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扫三国的东方铁骑 第796节

刘备知道,这是破罐子破摔,决一死战的打法。但是与其分兵拒敌,被敌人各个击破,不如将所有兵马全部集中在一起,这样的话,就会拧成一股强大的力量,足以抵挡住敌军的攻势。

“好吧,就这样定了,颁布圣旨,诏令全国所有兵将,全部退回到襄阳、江陵两地。”

“诺!”

……………………

一个月后。

魏国,汉中。

曹操坐镇在汉中的太守府内,见索绪从外面赶来,便问道:“怎么样?”

“启禀陛下,华夏国、荆汉、东吴三方剑拔弩张,荆汉军队全线龟缩,全部集中在襄阳、江陵两地,看来是想固守此两座重城了,决战估计不久就会开始。”

“很好,密切关注华夏国和荆汉的战争动向,只要东方战争一起,朕就亲自带领大军猛攻葭萌关,要开疆扩土,只有从蜀汉下手,东方三国混战,朕就得陇望蜀,雄霸西土。”

“臣明白。臣的明白已经全部调集完毕,随时可以参加对蜀作战。”索绪道。

“很好。希望夏侯渊、程昱、刘晔他们能够继续在凉州牵制灵州的兵马。”

“只要战端一开,整个东方都会将视线集中在荆州,刘备势孤,必然会被其所灭。高飞前者从灵州发兵,无非也是虚张声势,做到牵制我军的兵马,如果两线作战,只怕华夏国首尾不能兼顾。陛下尽管放心,即使夏侯将军的计策被识破了,灵州方面也不会擅自进攻。”

索绪自从投降曹操以来,便一直备受信赖,当年自己带着两万大军抵达长安,在平定了羌人的叛乱之后,又主动将两万兵马交给了曹操,自己单身一人回到了汉中,单从这一点上来看,他就没啥野心。所以,曹操称帝之后,考虑再三,还是将大将军的位置封给了索绪,以示对索绪的器重。

索绪担任大将军后,确实也不负众望,从自身出发,严将严兵,又鼓励改造兵甲,参与平定西域的战争,从西域学来了淬钢的技术,并且在军中推广带血槽的弯形马刀,一时间使得魏国军队的武器都很锋利。

正在这时,一个人走了进来,道:“叩见皇上,有一人在宫门外求见,微臣怎么赶都赶不走。后来,那人拿出了这枚玉佩,让微臣转交给皇上,说皇上见到之后,就会接见他的。”

曹操接过那枚玉佩,一看之下,登时一惊,急忙问道:“来人在哪里?”

第三卷 铁骑扫中原 828赤脚相迎

“就在太守府的外面!”

曹操二话不说,当即便朝门外出去,他本来是光着脚盘坐在蒲团上,此时由于太过开心,竟而忘记穿鞋了。

太守府外,庞统双手相互揣在袖筒里,此时已经是严冬天气,外面天寒地冻,虽然没有下雪,可是寒风袭人,也足以把人给冻坏。他已经在寒风中站了一会儿了,脸色铁青,加上身上的衣服较为单薄,所以身体开始瑟瑟发抖。

自从那次刘备去了草庐之后,他便向司马徽辞别了,同时辞别了自己的叔父庞德公,独自一人,跋山涉水,历时一个月,算是抵达了汉中。

不多时,曹操光着脚丫子便从太守府内跑了出来,看到庞统时,没有太多的以貌取人,拿着那块玉佩便走到了庞统的身边,问道:“这块玉佩可是你的?”

庞统看到曹操在这么冷的天气里竟然光着脚丫子跑了出来,深受感动,当即说道:“这块玉佩确实是在下的,不过,现在佩戴在陛下的身上,应该是完璧归赵才对。”

曹操拍了拍庞统的肩膀,一把拉住了庞统的手,笑着说道:“果然是你,没想到一别数年,你竟然长的那么大了,当日若非你们的一餐之恩,又给我指点迷津,只怕我也不会有今日。”

庞统受宠若惊没想到曹操对自己没有一点厌恶,长久以来,他因为自己的相貌问题而遭到许多人的厌恶,可是今日,他似乎在曹操的身上找到了共鸣。

进入太守府之后,曹操当即指着索绪道:“此乃我国大将军索绪,这位是……”

说到这里,曹操忽然想起来了,他似乎还从未问及过庞统的名字,便问道:“我一时糊涂,忘记问你姓名了?”

“在下庞统,字士元,号凤雏,荆州人士。”

“庞先生,你好。”索绪很有礼貌地说道。

曹操高兴不已,当即将当年遇到庞统和庞德公的事情细述了一番,对庞统也是感恩戴德。

随即安排下酒宴,宴请了庞统,这之后,又好生款待了庞统。

入夜后,庞**自一人躺在床上,想起诸葛亮逆天改命,只是为了能够获得一展雄才的舞台,可是他偏偏选择了刘备。

卧龙凤雏,本来是一对很好的朋友,只是两个人在以后有许多地方不敢苟同,同样是智者,同样心高气傲,同样谁也不服谁,所以上天注定要将两个人分开,加上后来为了黄月英争风吃醋,两个年轻的智者逐渐走向了决裂。

曾经的朋友,现在的陌路人。但是在两个人的内心里,都在向对方展示着自己的实力,如今诸葛亮已经掌握了荆汉大权,战争也即将一触即发,他要尽快的取得曹操的信任,掌握住魏国的大权,然后向强盛的华夏国正式发起挑战。

“孔明,你是错的,你一定是错的,你应该很清楚,在这个时候选择刘备,无疑是断送了自己以后的出路,刘备这一次,必然会被灭掉,你又为何要强行如此呢?”

第二天,庞统去觐见曹操,礼毕后,便高声说道:“启禀皇上,庞统一身才华,有王佐之才,如蒙不弃,愿意在皇上身边驱策,早晚献计,助皇上讨灭蜀汉!”

曹操听后,登时一惊,因为他从未和任何人说过他要发兵伐蜀,他看了一眼庞统,问道:“你是如何知道的?”

“这个很明显,总之如果要发兵攻打蜀汉的话,就应该趁现在,如果等华夏国和荆汉开战的消息传来,只怕我军也已经抵达在葭萌关下面了。兵贵神速,容不得半点迟疑,皇上雄才大略,蜀中人心动乱,国势衰弱,此次出兵必然能够一举平定蜀汉。”庞统建议道。

曹操听后,见庞统时真心跟着自己的,便问道:“好,既然你自诩有王佐之才,那么给你一支兵马,由你带领着,担任前锋,支取葭萌关!你需要多少兵马,尽管跟我说。”

“一千足以。”庞统想都没有想,便回答道。

曹操冷笑了一声:“葭萌关乃蜀中门户,守卫森严,岂是一千兵能破之?”

“别人也许不行,我庞士元一千足矣。七日内,若拿不下葭萌关,草民愿意将这颗头颅献上。”

“此言不虚?”

“可立军令状!”

于是,曹操和庞统便立下了军令状,并且,曹操赐庞统节钺,将倚天宝剑赏给庞统,调集精兵强将一千人,全部归属到庞统的帐下,但有不服者,立斩不赦。

可见,曹操对庞统这种说大话的人一向很感兴趣,如果没有足够的实力,是不会说出这种大话的。

当天,庞统便带着一千骑兵离开了汉中,朝葭萌关而去。

……………………

宛城。

经过一个月的充足准备,高飞已经做好了发动全面战争的一切准备条件,宛城成为了整个征南大军的后方基地,高飞在宛城设下行辕,通过飞鸽传书的传递手段,遥控指挥整个征南大军。

除此之外,高飞还将枢密院搬到了宛城,与贾诩、荀攸、郭嘉、盖勋四个人一起谋划,又第一次设立旁听席,准许参议院的田丰、荀谌出席听证会,又让张郃、陈到、李典、乐进、贾逵、令狐邵、郝昭也一起来旁听,并且准许各抒己见。

高飞的参谋本部第一次是如此的庞大。一拨人商量来商量去,无非是何时出兵,从何处出兵的问题。因为前线阵地就在邓县一带,邓县背靠汉水、关羽、张飞等五万精兵驻守邓县,又构建了一系列的防御工事,可谓是铜墙铁壁。

但是,再坚固的铜墙铁壁,也会有一点瑕疵。

“根据黄忠传来的消息,关羽、张飞在邓县布置了严密的防御工事,而汉国国内也是调集了所有的兵马聚集在襄阳、江陵两地,看来是想打一场持久战,这样的话,我们就陪他玩玩。东吴大军可曾回复消息?”

首节上一节796/1007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