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唐剑圣 第686节

如他想的一样,这份信是裴行俭的夫人库狄氏所写。

裴旻不想牵扯太多,也不想惹人注意,用了最原始的方式信件交流。

相比他亲自前往,信件才是最隐秘的,只要操作得当,烧毁及时,通信是最绝密的方式。

坐在位子上,裴旻看着库狄氏给他的信。

只是看了一个开头,裴旻立刻体会到了什么叫做,姜是老的辣。

库狄氏这开头的第一段就连续问了是个问题,让裴旻正视自己的身份。

他是谁?

身份如何?

地位如何?

受宠如何?

这四个问题很简单,可却点破了迷雾的关键。

他是裴旻!

是大唐势力最强的边帅,大唐唯一的两镇节度使,手握十五万大军!

地位整个朝廷几无相比者,几位宰相也唯有宋璟能够相提并论,其他人根本不在一个档次。

至于受宠,除了高力士不敢比,其他人,裴旻还真不虚。

就他这样的人物,别说是犯小错。

即便现在走出去,在大庭广众之下,杀几个无辜的路人,都罪不至死。

充其量就是下狱关几天,意思一下,有机会有借口就无罪释放了。

就如当年侯君集一样,侯君集率兵攻取高昌,但因私利作祟,在未奏请的情况将一些没有罪的人发配,又私自将高昌国宝物据为己有,令得麾下兵将四处劫掠,造成极大的影响。

可是中书郎岑文本以为侯君集是功臣大将,不能轻加屈辱,令之无罪释放。

在封建社会,很多时候,就是如此现实。

就凭裴旻的功绩、地位、身份以及受宠程度,只要他不弄得天怒人怨,杀个把无辜的人,犯些过错,根本就不是事。

当年的王毛仲也是如此,他将天子禁卫练成弱鸡,亲信还在大庭广众之下围堵有功之将,结果几百人打不过四人,闹出了天大笑柄,都未受怪罪。

足见这世间根本没有什么公正可言。

或许如传言的一样,“正义从来不会缺席,只会迟到……”

可迟到的原因大多都是主人自己太作……

对付他这样的人物,小打小闹就跟挠痒痒一样,大打大闹都要不了他的命。

只有将天捅破,让朝野震惊,让李隆基动了必杀之心,才能影响到他的存在!

库狄氏这几个问题,已经分析出了青龙即将采取的手段。

对方能够采用的招数唯有变节,谋反,也只有威胁到李隆基的皇位,才能让李隆基对之痛下杀手。

第五十六章 老而弥坚

接下来的书信里,库狄氏围绕长安的政局给裴旻做了详细的介绍。

信中明确的写道:“陛下英明神武不亚于太宗,但真与太宗相比,却有天壤之别。”

“太宗并非完人,然他能克制自己。而今陛下却做不到,对于自己人,他信任过度。对于外人,视如工具草芥。率性而行,不喜他人违背自己意愿。而今宋璟、苏颋二人,因武婕妤一事,已惹陛下盛怒。只是时机未到,未及处置。一但张说于朝中站稳。宋、苏二人必为陛下迁怒,从而清除出朝。”

“国公不凡且看,此次东去封禅。宋、苏二人定不为同行,张说为亚献者。待陛下回朝,不月余,宋、苏二人定获罪罚。”

裴旻看到这里,有些漠然以对。

不得不说库狄氏分析的太有道理了。

李隆基就是一个矛盾体,他有着明君的贤明,却也用昏君对宠臣的放纵,对于功臣的排挤不信任。

他能够提拔王忠嗣、哥舒翰、高仙芝、封常清、姚崇、宋璟、张九龄这一票文武重臣,也能会听信李林甫、杨国忠、边令诚等奸佞的话,自毁栋梁。

造成了安史之乱,一边倒的景象。

裴旻继续看了下去。

“陛下是多情之人,又是无情之辈。对于他认可之人,盲目信任,视之若珍宝。对于不认可之徒,视只如草芥,弃之如敝履。国公能成为陛下认可之一,实是莫大幸事。”

为了表明自己此话的正确,库狄氏还在信中举了一个例子。

例子还是王毛仲。

王毛仲与典掌万骑的葛福顺结为儿女亲家,势力胶固,相互依仗,掌握皇宫大半兵权。

吏部侍郎齐澣劝说李隆基“顺典禁兵,不宜与毛仲为婚。毛仲小人,宠过则**,不早为之所,恐成后患。”

此事王毛仲并未受到任何异样,齐澣却给李隆基问了罪,说他离间君臣关系。

吏部侍郎,吏部第二把手,就这么让李隆基赶出了朝堂。

裴旻继续看下去。

“当前之势,并未了结。只因封禅大典,更为重要,压下了后宫之争。一但封禅结束,必然旧事重提。而且王皇后必败无疑,作为一个女人,完全失去了丈夫的信任器重,又无子嗣护卫。陛下是不会对他容情的,只待他清洗了宋璟、苏颋,令其他宰相主政,即会行动。”

“是以当下大事,唯封禅、王皇后,武婕妤之争,能够威胁国公。”

“阻碍封禅,与国公并无任何利处。老身认为,他们因不至于此事上大费周章。”

“王皇后,武婕妤之争是陛下心病。”

“此事也无任何公理公道可言,谁占王皇后这边,即是陛下的敌人。恰恰令堂与王皇后关系匪浅,细细说来也算是老身之过。若无老身奔走举荐,令堂未必能在诰命妇人中左右逢源。”

首节上一节686/1252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