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第一少 第1321节

晋阳点了点头。

这下还真是把郑家本家人给牵扯出来了。

既然拿了郑钧交上去的钱,再说跟钱庄没关系的话,朝中大臣谁会相信。

不过要是李承乾在长安真的办了郑家的话,恐怕其余的六大世家也会警觉起来了。

所有的账本在被送到长安之前,都会被抄录一遍,留在玄世的手中,玄世还要根据这账本来处理洛阳城这儿遗留的问题。

长安和洛阳之间虽然离得远,但是对于百骑司来说,三天足够将消息送到皇帝李承乾的手中了,李承乾看到账本之后,会是什么样子呢?勃然大怒,还是因为早就已经有了心理准备而显得很淡然呢?

这些玄世都不知道,他只知道,李承乾会赶紧把洛阳县令的空缺给补上。

这几年的准备不都是为了这些吗?

长安,龙首原,大明宫宣政殿。

李承乾坐在宣政殿的书案前,而殿中下面两侧也坐着几位朝臣,都是三省之中的重臣,以长孙无忌为首,默默的坐在下头,不敢吱声。

李承乾在从百骑司手中拿到账本和听到洛阳城发生的事情之后,别的政事也暂且放着不管了,手中的账本是越看越恼火,当即将三省之中的几位重臣还有户部的尚书两位侍郎给召集到宫中了。

“朕手上有一本账本。”宣政殿之中沉默良久,李承乾这才算是开了口。

听到李承乾的声音之后,殿中的诸人皆抬起头来,看向了李承乾,确切的说,是看向了李承乾手中的账本。

“大唐设立钱庄已经有些年头了,在座的诸位应该也知道,起初钱庄是由太上皇与齐国公提出,而后户部收集民间资料,历时大半年,准备颇多,耗费许多心血,这才将钱庄在整个大唐推广开来,这各种艰辛,户部的人,你们应该知道吧?”李承乾看向户部的三名官员。

“是。”户部的三人应声道。

而这三人之中,有一位,赫然是玄世的熟人,也就是房遗爱,当初钱庄的事情他就在户部,也是程参与的,后来户部有人调走了,侍郎的位子空缺了出来,房遗爱就上位了。

“然而现在,有人竟然私自操控钱庄,从钱庄之中谋取巨额钱财,与朝廷,与国库争利,做空钱庄,制造假账蒙骗朝廷。”李承乾怒极反笑:“若是此事朕不查,是不是要等到钱庄开不下去了,地方上才能上折子,朕才能知道这种事?”

“陛下且息怒,钱庄创始之初,总会有大大小小的问题,朝廷针对这些问题,一一去改进了就是。”长孙无忌说道。

“长孙大人说的不错。”李承乾笑道:“一一改进,但是等到钱庄的问题改进完了,朝廷也彻底失去了百姓的信任。”李承乾说道:“仅仅是朕手上的这一本账本上的记载,短短两年之中,钱庄做空便有一千三百万钱,也就是说,国库损失足足一千三百万钱,这还仅仅是一处地方的钱庄,那整个大唐的钱庄加起来呢?这是一个什么样的数量?诸位,心中可能猜想出一个大概?”

李承乾极其不喜欢长孙无忌这种敷衍了事的态度,钱庄的事情如此重要,事到临了,还能这般平淡的说出如此堂而皇之的话来。

“陛下。”房遗爱拱手说道:“仅仅是一地钱庄,便有一千三百万钱的亏空,整个大唐十三道,钱庄上万,不管是繁华之地,又或者是贫瘠之地,若是均算下来的话,臣自己估摸着,绝对不会少过两百万钱,因此,这个数目,臣不敢估算,但是臣知道,整顿钱庄一事,已然是迫在眉睫了。”

“房侍郎说的不错。”户部的其它两个官员也站出来帮着房遗爱说话,当初钱庄是他们户部上上下下大半年的心血,仅仅是调查民间的资料就用了大半年,筹备钱庄还有一年的时间呢,好不容易把钱庄推出去了,户部的官员坐在长安城的官邸之中等着收钱进国库就成了,但是现在竟然有人从钱庄之中弄出这么多钱去,亏的可不是朝廷的国库嘛,户部的职责是什么,一大部分就是要替朝廷守着国库,守财奴的名号是怎么来的?就是因为以前朝廷不管是哪儿用钱都找他们,而他们知道,国库里没钱,没钱怎么给钱?

户部的人一直指望着通过钱庄打一场翻身仗,谁不想财大气粗,在朝中有面子有地位,现在蹦出来一些人竟然打钱庄的主意,是可忍孰不可忍。

户部的三位主事的,除却房遗爱之外还有其它两个人,均不属于七大世家门系之中,若是有,李承乾也就不会把人给找到这宣政殿之中了。

既然李承乾心里惦记着钱庄的事儿,所以户部说的算的,能够决定事情的人之中,绝对就不会有七大世家门系之中的人,早前有过,但是借着登基那会儿给调动走了,现在户部之中虽然还有七大世家的人,但是大多都是闲散职位,管不得太大的事情,户部之中,说的算的,还是在场的这三个人。

或许这三个人与七大世家还有些什么交情来往,但是在眼下,当着皇帝的面儿,他们需要一个态度,到底是要为皇帝办事,为朝廷办事,还是为七大世家办事,这个态度要是表明不了的话,接下来倒霉的不是别人,就是他们了。

第一千零八十二章:长安朝臣

“陛下,虽说只是一本账本,但是也足以反映的出来钱庄存在的诸多问题,陛下要彻查全国各地的钱庄,这势必要掀起一阵不小的浪头来,臣以为,查肯定是要查的,毕竟涉及到国库的钱财,但是不能急,不能猛,一边彻查,朝廷也要做好十足的准备。”褚遂良说道。

“褚爱卿可以说的更详细一些。”李承乾看向褚遂良说道。

“当初钱庄的事情是户部立项,而后推广到整个大唐,现如今钱庄发生这样的事情,也足以让人看清楚钱庄之中所存在的弊端,臣以为,此事,还应该是由户部来牵头,给出方案,革除钱庄的弊端,亡羊补牢,为时未晚。”褚遂良说道。

“户部,你们以为呢?”李承乾看向户部的三人。

“臣附褚遂良大人之议。”户部尚书拱手说道。

这事儿本就是他们的职责范围,钱庄是他们牵头推广的,现在出现了问题,也自然得是他们来补救,当初出方案的时候,最熟悉钱庄运营的,可就是户部的人了。

“如此,钱庄弊端补漏的事儿,就交给你们户部去做了,尽快拿出一个方案来,送到宫中。”李承乾说道。

“是。”户部尚书拱手说道。

“至于牵扯到这钱庄之中的人,诸位觉得,该如何处置啊?”李承乾的目光扫视过众人。

其实李承乾心里知道,玄世在外面,既然把事儿给查出来了,账本送到长安来了,主犯肯定是活不成了,但是李承乾想想五姓七宗的这些世家,明明已经家财万贯,还要与国谋利,心里就老大不是滋味儿,主犯为什么能够侵入钱庄?还不是本家在本侯撑腰?他们弄到的钱财,大多还不都是上交到了本家的库房之中,不然年底做什么账本?

李承乾真正的想要处置的,是五姓七宗牵扯到钱庄的人在朝中的势力。

说他们跟这事儿没关系,不沾染,谁信?

没有他们在朝中的威势,钱庄岂会就犯?

五姓七宗,每一家都像是一棵大树,而那些主犯就是一些树枝或者是树叶,摘掉了树叶,砍掉了一小根树枝,对于整棵树来说,并没有什么影响,到了一定的时候,它还会重新长出来的。

而李承乾想要的是不再让他们继续长出来。

“老师觉得该如何做?”李承乾的目光看向于志宁。

在李承乾还是太子的时候,于志宁就在东宫,于志宁的性子李承乾是知道的,刚直不阿,遇到类似于这样的事情,于志宁的看法也是最激进的,而现在,李承乾需要于志宁的这份激进,他需要于志宁打开这个话头,揭开这个话题,而后他再顺水推舟的整顿这这些世家在长安之中的势力,首当其冲的,就是账本已经落在李承乾手里的郑家。

不过,显然李承乾有些高估了于志宁,在东宫的时候,于志宁就不买李承乾的仗,现在李承乾成了皇帝,询问他的看法,而于志宁也显然没有明白过来李承乾的意思,或者说,他明白过来了,但是他不想让李承乾那样做,所以干脆就敷衍过去。

“陛下新政,若是手段太过激进,难免会让朝中群臣动荡不安。”于志宁说道:“臣以为,户部针对钱庄之弊端进行革除,这是好的,至于其它的......”

“老师觉得,伸手钱庄的人,就应该让他们继续逍遥法外?”李承乾问道,面色之中,也带着些许的不悦。

这于志宁往日的刚直不阿呢?怎么到了这会儿就怂了?这可不像他。

“这......”于志宁吞吞吐吐,有些说不出话来,其实他的本意也是好的,李承乾基今年刚刚继位成为皇帝,这年号还在贞观,没到永辉呢,眼见着离着元日也就只有不到半个月的时间,这个时候在长安城之中折腾出大动静来,有些不太值得,肯定会让人觉得新皇嗜杀,对新皇的名声不利。

但是李承乾也没想过自己的名声什么的,他要处理的,都是该处理的人,都是与钱庄亏空案有关系的人,这有什么好损名声的?既然敢犯法,那就应当处置,这是公事,也并没有夹杂皇室的私人恩怨在其中啊,更何况,李承乾与他们也没有什么私人恩怨。

“李敬宗。”李承乾看向了李敬宗:“李爱卿以为如何?”

“回陛下,臣以为,钱庄之事,当用重典,若只是轻轻松松草率处置了,是不会让后来之人有敬畏之心的,今天钱庄所面临的问题,后续的人还会犯。”李敬宗说道:“钱庄关乎天下百姓,与朝廷国库挂钩,我大唐富裕起来,也不过是这几年的事情,前车之辙,后车之鉴,大唐不能忘了以往过穷日子的时候,若是钱庄的问题得不到解决,钱庄亏空,那定然是国库就要贴补,国库就要亏空,国库亏空,难道大唐前行这么多年,又要把日子过回去吗?”

许敬宗说的头头是道,也把话说在了李承乾的心坎儿上。

李承乾的父皇李二陛下作为一个皇帝,十分优秀,而做儿子的想要超越当爹的这份功绩,说起来并不容易,李承乾在坐上皇位之前,大唐东西两线作战取得胜利,甚至还灭了新罗,这笔功劳是要算在李承乾的身上的,而李承乾自己本身也不希望他执政的道路开搞走低,也不希望大唐到了他的手里去走下坡路,而印证大唐实力的的是什么?国库的钱财,兵将的威武,朝臣的办事能力。

首节上一节1321/1729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