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在官场,不是你想做什么就能够做什么的。要看你是否力所能及,在力所能及的条件下,做了,也就做了。就算没有得到名利,也不会有什么损失。但是,如果力不能及,却勉强去做,结果很可能是身败名裂,甚至身死。
所以,罗信一向信奉,力所能及的事情,便毫无保留地全力去做。力所不及,便干脆试都不试。
他如今之所以紧张,便是因为如今他要面对的事情,是在他力所能及的范围之内,但是也达到了他力所能及的临界点。稍有疏忽,就超过了他力所能及的范围,换得身败名裂。
杀二百多个官员,而且这些官员中有着很多四品五品,甚至会涉及到三品。这些人有着自己的老师,有着自己的门生故吏。杀一个人,就会得罪一群人,杀二百多人,那会得罪多少人?
*
*
第一千一百一十一章 杀戮开始
如果罗信只是如此单纯地杀下去,他便真的成了一个孤家寡人。会受整个大明官场排挤。将来一旦落难,将没有人帮助他,尽是落井下石之人。
这就是罗信担心的,也是罗信走在能力范围的边缘。
如履薄冰。
好在和马芳一番相谈之后,他已经找到了解决的办法。那就是一边杀,一边扶持自己的力量。正因为想到了这个计策,他才给嘉靖帝递交了那份奏章。他心中计算了一下,这次大约会杀二百多官员,他却带走三百官员。
如此,就出现了一个问题。
并不是跟着他罗信离开京城的人,就一定都能够搭上这场顺风车,当上官。谁想当官,那得看罗信的意思。也就是说,罗信看中谁,谁就可以替岗当官。
这三百人当中,有七十多人都是复兴社的人。罗信会按照这七十多人的能力安排不同的官职。这七十多人都是自己人,必须用,而且还要用在重要的位置上。剩下的便是高拱的人,徐阶的人,和中间派。
中间派实际上是最让人头疼的一个群体。如果他们跟投奔,哪里还会等到现在?早就投奔高拱和徐阶了。要知道这次罗信挑选的人可都不是没有能力,只知道读书的书呆子。如同他们肯投奔高拱和徐阶,当然,在送些礼,应该都差不多能够混个一官半职。
这些人一方面是不想参与到朝争之中,另一方面是没有送礼。这没有送礼又分两个方面,一个是有钱不想送。一个是想送没有钱。
罗信不需要收礼。当然你如果依旧不想参与到朝争之中,一心想做闲人。罗信也不会巴结着去劝你。我罗信不需要你送礼,但是你却必须主动加入我罗信的阵营。否则,你就全当公费旅游了,跟着罗信转一圈,然后回去吧。
至于高拱和徐阶的人,罗信也会安排。不过安排的位置就不会太好了。就是这样的位置,也会先紧着高拱的人,徐阶的人要放在最后。
有了这样的计划,罗信才敢咬牙管这件事,觉得在自己的能力范围之内。一边清除一些蛀虫,一边培植自己的势力。之前复兴社的人,和亲近自己的人,要不就是一些小官,要不就是没有官职。如今这些人坐上了一个个位置,这就是一股力量,随着时间的流逝,随着这些人的成长,便会形成一股庞大的能量。
这次罗信带领的这三百人中,不仅仅是有没有职位的官员,还有一些已经有职位的官员,比如周玉和张洵等人,这些人一直也没有多大长进,有着徐阶压着,高拱又不关心。这些人能够还保持着七品官,没有被罢官就不错了。这次罗信把他们都召集来了,名义上是协助罗信赈灾,围剿流寇。而给那些没有官职的官员说法是,随同罗信,体验做官。也就是说给他们一个学习的机会,并没有告诉他们,罗信这次就是去杀官的,然后他们就可替代当官。
真的意图,整个大明只有四个人知道。一个是嘉靖帝,一个是罗信,一个是刘守有,一个是黄锦。
嘉靖帝知道这件事的重要性,自然不会说。罗信就更不会说。刘守有和黄锦如今与罗信就是穿一条裤子,当然不会说。所以,当这些人得到消息的时候,心情都不是很好。
兵荒马乱的,呆在京城多好。谁愿意出去赈灾和剿匪啊?
累不说,说不定还会死。要知道那些流寇可不是什么善人。
当即,这些中就有不少的人开始找门路,想要不去。当然能够找到门路的都是高拱和徐阶的人,其他的人想要找门路,也找不到。
当然,复兴社的人还是找到了罗信,就连周玉等人也来到了罗府。他们八个人如今也都是有官职在身,包括徐时行也来了。他们来找罗信,不是不想跟罗信去,而是来问问罗信,需要自己等人做什么,才能够更好地辅助罗信。
对于他们的态度,罗信很满意。给他们讲述了这次赈灾和围剿流寇的重要性,而且只有半年。因为南北两方给大明的压力太大了。
周玉,张洵和徐时行等人的神色也严肃了起来,这些人都是精英,对时局有着自己的分析,只不过受困于消息不全,没有意识到严重性。再说,他们原本就是来帮助罗信的。他们没有太在意自己当官当的好好的,就突然被调到罗信这里来了。整个复兴社都有着一个想法,一个目的,那就是扶持罗信。放弃自己的利益,扶持罗信,只有罗信走上了高位,才能够反过来拉他们。所以,放弃自己的官位,来帮助罗信,他们心中没有任何怨言。再听到如今的局势,和他们此时的任务,整个人都亢奋了起来。
如今看似局势糜烂,但是对于想求取功名的人,对他们来说却是一个难得的大时代。也只有在这样的局势中,英雄才有用武之地。
次日上午。
罗信带着一千骑兵,刘守有带着五百锦衣卫。再加上三百官员,便离开了京城。
没有人觉得不正常,既然如今罗信主管赈灾和围剿流寇,下去视察,这不死很正常的事情吗?
什么?
带一千骑兵和五百锦衣卫?
如今流寇遍地,多带点儿兵,有什么奇怪的吗?
带三百官员?
陛下不是说了吗?那是给这些官员一个学习的机会。
但是……
当一个消息传到了京城,所有的官员都震惊得眼珠子差点儿掉下来。
罗信带着人第一目的地是山东,来到了山东,罗信便在当天抓捕了山东知府,同知等三十几个官员,抄家,没收土地家产。公布三十几个官员的罪状和证据,然后立刻从三百个随行的官员中挑选出来三十几个官员,替代了被斩杀的那些官员,治理山东。
周玉一步登天为山东知府,徐时行为同知。将一些不太重要的位置,分给了高拱和徐阶的人。并没有给那些中间派安排一官半职。
*
*
第一千一百一十二章 王锡爵劝说高拱
徐阶和高拱怒了。
罗信一下子斩杀是三十几个官员,这三十几个官员中有高拱的人,也有徐阶的人。他们的愤怒并不是徐阶杀了他们的人。他们也看到了罗信宣布的那三十几个官员的罪状。
是贪污了,而且贪污的数额还很大。
但是,罢官就可以了,为什么要杀?我们可是读书人,怎么就能够因为贪污就给杀了?
而且,一杀就是三十几个,这才是一个省份,等你走完了七个省份,你准备杀多少?你把官员当做了什么?当做了所以宰杀的羔羊?
这会出大乱子的。文官之所以地位超然,那边是一旦当官,便几乎是得到了一个免死金牌。即便是皇帝,顶多也就是将犯罪的文官罢官,发配,极少斩杀。这就是文官的特权。如今罗信便是撕破了这个特权,一旦给皇帝造成了一种印象,文官也可以像武官那般随便杀,今日能够杀别人,明日就能够杀我。
京城的官员一下子团结了起来,高拱和徐阶领衔之下,纷纷上奏弹劾罗信。但是,嘉靖帝看都不看,他此时正在看罗信的奏章,眉开眼笑。里面记载着落在在山东一行,抄家出来多少金银,得到多少土地。
这还只是一个山东省,不要忘记了,这次罗信是准备行走七个身份,七个省份下来,抄家得到的银子应该可以应付一年多,甚至两年的大明财政了。而且抄家得到的土地,也能够缓解大明的税收。解决大明的财政困难。
只要能够让自己清净,还管徐阶和高拱的奏章干什么?
不就是杀了文官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