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唐朝立国以来,还是第一次如此慎重的迎接立功大将。
即便昔年王孝杰收复安西四镇,也未受到如此殊荣。
“臣裴旻,见过太子殿下!”
李隆基废了李嗣谦,自然要再立一皇储。
原本依照规矩是轮到三子李嗣升的,也就是未来的肃宗皇帝李亨。
但是李亨阴鸷无情,意图拉拢王忠嗣成为助臂。
裴旻不愿重蹈历史覆辙,暗中坑了李亨一把。
李隆基对于自己的儿子防范极深,李亨还不是皇储,就已经开始收买人心,甚至做到给王忠嗣的父亲王海宾扫墓这一步,用心显然。
李隆基直接跳过了李亨,选择了老四棣王李洽。
李隆基本就没有嫡子,在继承人的选择上也就自由了许多,跳过老三,选择老四也无人说什么。
只是?
裴旻打量着面前的这个皇太子,心底忍不住为之一叹。
想象李隆基即便后半生荒唐,也能称得上是人中俊杰,可是他的儿子实在不相干。
前太子李嗣谦太过耿直老实。
而现在这个太子却是一个优柔寡断的主,自己一点主见都没有,就跟应声虫,乖宝宝一样,让干什么就干什么,没有别的多余的想法。
李隆基对于这个太子显然很满意……
但是在裴旻看来,唐王朝交到这种人的手上,除非有诸葛亮、张居正这样能够镇得住满朝文武的人物辅佐,不然大好的河山,也有拱手让人的危险。
“裴国公快快免礼……”对于裴旻,李洽还是很尊敬的,亲自上前搀扶,想了一想,似乎整理了措词,就如背稿子一样,说道:“国公此次征伐,以一敌二,破吐蕃取青海湖,以弱势兵力,力敌阿拉伯狮王,丰功伟绩,便是卫霍也未有不及……”
他夸赞了裴旻之后,又逐一扶起王忠嗣、高仙芝等将,也夸奖说了一通,与百官一道拥着裴旻一行功臣前往望春楼。
望春楼这个名字像极了平康坊的烟花酒肆。
实际上是唐王朝一个神圣之所,是唐朝帝王祭天、迎春的重要场所之一,用来举行迎春活动,所以被称作“望春楼”,位于龙首原,是汉长安城和唐长安城的分界点。龙首原以北,是汉长安城;龙首原以南,是唐长安城。
李隆基选择此处迎接,也体现了他个人对于此次大胜的重视。
经过一连串繁杂的理解,不太习惯这方面琐事的王忠嗣、高仙芝等将,一个个都觉得比打仗还要疲累。
裴旻到是习以为常了,从容的应对一切,直至礼闭。
王忠嗣是直接回裴府休息,高仙芝、雷万春李嗣业、折虎臣、李翼德等人也去了驿馆。
裴旻却得高力士暗自传达的消息,让他休息片刻,直接进宫面圣。
李隆基显然是等不到正式的庆功宴会,打算提前跟他见上一面。
此次会晤,正好对了裴旻的心意。
裴旻回府洗漱一番,直接进了皇宫。
高力士一如既往的迎接。
随着地位的提升,李隆基早就不让高力士干这种事情了。
但是面对裴旻,高力士还是亲自来迎。
只是这一次,高力士并未如以往一样说话,而是蒙头领路。
他不是不想说,而是不知如何说。
裴旻倒是找着一定的话题闲聊,都是一些毫无意义的废话。
抵达了兴庆宫,高力士入内汇报。
急促的足音响起。
李隆基人未至,笑声先达:“静远,朕的大功臣,快快进来,无需客气!”
李隆基亲自走出殿外,拉着裴旻就往殿内走去。
殿里除了高力士并没有其他人,显然是私人会晤。
李隆基现今取得的成就几乎可与太宗、高宗相比了。
因为人口劳力的关系,国家之富更在前两者之上。
如此也令李隆基尤为自满,豪气干云的说着:“朕有今日成就,静远当居首功!”
裴旻并未跟着高兴,反而愤愤不平的说道:“陛下,臣斗胆向您弹劾一人!!”
第七章 另类的打报告
裴旻的话,他的表情,让李隆基大感意外。
自裴旻卸下御史台的担子,出任外臣之后,就没听到裴旻弹劾人了。
而且现在这个时候,这个场合也不太适合说这私人恩怨吧。
不过李隆基对于裴旻一路既往的偏袒,心中念着不管有理没理,只要不是特定的几人,余者说谁谁滚蛋。
裴旻这样的俊杰难寻,其他的官吏,满大街都是……
“是谁惹静远这般动怒?哈哈,朕认识你那么久,还没见过你如此生气。说出来,朕给你出头。”
裴旻依旧一副气愤难平的模样,道:“臣也不知道是谁,总之先拿主要的京兆府尹,再加万年县县令好了。最好将他们叫到御前来,臣要好好的质问他,到底怎么理事的。气死我了,他们这官也不知怎么当的,纵容宵小胡言乱语,当真可恨。”
万年县在长安境内,归京兆府直接统辖,地位并非“县令”如此简单……
至于京兆府尹更是了,庙堂上的三品大员,地位仅次于宰相,与尚书是平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