万五千户,另外又有五千余户内附突厥人,使丰州的人口达到了两万户,十余万人,驻军一万人,按照隋王朝五到六户养一名士兵的标准,丰州民户的负担还是稍显沉重,隋王朝继而减免税赋,再加上丰州户均得田百亩,新耕之田归自有且三年免税等等有利措施的推出,丰州民众安居乐业,昔日荒凉的塞外明珠开始焕发了勃勃生机。

  大利城在升格为大利县后,辖地急剧扩大,包括了大利和九原两城及其乌梁素海在内的方圆数百里,人口二千四百余户,还有近二千户内附突厥人,除了住在城内的一千余户外,很多汉人移民都是以村落形式分布在土地肥沃之处。

  “思恩,城池好像还没有修好?”

  进了城以后,杨元庆才发现城池并没有修好,外面城墙是像模像样了,可城内却是一片狼藉,堆满了散乱的石块、沙子和木材,内城墙只修了一半。

  而且他发现一个干活的人都没有,内外城墙之间冷冷清清,杨元庆不由眉头一皱,问道:“因为是冬天的缘故吗?”

  杨思恩点点头,“具体负责修城池之人叫宋孑然,是鱼帅手下的一名功曹,他十天前给工匠结完工钱便回五原县去了,眼看到年关,工匠们也各自回家,估计要开春后才会重新动工。”

  杨元庆心中有些不悦,现在才十一月份,到明年开春,要到二月去了,就这么半拉子工程丢在这边,晾上四个月,城内凌乱不说,还会大大降低城池的防御能力。

  杨思恩也无可奈何,修城之事不是他管,中间那些扯皮烦人之事他还没有告诉杨元庆。

  “将军,我带你去看看县衙吧!那倒是修好了。”

  杨元庆点点头,回头又吩咐胖鱼去安顿好自己的货物,他则跟着杨思恩向内城走去。

  原来的大利城只有一道城墙,由于大利城是大隋王朝京城最北面的一座县,因此这次扩大城墙尽可能地考虑防御的需要,修建了两道城墙,一道外城墙和一道内城墙,两道城墙之间相距六十丈,中间通过一座狭长的吊桥相联,上城的通道只有在内城墙里,去外城墙必须先上内城,然后通过吊桥过去。

  在县城功能的安排上,内外城之间的大片空地是商贸区,到时所有的商铺都集中在两城之间,军营也在这里,在两头,各有一座军营。

  而内城主要是居民区,官衙、仓库等等都在内城,即使外城被攻破,内城依然有强大的防御功能。

  内城也比原来扩大了两倍,原来只有两条大街,现在变成五条,两横三竖,两横叫做长安街和洛阳街,三竖则叫延州街、原州街和庆州街,这是移民最多的三个州。

  县衙就位于长安街和庆州街的交街口上,是一座占地约十余亩的建筑群,不仅是县衙,同时也是丰州交市监衙门。

  和所有内地官衙一样,后面部分便是主官的家,妞妞难以适应丰州的严寒,有些感冒了,杨元庆便命人把她和康巴斯的妻女带去后宅内休息。

  他自己则带着几名官员走进了县衙,县衙内弥漫着桐油和松木混合的味道,看得出刚完工没有多久,大堂、二堂、三堂,以及六曹房、衙役房、县丞房、县尉房、主簿房等等,按一根中轴线分布,但和内地县衙不同的,进门后多了一个东院,那是交市监的办公房。

  交市监原来在灵州,丰州扩大后,朝廷便将交市监北移,又在五原县和大利县之间进行选择,最后杨广敲定把交市监放在大利县,这样一来,大隋和草原之间的官方贸易地便转到大利县。

  交市监的职能有三个,一个是收商税,其次办理商引,再一个便是严查违禁品走私,大隋王朝和突厥之间并不是自由贸易,有很多商品严禁输往草原,如生铁、兵甲、粮食、金银等等,几乎都是战略物资,边疆严查走私以及偷运违禁品,一旦抓住,便是死罪。

  之所以把交市监放在大利城的其中一个原因,就是大利县衙也要同时审批人员出入境。

  边疆县衙不同于内地,不仅要管告状喊冤之类的琐事,维护治安之类的份内事务,另外还要审批人员的出入境,非隋朝人入境,以及外国人入隋朝都要在边疆官府进行申请,要进行严格审查,甚至还要担保,像玄奘去西天取经,以及鉴真去日本,其实都是以偷渡方式出境。

  “将军,这县衙怎么就我们两人啊!”

  杜如晦转了一圈,冷冷清清的县衙令他一脸苦笑,只有县令和县丞,这个县衙怎么转得起来,像管辖两千户以上,就算上中县,至少也要九十五名属官,现在可好,只有两人。

  杨元庆拍拍他肩膀笑道:“别急,慢慢来,县尉姓王,会从延州调来,其他属官吏部不管,咱们明天就宣布公开考试招募,名字就叫做大利县考。”

卷六 葡萄美酒夜光杯 第六章 阴山可汗

  大隋地方官都是有两套班子,一套是朝廷吏部任命,主要是主官,像州官,便是刺史、司马、长史、录事参军事等待,而县里便是县令、县丞和县尉,这些主要官员都是朝廷吏部任命,而下属的诸多县吏则是县令自行辟置。

  但就算自行辟置,也基本上是当地的名望士族推荐,用于县令笼络地方望族名门,而杨元庆说的公开考试招募,杜如晦闻所未闻,他有些愣住了。

  “杨将军,这个有些不妥吧!”他迟疑着道。

  “有什么不妥?”杨元庆笑问道。

  “这个考试招吏好像没有先例,而且吏部那边知道了,可能会有微词。”

  杨元庆能理解杜如晦的担忧,他一直在吏部做事,几百年的九品中正已经在他脑海中根深蒂固,他是无法理解公开考试的意义,杨元庆并不想强迫他接受,也不想惊世骇俗,如果是在内地,他也不想这样做,这样首先得罪的就是地方大族。

  但大利城却可以这样做。

  “杜县丞的担忧我理解,但大利县是新设之县,凭空而建,几乎所有县民都是外来移民,没有什么地方名流,也没有人会给我们推荐,如果不考试,你怎么知道张三能干、李四博学,总不能来一个人说他想当主簿,我就让他当吧!总有一个什么尺度,吏部那边,我想他们也能理解,再说,衙役我准备从军队中抽调,其实就是六曹主簿之类的佐官,最多也就十几人。”

  说到这里,杨元庆的眼睛流露出一丝意味深长的笑意,“而且公开考试招募县吏,圣上也会很高兴。”

  杜如晦本身也是一个务实能干之人,只是一些根深蒂固的观念他一时改不过来,杨元庆这一说,他便理解了。

  “我明白了,我支持将军的想法,公开考试招募县吏。”

  杨元庆点点头,“我会从军中调几个协助你,这件事由你全权负责。”

  “由我负责?”

  杜如晦这下真的愣住了,这可是县令的选吏大权,他居然交给自己,他有点感到头晕,但一转念他便明白了,杨元庆只是兼职县令,他是上镇将,更重要是军职,他没有时间和精力管这么多地方琐碎事情,估计这个县大部分杂事都会交给自己。

  一念至此,杜如晦顿时精神振作起来,他本来对自己被分配到边疆苦寒之地就有点郁郁不乐,这时他忽然发现,大利县一切都是从空白开始,他完全可以按照自己学识和理念来治理这座新县,实现他胸中的抱负,这种机会到哪里去找?

  他立刻向杨元庆深施一礼,这也是他第一次向杨元庆长施行礼,“属下一定不会辜负将军的厚爱,尽心尽力治理好大利县。”

  ……

首节上一节228/1230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