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行三国 第912节

即使有诸葛亮和陆议两个助手,还有军谋处二十几个谋士协助,郭嘉还是不敢大意。在接下来的两三天时间内,袁绍的命运将被决定,山东的形势也将基本确立,在这种关键的时刻,就算让他去睡觉,他也睡不着。

从子时开始,韩银就不断有消息传来,黎明时分,韩银率领两千西凉骑兵准时赶到西赤城。虽然经过一夜行军,但韩银一点也不累,反倒有些亢奋。他等这一天等得太久了,尤其是听说马超、阎行先后立功,大杀四方,他这心里就像养了老鼠似的,痒得很,迫不及待的想上阵。

孙策将阎行叫了来,一起吃早饭,顺便向韩银交待整个战术意图,由阎行从旁补充说明。即使加上韩银的人马,他也只有三千骑,不到袁绍的一半。这一战要想成功,不仅需要每一个骑士都全力以赴,各部之间配合更要高度默契,尤其是韩银。他是奇兵,是暗箭,要一箭封喉,稍有差池,奇袭变成缠斗,结果就很难说了。

孙策最后说,只要韩银能按要求打好这一仗,达到预定的战术目标,不管最后的结果如何,保证让韩银风风光光的回到长安,一千套骑兵甲胄是起步价,到时候再送上一份厚礼。要是因为韩银出了意外,那可别怪我翻脸不认人,别说骑兵甲胄,连这一年的伙食费都得给我吐出来。

韩银连连点头,拍着胸脯保证不会有问题,一定完成任务。

孙策让韩银抓紧时间休息,随即派人通知孙坚。韩银已经到位,计划开始实施。

第1471章 翻盘的机会

战鼓声雷鸣,又一阵箭雨射上天空,飞越百余步,射入冀州军阵中。

两千弓弩手,三十架弩车,连续不停地发射,将一阵阵箭雨倾泻在冀州军的阵中。官渡水中,四十艘战船一字排开,每艘战船上都有一架抛石机,将燃烧的草球、装满石脂的陶罐砸向冀州军头顶。河面上船影如织,不断将草球、陶罐送到抛石机前。

在江东军强大的远程打击面前,冀州军苦不堪言。甄俨原本带了一些抛石机来,可是被孙坚毁掉一半,剩下的又被袁绍调去攻打鲁肃的阵地,甄俨手头剩下的几台抛石机又受到重点关照,没打一会儿就被毁了。

和江东军相比,不论是抛石机的性能还是操作抛石机的技能,冀州军都差得太远。

没有了抛石机,只剩下强弩手,甄俨有些顶不住了。冀州军最大的优势是强弩,可是在孙坚的弩车、抛石机面前,强弩已然没什么优势可言,几天打下来,强弩手损失惨重,已经无法和孙坚抗衡。一旦远程打击力量被摧毁,进入短兵相接,他所领的冀州兵根本不是孙坚手下那些虎狼之师的对手。

甄俨一边苦苦支撑,一边派人向袁绍求援,希望袁绍派骑兵突击。眼下能对孙坚形成威胁的只有骑兵了,如果袁绍能派甲骑助兵,那就更好了。不过甄俨不敢有这样的奢望,袁绍只有三百甲骑,还要用来攻击孙策,是不会用来增援他的。

妹妹要嫁的毕竟只是次子袁熙,不是长子袁谭,也不是袁绍最喜爱的儿子袁尚。说起来还是甄家的名声太差,不入四世三公的袁绍青眼啊。一想到这件事,甄俨就觉得憋屈。甄家附逆,袁家又能好到哪儿去?袁绍就是王莽,他还有脸看不起依附王莽的甄家?

不过这些话只能在心里想想,甄俨可不敢表露在脸上。

“快,向主公求援。”甄俨再次下令,一名亲卫骑士翻身上马,拨转马头,正准备策马离开,又被甄俨叫住了。甄俨用手搭在额头,当着刺眼的朝阳,仔细看了一眼对面的阵地,心中一阵狂喜。“告诉主公,孙坚将弩车全部调到了正面,侧面空虚,有突袭的机会。”

“喏!”骑士猛踢马腹,战马奔驰而去。

甄俨看着远处的阵地,抑制不住心中的喜悦,乐出了声。百忙之中,他居然发现了孙坚的破绽。孙坚为了加强正面突击的力量,将部署在侧翼的弩车全部调了过来。弩车是对付骑兵的利器,尤其是江东军的弩车既可以发射巨箭,又可以发射集束箭,对骑兵的威慑很大。发射集束箭时,一架弩车当二三十名强弩手,十架弩车同时发射时,任何人看了都会头眼发麻,那些胡骑看到强弩手都怕,看到弩车更是避之不及。被强弩射中最多一两箭,受伤未必致命,被弩车射中就不是一两箭的问题了,覆盖范围以内,几乎没有幸免的可能。

甄俨兴奋不已,连续发出数道命令,下令各部互相掩护,梯次后撤,诱孙坚向前。步卒向前突击时,弓弩手、弩车和抛石机都会暂时停止射击,调整位置,这时候正是骑兵突击的好机会。只要骑兵能突破侧翼步卒的阻击,出现在孙坚身后,这一战逆转的机会就来了。

毕竟袁绍拥有实力优势,缺的只是一个机会。

身后有近六千胡骑列阵,相去不过数里,瞬息可至。

——

袁绍正准备撤退,突然收到甄俨的消息,又惊又喜。

孙坚急于求成,侧翼空虚?这可是突袭的好机会啊。鲁肃有坚阵,甲骑也无法击破,孙坚却是进攻方,阵型却是相对松散的,别说强悍的甲骑,就算是普通骑兵,只要抓住机会,那也是碾压似的胜利。

打不赢孙策,重创一下孙坚也行啊,至少能挽回一点面子。

袁绍几乎没有任何犹豫,让郭图、沮授指挥中军步卒先撤,赶到十字沟与荀衍会合,击破黄忠,西进洛阳,自己则率中军骑士增援甄俨,伺机击破孙坚。这几个月的战事实在太憋屈,他需要一次酣畅淋漓的胜利来一洗耻辱,现在机会出现了,他当然不能放过。不仅要战,而且要亲自出战。

郭图没有多说什么,领命而去。沮授也没说什么,只是关照张郃留神,确保袁绍的安全。他不觉得袁绍会有什么危险,孙策在官渡以南,只要毁掉浮桥,孙策短时间内就无法渡过官渡水,进入战场。等他赶到战场,袁绍应该已经击败孙坚了。即使不顺利,撤退也没有任何问题。

袁绍身边有六千多胡骑,还有张郃率领的大戟士,而孙家父子的亲卫骑加起来不过两千人,如果这样还担心袁绍的安全,无异于说袁绍无能,只会激起袁绍的愤怒,说不定要和孙家父子决一死战。

没有任何人反对,袁绍在甲骑和大戟士的保护下离开中军,奔向战场。蹋顿、汗卢等人接到命令,听说袁绍亲自出战,纷纷上马,一时间人欢马叫,士气高昂。匈奴人在颍川吃了大亏,连单于于扶罗都被射死了,鲜卑人和乌桓人也受到了不小的影响,吃了汉军将士不少白眼。此刻有机会一展雄风,他们都很兴奋。汗卢王抢先请令,率领两千乌桓骑兵直扑孙坚身后的圣女陂。

满宠、徐盛率领水师助阵,前锋直抵官渡,与韩荀对垒,第一时间看到了袁绍的大纛。他们不敢怠慢,立刻通知岸上的斥候,把消息送到西赤城。孙策收到消息,下令渡河。水师已经准备搭好了浮桥,两千多骑鱼贯渡河,然后兵分两路,阎行率亲卫骑迎战,韩银则借着渊水和圣女陂的掩护,潜伏在圣女陂的北岸,等待出击的机会。

袁绍很快就收到了消息。虽然有些奇怪阎行怎么会出现在西赤城附近,却没当回事。阎行名义上是孙策的亲卫骑,实际上和单独的骑兵营没什么区别,一向行踪不定,也许是为孙坚掩护身后,恰好部署在这里也说不定。他再强悍也不过是一千骑而已,自己有七千余骑,还有甲骑,只要小心点,绝不会让他占了便宜去,说不定还能为麹义、审配报仇。

如果此战击杀孙坚,孙策会不会报仇心切,穷追不舍?如果是这样,那就再好不过了,让郭图、荀衍在十字沟设伏,将孙家父子一网打尽。

袁绍越想越觉得不错,派人通知郭图,让他加快行军速度,赶到十字沟立阵。

第1472章 变阵

看到远处骑兵激起的烟尘,孙坚立刻下令变阵。

他原本西向列阵,与甄俨面对面,近两万大军南北展开,左翼更是深入鸿沟,由满宠与徐盛率领的水师承担,右翼则是从睢阳赶来的吕范,黄盖率领战斗力最强的主力为前阵,后阵是战斗力稍弱的屯田兵,由吕蒙指挥。变阵之后,黄盖成为左翼,保持对甄俨的压力,吕蒙则向后缩,依托河岸立岸,成了右翼,吕范则转向北,直面奔驰而来的乌桓骑兵,担任前阵。满宠、徐盛率领的水师则由左翼变成了后阵,还承担了输送骑兵渡河的任务。

整个战术都是事先反复讨论过的,从统军将领到曲军侯,每个人都知道自己的任务,随时待命,是以中军战鼓声一起,整个大军迅速转向,速度之快,配合之默契,让正在窃喜的甄俨大吃一惊。

知道江东军训练有素,不过这也太神奇了吧,两万人的大阵说变就变?

他隐隐有些不安,自己好像犯了一个错。他这两天一直被孙坚压着打,一退再退,已经认定江东军是精锐,孙坚更不愧是江东猛虎,战法强悍,攻势凌厉,自己初上战阵就遇到这样的高手既是不幸也是幸运,不幸的是打了败仗,幸运的是能在这样的高手面前败而不乱,始终维持着阵地的完整。可是现在看来似乎不是那么回事,孙坚一直留着手。以江东军此刻变阵表现出来的默契,如果孙坚全力以赴,他早就支撑不住了。

孙坚在等袁绍?

甄俨虽然狐疑,却无法确认。即使是在即将迎战骑兵的情况下,黄盖也没有放松对他的攻击,而且攻势更加猛烈,一支千人规模的步卒正沿着鸿沟北岸向西突击,企图突破他的右翼。右翼同时面对黄盖和满宠的攻击,损失最大,是他整个阵势的薄弱点。

甄俨不敢大意,下令全军向南收缩,增援左翼,为骑兵突袭腾出空间。既然袁绍亲自来援,甲骑必然出战。甲骑最擅长的就是破步卒大阵,从他的左翼发起攻击是最快捷的路径。

同样是变阵,甄俨的速度要比孙坚慢了很多。

汗卢王率领两千乌桓骑兵赶到战场,本以为看到的将是江东军薄弱的侧翼,因为敌人在他的右前方而不是左前方,用弓箭射击很别扭,所以他干脆放弃了骑射,决定用长矛、战刀近距离突击。乌桓人持矛近战的能力不如汉军骑士,但对付准备不足的步卒还是有优势的。

长矛紧紧挟在肋下,战刀高高扬起,汗卢王率领乌桓骑兵奔驰而来,发现眼前的江东军旌旗摇动,战鼓长鸣,正在变阵,心中狂喜。变阵是步卒最慌乱的时候,突击的阻力最小,他举起手中的战刀,下令进攻。乌桓骑士欢声雷动,大声呼喝着,策马加速。

看着乌桓人越来越近,蹄声如雷,大地都在震颤,吕范也有些紧张。如果不能及时完成变阵,被乌桓人突入阵中,不仅他的部下会损失惨重,还会直接影响孙策的整个战术安排。不过他没有大喊大叫,将士们已经竭尽所能,这时候再催促反而会让他们心生慌乱。

“亲卫骑准备,射手准备。”吕范摆了摆手。

“喏!”两百亲卫骑翻身上马,做好突击的准备。如果步卒来不及完成变阵,他们就会迎着乌桓人冲过去,争取时间。与数倍于己的胡骑正面冲锋,他们能活下来的概率非常低,但没有一个人犹豫,他们很清楚,孙策、吕范都不会让他们的牺牲有任何遗憾。

一名甲等射手、五名乙等射手赶到前阵,摘下了弓,举起了弩,准备射击,敏锐的目光在越来越近的乌桓人阵中寻找最有价值的目标,尽可能的打断乌桓人的冲锋节奏。

面对越来越近的乌桓人,没有人大喊大叫,都在鼓声的指挥下做着自己该做的事,终于抢在乌桓人赶到之前完成了阵型变换,大盾如墙,长矛如林,重重叠叠,坚不可摧。

看着江东军在最后关头完成阵势变换,冲在最前面的汗卢王惋惜不已。这么好的突击机会从手指缝里溜走了,江东军已经列阵完毕,如果直接冲上去,不管最后能不能破阵,他生还的机会非常小。他几乎没有任何犹豫,下令改变攻击路线,沿着吕范的阵势向东奔驰,继续向前。

号角声呜呜吹响,乌桓人拨转马头,划了一道弧,从吕范的阵前驰过。

看着乌桓人的阵型在自己面前展开,吕范就像看到少女解开了罗衫,兴奋地举起手臂,用力一挥。传令兵立刻挥动彩旗,战鼓节奏一变,由舒缓变得急促,如急风骤雨,一声接着一声,连成一片。

“射!射!射!”四个强弩都尉同时发出射击的命令,一千五百强弓手、三百强弩手开始急射。强弓手无差别覆盖,不问目标,只管连续射击,将尽可能多的箭矢射出去。强弩手则定点打击,以射杀对方将领和扰乱阵型为主要目的。

首节上一节912/1879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