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行三国 第470节

杨修一时倒不好直接反对。“这些都是传说,村夫野语,所谓禹王台不过就是一个土丘而已,又没有什么碑碣,谁知道是真是假?”

“就算有碑,恐怕你也不认识这那些字。你连战国时期的楚文字都没研究透,还想认识夏初的文字?”孙策嘿嘿一声冷笑。“碑呢,我是找不到,不过我还是有办法证明自己的猜想。”

“怎么证明?”

“钱唐、余杭一带经常出现古玉,有些形制还很古怪。”

杨修脸上的神情顿时变了,他盯着孙策看了半晌,才不太确定地说道:“将军……不会是开玩笑吧?”

孙策笑笑,眼神戏谑。“你觉得我像是在开玩笑吗?杨德祖,机会就摆在你的面前,你如果不敢面对,现在回去还来得及。”他幽幽地说道:“这可比几篇古文尚书的影响要大得多,不仅你们杨家研究的今文经要遇到麻烦,整个儒家经典也许都要重写一遍。”

第735章 过去与未来

杨修没敢接孙策的话,眼神时而兴奋,时而不安。

在儒家文化中,玉器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甚至可以说是文明礼仪的象征。在现实中,玉器也与皇权息息相关,普通人是不能轻易用玉的,玉器的主要使用者就是皇家,琢玉几乎是一项专为皇权服务的技术,在民间根本没有市场。在读书人的观念中,玉器就是华夏文明,和蛮夷八杆子打不着。如果钱唐、余杭之间真有大量玉器遗存,这足以证明那片土地曾经有高度文明,说不定真是圣人到过的地方。

三皇五帝究竟是哪几个,就连最有学问的大儒也说不清,但巧的是,不管是说五帝还是讲三代,禹都是一个绕不过去的人物。不论是儒家还是墨家,对禹都非常推崇,《尚书》里就有《禹贡》一篇。

孙策说得这么笃定,万一最后研究出越人真是夏禹的后人,那可真是捅了大篓子。《太史公书》里就说越人是禹的后人,只是没有确凿的证据,相信的人不多,只当是司马迁的一家之言。

弘农杨家传的是今文经,他们连古文经都不相信,斥为伪书,更别说那些村夫野语。万一证明了这些村夫野语并非传说,而是事实,那等于帮了古文经学的忙。今文经学现在遇到的麻烦已经够多了,杨修可不想落井下石,再踹一脚。而孙策却是有这习惯的,他支持邯郸淳、胡昭等人搜罗古碑,就是想重写楚史。杨修可没这兴趣,他是被孙策半强迫半忽悠来的,搜罗古碑玩玩还行,真要拆儒家根基,他完全没有这样的心理准备。

刹那间,杨修真有掉头回长安的想法。可是这样一个机会摆在面前,让他轻易放过,他又舍不得。这可是开宗立派的机会,一辈子也未必能碰上一次。况且他不做,孙策也会找别人来说,比如向朗,说不定做得更决绝,儒门受伤更重。

“将军还真是处心积虑啊。”杨修讪讪地说道,顾左右而言他,气势明显弱了几分。

孙策笑而不语。

四周一片寂静,就连爆竹声都停了,城上城下几百双眼睛看着杨修。众目睽睽之下,杨修心跳加速,嘴也有些干。他看看四周,懊悔不已。一不小心就上了孙策的当,出了丑。为表示与民同乐,孙策邀请了很多宛陵当地的士绅一起登城饮乐,这些人现在就在城上,散在四周,等着看他出丑。他如果不能反驳孙策,这“没文化”的恶名就甩不掉了。

四世三公、经学传家的杨家子弟没文化?就算用脚趾头想也知道这是一个笑话。但孙策有备而来,杨修心里没底,生怕孙策一转身掏出几件古玉来,当场逼他承认,那就一点挽回余地也没有了。

以孙策的狡诈,这种事他还真做得出来。

郭嘉走了过来,挽着杨修的肩膀,哈哈一笑。“行了,大过年的谈什么学问,曲高和寡,怎么与民同乐。走,我们下去走走。我觉得那些傩舞有点意思,就是看不懂,德祖你帮我解解惑。”

杨修借坡下驴,和郭嘉一起下城去了。孙策不屑地笑了笑,用杨修刚好能听到的声音感慨了一句:“没文化其实也不可怕,可怕的是不敢承认,自欺欺人。”杨修听得真切,却不敢反驳,只好装听不到,和郭嘉匆匆走了。

士绅们纷纷围了过来,热情地和孙策打招呼。

“将军,真有此事?”

孙策哈哈大笑。“是不是真的,和你们也没关系。”

一个长着一张圆脸的小土豪不解。“将军,此话怎么讲?”

“你们又不是越人。”孙策打量了他们一番,笑道:“如果我猜得不错,你们大多是中原人的后裔,真要细算起来,说不定是哪个古国封君的子孙,只是你们自己都忘了。比如说他……”孙策一指蒋干。“他就是蒋国的后裔。你们啊,回去问问老人,或者看看家里有没有什么遗物,请真正有学问的人看一下,也许能看出一点门道来。你们别找我啊,我比杨德祖还没文化呢,我就是武夫。”

士绅们见孙策说得有趣,纷纷大笑,原本有些拘谨的气氛顿时融洽了很多,你一言我一语的讨论起来。身处蛮夷中久了,又没什么文化,难免有些自卑,尤其是面对四世三公的杨家这样的存在。听孙策这么一说,他们也有些蠢蠢欲动,想回去问问老人,看看自己是不是贵族血脉。

孙策挑起了话头,自己却躲到了一边。装逼这种事适可而知,要知道藏拙,言多必失,谁知道哪儿就说错了,平白被人鄙视。

冯宛和黄月英凑了过来,一左一右伏在城垛上,看着孙策。

“钱唐、余杭之间真有古国?”冯宛问道。

孙策没有急着回答。他看着远处片刻,幽幽说道:“就个人而言,有没有一个强大的祖先其实并不重要。就算有,他也保护不了你。儒门言必称夏商周,三代后人何在,与普通百姓有什么区别?要想生活得有尊严,靠祖先荫庇是最没出息的一种,有本事的人都靠自己,不是我以祖先为荣,而是祖先以我为荣。”

黄月英笑道:“嘻,好大的口气呢,这么说,你家又何必自称孙武之后?”

“你什么时候听我说过?”

黄月英转了转眼睛,摸着鼻子若有所思。“是哟,好像是没听你说过。”

孙策伸出双手,一手握着一人。“与追述祖先相比,我更喜欢面向未来。文化要有,历史也要研究,但研究历史不是为了给自己找祖先,而是为了研究兴衰之道,鉴往知来。祖先再伟大也属于过去,只有努力开拓才有未来,哪怕是微不足道的一步也难能可贵。等你们造出了海船,将来扬帆出海,焉知不能发现一片新天地?到了那一天,你们一样可以留名青史,成为被后人追忆的圣贤。”

冯宛掩唇而笑。“我们是女子,可不敢这么想。”

黄月英眉毛轻挑。“为什么不敢?上古通天地、彻鬼神的大巫也是有男有女的。尚香想学妇好做个大将军,昭姬能做女博士,我们为什么不能做振兴墨门的钜子?”

孙策道:“为什么一定要振兴墨门?你完全可以博采各家学问,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开宗立派嘛。”

黄月英深有同感,连连点头表示赞同。

第736章 三妙沈友(迪迪卡卡俱乐部打赏加更)

正月初六,孙策起程离开宛陵。初十,进入吴郡境。

陆康收到消息,在郡界相迎。他主要是来看陆议的。一别经年,他非常挂念这个孩子,虽然时常有书信往来,终究不如亲眼所见。见陆议长高了不少,也强壮了很多,谈吐气度都有明显进步,他终于放心了,只是关心孙策什么时候送他去蔡邕门下就学。

孙策笑笑,把杨修推了出来,又对陆康说,陆议在平舆的时候随彭城张昭学经,后来又随广陵张纮学经,转历多师,将来有机会再去蔡邕门下求学不迟。不过陆议在军事上更有天赋,将来有可能出将入相,只做个儒生太可惜了。

陆康明知孙策是狡辩,不过看陆议很开心,也就不和孙策计较了。他向孙策转达了一个消息,朝廷派来了一个新的扬州刺史,吴郡太守许贡已经去迎接了,不能来与孙策会面,委托他来向孙策致意。他已经安排了沿途的接待工作,但孙策的随从太多,严重超标,可能会供应不周,请孙策体谅。

孙策听出了言外之意,他没和陆康多说什么,只是问他有没有兴趣随他到会稽上任。陆康婉拒了。他已经六十八岁,身体大不如前,晚年得子,儿子陆绩才六岁,他想在家教子读书,不想再出仕了。不过他对孙策说,他的女婿顾雍任上虞长,上虞就在会稽郡治山阴东,如果孙策有需要,随时可以找他帮忙。

孙策很高兴。顾雍不仅是陆康的女婿,还是蔡邕的弟子,有了这个帮手,他在会稽就好办多了。

私事谈完,陆康转身叫来一个少年,很隆重地介绍道:“虽不能身随将军,却可以推荐一个人,此子虽然年少,才能十倍于我,愿将军信之用之。”

孙策很高兴,拱手施礼。“敢请教。”

陆康与孙策说话时,少年一直站在一旁打量着孙策,有些好奇,却没什么激动,反倒有些失望。此刻与孙策见礼,漫不经心地拱了拱手。“吴郡沈友,字子正,见过将军。”

孙策打量了沈友两眼,笑了。这历史真是变啦,陆康居然这么给面子,推荐了这么一个大才。如果史书记载属实,沈友可是吴郡才子,当然脾气也大,孙权不能容他,最后把他砍了。如果此人不死,以他的才干在东吴必有一席之地。很多人都知道鲁肃的榻上对,却不知道沈友也有类似建议,可能还在鲁肃之前。

当然,这也可能是后人记录的夸张,毕竟那不是《三国志》正文,而是裴松之引注张勃所著《吴录》的内容。张勃著《吴录》有强烈的本土意识,夸张的成份很多,记录沈友的内容就有破绽。比如里面说到华歆赏识沈友,但华歆并没有到过吴郡,与沈友见面的可能性几乎没有。

《吴录》上说沈友三妙:笔妙,舌妙,刀妙,说他文笔好,有辩才,刀法也好,而且三项都冠绝于人。说实话,孙策是不太相信的。沈友的确可能是文武全才,可要说三项都非常厉害,那肯定夸张了,至少在他面前,沈友没这资格,别的不说,刀法一项,他手下就能找出好几个高手,足以碾压沈友。

孙策一边拱手还礼,一边笑道:“敢问沈君贵庚几何?”

“熹平五年生人,十八。”

孙策点点头。“那我痴长一岁。沈君,我为你介绍几个同龄英俊。”他叫过杨修、马超。“这位是弘家杨家的子弟,司徒杨公的嫡子,杨修杨德祖,文章写得非常好。这位是扶风马家子弟,马超马孟起,伏波将军后人,武功一流。他们都与我同年,熹平四年生人,以后可以多亲近亲近。”

首节上一节470/1879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