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扫三国的东方铁骑 第792节

关羽看诸葛亮一脸的自信,单从上次的战役来说,诸葛亮表现的就很出色,关羽对诸葛亮的智谋也是另眼相看。今日见诸葛亮自信满满,最终还是点头答应了下来,说道:“好吧,传令三军,暂时撤往邓县。”

诸葛亮又道:“且慢!大将军,新野百姓十余万,要一并带走,只给敌军留下一座空城即可。”

关羽狐疑了一下,问道:“带着百姓走,那岂不是给自己找麻烦吗?”

“新野之民,乃是皇上的根基,当年皇上为新野令时,新野的百姓对皇上很是拥戴,得民心者得天下,理应带到襄阳安置。大将军只需给在下三千兵马,在下便能拖住黄忠的大军,给大将军全城百姓赢得撤退的时间。”

关羽道:“杜袭,你率领三千轻骑留下,其余人全部退走,立刻去通知全城百姓,就说华夏军来了,动员百姓全部撤离,将所有能带走的全带走,粮食一粒也不留给敌军。”

一声令下,新野城里顿时如同炸开了锅,城中数万百姓顿时拖家带口的,全部退出了,汉军又动员新野城附近的十几个村落,十余万新野的百姓在汉军的保护下向南退却。

关羽对诸葛亮并不放心,让董和、王甫带领百姓先走,他点齐两千轻骑领着霍峻、吕常断后,以防止不测。

诸葛亮和杜袭则领着三千兵马去迎击黄忠了,新的战斗,即将拉开了序幕。

第三卷 铁骑扫中原 824火烧新野

华夏军在黄忠的带领下,离新野越来越近了,黄忠身披连环铠,头戴钢盔,手中拿着九凤朝阳刀,胯下是一匹青栗色的狮子骢,显得格外威武。

卢横跟在黄忠的身边,问道:“大将军,再过四十五里就是新野县城了,想必汉军已经发现了我军的踪迹,此时应该加速前进才对。”

黄忠点了点头,道:“传令下去,全军加速前进。”

卢横随即将命令下达了下去,他本来率领五千名骑兵为黄忠前锋,可惜道路崎岖,不适合骑兵前进,以至于行程竟然和黄忠的步军同步,最后便不得不合兵一处了。

命令下达之后,卢横依然带着骑兵奔驰在最前面,此时已经过了崎岖的山路,进入了稍微平坦的地段,他率领的前锋五千骑兵,便迅速和黄忠拉开了距离。

卢横率领五千骑兵一路狂奔,很快便奔出了十五里,和黄忠相距的越来越远。

正行军间,突然听见一声绑子响,卢横心中一惊,急忙叫道:“有埋伏!”

华夏军顿时一片慌乱,人马俱惊。

可是,慌乱过后,却没有一个人出现,也没有一支箭矢射出,绑子声一停止,剩下的只有华夏军的人喊马嘶。

卢横见一阵虚惊,顿时将兵马重新聚集在一起,吩咐道:“汉军已经早有防备,前进需加小心,每个人都将连弩拿出来,遇到不测,便朝道路两边射击。”

“诺!”

于是,卢横带着大军继续前行,刚走了不到两里,便又听到了一通梆子响,梆子声刚刚响起,卢横所部便纷纷朝着道路两边射击,胡乱射了一通,结果什么都没有,又是一阵虚惊。

之后,每走两里,几乎都会遇到此类情况,全部都是一阵虚惊。

到了第六次,梆子声响起时,华夏军已经不再有任何动作了,这一次,还是一如既往的平安无事。

隐藏在树林中的斥候看到这种情形后,便飞快地奔驰到了诸葛亮的身边,禀告道:“监军,果然如同监军所预料的一样,经过六次的虚张声势,敌军已经麻木了。刚才听到梆子声响的时候,敌军没有任何的动作。”

诸葛亮笑了笑,问道:“领军的是谁?”

“还是那个卫尉卢横。”

“是他啊……上一次我放了你,这一次可没有那么好命了。吩咐下去,一会儿将所有箭矢全部集中在卢横一个人身上。”诸葛亮的脸上(露)出了一丝(阴)笑。

“诺!”

这边汉军是严阵以待,那边卢横带着兵马迅速前进,当又前进了两里,再次听到梆子声响起时,卢横所部根本不予理睬,也不停下脚步,一个劲的朝前面冲。

可是,当梆子声一落,只见道路两边成百上千的箭矢全部射了出来,朝着领头的卢横便射了过去。一通箭矢下去,走在最前面的卢横登时人马双亡。

可是,华夏军并没有因为卢横的死而变得慌乱,反而用手中的连弩,开始对道路两边的汉军开始反击,登时射死射伤了不少人。如此短的距离,华夏军的连弩算是发挥到了极致,锋利的箭矢直接穿透了汉军士兵的身体,在华夏军的弩箭之下,汉军身上的盔甲全部被忽视了,有的是铁甲,有的是皮甲,不管是什么甲,都无法阻挡钢制的箭头。

“杀!给我杀!”突然,在军队的最后面,一个士兵模样打扮的人大声叫了出来,所有的骑兵竟然都听那个士兵的指挥,当那个士兵快马奔驰到树林里举枪刺死了三个人后,汉军将士才看清那个士兵的脸膛,竟然是已经死去的卢横。

不对,应该说,死去的只是卢横的替身。

这一千名埋伏好的汉军顿时作鸟兽散,有几名士兵被卢横生擒。卢横当即将活口踩在了脚下,一脸怒意的喝问道:“诸葛亮何在?不说的话,我阉了你!”

士兵急忙护住了裆部,回答道:“在……在前面的十里坡。”

卢横得到答案后,当即拔出了手中长剑,将三名俘虏全部斩首,然后将头颅拴在了马项上,带着部下便快速地朝前面的十里坡而去。

其实,卢横从第三次梆子响起的时候就觉得这事有蹊跷了,心想诸葛亮诡计多端,以前上了他的当,现在绝对不能再上当了,便找了一个不怕死的勇士,和他换了衣甲,这才得以骗过了斥候的眼睛。不然的话,他早就命丧此地了。

汉军斥候急忙回报诸葛亮,说卢横并未中计。

诸葛亮听后,也是感到一阵惊诧,随即笑道:“没想到我低估了他的能力,有意思,实在太有意思了。”

杜袭在诸葛亮身边,急的如同热锅上的蚂蚁,急忙问道:“监军,此计不成,我军该当奈何?敌军军势浩大,不如暂退……”

“谁敢退后一步,就是违抗军令,当斩首示众。”诸葛亮怒道。

“可是……监军的计策并不奏效……”杜袭嘴里嘟囔道。

“别忘记了,我可是留下了双保险,此计不成,便进行第二步。本来我以为卢横必死,没想到他侥幸逃过了一劫,既然如此,那就别怪我无情了。”

诸葛亮转身又对斥候道:“新野动向如何?”

“所有百姓军队已经全部撤出,新野城已经是一座空城,大将军在城外留有一支两千人的骑兵,以防止不测。”

诸葛亮点了点头,一扭身,对杜袭说道:“杜将军,此次再给你一次大功劳,只要你做得好,卢横和他的骑兵队伍,就会全部被你烧死。我已经让人在新野安排下了易燃的物体,你将卢横引到新野县城里,然后一把火将新野城给烧了,我喝大将军先行退到邓县,静候你的佳音。”

杜袭听后,当即欢喜无限,大喝一声,带着部下两千骑兵便去迎击卢横去了。

之前伏击卢横败下阵来的七百多骑兵也都一一归来,聚集在诸葛亮的身边,连同诸葛亮一起离开了。

杜袭率领两千骑兵迎击卢横,边战边退。卢横经过此前一战,变得格外小心,此时对杜袭的追击,也是一番谨慎。

大约过了小半个时辰,杜袭成功将卢横引到了新野城,便飞奔似的进了城,卢横在后面紧追,杜袭不敢逗留,直接率军而逃。

卢横见杜袭败走,恐有埋伏,便不再追逐,派人向黄忠报信,自己则让士兵在城里开始埋锅造饭。

时近黄昏,卢横等人又累又饿,四下寻找全城,结果一粒粮食都没有找到,后来一名士兵发现了埋藏在地窖里的粮食,这才打捞上来,开始生火造饭。

酒足饭饱之后,月上梢头,忽然传闻汉军骤至,卢横急忙带兵登上城头,刚策马来到城门口,便见汉军放出了许多火矢,奇怪的是,火矢不射人,偏偏朝着角落旮旯里射,原先堆积在角落旮旯里的易燃物一经接触了火矢,顿时便燃烧了起来。

诸葛亮让人在易燃物中洒上了猛火油,又有水进行了一番稀释,挥发了其中的气味,饶是如此,火势还是迅速蔓延开来,整个新野城一下子便变成了火的海洋。

首节上一节792/1007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