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行三国 第1382节

“指教不敢当。凉君想必也听说过,我读书少,对圣人也没什么敬畏可言,所以……”孙策咧嘴笑了笑,眼神有些戏谑。“凉君想说什么就直说,不必引经据典,浪费时间。你想必也看到了,我事情很多,时间很紧,工作了一天,很累。”他看了一眼天色,又看看一旁的漏壶。“还有一刻钟我就要休息了。”

凉茂千里迢迢的赶到建业,等了两天,今天又在殿外候了半天,连口水都没喝着,此刻又饥又渴,听了孙策这句话,刚刚压下去的怒火腾的一下又上来了。“大王有冰饮消暑,美食充饥,日未落而歇,尚且知累,兖州又当如何?”

“兖州怎么了?是将士没有饭吃,没有衣穿,还是粮饷不足,家中不安?”

凉茂阴着脸,怒气暴涨。“难道在大王眼里,兖州除了大王麾下的虎狼之师,就没有其他人了?”

“有啊,还有董昭和五万冀州军。”

“那被大王夺了产业,没为官奴婢的兖州世家呢?难道在大王眼中,他们就不是人?”

孙策歪了歪嘴,无声地笑了起来,笑得意味深长。“凉君,恕我直言,在我眼中,自从初平五年大疫之后,兖州世家就不是人了。”他顿了顿,眼神更冷。“他们就是一群吸血的蝗虫,躺在百姓的身体上吸血,当百姓受灾时,他们却只顾自己的利益,坐视百姓辗转沟壑,没有一丝恻隐之心。此等禽兽不如的东西,何以为人?”

“指有长短,人有高下,兖州为富不仁的世家固然不少,却也不乏与人为善之辈,岂能一概而论?”

“那你说几个与人为善的世家给我听听?查证之后,我可以考虑赦免他们。”孙策竖起手指,又道:“凉君,既然你笃信圣人之言,我就奉劝你一句:圣人也说以直报怨,以德报德,你可不要跟我说什么以德报怨。现在进攻兖州的将士至少有一半是兖州人,你所说的每一个名字都会经过他们的审核,善与恶,不是你一个人能说了算的。”

凉茂张口结舌。他的确可以说出一些可以称为富而有仁的世家,但这样的毕竟是少数,在初平五年的那场大疫中,只有少数世家对百姓伸出了援手,开仓放粮,熬煮药汤,赈济百姓,大多数世家为了自己的利益都闭门自守,以至于曹昂为了不让这些百姓死于疾疫,不得不放开边禁,任由百姓进入豫州。那些被迫背井离乡的百姓自然恨死了那些为富不仁的世家,如今有机会报复,跟他们讲以德报怨岂不是自讨没趣?

孙策给满宠面子,没有拒绝他,却将决定权交给了兖州百姓,结果可能比他自己处理更彻底。

“大王,存亡继绝,义之大者。你若能网开一面,兖州自然箪食壶浆,以迎王师,又何必多造杀伤?”

“我说了,以直报怨,不义之人不配得到存亡继绝的待遇,我也不指望那些人会痛改前非。箪食壶浆什么的,太遥远了。”孙策向后靠了靠。“再说了,我也没杀他,只是夺了他们的产业,让他们尝尝百姓终年辛苦却不得温饱的滋味。凉君,饱食终日,空谈仁义,这可不是圣人对你们的希望啊。劳其筋骨、饿其肌肤,这也是为他们好。”

凉茂哑口无言。

孙策打量了凉茂片刻,见他无再战之意,便挥了挥手,示意陆绩带他下去。说实话,他对凉茂有些失望。不管怎么说,从兖州一路走来,经过好几个郡,总能看到不少东西,有所感悟,现在说来说去,还是那些空话,他实在没什么兴趣听。

屁股决定脑袋,这些读书人眼里只有世家、豪强才是人,普通百姓的苦难不在他们的考虑之列,至少不占主要位置,这凉茂虽然有才,却也跳不出他那个圈子。兖州与豫州毗邻,相关的消息流通很方便,又有报纸,凉茂并不缺乏信息来源。他之所以不信,是因为他不愿信。

这样的人,只有让事实教育他,讲道理是讲不通的。

第2084章 老乡见老乡(求推荐!)

凉茂跟着陆绩下了殿,站在宫门外,心中的郁闷作作一声叹息。

白跑一趟,自取其辱也就罢了,想救的人一个也没救成,让他备受挫折,莫名有些后悔。早知如此,还不如当初据城而守,死战到底呢。兖州也是礼义之邦,不乏舍生取义的仁人志士,岂能任人宰割,受此大辱。

“伯方?”一个中气十足的声音打断了凉茂。凉茂定睛一看,也有些意外。面前站着一个面容清瘦,精神却极好的中年人,头戴缁冠,身穿官服,竟是故兖州治中从毛玠。凉茂又惊又喜,连忙上前施礼。“孝先先生,能在这儿遇到你真是太好了。”

毛玠摆摆手,示意凉茂跟他走。凉茂连忙跟上。他跟在毛玠后面,趁机打量了毛玠一番。毛玠外面穿着官服,里面还有一件越布单衣,除此之外,似乎没有更多的衣物,脚下一双布履,有皮质的底子,覆盖了半个脚面,直到脚踝,看起来有点像胡人穿的皮靴。

凉茂忍不住问道:“先生这是入乡随俗么,穿着如此简易?”

毛玠回头看了一眼,见凉茂注意自己的脚,低头一看,笑了。“虽不中,亦不远矣。江东多雨,这种有皮底的布履可以防水。”他又看看凉茂。“你穿这么多,不热么?”

“来见吴王,不敢因热而失礼。”

毛玠嘴角轻挑。他其实早就知道凉茂来,今天是特地在这儿等他的。看到凉茂阴着脸站在宫门外,他就知道凉茂与孙策谈得不好。这并不奇怪,凉茂拘礼,又自恃读书多,颇有些自负,言谈举止间难免自矜,孙策偏偏又是最不吃这一套的。凉茂在孙策面前吃了瘪,一肚子火没地方发,来找他的服饰麻烦了。

“伯方,礼在心,不在衣。你热得一头油汗,难道就不是失仪?”

凉茂碰了个软钉子,也知道自己急躁了,不该迁怒于毛玠,讪讪地闭上了嘴巴。他跟着毛玠出了宫,沿着宽敞的山路下山,偶一抬头,见夕阳在天,铺满半江红火,山下的秦淮水也被染红,水波荡漾,一艘小船泊在岸边,两个船娘正在忙碌,有说有笑,自有一番安谧。

“先生,天色未晚,你这是……请假了?”

“不是,我明天休沐,今天可以提前半个时辰走,赶到家的时候正好吃晚饭。”

“这……也够早的。”凉茂想起孙策说要早点休息的话,很是不以为然。吴国君臣都是这么怠政吗?天还没黑就休息,这哪是治国,简直是闲居啊。

“江东不缺人,而且大多精于本职,做事效率高。”

“是么?”凉茂反问道,脸色渐冷。他对毛玠的态度很不满,这是为孙策歌功颂德么?江东文事不兴,能有什么人才。在郡学堂读几年书就是人才了?那不过是初入门径罢了。能在王宫里任事的人岂不是短时间内能培养出来的,不在郡县历练几年,根本不可能摸到门路。他饱读诗书十余年,现在也不过是一个县丞而已。

毛玠也不反驳,领着凉茂下了山,来到水边,一艘船迎了上来,船头正在收拾的年轻船娘一看毛玠便笑了起来。“先生,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哈哈,乐自然是乐的,只是太热。七娘,哪家衣肆手脚比较快,我这朋友要做几身衣裳。”

“要说手脚快,自然是朱雀桥边的快手黄四娘了。”船娘笑着,将毛玠、凉茂引上船,眼波流转间,看到凉茂满头的白毛汗,不禁掩嘴一笑。凉茂很尴尬,强作镇静,跟着毛玠入座。船上四面通风,凉茂觉得舒服了很多,轻轻的吁了一口气。

“先生喝杯冰水。”船娘送上两杯冰水。“剩下的,不是很冰了,漱漱口吧。”

凉茂接过杯子,感受着清凉,很是惊讶。“这……还有冰饮?”

毛玠端起杯子呷了一口。“这些冰是辽东回来的海船压舱用的,不值钱。”

船娘一边忙碌着,一边脆声说道:“最近还涨了些,甄夫人出海捕鱼,需要冰保存海鲜,将大部分的冰都包了。我们这是在做宫中诸君的生意,不能没有冰,甄夫人关照特地给我们留了一些,别处可就没有了。听说已经有人要专门发船去辽东运冰,只是这成本怕是不低,再像以前那么便宜是不太可能了。前儿有人来问,说是若冰价提上三五十钱,可还愿买。唉,都是那小天子和袁谭惹的事,连吃个冰都不得安生,一涨就翻了倍。”

凉茂听得疑惑。“甄夫人……是指冀北甄家的那位吗?”

毛玠点点头。“刘备入主冀州,甄家举家迁到江东来了,置办了十条海船,出海捕鱼。伯方,你是为兖州诸家来求情的吧?”

说到正事,凉茂也严肃起来,把事情的经过说了一遍。他怕船娘听见,特地用了方言。毛玠是陈留平丘人,和昌邑隔着三百多里,口音已经有所不同,但互相之间还能听得懂,与官话的区别就有点大了,再加上他克制压低了声音,倒也不虞船娘听着。船娘也自觉,送上几碟点心和酒水之后,就拿起一只竹篙,帮着撑船,不到毛玠、凉茂面前来侍候。

毛玠静静地听完,皱了皱眉。“既然投降了,性命无忧,你又何必急着赶到建业来?”

凉茂有些着急,提高了声音。“先生,那可都是我兖州衣冠之辈,如何能为人奴婢?”

毛玠拈起一颗坚果捏碎,挑出果仁放进嘴里,慢慢地嚼着。凉茂虽然着急,也不好追问,只能目不转睛地盯着毛玠。过了好一会儿,毛玠幽幽地说道:“伯方,你也许知道,当初曹使君曾想向吴王称臣。”

凉茂一愣。他对此事略有耳闻,但具体情况不清楚。袁谭入境之前,的确传出风声,说曹昂打算向孙策称臣,只是孙策坚持要没收兖州世家的田产,兖州世家集体反对,这才没谈成。曹昂被袁谭击败,远走益州,袁谭再次入主兖州,以至于有今日。

“先生当时是支持的?”

“我当时也是反对的,但现在想来,当时是乡愿了。”毛玠抬起头,看着凉茂,眼神中多了几分惭愧。“其实我对豫州的情况很熟悉,知道曹使君的决定是对的,只是不愿违众,所以才反对。”

“豫州的情况……”

“你经过豫州,应该知道那些交出土地,向吴王俯首的豫州世家现在过得都不错,财富就算没有暴增,也不比之前差。吴王是赎买,不是掠夺。伯方,至少我看到的上计中,没有因此困顿的,倒是不少人产业增涨迅速,为了交税而钻营苟且,丑态百出。嘿嘿,兖州战事结束,满伯宁回到豫州,怕是又要杀几个才能捺住这股歪风。”

凉茂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先生,你的意思是说,兖州也应该像豫州一样经营工商?”

“经营工商有什么不好?”毛玠摆摆手,示意凉茂不要着急。“重工商是会影响务农的人口,影响粮食生产,但什么事都有度,不能一概而论。凡事过犹不及,重农而导致的土地兼并已经成了痼疾,这比重工商引发的问题更多。吴王正是看到了这一点,才想办法从世家手中赎买土地。衍生的问题有没有?肯定有,但值得一试。伯方,夫子也没嫌弃工商,子贡就是一个大商人。”

凉茂没说话。他被毛玠的态度惊呆了。他知道毛玠的学问比他好,而且是真君子,他说这些话绝不会是为了献媚孙策,而是发自肺腑的劝告。他只是不明白,为什么毛玠会这么说。毛玠刚才提到豫州世家,豫州世家怎么了,难道那些传言都是真的,不是孙策为粉饰自己的谎言?

首节上一节1382/1879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