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天国不太平 第563节

…….

半个小时后,电报机再次传来滴滴哒哒的声音,这是一封从镇江电报分局传来的消息,编译出来为:禀总局,火车午后十四时二十二分,已抵镇江城。

原来,却是程恒生提前派人与镇江、丹阳、常州、无锡、苏州和东京几个分局讲好,今天是苏直铁路圣东段通车的日子,列车每到一地,这个地方的电报分局便火速发报给总局,以便统计火车抵达各地的时刻,也可以计算出火车运行的速度。

众人一听这个消息,又是一阵欢呼!

左宗棠惊叹道:“妙哉!陛下,有了这铁路火车,再加上这可千里传音的电报,我中华帝国就算是疆域万里,也不用担心无法掌控的问题了!”

一向老成处事不惊的曾观澜也叫道:“国之利器啊!陛下!有了这铁路,虽说不是须臾之间,但几个时辰就从圣京抵达镇江,明日上午便能抵达苏州府、东京城,六百里之遥,一日可达!这,这不是说,只要有了这火车,便犹如人人是六百里加急?日后,就算圣京粮食短缺,也无需惊慌失措了,从苏州府以火车调运粮食,一日便到,方便之极!商贾们也更为方便,货物流通,互通有无,妙啊!”

作为内阁副总理的曾观澜,最近是忙坏了,一直张罗着中华帝国的民政事务,看到这铁路的好处,自然而然地便想到了对于帝国民生和百姓日常的便利。

科技部副部长徐寿也禀报着道:“陛下,依微臣看,等帝国的这铁道和电报大规模发展起来,这六百里加急都可以撤掉了!而且陛下,我们科技部最近对火车的蒸汽机进行了一番研究,发现只要提升制造蒸汽机的钢材品质,便能安全地让蒸汽机的气缸压力得到显著提高。而蒸汽机背压压力的提高,便不但有效提升蒸汽机效率,还能让动力更足,简单地说,应用在火车和轮船上,能让火车和轮船跑得更快!”

754章 绝缘电缆和古塔树

听完徐寿的话,冯云山饶有兴趣地问道:“徐爱卿,详细说说看,你们科技部的成就!”

徐寿顿时得到了莫大的鼓励,激动地点点头,有些失态地看了看冯云山和众位大臣,大声道:“陛下,当初承蒙陛下设立科技部,微臣添为科技部副部长,这几年来,除了改良下机器厂和机床外,编了几本通俗格物书刊外,没什么建树。微臣不胜惶恐,生恐有负圣恩!为此,我们科技部的属下,对于帝国新购的火车和轮船上的蒸汽机进行研究,提升蒸汽机性能,还真找到了一个方法!”

“详细的细节,微臣都不多说了。我们科技部专门在广州城外江畔边建了一处实验基地,专门用上好的优质特种钢材制造了几台改良的蒸汽机,投入到火车和轮船上。”徐寿兴奋地说道:“陛下,诸位大人,用我们改良过的蒸汽机为动力的火车,行进速度更快,动力也更足了。原本的曲乌宝铁路与韶州至南京(广州)的铁路连接了起来,一起通车。但那运送煤炭的货运火车,行车速度只有20来里每小时,就算拼命添加煤炭,但还是提不了速。但换上我们新的蒸汽机作为动力之后,行车速度比原来直接提升了一倍多,直接提升到每小时20多公里!而且,这还是因为担心火车的轮毂和曲轴等机构质量不过关,怕速度太快造成损害,没有再继续提速下去,下一步,我们科技部将打造自己的机车,将轮毂和曲折连杆等火车的关键承重机构和活动配件全部用我们自己研发的性能更好的特种钢材制作,我相信,火车速度直接提升到40公里甚至50公里每小时都可以!”

“好!太好了!徐爱卿,朕要为你和科技部记上一功!”冯云山很是高兴,说实话,他对20里每小时的货车,很是不适应,虽说在这个时代看来,已经很快了,但与后世比起来,简直就是蜗牛一般。不过,他知道自己得适应这个时代,急不得,必须慢慢来。因此,听到徐寿说起火车终于能提速到四五十公里,怎能不开心!比马还要快得多,着势必会冲击整个帝国的传统保守思想,掀起更大的变革!甚至,因为这个速度,整个帝国百姓的各种生活方式,都会因此而改变!

“多谢陛下圣恩!这都是微臣和科技部同僚应做的!”徐寿不骄不躁,受到皇帝的夸奖,反而没那么激动了:“陛下,轮船方面,也是因为蒸汽机的改善,动力更强,带动轮浆转速更快,比原本的西洋老式蒸汽机装配的轮船,航行速度能快上五分之一到三分之一左右。”

冯云山又夸赞几句。对于徐寿和科技部他们这样,能找到自己的定位,主动帮助帝国改良产业和设施,这无疑是很正确的道路。就像后世所说的,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但科技更要为生产力服务。否则,研究多么高深的学问,不能转化为生产力,不能应用到实际的生产生活中,又有何意义呢?

科技部能主动出击,找事做,提升帝国的蒸汽机整体水平,让帝国的蒸汽机摆脱对西洋国家的依赖,甚至领先这个时代,这让冯云山非常的欣慰。

而徐寿这边,也重重地舒了一口气。

的确,早在圣王王府时期,便有风言风语说圣王设立的这个科技部,就是个没用的衙门,徐寿他们就是吃白食俸禄的。为此,徐寿和整个科技部都憋着一口气。如今他们有了成绩,单单改良蒸汽机这一项成就,便能为帝国作出难以预计的巨大贡献。这还是他们科技部就十几个人的情况下。只要有这种尽头和这份心,随着科技部队伍的壮大和人才的发展,相信以后,他们的成就和贡献会越来越多。

科技部的插曲之后,冯云山又回到电报总局的发展规划上来。

对于这处电报总局的设立,原本根本不需要试点,冯云山也知道电报大有发展。但最终电报总局还是只敷设这段圣京到东京的电缆线路,原因便是绝缘电缆紧张。这些防水绝缘电缆,还是南洋公司以高出市场五成的价格,由大约翰出面在美国购买回来的。如今整个西洋国家都在四处敷设电缆,市场供不应求,若不是大约翰考虑到南洋公司的实力,驳不开面子,连这段一千来里的电缆都买不到。普通的电缆到是有,但绝缘性能差,只能在干燥的北方沙土中敷设,这江南水乡根本不适用。

不过,即便是这种防水绝缘电缆,能不能连通这几个城市的电报机,能不能成功通讯,冯云山还真的有些不确定。这些技术原理他都明白,但他搞不清楚那些洋人怎么做到的!

那么长距离的电缆要确保不被破坏,而且在这个时代的技术条件下,想铺一条数百上千公里的电缆,谈何容易,就算电缆线保护得当,没有断裂或遭受破坏之忧,但长距离的敷设,穿越河流和湖泊,特别是横跨海洋,这绝缘性能和传输信号衰减问题,是如何做到万无一失的?

诚然,冯云山知道电报的巨大好处。即便是有这些尚未解决的问题,他依旧知道,无论如何,中华帝国都必须大力发展电报业!

他深知,电报的发明,对于一个国家的军事战略来说,意义重大!

在近代,发明电报带来的,首当其冲便是传统的时空观念在电报的冲击下发生巨大变化。而近代这电报的发明和应用,伴随而来的,便是西方国家征服世界的历史。尤其是英国,电报成为他们殖民征服和殖民控制的重要手段,发挥巨大的作用。

而铁路和电报的相互配合应用,更是让殖民者如虎添翼!往往在战争过程中,英军中的电报敷设人员将电缆敷设到敌军前线,敌军一有动静,便立马被以电报形式告知战场指挥甚至英国本土,得以及时调整战略,调兵遣将。

而对于英国这样的拥有“日不落称号”的老牌殖民帝国,电报的投入使用,让它对于殖民地的控制更加严密,通过对电报线路的不断敷设,西方殖民者的触角不断延伸到世界各个角落。可以说,在整个19世纪下半期,电报是英帝国殖民扩张和统治的关键因素。

长距离的优质电缆,便是今后帝国发展电报业的前提条件。冯云山是化工机械专业出身的,对于电气方面的,也只是知道点皮毛,还是仗着当初高中学的那点物理基础知识而已,大学学的电子技术电工基础之类的早丢得一干二净。因此,他想象不出如今没有合成绝缘橡胶技术,怎么能制造绝缘性能优良的电缆出来?

刚才他已经了解到,

想到这里,冯云山便唤来电报局的首席工程师莫克,通过翻译问起这种电缆的事情。

莫克倒也还算了解,介绍其这种绝缘电缆来:“陛下,这种绝缘电缆,外表的绝缘材料为古塔胶,具有高度的电绝缘性和耐水性。目前世界上的古塔胶,基本上由大不列颠及爱尔兰联合王国提供。这种古塔胶,其实是一种天然的橡胶,是从马来半岛一带的古塔树上割开树皮,流下的树胶制成胶乳,再将铜线包裹,制成电缆。主要原料大部分都是从英国的海峡殖民地,也就是槟城、麻六甲、星加坡这三处地方收购的。”

原来如此!冯云山总算明白了!什么古塔树,这不就是橡胶树中的第一种么?只不过这种橡胶,具有极好的绝缘性能和防水性能而已。

对了,自己在海南岛让那些客家人种植橡胶树,如今也过去了两三年,也不知道怎么样了!下次问问农业部刘长佑才是。

等等!马来半岛!海峡殖民地!冯云山立刻有了决定。既然这个古塔胶如此重要,说不得,自己要打打这东西的主意了!

原本冯云山出兵安南,又下令李开芳支援缅甸,根本目的就是要想办法占领马来半岛,一旦英军要侵略华夏,必定要经过马六甲海峡进行补给,而槟城、麻六甲、星加坡这三处殖民据点,便是他们的必经之地和补给基地。但这三个基地,都是依托马来半岛而生存的,可以说只要占领马来半岛,即便是不直接攻占这三处基地,也能间接地控制这三处殖民地,毕竟他们的日常供应,甚至淡水粮食,都要由旁边的马来半岛提供。

如今加上这个古塔树的因素,冯云山觉得自己更加有必要抢占马来半岛了。而且,他知道如今的马来半岛,除了那三处海峡殖民地外,其余的地方,不但当初的荷兰、如今的英国,都没有重视,放任自流,因为都是热带雨林,生存环境不好,就连土著人口都很稀少。而且,当地的土著还是部落状态,可以说,想要占领,除了环境因素外,其余的根本就不是大问题。

因此,冯云山要求左宗棠对总参谋部制定计划,立即出兵实际控制马来半岛,将所有的古塔树及马来半岛的树胶交易都控制在自己手中。得到制造绝缘电缆的原材料,这样不但可以自己制造电缆,还可以延缓西洋国家的电报业,特别是跨海电缆敷设的进程。冯云山记得历史上,印度大起义之所以容易被镇压的原因之一,就是英军有陆地电报的优势。而在平息印度叛乱之后,英国便迅速谋划敷设从英国本土到印度的远距离跨海电报电缆,最终将印度牢牢地掌握在手中,若是自己斩断电缆的原材料古塔胶的流出,必定能给这些西洋国家控制殖民地造成困难。

755章 整治军中蛀虫

而且,由跨海电缆,冯云山还想起了要不了多久,英国便会与法国角逐苏伊士运河的控制权。只不过,眼下这个苏伊士运河正准备要开建吧,冯云山记得好像是建设了10年才正式通航。而后因为修建苏伊士运河,埃及地方政府债台高筑,不得不出售其掌控的股权,最终被英国买去,和法国一道控制苏伊士运河。最终,英国凭借世界第一强国的军事实力,武装占领占领埃及,完全控制了苏伊士运河,并且还在运河地区建立起海外最大的军事基地,驻扎了近10万军队。当然,这是二三十年后的事情了。不过,冯云山提醒自己,一定要早些谋划,在这个苏伊士运河修建中分一杯羹才行!

那里距离欧洲太近,从武力方面自己肯定是斗不过英法等国的,不过,自己可以利用法国和英国的矛盾,火中取栗,资助埃及地方政府,以资本的形式从中获利。如今中华帝国的优势,就在于财富。用后世的某个网络论坛上的yy帖子来说,这个时代的中华的gdp,按《世界经济千年史》的换算结果,中华比世界第一强国英国的gdp占比还要高,可谓是世界最富有的国家了。不过,要是按当年的财政收入来说,嘉庆晚年的满清一年财政收入在4000万两白银上下,而这时的英国则有5000万英磅,折合白银约1亿五千万两以上,英国反而是满清的4倍,因此,那个时代的自然经济与工业化的商品经济,完全不能用gdp的这个概念来比较,不过,从另一方面,至少也说明了中华的强大经济实力。

冯云山想着自己大力发展贸易,同时效仿西方进行工业化革命,一定能将中华帝国的经济实力迅速发展起来。凭借着巨大的人口基数和红利,还有帝国辽阔而丰富的国土自然资源,想要不崛起,都不大可能。

不过,眼下这些都还比较遥远,最迫在眉睫的事情,其实还是帝国的官员整治。

忙完了圣东段铁路通车和电报的事情,冯云山回到皇宫,特务司司长范汝增、司法部部长黄玉昆和警务部副部长何见机已经在政事堂候着了。

范汝增、黄玉昆和何见机都是冯云山提早就叫来,针对帝国一些官员贪腐问题。

其实早在半年前,特务司那边就不断有关于帝国官员贪污腐化的问题禀报给冯云山,只不过,前段时间,因为中华帝国新成立不久,加上官员紧缺,何况还涉及到军队之中也有少量将领涉及,当时的讨虏军兵力紧张,若是立刻将他们拿下,冯云山担心会引起一些地方和军中的震荡。因此,为了稳定局势,冯云山只是让司法部联合警务部密切监控那些有问题的官员,暂时不采取行动。这其实未尝没有给他们机会的意思在里面。

如今,整个帝国大局已定,兵力也充足起来,整个政局稳定,冯云山终于可以腾出手来,整治处理这批贪官污吏了。

三人朝冯云山见礼之后,由资格最老的司法部部长黄玉昆首先禀奏:“陛下,经过司法部的仔细侦查,加上特务司的密报线索,我们已经掌握了一批贪腐官员的罪证和赃物,这是名单。”说着,从怀里掏出一分帐薄,呈给冯云山。

一旁的傅善祥忙接了过来,转送给冯云山。

接过一看,冯云山脸色乌青起来。

他没想到,自己一手创立的中华帝国新朝,就算从太平圣国时代到今天,也就短短三年多的时间,这些官员,都差不多是自己一手选拔,竟然就变成这般模样!

冯云山首先看的是他最为重视的军中将领。但他没想到,连他最为信赖的讨虏军中,竟然也有两名师长贪赃枉法!王大才!陈水太!

“这个王大才和陈水太是怎么回事?”冯云山忍住心中的怒火,冷声问道。

范汝增、何见机和黄玉昆三人相互看看,最后还是黄玉昆出声回禀道:“陛下,这王大才和陈水太两人原本均是贫苦百姓,因成为湘南的桂阳天地会头领,归顺圣国,被陛下任命为讨虏军原甲二旅和甲四旅旅长,也曾跟随陛下南征北战,率领手下杀清妖,匡扶百姓,九死一生,立下汗马功劳。但在平定南方以后,帝国实行讨虏军改制,这两人因没读过书,又不愿去夜校培训,仍是不大识字,因此,虽然升迁为师长,但都没能进入野战部队,变成了地方驻守的后备军的师长。因此,两人均对帝国有所不满,认为自己功劳甚大,没有被重视,因而开始放弃前程,专意享受起来。”

“从去年起,二人不但大肆纳妾,每日沉迷酒色之中,还对一众妻妾家人大肆封赏,将手头的钱财耗空之后,不但不思反悔,反而将主意打到了管辖的驻军头上。这二人通过虚报兵饷,谎称讨虏军军制改革,后备的预备役士兵军饷减半,截留一半兵饷扣留不发,勾结军中负责后勤的副师长和二个团长一道吞没这些兵饷。不但如此,陛下,我们还查实这二人竟然将军中配备的火枪卖出,卖给一些不发商人建立私人武装。虽然这些火枪只是一些鸟枪和少量的燧发滑膛枪,目前也已经全部追回,但还是引起了极其恶劣的影响。”

首节上一节563/860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