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为军正,高士奇可以想到几百个,甚至上千个理由去解释一些决定,给某些决定找到合适的理由,即便是看着有漏洞,但有时候一些事情,所需要的仅仅只是一个借口而已。
“嗯,确实应该如此!”
李定国点点头,看了眼高士奇,心下暗自叹道。
这也是个聪明人啊!
想到这些年接触到的那些军正,李定国突然想到了另一个人,想到了王化行,于是便问道。
“高士奇,你见过王化行吗?”
“回大王,王化行在下没有见过,不过他的档案在下已经翻烂了。”
跟在李定国的身后,高士奇一边走一边介绍道。
“他本姓殷,本籍山西,崇祯年间全家为躲避战乱迁到了陕西咸阳,从小家庭条件就不好,只能过继给西江渡村王家为子,所以改名为王化行”
在高士奇的讲解中,李定国总算是知道了,王化行多年来的经历,当然,在档案中并没有提及他是什么时候离开陕西去的河南,如何从河南到了清河,在那里考进讲武堂,成为大明官军,如何被派回陕西,不过却也提到了他是怎么于建奴酋首认识的。
“这么说来,他是在布庄结识了明珠,然后通过他认识了建奴酋首,随后才得到了重用?”
突然,李定国扭头看着高士奇问道。
“如果我没有猜错的话,那布庄的主人,应该也是潜伏的军正吧!”
李定国突然如此想到,在他看来,既然王化行在布庄潜伏,那么布庄的主人,肯定也是军正。
“至少应该与军正有关系。”
“大王,这个,在下还真不怎么清楚,但是就我所知,王化行既然是棋手,他肯定不会与棋子有任何联系,他会有专门的渠道与家里保持联系,但保护他的身份才是第一位的,基于这一点,布庄的主人,很有可能不是军正司的人,也许”
高士奇笑着说道。
“等到凯旋的时候,在下可以到西安看看,指不定,他的生意依然还干着,也许到时候,在下可以帮大王得到答案”
“这个答案就不用你给了,王化行”
李定国朝着远方看了一眼,然后说道。
“本王总是要见一见的。”
总需要见一见他,对于王化行,李定国有着太多的疑问,也有着太多的好奇,为什么一定要见王化行。
因为李定国很清楚。或许,错过这个机会的话,他再也没有机会去见这些人了,毕竟,他们的身份是保密的,是不为世人所知道的。
“大王,这事在下可以替您安排”
不等高士奇说完,李定国就哈哈大笑道。
“这事何需你来安排,本王是西征军统帅,见一见降将,又有何不可?”
看似哈哈大笑的他,心里刚出了一种有些莫名的情绪。他甚至感觉有些无奈,之所以会生出这样的感觉,也许是因为他看到了一切。
也正因如此,他才会对高士奇以及这些军正,产生一些不满的情绪,他的这种不满并不是因为这些人所担负的职责,而是因为他在话语之中,对事情的掌握。
他是西征军的统帅。想要建一个投降的敌军将领,难不成还需要你们的批准不成?
“末将失言。请大王恕罪。”
从李定国的话中,高士奇听出了他对自己的不满,于是急忙补救道。
“末将方才所言。是以为大王想要嘉奖他,所以,希望他能够穿着大明的军装来见大王,如此才不至于失礼。”
对于高士奇的补救,李定国只是不以为意的笑了笑。
“你多虑了。孤要去见他,仅仅只是为了见一见他而已。没有必要再去换什么衣裳。更没有必要把这件事弄得人尽皆知。弄得那么正式。本王仅仅只是为了见一见她而已。他想要投降。总得和我谈一谈条件吧。”
即便是对这些人心生警惕,但是李定国知道,这些人是皇帝陛下手中的一柄刀。这把不为世人所熟知的刀。可以干什么事情?李定国说不出一个所以然来,但可以肯定,这柄刀肯定是深得皇帝陛下的信任。
对于这样的人,自然不能够轻易得罪他们。非但不能得罪他们,甚至还要教好他们。官场沉浮这么多年。李定国自然知道这一道理。
“大王所言甚是。”
高士奇点了点头。然后对李定国说到。
“大王。有一件事儿,在下必须要提醒一下大王,他在那边待了那本长时间。势必有很多亲朋故旧,而且和那些人感情极深。到时候他必定会为那些人争取一些利益。在下希望大王不要轻易允诺。毕竟有些事情”
不等高士奇把话说完。李定国便点头说道。
“本王心里有数。要是没什么事儿,你就下去吧。”
第415章 王与将 (求支持,求月票)
细雨蒙蒙中,如果不看远处荒凉的沙漠,也许会让人生出几分身在江南的错觉。
一边是浩瀚而荒芜的沙漠,一边是绵延百里的田地,之所以会出现这种场景,是得益于靖南河泽拉夫尚河河水的灌溉。
从雪山流下的河水击打着河岸泛起滚滚的泡沫,几只水乌贴着在河面上飞来飞去,偶尔在水面上驻足片刻,然后又钻入低垂的、灰蒙蒙的、云雾缭绕的天空。
细雨蒙蒙中,在河边桥头的一间小房子里,几名士兵坐在那里,躲着雨,他们大多数时候,都是在这里闲聊,毕竟,敌人早就被因在靖南了。不过尽管如此,他们偶尔的还是会把目光投到门外,听一听远处是否有人经过。
这座桥,并不是一个什么必经之地,不过只是一座简陋的木桥,偶尔的会有一些骑兵经过这里,除此之外,很少有人来,对于守桥的明军来说,他们希望看到弟兄们从这里路过,然后带来一些新的消息。
“好像有人来了!”
突然,李作义抬起头往雨地里看去,
“好像人还不少!不过速度不快。”
弟兄们也纷纷站了起来,他们端起了火铳,李作义走到了门口,站在那,往远处看去,突然,他一下子楞住了,他清楚地看到雨地中有一队骑兵赶了过来,他们穿着的军装并不是明军的红色军装,而是清军!
睁大眼睛,李作义正要大声吼出来的时候,他看到在那股清军的前方,有几个穿着红色军装的骑兵。
这是怎么回事?
诧异的功夫,他听到桥上传来的马蹄声,连忙走过去看了一眼,只看到一队骑兵在桥上走着,是大明的骑兵,其中一个骑兵朝他走了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