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成了仁宗之子 第817节

“此事交予礼部主导?”

富弼还是想看看官家的真实意图。

“就是个噱头,内阁看着安排。不过关系到羊毛纺织和棉花纺织的工艺问题,有些跟脚还是需要清白的。”

赵曦真不是选嫔妃。这事是滔娘提起的,说是内苑的下人年纪都不小了,需要更换了。原来的这些宫女,几次在羊毛纺织和棉花纺织作坊轮换,都已经成熟练工了。

不知道这算是谁的借口?因为长生的传言,滔娘很愧疚,曹太后又说起嫔妃太少的事,滔娘不得不这样向官家进言,还是选秀的进言。

赵曦无所谓,就当是招工了。羊毛纺织和棉花纺织,近阶段还不到放开工艺的时候,还是作为国之利器在使用······内苑控制,有利于采购原料的倾向性,有调节异族部落的作用。在这点上,就是朝堂也没有异议。

原本内苑的下人,都有去工坊城做工的惯例,实行的是轮岗制。这些人从开始就要求是良家,管理上要方便的多。

这一下,算是彻底坐实官家昏聩的名头了,甚至有些致仕的老臣,都开始通过各种渠道向朝廷递折子······

所有的事跟赵曦无关。不仅仅是这些琐事,就是连对西夏作战的事,赵曦也一并交给内阁了。

大的战略完成了,大势形成了,作为君王,真不没必要再去过度注重细节。

狄青、种颚、郭逵、熊本、高遵裕、折继闵等老一辈,加上高敬贤、曹霖、种谊、折克适、李宪,然后是偏师一支的王韶带领着种建中、折可行、周侗、王舜臣、高敬亭······可用之将还是相当多的。

而这些年,苏颂和沈括夜以继日的革新火器,工坊城年复一年的储备,又有五年多的役兵选兵,多达七十万新军军卒。

诸多的条件汇总起来,赵曦想不出倾全国之力对战一个西夏,还会有什么意外的。

基本确定了,在来年的春季,开始从麟府、环庆、鄜延、秦州、兰州、河湟全线对西夏推进······这个时间,青草刚刚冒头,战马营养处于失衡状态,正是西夏骑兵最虚弱的时候。

东线、南线对西夏推进的同时,在适当的时候,或者说当金山可以通过大量军伍和战车时,偏师出其不意的从沙洲向东······

这是一次倾国之力的大战,也是准备对西夏的灭国之战,酝酿了近三年,经过了无数次的讨论,整个内阁对于部署都已经相当熟悉了,包括排兵布阵,各方面军伍的将帅,都是经过多次商讨完成的。

所以,这时候,赵曦就成了最清闲的一个。朝堂是很紧张,做君王的赵曦最闲。

第694章 形势突变

形势突变。

初春的大朝会,也算是三级决策制的第二届第二次大朝会,只是很简单,很快速的处理完常规的事宜,甚至还留下了很多搁置处理的议题。这是大朝会实行以来从来没有过的。

然后,内阁首辅富弼富演过,直接宣布国朝进入战时状态,也就是官家所说的一级战备状态。

首先蒙圈的是那些议政和参政,根本不知道是怎样回事。由于官家、内阁全部、重量级议政一致通过,按照三级决策制的规定,整个大朝会的臣工,包括整个国朝必须无条件执行······

国朝各州府郡县的治安,将由退役的老军卒为主,各州府衙役为辅,全面接管各州府郡县驻防安靖事宜。凡在朝廷战备令撤销以前的违犯刑律事宜,一律从严从重从快处置。

国朝境内所有常平仓,从宣布进入一级战备状态即日起,全部由户部、市易寺、三使司接管,监察衙门派驻监察官进行监管调配。

从大朝会结束后开始,国朝所有轨道运输停止商用,即全运力运输战略物资,从粮食、军备、军伍等。

国朝州府郡县,将历年累积的民役进行统计,在取消战备状态之前,实行轮岗制,在确保春耕的基础上,所有民夫要严阵以待,随时听候调遣。

国朝所有州府郡县的官员、吏员,一律取消休沐,以州府为单位,进行统一调用,全力保障前线物资保障事宜。

成都府路,保留六成以上的军卒,布防在大理边境,将与矿城兵衔接,提高对大理境内的提防。

广南路整体驻防军伍不做调动,全数布防在临近安南的州府,提高警戒强度,一旦出现安南在粮食交易上的意外,广南路可以临机决断,直接攻入安南,以确保国朝战备时期的粮食用量。

各地方州府,也要对国朝各地的粮食储备进行统计,做必要的应对危机准备。

其他国朝的所有地方州府郡县的驻防军伍,一律北上。淮河以南的驻防军伍,除服役三年以上的老兵外,全数开拔河北、河东边境线,对北辽严阵以待。

剩下的所有军伍,一律奔赴环庆、鄜延、麟府、秦州、兰州、河湟一带,由枢密院会同兵部,合理调配······

“国朝将对西夏作战,这一次,朝廷是倾全国之力,准备一举灭西夏,进河西,打通河西走廊,畅通与西番的商路。以上决策乃是内阁决议,国朝各地方州府必须无条件执行。”

“事关重大,自即日起,大朝会执行最为严格的保密制度,所有参与大朝会的官员,必须接受监察衙门、皇城司的监督,确保在正式宣战之前,朝廷谋划的保密性。”

“同时,本次大朝会取消其他的议政、论政事务,所有的议题将围绕朝廷的决议进行查漏补缺,以完善朝廷决议。”

大朝会仅仅进行了一天,富弼就在大朝会上这样宣布了,也就是自现在起,国朝就算进入了战时状态。

富弼是沉甸甸的,一点都不轻松。这次所有的决议,都是内阁经过多番商讨形成的,基本上也是遵循着官家的思维方式形成的。

为这次内阁决议的全面性,内阁大臣就不必多说了。富弼先后征求了吕惠卿、苏颂、薛向、沈括、欧阳修、吕公著、韩缜、李诫等人,甚至包括贾宪和申天赐这样的低阶官员,目的就是为尽可能的符合官家的思维,能尽可能的周全。

从传言官家追求长生不老,再加上选秀的议题一出,官家就彻底算是不理朝政了,最起码在表面上是这样。虽然每次的内阁议事,官家都在场,却从不多言,只是单纯的倾听。好像真的昏聩了一样······

富弼几次都有深度征求官家意见的念头,一次次的打消了。

到这个阶段,富弼乃至整个内阁都明白了。三级决策制,其实是一个相当灵活的制度,也是一个君臣协调的一致的制度,同时也是君王可以任意收放权利的制度。

比如早先,官家直接决断的事宜,可以直面内阁时通过,然后由朝廷执行。比如现在,内阁商讨形成的决议,也可以以大朝会的形式,最终形成诏令,朝廷执行。

这一次,官家有意退让,就是让这种制度以另一种形式体现,体现三级决策制的优越性。

一直以来,自从三级决策制推行以来,几乎全部是官家在主导,让内阁真的有了辅助的认同。而这一次,官家似乎是要全权放给内阁,议政以及大朝会了。

富弼能领会官家的意图,所以,整个商讨的过程,都配合着官家,让整个内阁和部分议政大臣商议,最终形成大朝会公布的内容。

大势已经形成了,赵曦是真的没必要再去操心细节,朝廷既然养了这么多的朝臣,又是这个时代的精英,这些年应该也有钻研自己那些不成熟理论的现象······毕竟是君王思想,总是有文人会用心的,包括重臣。

所以,赵曦觉得是时候试试朝廷处理问题的水准了。

总体而言,确实很不错。不管是因为朝臣对西夏的恐惧心理,还是真的基于狮子搏兔需全力的考虑,内阁大臣商议的内容,在赵曦看来已经相对完善了,甚至他也找不到可以补充的内容。

当然,这些都是高屋建瓴,提纲挈领的内容,具体的操作,每一个单独的任务都不尽相同。还需要执行官员的智慧,同样也需要朝廷出台一些细则。

比如军备转运,局部战争和全面战争对于工坊城的军备生产、储备、转运都是一次考验,同时,这一次还需要完善如何与民夫转运衔接。

比如粮草供应,涉及到征收、统计、调配、转运、储备等等,不仅仅对于轨道方是一次考验,对于户部、市易寺都是一次验证执政能力的大考。

比如军伍的部署,对于枢密院和兵部,以及地方安靖等事宜,又将是一个新的议题。

一次倾全国朝之力的灭国大战,真不是简单的。

在赵曦看来,应该不存在战败或者溃败的可能,就是能否完成既定任务的问题。这一次,赵曦更想看的是,朝臣中是否能筛选出下一届内阁的好时机。

首节上一节817/1089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