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天国不太平 第225节

冯云山问了下那名领头的管事,另三处铁矿矿洞位置,结果他发现,还真是很有可能,这几处铁矿,是一个大矿床。只不过,另外三处矿洞在另外的几座山下,地势低一些。

冯云山便心中有数了,这必定便是后世的那处大铁矿无疑。

眼下铁矿已经有了,剩下便是钢铁厂选址了。

“克虏伯先生,铁矿便在离这乌石镇6英里远的地方,已经开采了上百万斤,随着后续矿洞的扩大和人手安排合理,铁矿石产量基本不用愁供应问题。”冯云山通过李见微,简单地向克虏伯说明了情况。

然后,直接向克虏伯问道:“以克虏伯先生你的经验,我们南洋公司的第一个钢铁厂,应该设在哪里合适呢?”

克虏伯狡猾地笑道:“请告诉圣王,他早已有了决定,还故意试探我做什么?”

夹在中间的翻译李见微不明白了:“克虏伯先生,圣王让我来问您的意见,为何却说圣王早有了决定?”

“年轻人,圣王早就打算将钢铁厂建在这里,就是我们所在的这个小镇上。否则,为何不带我们去铁矿石产区去看看?其实我也是这样的意见!只是,根据圣王说的铁矿石的产量,以后会越来越多,而且这座钢铁厂的投资,达到了惊人的一百二十万元,势必规模不小。因此,我觉得,不能只局限于小镇的范围,应该再往外扩展一下,找块大片空地且最好容易平整、又靠近河边地方。”克虏伯回答道、

李见微连忙将克虏伯的话又翻译给冯云山。冯云山笑笑,这克虏伯还挺精细的人,心思细腻。自己一点点倾向,都被他看了出来,不过,他说也很有道理,单单乌石镇上的这块地确实有些小。

的确,冯云山想的便是将南洋钢铁公司的第一钢铁厂的厂址放在乌石镇。不过,冯云山同样认为,乌石镇地方有点小,要建钢铁厂,需要很大一块地方,特别是作为后世来的冯云山,超前眼光的他,当然不会建一座小小的钢铁作坊一样。

他知道这里铁矿石和煤炭的产量都不低,而石灰石,更是到处都是。再加上克虏伯那诱人的‘罐钢’用途,冯云山准备大举生产,自然是想将钢铁厂建得越大越好。

既然克虏伯能看出来,冯云山便让李见微问他如何选址。

克虏伯道:“钢铁厂的选址,自然选在乌石镇周围这里最为合适。这里与你们说的煤矿、铁矿等都相隔不远,能节约不少矿石原料运输成本,又靠近河边,炼出的产品运输便利。就选择乌石镇外面那片平地,再加上那几座丘陵,作为钢铁厂区再完美不过。然后河边再修建两座码头,一座作为煤炭到货码头,一座作为钢材出货码头。”

“不过,煤炭要先陆路运输,再水路运输,装船卸船的成本太大,还有铁矿石也要运输不短的距离,所以必须要修建铁路,用蒸汽火车运矿石才行。这个铁轨还能由自己的钢铁厂生产。”克虏伯又继续建议道。

冯云山呵呵一笑,克虏伯的思路和自己不谋而合,正所谓英雄所见略同。那就这样,钢铁厂的选址,就定在乌石镇旁边这里。正好,以后乌石镇这边可以作为钢铁厂的生活区,顺便也可以带动乌石镇甚至整个曲江县境内的北江一带的繁荣。(未完待续。)

第286章 第一钢铁厂的建设

(出差外地一周,很不方便,勉强一更,敬请谅解!)

钢铁厂的地址选好之后,冯云山便下令甲十八旅将士拆除乌石镇旁边的少量民房,并出动将士和矿工平整土地。

同时,李见微协助伍崇曜将从普鲁士拆下来的原来克虏伯钢铁厂的所有设备,早已经从广州运输到了北江上,进入乌石镇码头,出动上千人,动用滚木等将数只打铁罐和其他一二炼铁炉和炼钢炉运至岸上。

然后,剩下的冯云山拍拍手,又跟宋铁生和克虏伯交代了一下炼铁和炼钢的工艺,便都交给宋铁生和克虏伯处理了,连甲十八旅以及矿工都交给他们俩人来安排,当然,李见微留下协助克虏伯。

整个钢铁厂以宋铁生为主,由他负责炼铁和初步炼钢部分;而克虏伯负责后面的精炼“罐钢”部分。当然,若是克虏伯有什么建议,宋铁生也要听取。

之后,冯云山便离开乌石镇,和伍崇曜赶回广州去了,那边有急事需要他去处理。

很快,在定好的钢铁厂厂址处,在宋铁生和克虏伯的主持下,一座肚皮宽大,颈部逐渐收窄,外观有点类似葫芦的一座高炉,在乌石镇旁边,离北江江岸不远的位置,一处地基牢固之处,伫立起来了。

没错,这就是宋铁生和克虏伯两人共同主持修建的,仿照普鲁士那边的炼铁炼钢厂式样进行了改进,又完全继承了桂阳正和钢铁厂那边样式,当然其中还包括了冯云山提出的一些现代冶铁工艺,提了一些修改方案。

首先建立的是一座用来炼铁的高炉。

这一座高炉,高六丈五尺,高炉容积约120立方米——比正和钢铁厂的那座初级的高炉要大很多,算是大清甚至这个时代最大容量的高炉了!

要是冯云山在这里,他肯定要说,这要是在后世,国内200立方以下的高炉都必须强制关停,对面的倭国甚至已经在使用5000立方米的高炉了。

但这个时候的120立方米,已经算很大的高炉了。也幸好矿工多出来很多,从中选出一部分人,再从正和钢铁厂那边调派一部分人过来,凑成上千人的钢铁厂工人,要不然,还真没办法应付这么大的高炉的产量规模。

这回炼铁工艺段,很多其实还是宋铁生提供的改良方法,毕竟他一直在正和钢铁厂,最为熟悉其中的特点。

首先他找来了一些高铝粘土,这玩意氧化铝含量高,研磨后加上石灰石煅烧,就是耐火水泥;直接压制成砖,在桂阳那边运来的焦炭的焚烧下,高温烧制成耐火砖。

其实这要是像正和钢铁厂一样的,使用粘土筑造,再用火焙烧,或者用青砖砌都没很大问题,关键是宋铁生想提高它保温水平。将原本容易散失高温的炉子,换成保温效果好得多的耐火衬里。于是,在高炉内衬中,使用了圣王冯云山提供的这种高级耐火材料。

而鼓风方面,当宋铁生提出风力不够,人力鼓风或者水力股份都是效果太差的问题。克虏伯很容易解决了这个问题。

克虏伯使用的是直接从普鲁士拉过来的蒸汽机带动的鼓风机,这个风力非常强劲。单单一台蒸汽机,就完全满足了鼓风要求。并且,随着后面从洋人那边订购的蒸汽机到货,克虏伯完全可以自制大型鼓风机,再连接上蒸汽机的动力便行了。

空气预热方面,这对于现代钢铁生产中,是极为普遍的。但此时的欧洲,根本还没这方面去想过,还没这方面的思路。当克虏伯第一次听冯云山说起这种方法时,激动、兴奋、期待,总之各种心情都有,如今要真的实施钢铁厂了,反而不知道如何做了。

幸好,有宋铁生在。他虽然不知道多少深奥的原理,但正和钢铁厂的所有工艺,他都记在心里。因此,在他的帮助下,很快,空气预热便得到解决。并且,与正和钢铁厂不同的是,这里的空气预热因为耐火材料的原因,做得更好。原本只能预热三百度不到的空气,能预热到近四五百度。

除此之外,庞大的高炉炉身外面,还用扎实的铁架子搭建了支撑点落在地面的独立式检修塔。另用蒸汽机带动铁链条加滑槽、滑车和滑轮组组成了炉顶上料系统,也比正和钢铁厂的改进了许多。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正和钢铁厂的进料不多,还可以用人工家杠杆的方式将矿料倾倒在炉内,但如今这么大产量的高炉,这种落后的方法无法满足了,于是,新的连续类似皮带传送一样的供料方式被开发了出来。

其他的,都跟正和炼钢厂差不多。只不过,规模比正和钢铁厂大上了许多。

宋铁生又从桂阳那边运来上十万斤水泥,用来修建料场和料仓。

而炼钢这边,原本正和炼钢厂的碱性平炉炼钢工艺已经是如今世界上最好的炼钢方法。产量多,操作简单方便,还可以将钢铁中的有害矿物磷、硫等除掉,提升钢的精度。

不过,原本正和钢铁厂生产的钢材,估计含碳量是在百分之一以上了,所有硬度虽然强,但塑性和韧性还不够。

而克虏伯的“罐钢”之所以精良,便是含碳量低,简单说起来,便是纯度高了,但又不是纯度最高的那种到了熟铁的程度,恰好是在中间位置。再加上估计是克虏伯的秘密配方,无意中添加了某些化学元素,恰好凑成了某种合金钢的配成,因此,克虏伯的“罐钢”性能才会如此优良。

但并不是说,这个“罐钢”方法就是先进的炼钢方法,它这炼钢工艺其实只是较为落后的坩埚炒钢工艺,只不过可能是因为炒得比较精细,将钢铁中的碳含量降了下来,再加上添加的化学物质,炒成了合金钢,这才达到后世那样能造成震惊全世界的克虏伯大炮。

因此,炼钢工艺克虏伯和宋铁生都没有变动,只是将鼓风设备的动力换成了蒸汽机驱动。

为了提升平炉的熔炼室内温度,这回宋铁生提前将焦炭生成焦煤气的工段搞了出来。并且进行了改良,通过以蒸汽机为动力的风机,通过转动风机叶轮带动焦煤气,提升焦煤气浓度,提高燃烧热值,从而达到提升熔炼室温度的目的。

按照宋铁生估计,虽然只是提高了一点点煤气浓度,但可以将熔炼室提高到1600度以上。这样一来,脱炭的效果将更加提升。

按照圣王的交代,宋铁生决定和克虏伯进行试验,准备直接在炼钢阶段便将将炭含量大为降低,然后分出一部分熔化状态的钢水至“铁罐”,再由克虏伯添加他那所谓的秘密配方,便直接可以炼制出克虏伯精钢了。(未完待续。)

第287章 订单到货(上)

就在宋铁生和克虏伯、李见微三人在忙桌组建南洋钢铁公司第一钢铁厂的时候,冯云山急急忙忙和伍崇曜、曾玉珩、刘胜邦等人赶回广州城。

原因便是那边传来消息,大批洋人的武装商船和木帆货船到了广州城外的珠江之上,原来是去年南洋公司成立的时候,招标大会上采购的一批订单都集中这个时候到货了。

冯云山大喜。

早就盼着订购的商品早点拿到手中,现在终于到货了。

特别是那些机器,还有蒸汽机和武器,到货后赶紧要用起来。

原本冯云山早就准备在广州这边兴建各类工厂,但都没有机器设备,只有等待着洋人运货到达。

如今总算是到货了,冯云山忙赶回广州,都来不及回王府,便同伍崇曜、曾玉珩、刘胜邦,再加上早就前来迎接冯云山的曾观澜、吴如孝、胡大妹、周胜坤等众位王府的部长们,一同赶向十三行外码头。

首节上一节225/860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