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成了仁宗之子 第475节

参奏司马光的折子他可以留中不发,可他真的不希望朝议也撇开司马光。所以,就来了这么一下。

“臣参奏司马谏议滥用谏议职权,盲目指责……”

“谏议乃纠正陛下得失,臣不知司马谏议如何定义陛下失仪?”

“心中无国朝之大利,眼里存挑剔之小心,阻拦朝廷扬威已是在前,非议官家无错在后。臣以为,司马谏议已不足以担负谏议之责……”

果然……这才对嘛。朝议的开始,本来就是讨论司马谏议的,你们扯什么出兵与孝道的关系,还东拉西扯的没玩了。

臣工们是看到了赵曦脸上略带愧色,似乎真的对司马光的指责认同了。其实,赵曦心里是真觉得对不起司马老头……

新皇早朝,出现这种七嘴八舌吵闹的局面是第一次,新皇可能不适应这样的局面……这是大多数臣工如此认为的。

只有执宰……

富弼眼角抽抽,端着一盏茶都凉了,除了刚开始润了一下嗓子,这时候根本无心再饮茶。

官家又挖坑了!

散朝吧……不能这样下去了,这让司马君实没法下台了。

韩琦立于富弼身后,手拧着茶盏,不停的转,脑子转的飞快,想明白了官家的意思,也想到了官家下一步会做什么。

“政事堂奏对……”

赵曦也觉得差不多了。他还没有想让司马光出外的想法,只要他不在这事上多嘴就行。

司马光在士林有地位,有刚正不阿性子,朝堂绝对需要这样的臣子。

他不了解自己的谋划,有他自己的立场和理念,但不能否认他是个称职的谏议。

“臣自请出外……”

刚到垂拱殿,司马光直接自请外出。

他明白了,明白了御史和台谏为什么会咬着他不放,也明白了朝议时自己的冲动。

一心为国朝,却被一群人弹劾,还是背地里有利益的那一群人,以光明正大的理由弹劾自己。

他知道早就有了弹劾自己的折子,官家留中不发,他本以为官家会适当的制止这种混乱,没想到官家在做看客……这也是他对官家饮茶不满的原因。

他知道,官家应该无意将他留在朝堂。很失望,对朝臣失望,也对官家失望。

朝臣因利而不顾国朝之大义,官家置若罔闻!

如此,朝廷会偏离圣贤王道。

前朝衰败,谁都清楚,是因为从征伐当时的南诏开始的。

矿城?那就是在前朝的南诏之地。前朝军力强盛,却因南诏之祸而陷入泥潭,从而一发不可收拾,导致一个强盛的大唐衰败。

如今的国朝,仅仅是刚有起色,军备也只是略有改观。即便是几年前取得了对西夏还击战的大胜,那也是还击战,而不是主动进攻。

朝堂谁也明白,国朝的军备还不到由防御转进攻的程度,否则政事堂早就谋划平灭西夏了。

将士远征,还是干预他国内政,实在不是国朝如今该行之事。

可怜他司马光一颗赤诚之心!罢了,不能左右朝廷决策,倒不如眼不见心不烦!

“谈不上外出,到不了那地步……暂时搁置吧。”

没极力挽留,也没说同意,赵曦说了句模棱两可的话。

司马光抬头看了看官家,也看了看政事堂的诸位,拿出早已备好的折子……

“以史为鉴可以知得失。司马君实还是着急了!”

不得不说,司马光的折子那算是振聋发聩,以前朝为例,条理分明的阐述了如今国朝该怎样做。

司马光走了,回家待处置去了,可富弼等人还是没吭气。

这次这事很诡异,根本就不是官家的风格,在看不到官家明确目的前,没人想再多嘴。

矿城那就是个马蜂窝,谁挑蛰谁。

司马君实有道理,可涉及的利益太广,牵涉的臣工太多,不管如何决策,最终的结果都不好确定。

相公们很在惜自己的羽毛。

《论集议朝议保密疏》……

“诸位相公,朝廷无秘密,集议无秘密,这会导致在很多决议时,被市井、士林乃至朝臣非议左右决策方向……”

赵曦把自己准备好的保密法令拿出来了…~相信有司马光这次的事,这保密法令应该顺利通过。

这会是官家的目的吗?这跟矿城及粮食危机不相干呀!

确实很顺利,没人反对,司马君实的遭遇也是大家担心的。

蹭这样的时机,这保密法令很容易通过了。

毕竟大家的主意点集中在矿城,都在考虑粮食危机。同时,也很疑惑第一次集议内容被宣扬出去的原因。

有这样的法令,对于将来集议的相公,朝议的臣工有个约束,不至于屁大点事,也让整个汴梁议论纷纷。

就是司马君实悲催了。

第387章

这会是官家的目的吗?以矿城和粮食危机,就为了出台一项法令?

有一点可以肯定,这道法令的颁布,确实有缓解司马光情绪的作用,让他不至于硬梗着要外出。

可官家留相公们奏对,也只是把法令拿出来了,其他的什么也没说。

对于如何处置大理内乱,如何处置安南粮食交易的问题,一句都没提。

首节上一节475/1089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