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行三国 第98节

“你们能这么想,我很高兴。”孙策给周瑜递了一个眼神。“公瑾,这两个营就交给你吧,尽快完成挑选,加强训练。五日后旬校,我要看到他们的进步。半个月后,我希望他们能有一番新气象。”

陈生不解。“将军,什么是旬校?”

周瑜笑了。“二位有所不知,将军新立的规矩,凡是战士,十日一校,称为旬校,胜者赏,败者罚。二位来之前,上一次旬校刚刚过去五日,五日后,你们就要参加旬校了。二位,我的脸面能不能保全,就看二位能不能大力襄助了。”

陈生、张虎顿时后悔了。早知如此辛苦,还不如在袁术身边混混呢。

邓展和董聿交换了一个眼神,摇了摇头,毫不掩饰对陈张二人的轻蔑。“贼就是贼,乌合之众,永远不可能成为真正的战士。”

陈生、张虎顿时恼了,不约而同的起身,大声说道:“请将军放心,我等一定全力以赴,在所不辞。”

-

-

第143章 分谤

随孙策从军以来,周瑜第一次独立领兵。

周瑜与孙策同年,又情如兄弟,并称双璧,但周瑜也是个很骄傲的人,看着孙策短短的几个月就成为统兵数千的将领,他再为孙策高兴,心里多少有些遗憾。只是孙策有个名将父亲,近水楼台,他也只有羡慕的份。庐江周家是世家,还出过太尉,但他父亲只是一个洛阳令,不可能像孙坚扶持孙策那样一下子就给他几千人马。

现在,孙策满足了他的愿望,给了他两个营。

周瑜不愿意放弃任何机会,接风宴后又将张虎、陈生请到自己的大帐里,命人摆上茶水和闲食,促膝长谈。他先给他们解释了眼前的形势,袁术面临的机遇和困难,接着分析了攻打宛城的计划,最后又将孙策在何家庄园外整兵训练,大破娄圭和曹操的事说了一遍。

“二位,非常之时,必待非常之人。机不可失,时不再来,你们可不要再错过了。”

张陈二人原本的确有些疑虑,担心兵少了不够用。现在听了周瑜的解释,又有孙策本人的战例在前,和袁术部下那些看起来兵力不少,战绩却不怎么样的将领一比较,就算是笨蛋也知道精兵才是明智的选择。孙策以两千多人击败娄圭万人不仅证明了精兵可以以少胜多,而且足以证明孙策绝非普通人,他不仅继承了他父亲孙坚的勇猛善战,见识更甚一筹。

看看袁术麾下,虽然将领不少,不少人甚至出自世家,可是谁有孙策的战绩辉煌?如果说袁术麾下实力的派系是孙家父子,最有前途的将领无疑就是孙策。这时候再犹豫,那就是和自己的前途过不去了。

两人向周瑜躬身施礼。“愿奉将军令,万死不辞。”

——

在陈生、张虎的全力配合下,周瑜仅用一天时间就完成了将士的挑选工作。他不仅亲自把关,还对包括队长在内的百余名军官一一见面,询问他们的统兵经历和见解,最后挑出三十余粗通文墨的人,编成一班,请尹端给他们单独授课。

尹端是从行伍间杀出来的宿将,用了十多年时间才由一个普通士卒晋升到都尉,这里面的经验教训是任何一本兵书都无法提供的。由他来给这些屯长、军侯上课,解答他们在训练、战斗中遇到的问题,效果奇佳。不少人听了几句就如梦初醒,大呼有理,几乎没有任何障碍就能运用到实际中。

白天训练,晚上听课,理论与实际相结合,这些年富力强的中下级军官充满了干劲。

与此同时,周瑜也没有放松对普通士卒士气的鼓舞。张虎、陈生两部原本一共有近五千人,周瑜挑出两千三百多人,淘汰率接近一半。张虎、陈生各领千人,周瑜自领三百余人作为亲卫营。他亲自参加训练,与士卒一起吃饭、休息。每天晚上,普通将士沉入梦乡之后,他还要逐个大帐的巡视,确保每个士卒都能得到妥善的安排才肯休息。

周瑜年轻英俊,谈吐雅俗共赏,又有世家子弟的背景,一下子赢得了士卒的拥戴,平时见面时尊称他为将军,私下里提到他都称为周郎,颇以能成为他的下属而庆幸,陈生、张虎更是有事没事就往周瑜大帐里跑,比之前在襄阳时亲切多了。

两千多人的技战术也许还有待提高,但精神面貌却是一天一个样。

孙策非常欣慰。他知道周瑜是个人才,但眼看着周瑜在自己的扶持下迅速成长,他还是很有成就感。

对周瑜满意的不仅是孙策,袁术也非常关注。他到周瑜营中看了一次,然后就几乎无日不至,恨不得住在周瑜的大营里。一边看周瑜练兵,一边骂张勋等人无能已经成了他的必修课。阎象劝了几次,他也只是暂时收敛一下,用不了多久就故态复萌。

两日后,长沙兵五千人解到。袁术不顾阎象的强力反对,将这五千人直接交给了周瑜。接到命令,周瑜很尴尬,第一时间赶到孙策大营汇报。

孙策也有些哭笑不得。袁术真是二得不轻,如果是离间计,未免太明显。如果不是离间计,那他这心也太大了。即使是张勋等人不断送俘虏回来,刘勋、乐就又分别送来了南郡和江夏的郡兵各四五千人不等,袁术现在的总兵力也不过三万,而他和周瑜的兵力加起来仅精锐战士就超过六千,全部加起来超过一万人,已经占到了近一半。如果论战力,他已经是袁术麾下当仁不让的顶梁柱。

这时候还给他增兵,别说阎象担心,换成他,他也会担心。

当然了,担心归担心,他毕竟不是阎象,袁术给他兵,他没道理不要。至于周瑜的担心,他倒是很看得开。不管是不是袁术的离间计,他都不用担心周瑜尾大不掉。

这不是因为他相信周瑜的人品,而是因为技术优势全部掌握在他手里。如果周瑜要挖黄承彦或者辎重营的工匠,他肯定会怀疑周瑜的用心,但周瑜在这方面很有分寸,他与黄承彦一直保持距离,很少私下接触。如果这样他还不能对周瑜放心,也未必太小鸡肚肠了。

“给你就收着吧。”孙策搂着周瑜的肩膀,哈哈大笑。“你这也是为我分谤啊,我求之不得。”

周瑜苦笑,更加尴尬。他是孙策的心腹,但袁术似乎并不这么认为,一直将他与孙策并列看待,提到他们两人时,也经常是周郎在前,孙郎在后。袁术一再给他增兵,很难说没有用他来制衡孙策的意思,这让他很担心孙策会有想法。

“行了,你我之间,用得着这么提防?”孙策笑笑。“收下吧,军械的事我来解决。等襄阳的一千五百口新刀送到,你拿五百去,将亲卫营装备起来。”

孙策转身走到内帐,拿出一件金丝锦甲塞到周瑜手里。“从现在开始,除了洗澡,把这个穿在身上不准脱。你的武功那么差,别被人一刀捅死了。还有,不准学我冲阵,冲动的人有我一个就够了,你要做中流砥柱、定海神针。”

周瑜捧着金丝锦甲,郑重地点了点头。

-

-

第144章 千军破

孙策快步走进辎重营,几十口又长又大的木箱一字排开,其中一口已经打开,里面排着数十口长刀,和孙策所用的形制相似,花纹也非常相近,烈火升腾中的凤凰栩栩如生,仿佛随时可能展翅飞翔。

孙策拿起一口刀,拔刀出鞘,组合成长刀,舞了两下,手感很不错。他摸了摸刃口,刃口很锋利,泛着淬火特有的颜色。看来蔡家工匠的水平见涨,淬火的水平已经很稳定了。

“看这儿。”黄月英见孙策只顾看刀,没留神刀铭,连忙提醒孙策。孙策定睛一看,这才发现吞口处刻着三个篆字,只是他一个也不认识。“这是什么?”

“千军破。”

“千军破?”孙策还是一头雾水。“为什么取这个名字?”

“不明白?”黄月英很失落。“那你总该知道为什么刀镡会是这个形状吧?”

孙策摇摇头。他真没关心过这个问题,只当是为了好看呢。

黄月英的细眉高高扬起,又耷拉下来,一声轻叹。黄承彦看在眼里,眼中全是笑意,却不肯开口。正在这时,外面走进一个人来,正是庞山民。他快步走到孙策面前,微微一笑。

“将军,我猜一猜,行吗?”

孙策点点头,嘴角挑起一抹微笑。这是襄阳帮故意的吧,串通好了,好让庞山民闪亮登场。

“将军起自江东,江东有史以来最著名的英雄就是项羽。项羽有万夫不当之勇,辟易千军,灭秦而分封十八诸侯,号西楚霸王,故刀镡形如凤羽,刀名千军破,是希望将军继前贤之烈,辅佐袁将军建桓文之功,阿楚姑娘,我说得对不对?”

黄月英咬着唇,斜睨着孙策,似笑非笑。

孙策原本没注意,庞山民一点破,他才意识到这里面大有文章。甚至庞山民所说的都是表面文章,真正的含义只能意会,不能言传。

什么辅佐袁将军建桓文之功,他们要是看得上袁术,何至于等到现在?凤凰也好,朱雀也罢,其实都是代表南方,项羽是楚人后裔,他们的期望是孙策至少要割据一方,割据吴楚,如果能像项羽一样称霸天下就更好了。

再往深处想,其实还有一重意思:自从董仲舒将阴阳五行整合进儒家学术,谶纬学说兴起,三统说就和五德说一样就成为汉代朝野都奉为圭臬的政治大纲,土德即将代替火德,舜帝后裔当代替尧帝后裔,不仅普通人坚信不疑,就连刘氏皇室也没什么异议。

首节上一节98/1879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