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到消息后,郭嘉、庞统立刻调整了计划:朱桓继续驻守亢父,太史慈赶回东平待命。取得路招部的辎重后,朱桓守住亢父的底气更足,但太史慈的问题还没有解决,再不补充辎重,太史慈就很难坚持下去。鉴于程昱部已经被重创,郭嘉建议太史慈南下,谋夺南平阳、驺县。
南平阳位于任城与鲁县之间,位置与樊县相当,目前在曹昂的控制之中,守将是故济北相鲍信之子鲍邵。之前曹昂从纪灵手中夺取鲁县之后,就将南平阳作为要塞之一,储备了一些粮食,鲍邵进驻后又加以增补。如果能拿下南平阳,不仅可以彻底切断曹昂的退路,而且可以得到一部粮食补给。
但南平阳不太容易攻,尤其是在没有足够粮食的情况下。因此,郭嘉安排了另外一个计划进行补充,重新任命纪灵为鲁相,暂驻驺县,让他征集驺县、蕃县的物资,并将原属东海,现在已经割给孙策的合乡、昌虑两县暂时交给纪灵,由他统一调度,协助太史慈围南平阳。
至于臧霸等人,则安排他们北上,进驻刚县、蛇丘一带就食,那一带户口较多,容易收集粮食,又靠近山区,形势不妙,随时可以退入山中。
这是郭嘉的计划,但如何实施,由太史慈自己掌握,尤其是臧霸等人。他们不是孙策的部下,能不能说服他们继续配合行动,要看太史慈的本事。
太史慈接受了这个计划。但他请孙策给臧霸一个承诺。
孙策想了想。“我随你去瑕丘,与臧霸面谈。”
太史慈大惊,连忙摇头,表示太危险了。郭嘉也觉得没什么必要,臧霸的作用没有那么大,给他一点好处,让太史慈转告就行了,孙策没有必要亲自去。
但是孙策坚持如此。与臧霸见面只是其中一个目的,他更担心的是太史慈的安全。太史慈只带了三百亲卫营,速度是快,但风险太大。就算是精锐,来回五百余里,中间只休息了一天,体力消耗还是非常大。万一遇到敌人,哪怕是千余人,太史慈都会有全军覆没的危险。
“你们别忘了,我们的对手是袁谭和辛毗。袁谭有足够的兵力,七八万人,凑个三五千匹马很轻松,就算骑上马也不等于真正的骑兵,代步总没问题吧?以辛毗的能力,他不可能对子义的行踪一无所知,但凡捕捉到一点蛛丝马迹,就有可能安排针对子义的行动。”
孙策很严肃地说道:“这个风险太大,我承担不起,我要亲自护送子义回去。”
郭嘉听了,没再说什么,只是让孙策小心一些。他建议孙策留下一部分骑兵,空出三百匹战马给太史慈代步,加快行军速度,尽可能降低风险。
太史慈非常激动,但他什么也没说,只是躬身一拜。
——
亢父在任城西偏南,樊县、瑕丘在任城正北,而任城西北部就是一片地势低洼的荒野,一直延伸到钜野泽。冬天还勉强可行,最近雨水渐多,那里根本无法行军。孙策要去瑕丘,必然要经过任城。两城相距很近,又是交战时其,斥候密布,孙策出城不久,袁谭的斥候就收到了消息。
这也是郭嘉之前不同意孙策亲自去的原因,不过他也没坚持,因为他很清楚,袁谭就算知道孙策去了瑕丘,他也拦不住孙策。孙策全是骑兵,速度很快,而袁谭根本没有真正的骑兵。
除了武器装备,孙策等人一人双马,携带五天的干粮,出了亢父城就开始急行军。战马行军的步法大致分为五种,最慢的是常步,与步行速度一致,每个时辰大概十余里,是步骑混合行军时采用的步法;一种是速步,每个时辰四十余里,相当于步卒的急行军,骑兵的正常行军速度;一种是急速步,每个时辰六十里左右,是纯骑兵的急行军速度;最后两种是冲锋时的步法,不能用于行军。
孙策选择了急行军,每个时辰走六十里,如果不遇到意外情况,即使是加上中间休息的时间,一天之内也能赶到瑕丘。这样的速度已经超过了步卒的最快速度,袁谭安排的斥候虽然发现了情况,却来不及传递,即使他们以信号接力的方式传递简讯也有点措手不及。
一时间,袁军斥候乱作一团。
确认了路招部溃败,路招本人下落不明,辛毗就和袁谭商量,加强了大营周边的戒备,多派斥候。上午还算正常,到了中午,情况突然变得紧急起来,一个消息接着一个消息的送到大营,让辛毗应接不暇,这些消息不仅都提到了一个重要的名字:孙策,还呈现出一个时间间隔越来越短的特征。
这些特征表明,孙策正在迅速接近袁谭的大营,他的速度极快,几乎和斥候传递消息的速度持平。辛毗不敢怠慢,第一时间找到正在视察各营的袁谭,汇报了这个紧急情况。
袁谭又惊又喜:“孙策要袭营吗?”
斥候们传回来的是简讯,信息量非常少,辛毗不了解具体情况,也无从判断。他觉得孙策不太可能采取这种方式袭营,但孙策做事出人意料的太多了,他也不敢保证,上次在方与,孙策就打了他们一个措手不及。更关键的是,自家的底细自家清楚,就眼下这些乌合之众,战力连郡兵都不如,如果孙策袭营,他们别说拦住孙策,能不自乱阵脚就不错了。
“使君,有备无患,传令各营固守,派中军步骑迎战,多备弓弩。”
袁谭言听计从,立刻传令各营,大营里鼓角齐鸣,传令兵奔向各营,中军五营两营留守,三营出击,到大营外列阵,准备迎战。随着孙策越来越近,紧张的气氛越来越浓,整个大营都骚动起来,陷入一种无以名状的不安之中。
袁谭披挂整齐,刚刚准备出营,斥候来报:孙策经过大营外,向东北方向去了。
第1009章 纪灵
袁谭愣了片刻,长出一口气,一屁股坐在榻上,双手撑着榻边,无力的低下了头。他觉得好累,浑身没有一丝力气,连头都抬不起来。
外面传来急促的脚步声,袁谭下意识的站了起来,挺直了腰杆,昂起了头,大声说道:“不要慌,没什么好怕的,孙策不过千骑,纵使……佐治,是你啊,你怎么来了?”
辛毗看了袁谭一眼,挥挥手,示意卫士们出去。袁谭很尴尬,苍白的脸上泛起潮红。
“佐治,我……我是不是太紧张了?”
辛毗走到袁谭身边,双手按在他的肩膀上,让他坐好。“孙子兵法第一句说什么?兵者,死生之地,存亡之道,是天下最凶险的地方。身处这样的地方,紧张是再正常不过的事,不紧张的人只会丧师辱国,不会成为名将。”
袁谭吁了一口气,强笑道:“多谢佐治宽慰。”
“可是使君现在还不能休息。”辛毗拍拍袁谭的肩头。“诸营乱作一团,如果孙策真的袭营,后果不堪设想。借此机会,使君当巡视各营,看看哪些人可用,哪些人又是滥竽充数,奖能罚拙,再加以训导,提高战斗力……”
辛毗还没说完,袁谭就明白了他的意思,连连点头,欣喜莫名。“佐治,你说得太对了,这是一个好机会啊。平时他们一个个都自以为是,真伪难辨,现在事出仓促,能与不能,一见可知。我这就去,说不定能从中挑出一些可用之才。”
袁谭起身,匆匆出帐,带上亲卫去了。辛毗拱着手,看着袁谭离开,脸颊不由自主的抽了抽,慢慢地坐了下来。论紧张,他比袁谭还要紧张。论疲惫,他比袁谭更疲惫,后脑的伤口疼得钻心,就像一把刀往脑子里戳一样。华佗让他静养一两个月,不要太劳累,以免影响伤口愈合。可他怎么可能静养?不战败孙策,他永远无法安心。就算脑后的伤疤愈合了,心里的伤疤也不会愈合。
安抚了袁谭,让他去安定军心,辛毗的任务还没有结束。他定了定神,回到自己的大帐,一边继续处理连踵而至的消息,一边思考孙策此举的目的。
他总不会就是为了试探一下袁谭吧?
头皮一阵阵的发紧,血管跳得很快,牵动伤口,辛毗抬起手,小心翼翼的摸了一下。触手一片温热,不用看,他也知道伤口又裂了。他叹了一口气,让人将地图摊在地上,又叫来侍者重新上药包扎。他用的药是南阳本草堂的伤药,华佗说这药是眼下最好的伤药。听到这句话的时候,辛毗就觉得命运非常讽刺。他被孙策所伤,却还要用南阳的伤药,不知道是该恨孙策还是该感激孙策。
重新包扎完,辛毗趴在榻上,俯视地图。
侍者在地图上标出了孙策的行踪,随着一个接一个的消息传来,那条线的方向已经很清晰:樊县,如果再向前延伸,那就是瑕丘。那是太史慈、纪灵等人控制的范围。太史慈前些天赶到亢父,参与了袭击路招的战斗,现在战斗已经结束,太史慈返回驻地很正常,孙策去干什么?
辛毗的目光在地图上来回逡巡,最后落在南平阳。换了药,伤口的疼痛减轻了不少,他的思绪也变得清晰起来,一丝浅笑在嘴角渐渐绽放。他慢慢爬起来,自言自语道:“孙策,这一次,我让你有去无回。”
——
孙策急行军一天,披着晚霞,走进了太史慈的大营。
与袁谭的反应差不多,对这一千骑兵的突然出现,纪灵、臧霸都没有一点心理准备。好在是知非友,所以他们很快就镇静下来,纷纷赶到太史慈的大营来拜见。
纪灵的大营和太史慈的大营毗邻,来得最快。他拜见了孙策,礼节备至。趁着这个机会,孙策也好好打量了纪灵一番。对这个无论是历史上还是演义中都被当作二流将领的山东汉子,孙策有了新的认识。别的不说,他能在袁谭的猛攻下守住鲁县那么久,破城之后还突围而去,没有顺势投降袁谭,他的人品就非常不错。
“伏义,鲁城之战守得好,虽然最后失守了,不是你的责任。”孙策开门见山。“我给你一个机会,把鲁县夺回来,你继续做鲁相,如何?”
纪灵虽然有心理准备,但还是非常感激,连声称谢。太史慈扶着他,笑道:“伏义,将军不仅要将鲁县托付给你,还要将合乡、昌虑一起划归鲁国,从此这兖徐门户就交给你了,你可要守好。”
纪灵又惊又喜,连忙躬身拜谢。“将军错爱,灵敢不从命。”
孙策坦然受了一拜,这才抚起纪灵。“鲁城仓促难以夺回,你暂时驻守驺县,整顿人马。我已经传令豫州,最多半个月,会送三千人的装备到驺县。粮食你自己想办法解决一部分,我再从彭城运一部分。”
“多谢将军。”纪灵喜出望外。太史慈的人马用的就是豫州提供的装备,他们羡慕很久了。孙策给他提供三千人的装备,将大大提升他部下的战斗力。更重要的是,这表示孙策已经将他纳入嫡系部队考虑,没有因为他是新附的就别样看待。比起陶谦,孙策简直太慷慨了。
孙策随即将详细的计划说了一遍,纪灵听得非常认真。这可是他的新起点,能不能完成任务,对他以后在孙策麾下的前程至关重要。上一次他没能守住鲁县,有负陶谦,这一次绝不能重蹈覆辙。
这边正说得热闹,臧霸和昌豨来了,一看纪灵对孙策的态度,臧霸和昌豨交换了一个眼神,心中有些不安。臧霸快步走到孙策面门,躬身施礼。
“久仰孙将军大名,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