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成了仁宗之子 第215节

知道太子,知道狄青,知道吕公著等几个教导,甚至知道护卫营多少,都可能。可这大理,居然连军卒的营盘都安排的相当合适。

侦查?不可能!这一路,护卫营几乎把行军线路五里以内全盘查了。

细作?若大理有心派细作于广南,也就是说他觊觎广南很久了,跟现在迎接的诚意又相悖。

难不成是广南那边有官员与这边私通?

赵曦再仔细想,邕州原来从知州以下,除了那个赵瞻投降了侬智高,再没活着一个。

至于桂州,大老远的,谁会专门跟大理勾结?

实在想不明白。

“交代将士们戒备吧!总觉得这事诡异。”

聚一起分析了半天,每一个可能都被否了。

没办法,只能是戒备了。

“殿下,会不会是益州?”

“益州?”

赵曦不明白,这又跟益州有什么关系。

他们是从广南过来的,并没有走益州这条路……等等……大理一直与国朝交好,那么益州这边就脱不开。

就如侬智高一直想内附一般,邕州的陈拱就不搭理。

还真有这可能!

“说下去!”

韩缜的这个提法很有道理。

“大理与国朝往来,皆是以益州为介。张方平与范相公交好,虽贬益州,仍试图推行庆历政策。”

“听闻这些年,张方平知益州,多与大理采买战马,以供西军之用。”

这就对了。

想必在南征军挫败侬智高之时,大理这边已经有所耳闻。紧接着,王师深入安南,并四处点火,并将安南于边境之军卒击溃俘虏。

大理自知在侬智高作乱广南之事上的错误,慑于对王师的恐惧,便提前向朝廷示好。

南征军所有的战报,国朝又会明发抵报于诸军州。

张方平知晓南征军情况是必定的。那么,在大理前往汴梁时,路过益州,张方平指教一二,还是可能的。

唉!家贼难防啊!

差不多,赵曦这样想的,跟事实差不多。

大理本来还真是迫于压力,外部的和内部的都有。所以不得不出了官方的文书,同意侬智高如果落败后,可以暂居元江。

至于大理所提议的,一旦侬智高成事,由双方出兵,平灭侬智高并划分广南……压根就没想。

这不,侬智高成不了事,没一年,就跑路了,也真就跑到了元江。

结果,大宋并没有因此罢休。在宋军攻打安南之时,大理就赶紧备了厚礼……从益州的大小官员,到朝堂的相公们,以及整个国朝的贡品,全有。

快马加鞭的赶往大宋,希望能在宋军攻打大理之前,从大宋的朝廷拿到原谅的诏令。

路过益州,看在厚礼的份上,张方平指点了几句,便有了如今边境接待的情形。

“营盘够多少军卒用度?”

“一万五左右。”

得!不用想了,肯定是张方平。

广南被打烂,西军远征后,留用五千西军,是朝堂在南征之前就有了议定。

这个张方平也清楚的。

没劲!真的很没劲!

赵曦突然有种莫名其妙的烦躁,摆了摆手,让大伙直接散了。

他就想不明白了。不管这么说,他们南攻安南,西转大理,这都是大事,严格来说是机密。

为了表现你的君子之风,这种事居然也可以拿出来显摆吗?就不担心将这万数将士的性命全葬送了?

也是大理不起歹心……好吧,你张方平懂大理,他们不会起歹心!

赵曦也只能如此为张方平找借口了,若不这样,他真有心拖出那孙子来,狠狠的踹两脚。

不是说赵曦就喜欢打战,能以和平的方式达到目标最好,问题是,张方平这样的行为让他很反感,甚至有些厌恶。

以小见大,赵曦不得不推断,整个国朝的士大夫,特别是自诩君子的士大夫,遇到像张方平这样的情况,会做出同样的行为来。

积重难返吗?积重难返啊!

“哥哥,卿兰不该硬要杀死侬智高!”

赵卿兰看赵曦回来闷闷不乐,还以为是杀侬智高有困难了。

“哦……卿兰,不碍事,也不是那事,是哥哥对有些事着急了。”

小姑娘没了家人,都能如此坚强。自己怎么就因为这点事就气馁呢?

这些年自己看着,已经知道国朝是怎样的情况了,这又是……

唉!安南的游击战术,安南的妥协退让,让自己多少有些膨胀了,甚至连这次这样这般进入大理,都是很不妥当的。

君子当三省吾身……嘿,自己也自诩君子了!

首节上一节215/1089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