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铁骨 第1373节

“不和你这苗蛮一般见识。”

“即便是苗蛮,也知忠义,也知报效大明朝廷,你们以汉人自许,却甘愿助纣为虐,又焉有颜面称自己是汉人?”

一番冷嘲热讽之后,杨成威盯着石炳说道。

“尔等虽然以汉人自语,可实则不过只是不知忠义为何的汉奸而已,杨某身为大明官军,自然有以身报效陛下、报效朝廷的自知,要杀要刮,随意,可无论如何,杨某绝不是像尔等一样,不知忠义,认贼作父的!”

杨成威的回答让石炳的脸色变得很是难堪,不过他并没有为自己辩解,从父亲投降满清的那天起,就注定了今天的这一切。就在女儿刚想开口时,石炳就厉声说道。

“果儿,大人说话,休要插嘴!”

被父亲训斥的石果,连忙止住声,不敢再说话了。

“杨将军所言甚是,其实家祖当年亦为广宁守将,后来投降了清人,这其中曲折,在下亦不多说,毕竟做过就是做过的了,只是”

石炳盯着杨成威说道。

“家祖背叛朝廷,实属有罪之人,在下当年随父西撤亦是有罪,可是果儿他们这些人,却从未曾踏足明土,亦不曾伤害明人,朝廷应该给他们一条生路!”

石炳的话让杨成威满腹的不解。

“所以,在下想请将军,给我等一条生路?”

他,他是想干什么?

给他们一条生路?

现在他可是眼前这人的手下败将。现在他们可是清军的俘虏。这个人想要干什么?

“你这是何意?”

“若是我想率军归顺朝廷,不知将军以为如何?”

什么?

诧异的看着眼前这人,杨成威的目中尽是不信。

“你,你既然要,要归顺,为何还要伏击官军!”

突然,杨成威知道了,眼前这人是想挟胜而降,在过去西南土司时常会干这种事情,无非就是想借胜利谈些条件,可是现在大明是不会接受的,面对失败大明会调重兵进攻,绝不会因为一场失败,给予土司更为宽容的条件。相反,朝廷会千方百计地击败对方,不给他们一丁点回旋的余地。

有时候铁腕是不可避免的。但却也是行之有效的办法,乘胜而降看似帮朝廷解决了麻烦,但却又埋下了隐患。买下了将来叛乱的隐患,毕竟那些人会侥幸的以为将来仍然可以通过击败官军,赚取更多的利益。所以,现在冠军绝不可能让那些人生出这样的侥幸心理。

“你想挟胜而降,我告诉你,我大明现在是绝不会接受这种讹诈的!”

盯着眼前的这个人,他又补充道。

“非但不会接受你们的讹诈,而且我们很快就会调动大军,把你们彻底消灭了。”

他相信当这场失利的战斗传回去之后,很快会有大量弟兄来到这里,他们会为去的弟兄报仇的,绝不可能放过眼前的这个人以及他手下的那些清军。

“将军误会了,在下真没有这么想过,在下之所以会伏击将军,不过只是想求一条生路而已。”

求一条生命?

石炳的话让杨成威一时没有反应过来。

“生路?”

他的疑惑让一旁的石果说道。

“不就是生路,要是你们打过来了,又怎么可以放我们生路?”

她的话让杨成威陷入沉默,确实,正像她所说的那样,如果攻进这个山寨,他一定会痛下杀手的,这次西征,并不仅仅只是简单的西征,所有人都希望能够一劳永逸的解决问题。

可怎么样,才能一劳永逸的解决问题呢?

答案再简单不过,尽管没有明确的军令,但是军命早就已经通过口头下达了,大家也都心神领会,知道应该如何处置一些事情。有些事情是不需要说的。只需要大家去做就可以了。

现在被这个女孩这么一呛,杨成威知道对方说的是事实,无论石炳是否投降,结果都是一样的。

“将军以为在下是挟胜而降,想要谈什么条件,是,同样也不是,在下所图不过只是一条生路!所以,不得不如此,还请将军见谅。”

回头看着女儿,石炳在回过头来后,盯着杨成威说道。

“要是将军答应在下,在下另有大礼送给将军!”

第376章 活下去(求支持,求月票)

夕阳西下,夕阳的余辉不但晚霞染成了一片殷红,就连同远处的山顶冰川,也被染成了一副赤金之色。霞光将天地间所有的一切都照得红红的。

此时此刻,站在安集延城头之上的石华善望着天边的火烧云,天上的云从西边一直烧到东边,火红火红的,好像着了火似的。

凝视着天尽头那似火焰般的殷红,一股莫名的焦虑于心底油然而生。

大明是火德!

这火烧云如此,岂不正是应了大明的火德?

也许,人们在面临绝境的时候,总是会生出各种各样的念头,对于经历了几十年风雨的石华善来说,这么多年他见识了太多的风雨。

他的父亲石廷柱是大清的功臣,在他身后,石华善承袭三等伯爵。以汉军旗旗人的身份取豫亲王多铎第三女郡主为嫡妻,为这是何等的荣耀。

尽管现在,嫡妻早就不知下落,也许二十多年前,就被卖到那个汉人的家里为奴为婢,或者在那个蒙人家里做牛做马,相比于后者,他更希望前者,毕竟那些个蒙人,绝不会拿她当人看,在汉人家里,凭着她的精明,兴许是不会吃亏的。

不过尽管如此,皇上对他的信任依然不改,当然这也是因为,石家虽然是汉军旗,可却也是女真人,石家本姓瓜尔佳氏,所以,他虽然是汉军旗,可却也被满清一直当成自己人。

但是此时,身为大清国的忠臣,石华善的神情凝重,内心焦虑非常。现在的大清国正处于风雨飘摇的境地,皇上亲令的大军已经兵败了,他守在安集延,即便是坚守于这里又有何用?

怎么会没有用呢?

一但明军越过安集延,从安集延往南,一路上几乎是一马平川,那里是大清国的粮仓啊!

可凭着安集延的五千守军,他又怎么能守得住这里?

看安集延破旧的土城,说是城,可与中原的城池比起来这里只能算是一座用砖块垒起来的土城罢了。

首节上一节1373/1769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