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初的决定,虽然为族人换来了安宁,可是现在看的话,是对,还是错?
他一手将马背上成长起来,拿上武器就是天生的战士的草原狼神的后裔子民,变成了现如今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躬耕度日的模样。
无论是契何力还是阿史那思摩,都没有发现玄世给出的这一条路背后隐藏的对于草原上的牧民来说的巨大危机,他们都是草原上成长起来的人,没有那么多花花肠子,而且玄世弄出来的东西,前无古人,他们也判断不了是好还是坏,只能看眼前,对于自己的族人是好的,那就是好的,至于往后几年或者是十几年,他们是看不到的。
看不到草原的命脉会被大唐一手掌控的结局。
真正到了那个地步,大唐想让草原和平,那草原上的人就得缩着脑袋,老老实实的放羊,要是大唐不想让草原上和平,没有大唐的调节,草原上的部族之间,那就打吧,打得头破血流,反正死的不是大唐人,那时候大唐就只要羊毛,至于你们的牧场划分,就不管了。
大唐不管,那草原上的部族之间,还是要打啊,凭实力说话,用实力抢地盘。
大军从长安城到安北都护府,因为不着急,所以在路上行军速度也不算快,一走就走了一个来月。
玄世是带着诏书过来了,所以一进了安北都护府之后,就接管了整个都护府,原本这里的都督,也要给玄世腾出位子来,为玄世打下手。
第九百八十四章:西面的动静
契何力和阿史那思摩两人轮流在城外驻守,每天都要到城中见玄世汇报军中的情况,战事未起之前,这些都是小事儿,只要把军队看严实了,其余的都不是问题。
而玄世也写信送回了长安,与工学院那边说羊毛的事情,与此同时,契何力也写信着人送回了铁勒部,让他们把今年剪下来的羊毛都收好,仔细的挑选之后会有唐人来收购。
在都护府安顿下来之后的玄世,开始密切的注意大唐东西两处地方的消息,再就是北面草原上的消息,从安北都护府出发的斥候带足了干粮清水,一队队的朝着草原出发,到了草原上之后,再分散开来,打听消息,一般一出去,就是十五天左右回来,而后城中会有接替换班的斥候继续出去,这样一轮一轮的不断的摸索着草原上的消息,确保草原上若是有异常的动静,安北都护府这边能够第一时间知道。
随着时间的流逝,玄世收到的消息也越来越多,李靖已经带领着军队到了陇西,吐蕃还没有动,李靖带兵到陇西,打的是巡防边塞的名头,消息肯定是瞒不住的,但是有这么个名头在,能够遮掩许多东西,而且,这么大大方方的带兵过去,也多多少少能震慑突厥。
毕竟当初吐蕃可是在这位大唐军神的手中吃了大亏的,现在,这位军神大爷又带着手底下的军队到边塞来遛弯儿了,吐蕃的那些贵族能不紧张吗?
至于东面可就热闹多了,薛仁贵已经领兵跟高句丽和百济的叛军对上了,因为对对方的行动消息了如指掌,到现在位置,大大小小打了十多次,薛仁贵未尝一败,差不多也将这两股叛军打的底儿掉了,接下来就等着新罗和倭国的兵忍不住踏足熊津了。
一旦他们踏入熊津的地界儿内,薛仁贵将毫不客气的对他们展开攻击,连派遣使者提醒都不带提醒的。
边界就在那里安安静静的不动弹,新罗或者倭国的兵踏过来,那就是侵犯大唐的领土,不打等着过年?
程处默和李恪也带着兵从长安到了熊津,与薛仁贵兵和一处了,正商议着接下来的行动,而刘仁愿的水师,也已经驻扎在了卑沙城,下一步就是要去汉州附近的港口,水师到了汉州港口的话,便是进可攻,退可守了,直面新罗的军队。
草原上依旧没有动静,而东面打得如火如荼,大唐在熊津与新罗和倭国开战的消息终于传到了吐蕃人的耳中,这会儿吐蕃人才知道,军神大爷带着十几万大军多边疆来是来干什么的了。
感情不是遛弯儿,是要来遛他们来了。
但是即便如此,吐蕃的那些贵族还是起了心思,如今吐蕃内部,松赞干布的孙子坐在赞普的位子上,超过七成的吐蕃贵族觉得这个位子不应该由这样一个小孩儿来做,当中五成的人都要推举松赞干布的那个庶子来做这个赞普,当然这当中也不乏那个庶子在吐蕃经营多年的结果。
原本以为松赞干布死了之后,赞普的位子会落在他身上的,但是自己的那个爹,还是觉得自己庶子的身份配不上那个位子,就将那个位子给了自己的侄子,那个屁大点儿的孩子。
就那个孩子坐在赞普的位子上,朝政大权还不是落在禄东赞这样一个外人的手里?
眼见着吐蕃内部的矛盾越演越烈,禄东赞还是决定通过战争,转移国内的矛盾,虽然现在在陇西吐蕃与大唐边界领军的是大唐军神李靖,但是与大唐打一打,总比吐蕃人在自家打得你死我活的,造成吐蕃内乱,时政动荡不堪要好得多吧?
通过战争,消耗掉一部分贵族,剩下的,再慢慢收拾。
这就是禄东赞所想的。
因此,当松赞干布的庶子找上禄东赞的时候,禄东赞要求他亲自带兵与大唐打,要是这场战争,大胜而归,这就证明,他的确有能力领导整个吐蕃,那皆时,由他来做赞普,禄东赞这个大相也不会反对,但若是输了,就老老实实的辅佐他的侄子,也就是松赞干布的孙子,现在吐蕃的新赞普。
禄东赞都这么说了,那也就只能如此了,再这么僵持下去,也没什么意义,因此,支持这个庶子上位的贵族们就兴奋了。
虽然对面是大唐的军神,但是仗也不是不能打,反正大唐人打不到高原上来,他们在这一点上,就已经是极大的优势了。
所以就一个字:打!
打完了,然后顺理成章的拿下赞普的位子,让现在的小屁孩儿赞普赶紧腾地方。
所以,陇西那边与吐蕃接壤的地方,打起来了。
打是打了,但是与大唐以往和吐蕃打仗的形式一样,依旧是双方年来我往的拉扯,吐蕃人变得更谨慎了,李靖只能静待时机。
就在双方僵持着的时候,李靖打算继续试一试引蛇出洞的法子,与刘仁轨商议之后,由刘仁轨上书朝廷,奏请李承乾。
问题就出在刘仁轨的这一道奏折上面,刘仁轨的奏折本身是没有什么问题的,有问题的是朝中的一位与刘仁轨有诸多过节的大臣,李敬玄。
李敬玄在朝中时任中书令,当刘仁轨的折子被递上去之后,在早朝的时候,朝堂诸公讨论刘仁轨的这封奏折的可行性,李敬玄便又站了出来。
依旧是反驳刘仁轨的奏折。
这也不是一次两次了,两人总是意见相左,两人总是对着干,也正是如此,时间长了,玄世才怀疑这李敬玄是不是对刘仁轨有意思,而刘仁轨又是个妥妥的直男,不从李敬玄,所以李敬玄才变本加厉?
当然,这只是内心不怎么纯洁的一个假想而已,两个半截身子都要进土的老男人,能擦出什么火花来。
但是李敬玄在朝中大肆反对刘仁轨的事儿,还是传到了在前线战场的刘仁轨的耳朵里去了。
于是,刘仁轨营帐之中的桌子翻在了地上,桌子上的东西散落了一地。
第九百八十五章:你行你上
“这个李敬玄,整天就知道跟我作对,若是寻常时候,也就罢了,现在大唐东面西面都在打仗,他还在朝堂上不消停,还要反驳我!”刘仁轨怒道:“本将就纳闷儿了,本将什么时候得罪过这混账东西了!”
这次的折子送到含元殿之中,折子上所写的事情,可不是他一个人决定下来的,这当中还有李靖的意思,若是这折子由李靖上的话,李敬玄断然不会这么反驳的。
也就是说,李敬玄就是冲着他刘仁轨来的。
所以,此时的刘仁轨大为恼火。
打仗的事儿,李敬玄竟然也要搀和上一把,真是把他给能耐了啊,能耐大了去了,一个文人,不好好的在朝堂上理政,还来批驳前线的奏折,不知道前线战场瞬息万变吗?远在千里之外的长安城,打仗的时候,连陛下都不敢随意指挥什么,他倒是在含元殿啵啵没完没了了,整得跟他多能耐似的。
可厉害死他了。
“将军息怒。”刘仁轨营帐之中的副将说道。
“息怒?本将军的怒火熄不了。”刘仁轨说道。
刘仁轨心里的火气的确已经到了熄不了的地步了,若是李敬玄现在站在他面前,他指不定就敢抽出刀来一刀把他活劈了。
他已经容忍李敬玄很长时间了,在朝中的时候,两人若是争执,也不过是些无关痛痒的事情,吵一吵也无妨,吵着吵着,办法就出来了,但是现在呢?是在打仗。
以前刘仁轨打仗的时候,李敬玄就老是喜欢在朝堂之上,给他背后捅刀子,现在刘仁轨的确是不能忍了。
叔叔忍了,婶婶也忍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