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扫三国的东方铁骑 第956节

走了一段长长的路,孙权、张昭才彻底抵达到底部,在满墙都是火把映照的光线中,一座钢铁打造的囚牢便出现在了孙权和张昭的面前,而在那座钢铁般的囚牢中,则坐着一个披头散发,身穿破烂衣衫的人,整个人都是蓬头垢面的,而囚牢当中也是脏兮兮的,屎尿到处都是,臭气熏天,让人不得不掩鼻而过。

孙权看到自己的兄长变成了这副摸样,心里那叫一个疼痛啊,看到孙策安静地坐在那里,低着头,耷拉着脑袋,便立刻跑到了囚牢的边缘地带,也不觉得臭,便急忙喊道:“陛下,臣弟来看你了……”

孙策听到孙权的叫喊声后,便渐渐地抬起了头,凶唳的目光摄人心魄,两只眼睛里布满了血丝,整个人更是如同野兽一般呲牙咧嘴的,整个身子猛地向着孙权扑了去,那速度迅猛异常,同时嘴里发出了一阵乖戾的叫喊声。

孙权吃了一惊,急忙向后退了两步,紧接着便见孙策“砰”的一声整个人撞在了那钢铁所打造的囚牢,将那钢铁铸就的如同枪杆一般粗细的柱子给撞得出现了一个弧形的弯度。

“我要杀了你!杀了你!”孙策满眼中都是仇恨之状,即使孙权站在他的面前,也已经认不出来了。

孙权皱起了眉头,看到孙策如此摸样,心中是一阵悲凉。自从孙策征伐夷州回来之后,才知道了高飞的当,整个人懊悔不已,一连一个月把自己关在一个封闭的空间内。平时吃的喝的都是仆人送到门口,孙策也一概不让人进去,不知道在里面搞什么鬼。

有一天,孙策最挚爱的皇后十分担心孙策,便进入了孙策所在的那个大殿,谁知道孙策已经被仇恨蒙蔽了他的双眼,无论见到谁,都看成了是高飞,恨意绵绵,遂起杀心,结果误杀了皇后。

等到孙策清醒之后,知道自己误杀了皇后,整个人便受到了刺激,懊悔、懊恼、恨,所有的感觉都集中在一起,最终竟而发疯了,见人便杀,弄得整个皇宫鸡犬不宁。

可是孙策时好时坏,清醒时像个正常人,但是却记不得自己疯癫时所做的一切,如此反复在清醒和疯癫之间来回游走,加心中积怨已深,渐渐地便彻底失去了自我。

后来,皇太后在无奈之下,便让张昭、程普等人请出孙权控制大局,加封宋王,暂时摄政,并且派出一千精壮合力将孙策擒住,从此便关押了起来,一直到现在。

但是为了稳定民心,所以孙权便向外宣称孙策沉迷于冶炼兵器面,还故意在囚禁孙策的地方建立翰林院,以掩人耳目。整件事知道的人都很少,所以孙权便把消息封锁住了。

“大王,陛下神智还是不清啊,如果让周瑜看到陛下这个样子,臣担心周瑜会有所异动。周瑜一直大权在握,手握吴国半数兵马,加周瑜的声望远远的超过大王,如果知道陛下疯了,难保周瑜不会反叛啊。”张昭急忙对孙权道。

“公瑾乃陛下结拜兄弟,两人情同手足,他怎么会谋反呢?丞相大人是不是太过多虑了?”孙权将信将疑地道。

“大王,自古权力之争,即使是至亲也是在所不惜,何况周瑜和陛下只是异姓兄弟?现在当务之急就是稳住周瑜,千万不能让周瑜知道陛下发疯被囚的事情,否则的话,只怕大王无法压制住周瑜。”张昭道。

正文 993青红皂白

孙权听完张昭的话,自己的内心里确实是无比的担心,孙策和周瑜是兄弟,他不是。!。周瑜大权在握,这是人尽皆知的事情,孙权对他既要用,又要防。本来,三年前他就可以登基为帝,取代已经发疯的孙策,但是为了顾全大局,他并没有这样做

如今,周瑜回来了,他担心的事情也不得不重新提台面,张昭的话像是一根尖锥刺进了他的心脏,让他无法喘息。

正在孙权思量之间,祖茂从外面快速赶了过来,神情显得甚是慌张,急忙对孙权道:“大王,大都督已经下榻驿馆,太尉大人好说歹说才将大都督暂时安抚住了,只是……”

“只是什么?”孙权急忙问道。

“只是明日便是先王忌日,如此重要的场合,如果陛下不露面的话,大都督必然会起疑心,而且大都督此次回来,所采取的借口就是先王的忌日。”祖茂说出了事情的难处。

张昭急忙插嘴道:“大王,千万不能让周瑜见到陛下啊,到时候就推说陛下……”

“陛下是一国之君,又是最为孝顺的人,先王忌日,陛下怎么可能会不亲自主持?”孙权打断了张昭的话。

“难道大王真的打算让大都督知道陛下的事情?”张昭狐疑地问道。

孙权的脸色一阵阴郁,扭过头,对张昭吼道:“那以你之见,难不成把周公瑾也给囚禁起来,又或是就地斩杀了?”

张昭急忙辩解道:“老臣并无此意,只是周瑜向来心高气傲,他又手握重兵,如果知道陛下现在的样子,他若有野心的话,只怕就会谋朝篡位了……”

孙权道:“就算他有野心又如何,他只身一人前来,如果真的有半点野心的话,本王手下的兵将还会怕了他不成?陛下有万夫不当之勇,放眼吴国可能无人能及,但是周公瑾却没有,他不过是个儒将,如果真有谋反之心,本王就在此时将他诛杀,省得留下后患。”

“可是,周瑜若死了,他的那些部下只怕就会造反了,到时候免不得又是生灵涂炭了。而且,也会给华夏国一个可乘之机,说不定吴国也会在顷刻间瓦解……”张昭说出了自己的担心,但是话到这里,他看到孙权的面色愈加阴郁,便急忙止住了话语,话锋一转,说道,“臣该死,臣不该说这种丧气话,臣该死……”

“好了好了,丞相大人也是为国操劳,其心可以理解。不过,你说的也对,荆州、交州的兵马占我们吴国的一半,如果真的杀了周瑜,那些人只怕会谋反。本王必须想一个万全之策才好……”

孙权托着腮帮子,细细的想着,然后看了一眼囚牢中的孙策,忽然生出了一计,准备铤而走险。

“祖茂。”孙权想好那个计策之后,便立刻叫道。

“臣在,大王有何吩咐?”祖茂立刻问道。

“既然周瑜一直想见陛下,那就让他见,你现在就去驿馆,把周瑜带到这里来。”孙权道。

“大王……”张昭听后,吃了一惊,急忙出言劝慰道。

孙权听到张昭的叫声,便立刻抬起了手,打住了张昭想要说的话,厉声道:“丞相不必多言,本王自有分寸。”

祖茂这才应了一声,随后转身离开。

孙权走到了孙策的面前,看到已经安静下来的孙策,便缓缓地说道:“陛下,你是如此的相信周公瑾,今日我也相信你一次。如果你能听懂我在说什么的话,请你为周瑜祈祷,但是不管结果如何,父王和陛下辛辛苦苦打下来的江山,绝对不能被人篡夺了。父王,也希望你在天有灵,保佑孩儿这次一举成功!”

张昭听了以后,知道孙权已经下了很大的决心,但是他不知道孙权要做什么,可是又不好直接问,只好默默的站在那里,在心里默默的祈祷。

一个时辰后,翰林院的第一道大门外,周瑜勒住了座下战马,望了一眼这里的地势,以及周边兵将的一举一动,发现这里的守卫惊是如此的森严,一点都不亚于皇宫。

太尉程普、卫将军黄盖、卫尉韩当、执金吾祖茂,四个人不约而同的便下了马,程普指了指前面的第一道大门,便对周瑜说道:“公瑾,过了这道门,你就可以很快见到陛下了。但是,在进入之前,请你卸去全身的武器,并且下马步行。”

周瑜怀着一丝的疑惑,虽然心中不解,但还是照做,不过却发现程普、黄盖、韩当、祖茂四个人的兵刃并不解下,他也没在意,而是跟着他们四个人一起走到了门前。

当大门缓缓打开之后,出现的景象让周瑜吃了一惊,不由得失声道:“这里就是翰林院?”

“周大都督,请!”程普身为太尉,却没有什么实权,与周瑜比起来,要略微逊色一些。吴国不置大将军,而是以大都督代之,而大都督几乎就是皇帝的副贰,位高权重,地位远比程普尊崇许多。

程普、黄盖、韩当、祖茂是很早就跟随孙坚的,算是吴国中元老级人物,但是自从孙策台之后,一直重用原来策瑜军的那些青年才俊,使得这些老将也都颇有怨言。所以,当孙策发疯、孙权摄政之后,程普、黄盖、韩当、祖茂便一心为孙权做事,同时也参与了囚禁孙策的活动。

周瑜跟在后面,一直朝里面走着,他一步一步的深入到山洞内,觉得自己三年未曾踏入帝都实在是个错误。这里根本不是什么工匠汇集的地方,分明就是一个巨大的囚牢,十步一岗五步一哨,防守的这样的森严,那么囚禁在这里的人必然是大有来头。

忽然,周瑜有一丝不祥的预感。

继续向前走,一路周瑜一句话都不说,当抵达整个山洞的最底部时,他赫然看见身为宋王的孙权和丞相张昭就站在那里,而在他们的面前,有着一个巨大的囚牢,是钢铁铸就而成的,在囚牢的里面还有一个蓬头垢面,衣衫破烂的壮汉。

当周瑜第一眼看到那个壮汉时,他的瞳孔瞬间放大了,整个人的心里像是被重锤猛烈的敲击过一样。因为,他认出了囚牢中的人,那熟悉的身影,正是他的结义兄弟,吴国的皇帝孙策。

“陛下!”周瑜快步跑了过去,直接冲向了布满层层钢铁栅栏的囚牢,跪在了地,双目注视着孙策,悲愤地喊道。

谁知,一向疯子一般的孙策,这一次没有表现出来暴戾的气息,看到周瑜后,不知道为什么,像是很害怕一样,竟而躲到了一边,然后以手掩面,开始狂吼乱吠,喊着任何人都听不清楚的话语。

“陛下……我是公瑾啊,陛下……”周瑜苦苦的喊着,可是孙策却始终不搭理他。

“没用的,陛下听不懂你在说什么……”宋王孙权缓缓地道。

周瑜忽然扭过头,从地站了起来,抬起手指着孙权、张昭、程普、黄盖、韩当、祖茂等人,悲愤不已地叫道:“你们这些乱臣贼子,竟然将陛下害成这个样子!孙仲谋,陛下可是你的兄长啊,是你的亲哥哥,你怎么可以这样绝情,你……你……”

“大都督,你误会了,不是宋王要这样做的,实在是出于无奈啊……”黄盖急忙解释道。

“你们都是一伙的,没想到你们竟然骗了我整整三年,也骗了整个吴国。如果这次不是我突然回来了,你们还打算把陛下关到什么时候?你们这些乱臣贼子,人人得以诛之!”周瑜只道是孙权为了篡位而如此做的,不分青红皂白,便乱骂了一通。人在愤怒时,智商都会降低,周瑜和孙策情同手足,胜似亲兄弟,多年的兄弟之情早已经让两个人不分彼此了,也正是由于这个原因,周瑜一见到孙策如此惨状,一怒之下,连想都没有想这其中的缘由。

首节上一节956/1007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