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相比于天下的百姓来说。商人总是很少,而且,千百年来,那些商人的名声一直不佳。那些奸商又岂能煽动的了寻常百姓去维护他们的利益?
这确实是个好法子!
可为何偏偏是你苏克萨哈提出来的?在心里这么想着的时候,索尼又委婉的说道。
“捐厘之法,亦即古人征末之微意。既可抑末而令民归其本,又可补充军需,确实是今时良法,不过,这账册可以造假,所以以奴才看来,这“厘金”一事可谓是滋关体大,还需谨慎从事。”
索尼看似善意的“提醒”,听在苏克萨哈耳中,自然听到其语气中的不甘以及那言语中的无奈,于是便颇为得意的说道。
“索大人所言甚是,这件事确实需要谨慎从事,所以奴才这几日一直与巩成琪反复研究此法,以奴才看来,既然其曾在黄州办成此事,不妨命其于一地重办此事,一来,可以观其效果,至于这二嘛,亦可以吸取经验,若有不足,可急时调整。”
苏克萨哈之所以会举推荐巩成琪,并不是对其有多么欣赏,而是因为其把这个法子献给他,所以必须给予对方一定的回报,只有如此,才会有更多的人投靠他,对靳博同样也是如此。
毕竟,在这朝廷之中,苏克萨哈委实太过势单力薄,出身于多尔衮门下的他,除了依靠皇上的信赖之外,再也没有其它的依仗,所以才会时常被别人踩在脚下。
其实,这未尝又不是巩成琪,靳博选择他的原因,之所以选择他,正是因为苏克萨哈渴望在皇上的面前有所表现。渴望着展现自己的重要性,渴望着在大清国的朝廷之中,拥有自己的力量。而他们两人同样也需要借苏克萨哈的这种心态,达成自己的目的。
苏克萨哈的建议,自然是再合理不过,毕竟,这“捐厘之法”是由巩成琪发明的,几乎无法反驳。当然,在这个时候,索尼也不会自找没趣儿。不过不意味着他会放弃,在苏克萨哈提出这个建议之后,索尼又于一旁边说道。
“皇上,以奴才看来,除了让巩成琪于一地试行之外,可以另外委一员干吏,于他地试行此法,非如此,不能验其成效。”
这会索尼之所以会提出这样的建议,并不仅仅只是出于公心,同样也是为了能够从中分权,毕竟,任谁都能够看到,推行“捐厘之法”中所藏着的功劳,既然这件事有利于大清,自然不能加以阻挡,可并不意味着,索尼不会想办法,把这些事拉到自己的手中,而不是任由苏克萨哈这么张狂下去。想要把这件事尽在自己掌握之中,就必须要插手其中,要不然的话,就肯定会被别人排斥在外边。
虽说心知索尼的想法并不那么单纯,但苏克萨哈知道其这个建议也是合情合理的他,自然一时也找不到反驳的借口,只得跟着咐和几句。
见他们两人已经同意了,心情极为舒畅的福临顿时喜笑颜开的说道。
“苏克萨哈,这次你可是为朝廷立下大功了!”
说完,福临便命索尼拟写于两地试行“捐厘之法”旨意,然后又命其商量好于那两个地方试行,最后才说道。
“明天就发出去,不,今天就发过去,万万不能耽误了大事”。
对于一直忧心着朝局的福临来说,现在这个“捐厘之法”一下把大清国面对的最大问题给解决了,他自然是显得有些急切。
而索尼、苏克萨哈自然是知趣的再说上一番照例颂赞圣明的话语来,当然,这样的话语,福临早就已经听惯了,不过今天听这些话的心态却与过去大不相同,毕竟今天的形势不同,无论是“南洋米”亦或者是“捐厘之法”,都从根本上解决了大清国的问题。
在这一瞬间,福临甚至有一种感觉,只要能够办成这两年事,这大清国的天下就能重新恢复安稳了,眼下所有的一切问题都会随之结束。
随后,心情颇为舒畅的福临又提到的是洪承畴的奏折。然后问道。
“你们说,洪承畴于长沙,真的无力救援武昌了吗?”
他之所以会这么问,是因为洪承畴上折子自辩称,他是无力救援武昌,而不是坐视武昌陷贼。
“洪大人在折子中提到,在明贼进攻武昌的时候,又分兵岳州,当时岳州有明贼水师数十艘战船,炮数百门,兵卒数万,岳州城墙不过半个时辰即为其所洞开,守城将领张勇险些葬身于城中,亏得将士用命,才侥幸逃脱。”
先为洪承畴辩解一番,索尼又说道:
“托皇上的洪福,虽说岳州丢了,可是这长沙还在我军之手,洪承畴言称,其现在于长沙操练水师,必定可败明贼,恢复湖广,可见得湖广的局面,洪承畴还是有把握的。”
索尼之所以为洪承畴辩解,正是因为现在其是朝中不多的汉人重臣,先死了一个范程,若是姓洪的再出什么问题,可就全完了,到时候汉臣离心,大清怎么办?
可他没有注意到在他为洪承畴辩解的时候,皇上的脸色却变得越发难看起来。
第317章 谁让他是汉人(第一更,求月票)
为下者需投上之所好!
无论是做臣子,还是做奴才,首先要先揣摩主子的心思!
这是做奴才最起码的本份,若是说连这都做不到,那么自然也就成不了大事,更不可能有什么前程,甚至可以说,在很多时候,揣摩主子的心思。甚至比才学还要重要。
就像那位山东巡抚之所以得到皇上的重用和赏识。是因为他有才学吗?当然不是!而是因为他在皇上因为董鄂妃去世,正是伤心的时候。向皇上进贡了几十个,堪称绝色的汉女,从而赢得了皇上的欢心。如此,若是不受重用,那可就真没有天理了。
所以当奴才的,就要投其所好,无论办什么事情都要想到主子的心里。如此才能够为主子分忧。进而得到主子的赏识。
在索尼为洪承畴辩解着的时候,跪在那里苏克萨哈瞧着皇上的脸色,自然揣摩起其心思来,其实根本就不需要怎么揣摩,自从禁书案之后,先是范程突然暴病身亡之后,这汉臣便不再受宠了,甚至那些汉臣都开始惶恐不安,成天的提心吊胆起来。
至于那洪承畴,因为种种原因自然也是不为皇上所喜,这会索尼为其说话,皇上的脸色自然显得很是难看。
“皇上,臣以为,此次洪承畴身为五省经略,经略湖广、广东、广西、云南、贵州五省,总督军务兼理粮饷,可今日武昌刘芳名不战而降,岳州半日即为贼所陷,如此处置失当,若是朝廷不加以惩处如何能正法典!”
苏克萨哈的话未说完,索尼的心里早忍不住暗骂道“佞臣”,他之所以会为洪承畴辩解,并不是因为其它,而是因为自范程身死之后,洪承畴成就为天下汉臣地位最为显赫者,自然为世人所瞩目,因为范程的身死,本就是如履薄冰,若是妄自加以指责的话,万一适得其反又怎么办?
万一要是因此导致汉臣对大清国离心离德,这中原得天下,到时候大清国恐怕就真的坐不稳了。
于是索尼立即为洪承畴辩解道。
“皇上,洪承畴虽说总督军务兼理粮饷,可是却只有其实,未有其实,毕竟这五省军务,朝廷一直以来都是另有差遣,自然对武昌也是爱莫能助。”
尽管自降清之后,洪承畴对于满清可谓是忠心耿耿,尽心竭力的帮助清军入关并一统中原,为其筹措军需,同时帮助清廷兴改革除弊制,以令其能够坐稳中原,但是,满清对于他却并不信任,尽管给予其五省经略的殊荣,但是却不令其执掌军权,这正是对他的限制,唯恐其执掌了军权,最后会事得其反,反倒让其以五省之兵,反叛大清。
毕竟,他是汉人!
大清是满人的天下,至于汉人,或许可以用,但必须要防!
也正因为如此,才没有让洪承畴直接掌握军队。从而避免身为五省经略的他,割据五省,形同独立。
“既然其无领兵之权,自然无须追究武昌兵败之责。”
在索尼说出这番话的时候,福临的眉头略微一皱,难道不追究他洪承畴的责任,还要追究他福临的责任吗?
对于原本对洪承畴就心怀不满的福临来说。索尼的这番话反而让他对其也产生了一些不满。。
“索大人此言诧异!”
跪于一旁的苏克萨哈立即说道。
“洪承畴身为五省经略虽未直接领兵,但却总督五省军务兼理粮饷,这却是事实,如刘芳名者亦为其所支使方才驻于武昌,他没有领兵,不过只是没有直接领兵。五省大军可基本上都等于在他麾下,听他的指挥,差遣。既然其总督军务,这武昌兵败焉能不追究其责任?若是如此,难道说兵败之后只追究前方为将者的责任,而不问后方?若是如此,岂不让前方将领心寒。”
这会儿苏克萨哈,说起话来倒是一副义正辞严的模样。
“嗯,嗯!”
本就因为庄妃秘史对洪承畴极为不满的福临,顿时觉得苏克萨哈的这几句话的分析,扼要而深入,深深点头,表示同意。甚至因此对苏克萨哈的好感更浓了,毕竟这个奴才知道给主子分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