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成了仁宗之子 第975节

不仅仅是广告,地方州府的抵报甚至有了专门的版面来刊登一些趣事,这也让赵曦可以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这个王朝。

说真的,这时候的国朝,不管是治政、军事、文化、科技、教育、民生等等,各方面,发展的都让赵曦挺满意。

而是多年治政,终于可以看到些成效了······

当然,赵曦也不至于膨胀,跟后世比,根本没法比,可相对于早年,如今的国朝可以说是天翻地覆。

这也是自己这个君王之所以有如此高威望的原因…~有些自夸了。

咦…~雄州陆家一供职三年的工匠,因跟家主小妾偷情被告官……

古今一样,这类恩怨情仇的故事总是能让人抱有热情,这也是抵报类行业经久不衰的手段。

刊登一些官宦富势家里的故事,总是能吸引眼球。草民喜欢看,同类也喜闻乐见。

赵曦也是闲的,便也真详细看下去了。

原来,此工匠是逃民,说白了就是原本燕云那边的人。

三年前独自南逃……并非有组织的贩卖过境。这就需要点能力了。

这工匠以凄苦的经历,让陆家心生怜悯,便收留了。

工匠也算是有些能耐,供职陆家后,在陆家的玻璃作坊做工,用三年的时间,硬是做到了大匠。

地方州府的作坊大匠,就是放到工坊城估计也能谋个不错的差事。

陆家也甚是看重此人,于今年年初便报了户籍,甚至将此工匠落了陆姓……几乎是要当家里人看待了。

却不料,事到如今,工匠却跟主家的小妾偷情……

故事就是这样,描述的那叫一个婉转……

赵曦却看出一些猫腻。

“中正,差人调查一下此事。”

赵曦点了点雄州抵报的文章。

逃民、三年、告官,这三个要素让赵曦看到了这背后可能存在的故事。

“雄州……安肃军何人主事?”

赵曦不可能把国朝所有的驻军将领都记住,甚至说即便是他关注的那些将领他都不会随时记得。

赵曦只需要把握大区域驻防军伍的任期换防即可。

由于轨道交通网络的成型,国朝汴梁、边防、南边,三个不同等级的换防,总是有腾挪的空间。

赵曦只需要把握住不出现前朝藩镇割据的基础就行,不需要把军将都记着。

“回官家,安肃军是王舜臣王将军主军……”

王中王也记不得,翻阅了勤政殿里留存的奏折。

“王舜臣啊……也罢,你先差人调查此事吧。”

现在的河北道应该是老护卫营和近卫营各两位主导边防军伍……朝廷一直有意的把老护卫营和近卫分开。

河北道、西北,这两地都是交叉混合着派遣出身不同的将领。

其实,没什么用,说起来都算是官家的门下,也都尊于官家。

不过对于制度而言,赵曦还是认同了朝廷的做法。

再说了,即便是同门,也有亲疏的区别。朝廷这样安排,提防的原因是根本。

现在赵曦在位无所谓,这样的制度对以后还是应该有效的。

皇城司的调查很快,也就三五天,密报就来了。

果然去赵曦所想的。

并非什么偷小妾,而是此工匠在被陆家申请户籍后,准备逃脱……

“启禀官家,小的在安排调查雄州此事时,也让北辽那边进行了调查。”

“据雄州这边的消息称,此人来自唐县,是因为与当地汉军林牙有纠纷,导致被灭家,由此才南逃的。”

“可唐县那边的探知奏报,并未探听到三年前唐县有什么灭门的祸事。”

“也可能是乡下的事,皇城司在北辽还无法触及到乡下,也不敢断定就没有此事。不过,小的以为,恐怕此工匠原本的身份是编造……”

“所以,小的已经安排北边的探知多方打听了。”

官家就是不同,从这点小事上都可以看到背后的隐情。

“雄州是怎么回事?”

“啊…~那个,据探知探明,因为此工匠被陆家监视,逃脱时被带回,偏偏又已经成了大宋的户籍,不能以逃离主家治罪,便捏造了事实。”

“抵报是刊登了,而雄州始终没有判案,只是将此工匠看押。雄州的抵报有陆家的份子……”

陆家这是先造舆论了。

第861章 商业立法

一码归一码。虽然赵曦也不允许这工匠逃回到北辽,可是对于雄州衙门如何处置此案,赵曦更关注。

世间不是朗朗乾坤,任何一个王朝都难免存在蝇营狗苟的事,特别是地方州府。赵曦明白这点,早就明白。

可自己看到了,心里总是很不爽。

倒不是认为陆家这种方法不可取,好歹在一定程度上是尊重国朝法令的,没有动私刑处置此事。

可这样指鹿为马的行经,也同样是在践踏法令,戏弄衙门。

首节上一节975/1089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