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元庆笑着点了点头,“正是此意,我之所以说东面才是主战场,就是我准备在东线投下十五万大军,以闪电之战击溃李神通的三万军,率先从东线突破,这样长安告急,李世民的北线也就无法和我对峙下去了,我们就掌握了战争的主动。”
“妙计!”
罗士信击掌赞叹,“殿下是以己之长,攻彼之短,唐军的最薄弱就在东线,从敌军最薄弱处突破,这才是决战的高明之处。”
“你小子又乱拍马屁了。”
杨元庆笑着用木杆敲了罗士信一下,又对众人道:“这其实就是唐军派系路线造成的恶果,关东一直是李建成的地盘,后面又被李神通接手,但李神通和李世民因为李神符之死而矛盾很深,李神通一直认为李世民不肯出兵援助会宁郡,导致李神符惨死。
所以这次李世民部署军队时,他尽管派了两万军队去东线援助,但这两万军队并不是他的主力,而是去年我奇袭长安时临时招募的军队,训练了几个月,只能勉强成军,这样一来,东线的防御就变得很薄弱,只要我们突破东线,关中大局就定了。”
说到这里,杨元庆目光转向了秦琼,秦琼明白他的意思,点了点头。
“好!就由秦将军率五万军,走洛水道,进入冯翊郡,抄李神通的后路。”
罗士信有些急了,“殿下,那还有两万军就交给我吧!我来打前锋,进攻浅水原。”
杨元庆却笑了,“两万军我自有用处,不过你是要为先锋,浅水原那里有你最期待的对手。”
罗士信明白了杨元庆的意思,他的眼睛陡然间亮了起来。
……
夜幕降临,中军大帐内灯光明亮,杨元庆依旧站在沙盘前沉思不语,他是全局的统帅,他要考虑全局战役,在整个战局中,最后发动的是西线,西线的任务是堵住唐军西逃之路,防止唐军逃向河湟,所以是否拿下大散关,其实并不重要。
南线也是一样,南线的军队也是要堵住唐军南逃巴蜀,真正进攻的兵力是东线和北线的二十五万大军。
他给紫微阁的承诺,是在夏收开始之前结束战役,离现在还有一个半月,事实上,攻进关中并不难,也不会耗时太久,关键是攻克长安,这需要耗费很长的时间。
正在沉思之时,一名亲兵在门口禀报:“启禀殿下,斥候秦怀玉回来送信。”
杨元庆笑了起来,“让他进来!”
杨元庆对秦怀玉有一点特殊的关照,不是因为他是秦琼的儿子,而是因为自己长女杨冰,她似乎有点喜欢这个少年将军,他曾经听出尘说过,冰儿绣了两只出征符,一只是给自己,另一只似乎就给了这个秦怀玉。
其实杨元庆更看重萧延年,毕竟这是宇文成都托付给自己,他希望女儿关注萧延年,但女儿的心不是他能决定,十三岁的小姑娘正好是情窦初开的年龄,萧延年对她来说,似乎年纪大了一点,而十五岁的秦怀玉便正好。
片刻,秦怀玉快步走进大帐,单膝跪下禀报:“斥候旅帅秦怀玉有铜官道的情报启禀殿下。”
说完,他将一份情报双手呈上,尽管杨元庆对他有点特殊关照,但他却不表露出来,接过情报看了一遍,又问道:“萧将军呢?”
“启禀殿下,萧将军绕过金锁关继续南下了,命卑职前来报信。”
说完,秦怀玉又鼓足勇气道:“殿下能否再给卑职任务?”
杨元庆微微一笑,“你父亲马上要沿洛水道南下,你就跟他一起去吧!”
秦怀玉不想跟父亲作战,但他又不敢讨价还价,只得无奈地行一礼,退下去了。
杨元庆又看了一遍情报,随即令道:“命秦琼和程咬金来见我。”
不多时,秦琼和程咬金前后走进大帐,两人施一礼,杨元庆拾起木杆,指向铜官道的金锁关道:“我给你一万军队,你佯作五万军,全力攻打金锁关,记住,打下关隘后驻兵不前,但要大张旗鼓。”
程咬金一咧嘴笑道:“殿下是要我虚张声势,扮作主力吗?”
杨元庆笑着点点头,“正是此意!”
他随即又对秦琼道:“秦将军,你率五万军队今晚就连夜出发,你要快,要隐蔽,杀进关中后,首先不要管蒲津关,先占领广通仓,阻止唐军转运粮食进长安。”
秦琼点了点头,“卑职明白了,今晚就连夜出发!”
……
当天晚上,秦琼便率领五万大军沿着洛水河谷向东南方向疾行南下,而第二天中午,隋军主力才拔营起兵,兵分两路,一路由程咬金率领一万军队,大张旗鼓,虚张声势,扮成五万大军,浩浩荡荡向铜官道上的金锁关杀去。
而杨元庆则和罗士信率领八万隋军精锐缓缓向浅水原方向开去,贾润甫率一万军和十万民夫负责后勤运粮。
卷二十 长风破浪会有时 第七十五章 隋唐大战(五)
长安太极宫,李建成和李元吉像往常一样来后宫养心殿探望父皇,如果说上一次李渊放弃军政权力多少还有一点不愿面对现实的因素,那么这一次病倒,就是他的病情已经严重到了危重时刻。
兄弟二人在养心殿前不安地等待着,宦官已经去通报了,但去了近一刻钟,到现在还没有一点消息,令他们二人有些焦虑起来。
从汉中逃回后,李元吉心中万分忐忑,他把所有的责任都推给了罗艺,他是忠实地执行了父皇的密旨,至于发生内讧的原因,也是因为他发现罗艺里应外合,准备献城给隋军,被他阻止时发生了激战。
从常理推断,李元吉的解释并没有一点漏洞,合情合理,罗艺确实是在内讧后投降了隋军,至于中间的那些微妙细节,除了李元吉的幕僚钱荣外,没有人能知道真相了,而这个幕僚钱荣也在城乱时不知所踪。
正因为李渊愧疚于自己所下的密旨,所以他没有追究李元吉的责任,只是一句‘臣心难测’便将李元吉的所有责任轻描淡写地抹掉了。
此时,李元吉也很害怕父皇出事,如果父皇有什么三长两短,秦王带兵入城,第一个就是要杀他。
“皇兄,父皇不会有什么意外吧!”李元吉小声问道。
“别胡说!”
李建成瞪了兄弟一眼,“这种话以后不要再乱说。”
李元吉吓得不敢再吭声,这时宫中的首席御医王俭华匆匆走来,躬身施一礼,“太子殿下,齐王殿下,微臣有话想谈一谈。”
李建成心中有一种不妙的感觉,他点点头,一指不远处的房间,“去那边谈吧!”
三人走到房间里坐下,王俭华叹了口气,心情有些沉重地说:“情况不妙,希望殿下做好最坏的打算。”
李建成的心一下子揪紧了,他深深吸了口气,“父皇还能坚持多久?”
王俭华低头沉吟半晌,才缓缓说道:“多则一个月,少则半个月,他已经毒入内腑,无药可救了。”
“毒!”
李元吉猛地跳起来,一把揪住王俭华的衣襟,眼睛瞪得溜圆,大吼道:“我父皇中了什么毒?”
王俭华吓得浑身颤抖,急忙解释道:“这件事太子殿下知道的。”
李元吉一回头,眼睛血红地瞪着兄长,李建成叹了口气,摆了摆手,“你放开王御医,和他无关。”
李元吉狠狠推开王俭华,回头沉声问道:“皇兄,这是怎么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