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着大王的视线,钱磊直接了当的说道。
“如果大王是先帝之后,那么无论将来做什么,都是朱家的家事,不是什么弑君篡位。这样其他人根本就说不出来任何话。”
钱磊的话让朱明忠选择了沉默,沉默片刻之后,他往远处看了一眼,然后反问道,
“炳奇,你们的意思是本王承认这个身份是吗?”顺水推舟承认这个身份。这个念头朱明忠并不是没动过,他的手中有“证据”去证明他的身份。或许那些证据并不是什么铁证。但是至少可以说服绝大多数人。“大王,承认这个身份固然是有些好处,至少可以让大王暂时无需考虑其他,可以把问题都踢给朝廷,甚至可以让朝廷不至于像现在这样在那里寻思着怎么样离开万年,而是先要把大王的身份给解决了。如此一来,至少在短时间内,朝廷是不可能离开万年的。”
在清河的时候,他们也曾就这个问题进行过讨论。对于是否顺水推舟,直接按着谣言所说承认这个身份。同样也曾发生过争执。
“而且如果大王承认这个身份的话,短时间内永历君臣绝不敢明目张胆的针对被大王,毕竟,大王才是大明皇位的正统继承人,如果大王承认了。他们对大王的打压于天下人看来自然是别有用心。”
在钱磊解释着承认这个身份的好处时,朱明忠只是略微点了下头。既没有同意也没有反对。
“但是在另一方面,如果到王承认了这个身份,到时候朝廷很有可能就会拿祖制出来说话。按大明的祖制,藩王是不能够领兵的。朝廷就可以名正言顺的收大王手中的兵权。”
“要是本王这么办了,那岂不就是等于把性命交给其他人?”
交出兵权?开什么玩笑,这年头兵权就是命,手中无兵,也就没有了性命。把保命的根本交给其他人,这种事情,朱明忠会干吗?
“如果他朱由榔想要夺本王的兵,就让他亲自来对本王说,本王会直接告诉他答案。”
答案会是什么?
朱明忠没有继续说下去,可钱磊能够猜到答案会是什么。答案非常简单。大明的皇帝只有一个人,在朱由榔于大王两个人之间谁更有可能成为大明的皇帝?这个答案同样也非常清楚。
“大王,还有其他各藩”
说出这句话之后,钱磊的神色显得有些无奈。
“他们会怎么办?”李子渊,郑经,李定国还有张煌言,他们到时候又会做出什么样的选择呢?
“是啊,他们是不会沉默的!”朱明忠的语气显得有些失落。
“先前本王以为也许他们会做出另一个选择,但是现在”
摇了摇头,朱明忠自嘲的说道。
“他们都是忠臣啊。如果本王所料不差的话很快李定国也会把奏折上到朝廷那,他同样也会支持朝廷离开万年的,他们都是忠臣”
一声长叹,朱明忠无奈苦笑道。
“至于本王这里,他们是不会考虑的。”
“大王话也不能这么说,他们现在当然不会考虑,但是大王如果真的是先帝的儿子的话。臣以为到时候他们肯定会考虑的!”
双眼直视着大王。钱磊的心底有着很多疑问。当然,最大的疑问仍然还是那个问题大王到底是不是先帝之后。在得知这个消息之后,钱磊内心深处的许多疑问在这个时候也都解释的通了。寻常人家肯定是教不出像大王这样的人物。至于什么所谓的师傅。在前里看了天下恐怕还真没有那样的人物。那样上知天下知地理的人物可能会为世人所知,即便是个江湖游医,恐怕也早已经因为医术而名扬天下了,毕竟,大王当年正是凭着鬼神莫测的医术为人重用。这样的人物游走江湖多年居然没有丝毫名声,实在是让人费解。一直以来,大王的学识渊博远远超过他人的想象,即便是对于许多人未闻的西洋之事,也是信手粘来。可如果大王真的出生皇家的话,那么一切都解释的通了。恐怕也就只有皇家才能教出像大王那样的人物了。
“你的意思是他们会因为本王是先帝的之后,而选择中立吗?”
朱明忠的眉头一皱,然后有些不自信的说道。
“这恐怕并不容易吧。”
“只要能够证实大王的身份,臣以为他们绝不是什么迂腐之人。”
看着大王,钱磊主动为张煌言解释道。
“苍水之所以会这么做,是因为在他看来这是稳定,大明江山的唯一选择,毕竟现在,无论大王是不是先帝的儿子。朝廷都不适合在万年继续待下去了。这既是为了你的江山,同样也是为了大王。”
为了大王!钱磊的话让朱明忠有些不解的看着他,他可真没看出来张煌言到底是怎么为了他做出的这件事。他只看到了张煌言是怎么把他逼上了绝路。
“毕竟,谁都不敢保证大王会不会做出其他的事情来。”
第95章 羽翼(第一更,求支持)
其他的事情?
其他的会是什么事?
弑君篡位!
恐怕也就是这种事情了,唇角微微一挑。朱明忠有些嘲弄地说道。
“当年他们可没有一个人怕过。”
“那是因为当初大王是臣,现在大王很有可能由臣为君。所以他们不能不担心。”
看着大王,钱磊继续说道。
“即便是他们不担心,天下人也会担心,而且,若是朱由榔父子在万年有何意外的话,到时候,大王将如何向天下人解释?”
钱磊的问题让朱明忠的眉头微锁,脸色略微一变。
“到那时,即使是他们父子二人中的其中任何一人遭受意外,于天下人看来,都是大王授意,若是有人以此为由,挥师讨伐,又该如何?到那时,纵是大王有无数理由,亦无从解释,所以,于此看来,苍水的奏折,看似陷大王于险境,可实际上却又救大王于水火!”
救大王于水火!
眉头紧锁,朱明忠哼了声。“这样说的话,我还得谢谢他不成!”听出大王语气中的不满,钱磊只是笑了笑,然后继续说道。
“倒也谈不上谢,毕竟,此事之后,朝廷对于大王的警惕,甚至杀意也是明摆着的,只是大王”
盯着若有所思的大王,钱磊笑道。
“即便是朝廷有意加害大王,只要忠义军在,又能奈何得了大王?”这是实话,只要忠义军在,他们就不能怎么得了自己!
“其实,现在闹了这么一出,对于江北来说,若是说坏处,不能说没有,可以臣等来看,恐怕好处只会更多!”
“炳奇,看来你这次来沈阳,恐怕真的是有话要主部。”
面上带着笑朱明忠不自觉地抚摸胡须了,这两年他已经完全融入了这个时代,包括如这个时代的人一般留起了胡须,尽管他的胡须并谈不上长,可有时候却不自主的想要摸上两下。
“大王。”钱磊将上身倾斜过去,盯着大王郑重其事地说。
“当年大王起兵于江阴之后,先复常州,后克南京,为大明可谓是立下了汗马功劳。可是大王又面临什么样的险境呢?当初于南京,大王险些为闽王所杀,后来只身北走江北,凭着数千人马,全靠弟兄们用命,方才奠定我江北今日的基业,再后来,达素南下,我忠义军以数万对十万,一场血战之后,达素所领十万精兵尽数为我忠义军全歼,自此清虏之势便江河日下,大王可谓是力挽狂澜。现在,大王领兵北上,克复辽东,断清虏后路,令其远走草地,从当初大王起兵,直到现在,大王所做的每一个决定都是极为英明的决定。可以说,若是没有大王,自然没有大明今日之势,可若是仗打完了呢?一旦天下的大仗结束,再养一支百十万的人马,既耗费粮饷,加重百姓负担,又让朝廷不放心,这自然不是什么好事。到时候,裁撤军伍自然是应该之事,到那时大王会怎么选择?臣说句不当说的话。”
“你说吧,炳奇。”朱明忠点头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