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允炆例行先向朱元璋汇报了昨日的学业。
按例朱元璋会检验一下,看看太孙是否学进去了,是否记下了。
不过今天他没有评点这些,而是问道:“乖孙,你可听说过中周的事
朱允炆一愣,爷爷这是什么意思,怎么问起中周了来。
回神过来,朱允炆想了想,然后加磁片这:“皇爷爷,东唐国撤去中周北部城池护城法阵之事,孙儿也略有耳闻。”
朱元璋盯着孙子朱允炆等了一会,见他没有在继续说下去,神色稍微黯淡了一些,又问道:“那你对此事有什么看法?你觉得我们大明应该如何做。”
朱允炆想都没想,或者早有想法,接过话便得意的表现道:“皇爷爷,东唐国如此做为实在有失大国风范,太小家子气了,不就是因为李元吉在镐京输给了那个逍遥城主许定吗?
竟然如此不顾中周百姓的死活,撤去保护边境的大阵,任由北蛮蛮夷南下劫掠,实在是有失道义。
必将受天下人的唾弃,东唐国必失民心,迟早会衰败。”
说到这里朱允炆见朱元章微微点头,没有打断,暗自高兴,便接着又道:“孙儿觉得,我大明应该谴责一下东唐,我大明应该拿出大国气势,锄强扶弱,帮助中周,收拢民心。
东唐国要提十倍岁币,我们就降十倍,如此我大明必受东方各地百姓的支持,所谓所道多助,失道寡助,来日我大明必是东方共主,列国将以我大明马首是瞻,天下一统方有基础。”
第793章 先晾着他们(二合一)
朱元章对朱允炆的话只有四个字感受,夸夸其谈,不切实际,腐儒弱,不知所喂。
共主!
大明要的是这种虚名吗?
霸王之业才是大明需要的。
不过一想到朱允炆的老师都是一群士,而且也是经过他挑选的,朱元章便也没有挑刺。
只道:“嗯!孙儿下去吧,你皇爷爷有些乏累了。”
朱允炆一愣,心道我说的不好吗?
刚才不是听得挺满意吗?
不过一向慑于朱元章的严威,朱允炆没敢多说什么,更不敢忤逆,便恭敬告退离去了。
朱允炆走了,朱元章微微摇头:“跟标儿一个德性。”
一旁的太监见朱元章有些失望,眼珠子一转插嘴道:“陛下,太孙年纪还小,很多东西与道理都还不懂,需要人提点,尤其是陛下的教诲,相信慢慢长大也会像陛下一样英明神武的。”
“哼!”朱元章闻言,神情一下子肃穆严厉,眸中闪过杀机,历声吩咐道:“来人,将李连英拉出去砍了,宦官不得涉政,还需要朕说第二遍吗?”
当下有侍卫提刀而入。
李连英吓得六神无主,脸色苍白如血,跪地求饶:“陛下老奴错了,陛下老怒知罪。”
朱元章冷寒着一张脸,只有杀气没有一丝客气。
两名侍卫也没有停留耽搁,架起李连英就往外拖去。
不知死活的太监,他们不知道杀过多少了。
天子英明断绝,说杀就绝对不会手软。
但凡敢延迟,掉脑袋的就是他们了。
八贤王在城外扎下的大营,很快建造完成,并且八贤八立即将自己以前藏在暗外的势力拉了出来,全部充进了部队,短短几天,一支五万人的大军就冒了出来,并且各地的手下也还在集结力量赶往镐京。
这让姬勿极跟许定看到了八贤王的实力。
与此同时,各城城主派来的人也迅速就位,被八贤王打乱编制,重新安排。
使得城外一下子云集了九万之众的军队。
差不多就完成了一半的预定目标。
这让姬勿极高兴坏了。
原来大周还有如此大的底蕴,大周还是人心所向的。
于是八贤王要求派将领以管控这些军队。
姬勿极便向许定要人。
许定只好按东莱以前的好方法,对武拭进行分批制。
五天一批,进行筛选。
擂台搭建好,武试的人非常的多。
天天都有人在比试切磋进行层层考核。
许定没有藏私,但凡选拔过关的都送到了八贤王手里。
日子过得飞快,在一片紧张与忙碌之中,八贤王一边在整顿军队,一边筛选朝中官员改革内政。
许定则忙着武拭的同时忙着其它类别的考核。
“驸马,陛下让我来通知你,南明与西秦的使者到了,陛下想问你明天有没有空闲上朝听政。”姬勿极的使过来问道。
许定道:“这样,告诉陛下,休朝三日,不要上朝,也不要搭理南明与西秦的使臣,三天后在上朝召见他们,那时我自然有空。”
“喏!”皇帝使者有些错愕,不过他知道这位驸马向来思维跳跃,而且让人摸不着头脑,所以没有多问回去复命了。
姬勿极招来八贤王问道:“八弟,许定这是何意?我听说南明与西秦的来使还是赵政与朱蒂,而且他们是带有保我中周态度而来的,我们这样晾他们三天,似乎不太好吧。
万一赵政与朱蒂感觉我们轻怠了他们,直接负气回国,岂不是弄巧成拙,得不偿失。”
姬勿极当然知道许定这是想挫两国锐气,免得南明与西秦提高价码。
八贤王道:“皇兄,如果是其它人来镐京,用许定的法子自然不妥当,但是这赵政与朱蒂乃是输给过许定,打压一下他们的锐气,也不会出事,我想二人见不到皇兄,必然先去邀约许定,届时自然会试探我中周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