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铁骨 第1757节

不过,相比之下,性能更为出众的子午线轮胎,却碰到了一些问题,但所幸问题并不大。最后朱明忠略微点头说道。

“这次拉力赛先用尼龙车胎,至于子午线轮胎,再等一等,还没有解决的技术问题,可以慢慢的解决,明年,咱们还是会举行另一场比赛的。”

相比于之前,朱明忠反而不再那么急切了,甚至于他都不怎么关心现在愈演愈烈的“勋臣之争”,似乎现在他已经想通了,决心享受着生活的美好。

“现在,他们之间的冲突已经日益呈现出白热化的趋势,甚至就连同我们在黄岛那边建电厂的消息,也没有引起他们的关注。”

南峰一边说,一边观察着朱明忠,他发现这个家伙似乎对勋臣一直存有“成见”,不过又没有什么证据,但是过去他似乎非常关注这方面的信息。

“哦,这对咱们来说是好事,现在他们自顾不暇,正好是我们发展的时候,对了,我们建立钢铁厂的话,原材料可以得到保证吗?”

朱明忠的回答,让南峰感觉有些意外,他原本还想通过观察对方的反应,弄清楚他对勋臣的态度,可是现在他的反应就像压根没有听到似的。

其实,朱明忠内心里实际上已经放下了,他已经不愿意再让那些事情牵绊自己,况且,现在的局势发展已经走向了正轨,作为一个外人,他所需要的也就是坐山观虎斗,退到一边,让他们斗去,非但朱明忠自己是这样,甚至就连太子,连朝廷同样也是如此,置身事外,坐山观虎斗才是最好的选择。

相比于关注勋臣之间的争斗,朱明忠更关心自己的事业,比如正在实施的钢铁厂,因为钢铁厂完全采用废铁炼钢的关系,所以材料供应才是最重要的。

“基本上没有问题,根据他们制定的计划,除了一半的材料是通过商业渠道收购之外,还有一半的原料,可以通过拆船来解决。”

“拆船?”

朱明忠有些疑惑的问道。

“是的,老板,拆解旧船可以得到大量的废铁,它一直都是最重要的废铁来源之一,毕竟大明是航运强国,每年需要报废超过200万吨轮船,如果包括诸夏在内,每年需要报废的轮船吨位超过600万吨,所以,我们的初步计划是在建立一家拆解厂,通过轮船拆解,来保证原材料的供给”

点了点头,朱明忠同意道。

“这倒也不失为一个办法,不过,报废船只的拆解成本高吗?”

“所以,初步计划是把工厂建在日本。”

南峰的回答让朱明忠疑惑道。

“日本?”

“对,就是日本,日本的劳动成本基本上是目前神州周边最廉价的,我们考察过,如果在日本建立拆解厂,当地的工人薪水每月最多只需要3元。还不到大明的二十分之一”

在南峰介绍着日本的优势时,朱明忠想了想,然后提醒道。

“嗯,在那里建厂不是不行,但是在妥善考虑一下,不能仅仅因为成本低,就把工厂往那里搬”

第648章 曼哈顿

日本到底还是开国了啊!

看着报告中对日本廉价劳动成本的渴望,朱明忠不由的长叹口气。

这个时代的日本开国,会不会引起日本内部的战争,朱明忠并不清楚,但可以肯定的一点是,对于廉价的劳动力,资本从来都不会错过的的。

想到在另一个世界,东亚诸国正是靠着西方国家的产业转移迅速发展起来的经验,朱明忠颇感无奈的同时,却又自嘲道。

“你还是想多了,不是说了吗?不想这些了”

不想了。

是的,不想了!

以后就专心的过好自己的生活吧。

在心里默默的作出这个决定的时候,朱明忠默默的合上那份在日本投资办厂的报告,然后起身离开了。

在离开公司的时候,他又看了一眼在阳光下映着耀眼光彩的保护伞公司大楼,似乎自嘲般的笑了笑,然后就坐上的汽车。

“回家吧”

两年!

时光飞逝,转间之间已经过去了两年,过去的两年,对于大明而言,无疑是翻天覆地的两年,在过去的两年间,在勋贵们的斗争中,反垄断法案终于通过了,甚至于提出反垄断的法案的,并不是西南或者西北东北等的地勋贵,而是在枢密院占据着绝对优势的中都勋贵们,为了阻挡西南系垄断水电和西北系垄断高速铁路。在他们授意下,经过激烈的讨论一部颇为严苛的反垄断法案通过了,在这一法案的影响下,许多盛极一时的银行、公司都将会被分割。

“这应该是一个胜利吧!”

把这个消息带到城外的庄园时,李勒看着正在逗弄着孩子的老板,笑着说道。

“至少说明这几年,我们的工作没有白费。”

“确实是一场胜利。”

抱着已经满一岁的女儿,朱明忠笑着说道。

“不过,你要知道,这不过只是一个开始,只要有了一条裂缝,这条缝隙只会越来越大。我敢打赌,即便是他们凭借着反垄断法案进入了水电和高速铁路,也不会阻止裂缝的扩大,因为会有其它人不断的撕开这条缝隙”

“那么我们下一步应该怎么做呢?”

面对李勒,这位保护伞公司的调查部负责人,朱明忠的笑着摇摇头。

“我们什么都不做,现在,对于我们来说,所需要等待是什么呢?”

“变革。”

想了想,李勒说道。

“技术上的变革是吗?”

“是的,当然了,在过去的两年中,我们制造出了真正意义上的电子计算机,现在,我们正在尝试着把机床与电子计算机结合在一起,当他们在争抢着传统市场的时候,我们已经开拓了新的技术领域,技术领域的革命会把很多落后的生产力加以淘汰,而他们”

顿了顿,朱明忠感叹道。

“等到他们反应过来的时候,恐怕已经晚了”

已经晚了!

尽管朱明忠并不愿意承认,但是可以肯定的一点是,大明的勋贵们在过去的两年间,太过于专注利益的争抢,他们根本没有看到技术上的进步带来的颠覆性的革新。

两年前,当每秒运行十万次的电子计算机在保护伞公司的资助下研制成功时,新的时代就已经开启了,而直到现在,勋贵们还在那里争抢着水电、高速铁路,甚至还有高速公路。

他们并没有意识到,自己正在被时代所淘汰。

首节上一节1757/1769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