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这话音一落,张九龄、王昌龄、王之涣、高适一并欢呼起来了。
同为士林人,四人如何不知天下第一书法大家的威名?
在张旭面前,四人就跟小粉丝一样,激动雀跃。
“能,当然能!”王昌龄说的毫不迟疑。
要知道张旭在士林里的地位,比裴旻还要高上一些。
就连张九龄、王昌龄、王之涣、高适这些人在凉州士林都是鹤立鸡群的存在,何况是张旭?
接下来李林甫、牛仙客也分别向裴旻汇报了工作。
裴旻一一了解。
河西的政务一切都井然有序的向前发展,向着好的方向进步。
裴旻褒奖了所有人,让他们退下,但将高适留了下来。
高适的任务有些特别,他不是负责河西的事情,而是负责西域与河西的往来。
未来的主战场必定是西域无疑,而高适身怀军事谋略,作为裴旻为数不多的军事幕僚,对于西域必需了解。
当然裴旻并没有越权,大胆的将手伸向西域,而是加深与西域的接触,促进河西与西域的政务联系,顺便了解一些西域的情况。
这一切都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毕竟凉州能够成为大唐第三经济中心,靠的就是位于西域与长安、洛阳的中间,成为东西方交流的中心地。
“现在西域的都护叫杜暹还兼任碛西节度使,此人历任婺州参军、郑县县尉、大理评事、监察御史、给事中,以清廉著称,开元四年,杜暹改任监察御史,并到碛西审核屯田事务。安西副都护郭虔瓘与西突厥可汗阿史那献、镇守使刘遐庆等人不和,相互攻讦,陛下便命杜暹调查。杜暹秉公处理,深得民心。蕃人为感谢杜暹,赠以重金,杜暹坚决推辞,不肯接受。又担心辜负蕃人的情意,将黄金收下却埋在幕帐之下。离开蕃境后,传书告知蕃人,蕃人知道后追赶了千余里方才放弃。”
裴旻心底放心了,说道:“如此说来,杜暹是个人物,能够镇住西域?”
高适顿了顿道:“确实如此,杜都督清廉节俭秉公执法,又得西域蕃人支持,可保太平,只是书生气息过重了些,”
裴旻不以为然的道:“文人嘛,有点书生气息正常,你自己何尝没有?练我自己,有些事情也会生出一些书生意气。只要杜暹在西域稳个两三年,待凉州军成了气候。西域纵有动荡,又有何可惧?”
陇右兵,裴旻是一点也不担心,都是跟随他多年的强兵悍将,凉州兵改制不过一年。
就算封常清、张孝嵩、崔希逸在怎么有本事,也需要时间,让他们训练培养。
一年时间训练的兵士,并非上不得战场,但真正的虎狼之师,没有两三年却也打造不出来。
第四章 龙讯 血书(二合一)
袁履谦是裴旻最早结识的知己,他的待遇自然是与张九龄、王昌龄、王之涣他们不同的。
裴旻直接在府中后院接待了他。
还备上了美酒佳肴,一边吃一边说。
袁履谦将河西的情况细说,“从一开始,静远兄就走对了路子。治兵先制治将,将勇兵才强。比之以往,河西军的风貌,可算是日新月异。”
裴旻对此不予否认。
对于河西军的调度,裴旻花费了不少的心思。
赤水军、大斗军、宁寇军这三军军使不变。
大斗军军使折虎臣,宁寇军军使岑云,赤水军军使赵颐贞。
这三个军使是凉州兵的核心力量,薛讷最为器重的臂膀。
他们各有所长,折虎臣骁勇无匹,岑云沉稳如山,赵颐贞用兵灵动,擅投机取巧,三人的本事在之前的突厥入侵战中展现的淋漓尽致。
他们三人,也是裴旻唯一没有动的军使。
至于其他的建康军、玉门军、豆卢军、新泉军、子亭守捉、交城守捉、白亭守捉都给裴旻换了人。
建康军的军使是夏珊,裴旻为了袁履谦,将她从陇右军调了过来。
沙州都督封常清负责玉门军、豆卢军,伊州都督张孝嵩负责伊吾军,西州都督崔希逸负责新泉军。
白亭守捉是哥舒翰,子亭守捉是王忠嗣,交城守捉是安忠敬。
这阵容是何等的豪华?
封常清、张孝嵩、崔希逸这三人都是能够独当一面的好人物,折虎臣、岑云、赵颐贞也不用说,各有所长的将才……
至于王忠嗣、哥舒翰,他们资历尚浅,地位掌控的兵士远不及夏珊、折虎臣、岑云、赵颐贞四将,更别说是封常清、张孝嵩、崔希逸这三位都督。
但也只有裴旻知道,王忠嗣、哥舒翰的潜力是何等的巨大。
作为两人都是惊才绝艳的好人物,尤其是王忠嗣更是可以比肩蒙恬、卫青的存在。
由如此豪华阵容组成的河西军,与陇右军的差距只是时间而已。
只要给他们充足的时间,裴旻有足够的理由相信河西军会成为不逊于陇右军的存在。
若说凉州诸将,唯一让裴旻不放心的只有安忠敬了。
此人裴旻并不熟悉,也未谋面,是夏珊特别举荐的。
夏珊在迎击沙陀突厥劫掠的时候,遇到了一对父子。
起初夏珊只是注意到了安忠敬父子一行人马壮,觉得有些可疑。细查之下才知道安忠敬是安息王的后代,他的父亲曾经是唐朝的右武侯大将军安兴贵,将门之后。
而安家继承了安息国驯养战马的本事,经过他们驯养出来的马匹,皆是出色的战马。
夏珊将此事告之了崔希逸。
崔希逸亲自登门拜访,经过一番拉拢。
安忠敬决定接受征召。
正好交城守捉有空缺,裴旻便将安忠敬提拔了上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