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是受尼古拉一官的雇佣,一,先生,如果你投降的话,我可以保证,你可以得到体面的对待,毕竟,你知道,一官的诺言,在这片海域从不曾背弃过!”
尼古拉一官是郑芝龙的葡萄牙名,曾几何时在这片海域几乎所有的西洋船,都需要得到他的许可才能航行,即使是已经过去了十几年,在这片大海上,仍然流传着他的故事,而一,对于尼古拉一官同样也不陌生,毕竟,当年尼古拉一官也曾与荷兰人打过交道,甚至他们之所以能够在台湾站住脚,也是因为对方的默许,现在,他来了
不对,他,他不是被北方的鞑靼人抓走了吗?
“他不是已经被鞑靼人俘虏了吗?怎么可能会在这里?”
一,的反问,让菲利普笑说道。
“现在,他已经重新获得了自由,而且来到了这里,尼古拉一官需要的是这座城市,毕竟这里是属于明国的,但是他并不想伤害这里的人们,包括您在内的所有人。”
面对一,的问题,菲利普又特意强调道。
“总督阁下,你要知道,现在是你投降的唯一机会,如果你错过这个机会的话,阁下,我相信这一定会是你一生中做过的最愚蠢的事情,毕竟,你的决定决定着这里所有人的生命!”
这并不是威胁,几乎所有人都知道,尼古拉一官的承诺是可靠的,而且是不会违背的,但是如果有人违背他的话那么他的报复同样也是极为残酷的,他会杀死所有人!
可以肯定的一点是,如果错过这个机会,一,相信尼古拉一官肯定会杀死这里所有人的荷兰人。
听着从下层城堡传出的枪声、喊杀声越来越稀落,甚至有更多的雇佣兵从下层城堡冲到了这里,一,手中的剑慢慢的垂了下来,最后他无奈的苦笑了一下,然后松下手中的剑。
“咣”
剑,落在了地上,本身只是一个商人的一,并不是军人,所以,面对眼下这样的现实,他做出了一个对他,对所有人最为有利的选择。
“我投降!我会命令所有人放下武器!”
抬起头来,直视着菲利普,一,郑重其事的说道。
“我需要你发誓,对着上帝发发誓,绝不会伤害城中的荷兰人,并且不会夺走他们的财产!”
第423章 众人(求月票,求支持)
城头变幻大王旗!
对于身处热兰遮城附近的明国人来说,面对这座坚城的突然陷落,他们几乎达到了瞠目结舌程度,一开始的时候,他们还以为是另一群西洋人打了过来,但是几个时辰后,随着一面“郑”字旗在热兰遮城升起,大量的明国人于港口登上陆地的时候,人们无不是瞠目结舌的面对着眼前的这一幕。
对于“郑”字旗,他们并不陌生,甚至可以说非常熟悉,甚至他们中的一些人就曾在郑家拓殖台湾的时候,来到了台湾,现在面对这“郑”字旗,倒也没有丝毫抵触,反倒是持以欢迎的态度,而且欢迎之外,更多的却是惊讶。
就这么轻而易举的,这座坚城就被郑家军夺取了?
确实,热兰遮城的陷落,可以说颠覆了几乎所有人的想象,毕竟,在许多人看来,想要攻下这座城堡绝非易事,但现在,偏偏只用了短短一个时辰,这座城堡就已经易主。
“不知夺城的将军是国姓爷麾下的那位部将?”
大量的“明军”上岸的时候,一个在热兰遮城做生意的商人试探性的询问道,因为注意到那些人说的都是北方话的关系,满腹疑惑的他特意改口用显得有些生硬的官话。
“国姓爷?那个国姓爷?”
说着一嘴山西话的大锁反问道。
“我们家将军是大明的南安伯”
大明南安伯!
突出其来的消息,让几乎每个人都处于极度的惊骇之中,他们可以想象一切,但是却不能想象南安伯回来了!
对于南安伯,他们并不陌生,不正是国姓爷的父亲郑芝龙吗?当年的赫赫有名的真海船王回来了!而且还夺取了热兰遮城!
这些消息怎么能不让人惊讶,而且,因为郑成功的关系,他们都知道这位南安伯原本早就降清,后来又被满清囚禁,他怎么就到了这里?怎么就到了热兰遮城,而且还从荷兰人的手中夺得了热兰遮城!
如果不是亲眼目睹的话,许士安无论如何,都无法相信,占领这里的会是明军,而且会是南安伯麾下的明军!
或许,其它人不认识南安伯郑芝龙,但是早年就曾追随郑芝龙开拓台湾的许士安怎么会不认识他,几乎是在郑芝龙从港口上岸的时候,他就一眼认出了二十余年未曾见过的郑芝龙。
南安伯回来了!
而且一回来,就夺取了热兰遮城!
对于早在数月前,就已经与郑成功取得联络,准备帮助其夺取热兰遮城的许士安来说,突然的变故,只让他整个人都处于极度的震惊之中,而在震惊之余,他同样也在思索着,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
南安伯为什么会来到热兰遮城,为什么要抢在闽王之前,夺取热兰遮城。即使是作为商人,但是许士安仍然敏锐的意识到,南安伯的突然出现,不知会给这平静的东南带来多少风波。
但是作为郑芝龙曾经的下属,许士安同样也因为他的出现,而显得有些激动,甚至他特意前往总督府拜见郑芝龙。
“许士安”
念叨着这个名字,尽管想不起这个人了,但是名字似乎有些熟悉。
台湾旧时下属。
放下许士安的拜帖,郑芝龙突然又是一笑,他立即对人吩咐道。
“请他不,我亲自去见他!”
对于许士安来说,一开始,他绝不曾想到南安伯居然亲自出门相迎,这种从未曾有过的待遇,只让他整个人都处于震惊之中,而在震惊之余,他更是惊讶的看着面前的南安伯尽管隆武皇帝正是因为郑芝龙的投敌而身陷清虏之后,以至最后绝食殉国,但是这并不妨碍郑芝龙现在顶着隆武皇帝封的“南安伯”的名头,在这里的招摇过市,毕竟,郑芝龙需要一个大明的官方身份,而没有什么比“南安伯”更合适的身份了。
“草民见过南安伯。”
“老许,你是郑某的老部下,当年开拓台湾的时候,你可也是居功甚伟,你我之间,又何需这么客气。”
虽说想不起来许士安到底是什么人,但是并不妨碍郑芝龙对他表示亲近,之所以刻意的表示亲近,是因为,他需要一个人代他前往厦门,,不,不仅仅只是厦门,他需要有一个合适的人,在他回到福建之前,先把消息散布到福建,了解儿子郑芝龙很清楚,相比于亲情,儿子更看重的是对大明的忠义,或许,他绝不会冒天下之大不讳杀也他这个父亲,但是从此之后让他“闭门静养”却不是没有可能。
如果说按当初在宁古塔以及在京城被圈禁时的想法,那会郑芝龙最大的奢求就是平安度过一生,至于什么权势之类,早就没有了任何心机。但是人总是会随局势的变化而变化,对于郑芝龙来说,固然儿子的成就已经让他难以企及,但是并不意味着他愿意把自己交给儿子。
上一次,如果说他最愚蠢的是什么?就是把性命交给了满清,他以为满清会信守承诺,但是结果却出乎他的意料,也正因如此,他才不希望把命运交给其它人。没有任何一个船长会把船交给外人,那怕就是儿子亲生儿子也不行!
权力!
大丈夫不可一日无权,一旦寄人篱下,那么,就等于把性命拱手相让于他人,对于已经吃过一次亏的郑芝龙来说,他自然不会再犯同样的错误。
同样的错误只需犯上一次就足够了,至于第二次绝不能再重犯。
也正因如此,他才会对许士安加以笼络,当然,他笼络的并不是许士安,而是商人,是热兰遮城内的明国商人。他需要借助这些商人把他回到大明,并且夺得热兰遮城的消息传出去,传至整个福建,整个天下,让天下人知道,他郑芝龙是堂堂正正的回来的,而不是灰溜溜的回来的。
只有如此,才能避免让大木“难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