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唐大农枭 第264节

不过这也给我们提了一个醒,不同的环境下,需求就会不同,各种问题,都在不断的冒出来。

村里没有水泥晒谷场的时候,大家都不知道用水泥晒谷场晒谷物有多好,日子也就这么过了。

可现在有了水泥晒谷场,大家却都想要用晒谷场来晒谷物,这是大家的要求水平提高了。

还有,以往的村子里,以前没有家家都养鸡,现在不一样了,家家都有几十只,有的甚至上百只,这些鸡平时在村子四周自由觅食,有可能吃了别家田地里的菜或者谷物,而归笼的时候,哪只鸡是哪家的,又容易搞混淆,不好分。

更有一些家里还养狗的,控制的不好,就容易咬死鸡,或者到处乱拖东西,引起邻里纠纷。

最多的,应该是牛顶架的事情了吧!

以往洺州地界很少有三百户生活在一起的大村子,更不会像现在这样,达到了每两家有一头耕牛的地步,这一个村就有上百头耕牛,这些牛平时都在方圆几里地之内打转,一旦到了发情期,牛的脾气会变的暴躁,顶架是难免的。

可是,各家都将耕牛看的跟宝贝似的,不愿意见到它被打伤,有的时候因为要拉开顶架的牛,还容易伤到人,那么,一些由于牛顶架,而产生的纠纷也就多了。

这些都是小事情,管不到那么细致,也并不是你们的错,但这些问题,并非是不可解决,你们平时需要多收集乡里的这些情况,集思广益的将其解决,让咱们的百姓们,没有生产上的忧虑,也没有生活上的忧虑。”

于则和郭亮听的连连点头,其中郭亮开口道,“都督真是菩萨在世,心心念念的,都是咱们百姓的日子过的好不好,相信,知道了您的这一片爱民之心,乡里的百姓们在遇到一些糟心的事情的时候,也会保持克制的。”

于秋笑着点了点头,没有答话,于则又道,“公子,属下有一个问题一直想不明白,咱们又不收这些百姓的税,却要照顾到他们的方方面面,在他们身上投入那么多,这图的是什么?”

于秋知道很多原先出身于卢氏的人都会有这样的想法,便给他解释道,“谁告诉你,必须得收税,才能盈利的?

这是一种很落后的模式,尤其是对于原产出者收税,其实和杀鸡取卵,没有区别。

你要想想,这些百姓们因为不交税,富裕了之后,会有什么效果。

就像你们洺水县的百姓,在拥有了大量的耕牛,先进的耕犁,高产的粮种,等等一系列的东西帮他们增加产出收入了之后,他们开始做什么了?

让一部分富余出来的劳动力,外出为我们做事情了。

让孩子们学习读书了。

开始买咱们制造出来的商品使用了。

当他们的劳动力更加富余,孩子的化水平更高,就能给我们制造出更多,更好的东西出来的时候。这些他们制造出来的东西对外售卖,为我们赚取回来的价值,远远高于一点点田地里的产出。

而且,这种模式,是和谐的,是你情我愿的,没有了那种压迫和被压迫,剥削和背剥削的感觉在,老百姓对我们只有爱戴,不会有痛恨,当他们种田是给自己种,而不是给别人种的时候,他们会更加用心,产出也会更加多,而只要大家的产出多了,这个社会的所有物资,也都更加充沛了。”

听完于秋这段话,于则顿时有种茅塞顿开的感觉,难怪这位三公子做什么什么成,原来思想差距在这里。

同样是七十万人口,他们是在你的皮鞭下给你干活,和是在心甘情愿的状态下给你干活,收获的成果,有着非常大的差距。

当商品的利润高过了农田的产出,那么,大家就应该把更多精力放在工商上面,保证了工商业的发达,就保证了洺州最大的利益,农耕方面这一点点,又何必在意呢!

“属下今日方知,三公子是何等大才。”平时与于秋基本没有多少交集的于则拱手下拜,表示受教道。

“你不用拍我的马屁,我顶多也就是在大的方向上动动脑子想想而已,真正能够帮我把想法实现的,还是你们,趁着秋收之后大家都不那么忙,我给你们提几点工作要求,今年冬天之前,你们带领着本地百姓,帮我把它完成好。”于秋朝于哲摆了摆手之后又道。

“公子请讲。”

“都督请讲。”

于秋的目光朝围坐在周边的众人扫视了一眼之后道,“我今天带领着书院的学生们到乡村来打扫卫生,就是要给大家提个醒,要注意生活环境内的卫生整洁,把这方面做好了,就能很大范围的减少疫病的发生。

除了我的本子上记录的这些问题,你们要抓紧时间解决之外,在这个卫生防御方面,你们需要从以下几点入手。

一是灭杀公共区域的钉螺,蚊虫,寄生虫,或各种虫卵,这方面,医药集团会给你们提供一些药物。

二是要在每个村,建立垃圾投放点,定时的进行清除。

三是给牛建栏,给鸡修笼,控制牲畜的活动范围,不能让村里到处都是鸡屎牛粪之类的。

四则是做好个人卫生宣传整治,头上有虱子,身上有寄生虫的,都必须要清除。身上有伤口,无论大小,都要养成即刻消毒,就医的习惯。衣服要勤洗勤晒,尽量做到每天都要洗澡。

咱们洺州人的好日子才刚刚开始,过好日子,就要有过好日子的样子,不能再脏兮兮,病恹恹,懒懒散散过日子。

再有就是,你们需要想办法,让治下的百姓富裕起来。

我给你们提个醒,洺州城附近和洺津渡附近生活的百姓,平均每户的月收入已经超过了十五贯,今年的年收入,肯定超过两百贯,相比较而言,你们洺水县可是落后了很多,能够做什么产业,如何做产业让百姓们富裕起来,也是你们作为主官应该考虑的事情。

我看吴老汉提出的水产种植和养殖方面的建议就不错,夏季咱们洺州可以通过水路运输吃海鱼,冬季运河结冰了,咱们就以吃本土养殖的淡水鱼为主嘛!

而且,大面积的鱼塘,能为咱们洺州存下水,鱼塘里的沉泥,还是肥田的好东西。此外,这边的水上游乐场的建设应该也快完工了吧!推广得做起来了,让大家都来这里玩耍,你们才能把生意做起来,才能赚钱。”

北方是最容易干旱的,于秋在今年烧砖瓦搞建设的时候,已经在洺州城附近挖了六七个小型水库,但仍然不够,未来还会扩建,洺水县在上游一些,有一些天然的低洼地,开发好之后倒是适合存水,必须得做一些改造工程。

总而言之,于秋就是想让治下在各方面做到自给自足,同时能够把经济做起来,让大家都富裕起来。

第三百一十八章 准备发动

于秋的走访慰问,仍在持续中,不断的看到问题,不断的给当地的主官上课,教他们解决问题,提升他们对政治的理解,以及管理百姓的水平,同时,也让洺山书院的学生知道了官应该是怎么当的,自己做什么事情是好的,做什么事情是坏的。

对于这些七八岁的孩子来说,知道什么是好什么是坏,已经是一件很了不得的事情了,于秋不敢保证这样的认知会伴随他们一生,但是,他正在逐渐的在孩子们心中竖立并且加深这些概念。

天下不是只有一个洺州,也不是只有于秋一个人在做事,秋收,是全国性的大事件,作为尚书令的李世民,也忙的不可开交。

当然,即便是再忙,他的目光也是盯紧着洺州和山东的局势的。

于秋的军令到了苏定方手中之后,整个东北地区的各支武装力量就动了起来,首先是罗成,李道宗,王君廓,张公瑾到达了他指定的地点,将高开道所有的出路堵死了,然之后,就是苏定方带着三千鬼面骑士,与一万二千仆从军攻入北平郡境内。

于秋让苏定方带着东北诸部的骑兵们打仗,可并不是要让他们出什么力,而是要让他们见识见识洺州军的实力,让他们不敢生出反叛之心。

不过,洺州军进入了北平郡境内之后,似乎并不太顺利。

因为,高开道不知道从哪里搞来了许多守城的器械,城墙上,床弩,投石车架的密密麻麻的,让带领全骑兵突入北平郡境内的苏定方,都不敢靠近城墙。

不知道出于什么目的,苏定方只是围着各个城池打转,并不强攻,甚至,都没有打造什么工程器械,看的帮他守住北平郡四个方向的几位大将军直皱眉头。

不过,从情报消息上能够看到全局的李世民,却知道他的意思。

山东那些世家子以为于秋急于封王,会把主要精力放在北平郡的战事中,所以,在暗中资助了高开道很多武器装备,帮助他防守,用以拖住洺州军的陆上王牌部队,他们好趁机向沙门岛的阚棱部发起进攻。

其实则不然,苏定方慢悠悠的在北平郡转悠,就是想让山东世家子们向阚棱出手,等海战出了结果,迫降高开道,就轻而易举了。

于秋要的,从来都不是北平郡的土地,而是这里的人口,这些生产力,对于他来说,才是有价值的东西,不能因为战争而摧毁了。

首节上一节264/519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