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士 第71节

三个人手中的笔一顿,而此时罗氏的脸上露出慈祥地笑容道:“都过来吃饭了。”

罗信将笔一放道:“吃饭。”

饭桌上的气氛有些不自然,罗平夫妇还头一次和县太爷的公子同桌吃饭,罗平也没有办法,心中也知道这需要一个过程,以后周玉来的时间多了,父母也就习以为常了。

吃完饭,罗信三个人并没有立刻开始抄书,而是沏了一壶茶,包括罗青在内四个人围桌而坐,聊天消食。

有罗青在,张洵和周玉也都明事理之人,自然不会总是去聊读书人的事情,便说着一些趣事,张洵说些在县学遇到的有趣的事情,特别是周玉已经是秀才身,曾经出去游历过,说起一些外地的风土人情,让罗青,罗信和张洵听得津津有味。

两刻钟之后,三个人有继续抄书。罗青受伤也不能够出去练武,便躺在了火炕上养神,不一会儿便睡了过去。罗氏抱着两套铺盖进来,这是为周玉和张洵准备的。

这三个人一直抄写到午夜时分,才放下笔各自揉着手腕相视苦笑。三个人都是一边抄写,一边理解着陆庭芳的精义,所以抄写得十分入神。直到手腕感觉到剧痛,握不住笔的时候才从沉醉中清醒了过来。

“休息吧!”罗信又甩了甩手腕。

张洵更是不堪,别看罗信年纪小,但是却自幼习武,身体比张洵结实了许多。所以罗信只是觉得手腕酸痛,而张洵此时都觉得整个右臂都酸疼。

口干舌燥,想要给自己倒杯茶,竟然连茶壶都拿不起来。倒是周玉的情况好一些,不管什么说,周玉都已经十八岁了,身子骨都长成了,看到张洵的模样,便主动拿起了茶壶倒了三杯茶。

罗信和周玉端起茶杯喝下,那张洵端着茶杯的手都一个劲儿地发抖,让茶杯的中的茶水荡漾出来不少。

放下茶杯,罗信在空中舞动了几下右臂,然后对张洵道:“张兄,我来给你推拿一下。”

“你会推拿?”张洵神色一愣,继而恍然道:“对了,你家是习武世家。那赶紧给我推拿一下,否则明天不能够持笔抄书了。”

“放心!”罗信笑道:“今日给你推拿,睡一觉之后,明天保证你生龙活虎。”

双手在张洵的手臂上推拿起来,疼得张洵龇牙咧嘴,可是当推拿完毕,那张洵却是高兴地低声呼道:

“太神奇了,好舒服。”

罗信便笑着转过头道:“来,周兄,我给你也推拿一下。”

周玉没有丝毫客气,干脆地伸出了胳膊。罗信对周玉这种爽快的性格也十分欣赏,便又给周玉推拿了一番,让周玉也连声低呼神奇。

三个人躺在火炕上的被窝里,身体虽然很疲劳,但是精神却是非常兴奋。脑海中不时地回忆着陆庭芳对于五经的理解,三个人不由低声地交流了起来。

这一交流,令周玉和张洵心中大惊。张洵还好一些,他已经有些习惯了罗信的妖孽,但是周玉就不同了。他和罗信之前没有什么接触,除了桃园文会那一次。

在那次桃园文会中,罗信所作的《桃园秋》确实给了他很大的震惊。但是那只不过是一首诗,诗词乃是小道,四书五经才是大道。而且诗词是需要灵性的,饱读四书五经的大文豪未必会做出好的诗词,但是有些经义一般的书生却作得一手好诗。所以周玉认为罗信就是有诗词灵性的人,但是经义却未必好。一个九岁的孩童就算是神童,又怎么可能通读四书五经,就算通读了四书五经,又怎么可能理解四书五经中的深刻奥义?

但是,这一刻,他的想法变了。他已经不把罗信当做一个小孩子了,而是把罗信当作可以和自己平起平坐,相谈论道的文人了。而且对张洵他心中也微微吃惊,虽然张洵在经义方面还稍显稚嫩,但是却也有了他自己独到的理解。他不知道的是,这是因为之前张洵还在上林村的时候,便经常和罗信坐而论道,受到了罗信来自后世的理论影响,他已经有那么一点儿跳出了这个时代的框架,有了自己的观点。

只是这么一点儿,就足以令周玉吃惊了。要知道他可是还深陷在这个的框架内,如今闻听罗信和张洵争论所言,仿佛打开了一扇窗户,让他模模糊糊地看到了另一个崭新的世界。

这还是罗信极力隐藏着后世的观点,只是拿出来一点点在这个时代还不显得突兀的观点,如果罗信彻底抛出了后世的观点,恐怕就会被周玉和张洵视为大逆不道。

当然,也正是因为罗信慎之又慎,挑选了符合这个时代,又稍微跳出这个时代框架的观点,才令周玉在震惊中对罗信深为佩服,同时对张洵还能够跟上罗信的观点也吃惊不已。要知道他可是有些跟不上罗信的观点。

“果然是神童啊!”周玉一边听着罗信和张洵的低声争论,一边在心中思索着:“不说这罗信将来一定不凡,就是张洵的前途也差不了啊!”

他的心中对罗信和张洵生出了浓烈的认同之感,觉得这就是他的知己,他的父亲曾经和他说过,一个文人能够在一生的求索道路上有三两知己,那是老天垂怜,天大的幸事,这一生将不再孤独,这是可遇不可求之事。

“洵弟,信弟,我们结为异性兄弟可好?”

求收藏!求推荐票!

第七十二章 决定

万分感谢hhxxjj8888同学(100)的打赏!

趁着张洵和罗信稍停争论的时候,周玉凝声说道。张洵和罗信就是一愣。结为异性兄弟在大明这个年代并不是只有武人在这样做,在文人之间也时有发生。只是瞬间,罗信就想起了前世看过的一出京剧《四进士》。

这个《四进士》说的正是这个时代的事情。

明朝嘉靖年间,新科进士毛朋、田伦、顾读,刘题四人出京为官,当时严嵩专权,同仇敌忾。结为异性兄弟,相约饮酒中,相互勉励,赴任后不违法渎职,以报海瑞举荐之功德。当时河南上蔡县姚廷春的妻子田氏图谋财产,毒死丈夫的弟弟姚廷美,又串通弟媳杨素贞之兄杨青,又把杨素贞转卖给布商杨春为妻。杨春听素贞哭诉,可怜她的遭遇,撕毁身契,代她告状。

正遇毛朋私访,代写状纸,嘱去信阳州申诉。杨素贞与杨春失散,遇到恶棍,被革职的书吏宋世杰所救,认为义女,携至州衙告状。田氏逼她的弟弟巡按田伦代通关节。田给信阳知州顾读写了求情信并送上三百两贿赂的白银。

田的下书差役,恰好投宿在宋士杰店中,宋偷看信文,发现与义女杨素贞事有关。顾读读到书信后,徇情释放了被告,押禁了杨素贞时,宋上堂质问,却被杖责后轰出堂来。遇到田春,杨春又叫去巡按毛朋处上告,毛朋接状,宋士杰作证,田、顾、刘均以违法失职问罪,判田氏夫妇死罪,为素贞申明冤情。

罗信便有些失神,不知道如今毛朋、田伦、顾读,刘题四人是否已经成为进士,或是是否已经出京为官?

他不知道大明的时代会不会因为他的到来有些改变,更不知道他们三个结为异性兄弟之后,会不会发生如同毛朋、田伦、顾读,刘题四人之间发生的事情。

罗信还在那里失神,张洵却反应了过来。他的心中对周玉也十分认同。周玉贵为知县之子,能够和他们两个结交,这就证明了他的品德,更何况他也十分钦佩周玉的学问,便立刻低声说道:

“敢不从命!”

话落,周玉和张洵的目光就望向了罗信。别看罗信和他们两个比起来那是真正的属于寒门,但是他们两个的心中却有一种感觉,罗信未来的成就绝对要超过他们。所以,他们两个此时的心中也很紧张。

一方面是如果罗信开口拒绝,他们就是失去了人生求索道路上的一个知己,另一方面也失去了颜面。

听到了张洵的话,罗信从失神中清醒了过来。他知道这个时候不能够犹豫,一旦犹豫便得罪了人,文人是最重脸面的。更何况他对于张洵和周玉的品德也十分敬重。张洵就不说了,自己的救命恩人,而周玉能够和自己抵足而眠,对自己父母尊重,这样的品德自己还有什么好犹豫的?

“敢不从命……”

说到这里,罗信突然想起了自己的大哥,他可不想自己的大哥一辈子只是做个务农之人,而且他也了解大哥的心性。别看大哥一副憨厚的样子,却是性子极犟。他的心中既然已经有了从军做将军的种子,就一定不会放弃。如果将大哥也拉进结拜之中,对未来大哥的路也好走了许多。

但是……

周玉和张洵愿意和大哥结拜吗?

周玉和张洵原本听到罗信答应,心中俱是一喜,但是随后就看到了罗信脸上的犹豫。不说周玉,就是张洵心中也浮现出一丝不悦。

难道我们和你结拜辱没了你吗?我们就那么不堪吗?

“两位兄长……”罗信放低了声音道:“不知道是否可以算上我大哥一个?”

周玉和张洵心中就是一松,这才明白罗信犹豫的原因。

是啊!

他们两个都是读书人,要他们和一个不识字的务农之人结拜,如果罗信理直气壮地提出来,那就是太不尊重他们两个了。张洵将目光望向了周玉,他的心里已经接受了罗青,毕竟他和罗青是从小玩大的,还是有感情的。周玉原本就是一个不羁之人,虽然罗青只是一个务农之人,但是他看重的是罗信,所以慨然点头道:

“这是应该的!”

首节上一节71/1704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