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铁骨 第1342节

“没有到喀布尔?”

眉头微微一挑,谢四新说道。

“嗯,也许是因为南方马塔拉人的抵抗太过激烈,还有锡克人。毕竟,现在奥朗则布面对的敌人实在太多。”

在奥朗则布的统治下,尤其是在他不断通过征收印度教徒重税,摧毁寺院等方式强迫印度教徒改变信仰之后,越来越多人的开始踏上了反抗的道路,贾特人、锡克人、马拉塔人甚至阿罗弗人纷纷揭竿而起。

现在的莫卧尔帝国看似强大,实际上却是危机四伏,甚至周国能够立足于印度,也是利益于此。所以,谢四新更倾向于奥朗则布的部队没有从南方抽出身来。

“国相,在我来这里之前,奥朗则布的征兵官,在阿富汗征召了十五万山民作为雇佣兵!现在,这支由山民组成的部队,正在阿富汗等地集结,国相,我想南方的马拉塔人并不值得奥朗则布如此大动干戈吧!”

15万人!

佟国维带来的情报让谢四新的眉头猛然紧锁,与奥朗则布进行过多次冲突,让身为周国国相的谢四新很了解这个对手,尽管莫卧尔帝国纸面上拥有超过44万大军,如果再加上各路王公的近二十万军队,其麾下可以调动的军队超过60万,可是多年来,莫卧尔军队中战斗力最强的就是阿富汗山民部队,但过去,即便是最多的时候,也不过只有五万人。

过去他们并不需要太多的山民,对于莫卧儿帝国来说。来自阿富汗的山民。是用来镇压南方天竺人最好的人选。

已少统多,有一个原则就是借助一方力量,统治打压另一方。就是积极制造矛盾。所以他们会用南方的天竺人去打阿富汗人。同样也会用阿富汗人去镇压天竺人。

现在他们一下子征召了这么多的阿富汗人。

十五万人

“十五万人,这次奥朗则布可是下了血本了。”

抬头看着佟国维,谢四新笑道。

“阿富汗的人口不过一百多万,既然现在他们被征召了十几万人,可以说,整个阿富汗各部落的壮丁都没征召个差不多了,这岂不就是你们的机会?”

盯着佟国维,谢四新的话音变得冰冷,语气中甚至带着嘲讽。

“估且不说奥朗则布征召这么多雇佣兵是想用兵什么地方,见阿富汗如此空虚,想必贵国肯定不会错过这个机会吧!”

对此,佟国维当然没有反驳,甚至还笑着说道。

“国相英明,不过我们要是对阿富汗用兵,不也正好为贵国分担压力不是,毕竟,能够让奥朗则布下这么大本钱的,也就只有贵国了,所以皇上派在下过来,是知会贵国,希望与大周一同携手对付奥朗则布。”

迎着谢四新投来的目光,佟国维继续说道。

“天竺地阔不逊于中原,而大周以一已之力,即便是对奥朗则布立于不败,但也就是如此了,要是我们两国携手,在奥朗则布发兵大周时,我大清直取喀布尔,然后两国再合兵攻取德里,如此,奥朗则布必败,到时候,周清两国平分天竺,永结兄弟之国,如此,不知国相以为如何?”

尽管佟国维的建议,看似颇为可行,现在的莫卧儿帝国看似强大,但是绝不可能在三个对手的围攻下坚持下来。毕竟莫卧儿帝国内部的问题重重,只要他们在战场上遭到一次大的挫败。他们在这里的统治就很有可能结束。

可谢四新并没有答应下来,而且将眼睛却眯成一条缝,冷冰冰的说道。

“那明国呢?”

第357章 职责(求支持,求月票)

兴乾二十一年四月,每年的这个时候,都是大明各书院的毕业季,不仅民间如此,军事院校同样也是如此。尽管现在随着军事分科的越来越细,建立了炮兵学校、骑兵学校以及陆海师经理学校等诸多其他军事院校。但是众所周知,大明军事教育体系中,惟有皇家陆师学校和皇家海师学校才是其真正的核心,同属于大明最高军事学府。

多年来,位于中都的陆师学校与位于连岛的海师校,两所学校的较劲从不曾停止过,尤其是书院的各种体育赛事中,陆海师学校的碰撞更是激烈至极,每一次都会引起轰动。“击沉海师”、“打败陆师”更会成为双方的口号。双方的竞争不仅仅局限于军费以及各种体育比赛上,甚至就连毕业季也在暗自较劲,而双方所较劲的不是其他,正是毕业日期,毕竟与其它的学校不同,他们名义上的校长都是皇帝,所以,皇帝会出席毕业典礼,而他们较劲的就是皇帝先参加那所学校的毕业典礼。

尽管因为陆师学校成立最早,所以他的毕业时间比海师学校提前了三天,但是海师学校多年来,一直试图提前五天,两所院校的较劲,同样也让陆、海两军部怼上了,在原则问题上,双方都不曾让步。

面对这种暗中竞争,身为陛下的朱明忠,曾试图将两校的毕业典礼合并,但却遭到陆海师的反对,显然双方都不愿意到对方或者让对方到自己的“地盘”上毕业,所以,多年来双方的毕业典礼仍然沿着旧例。

陆师学校仍然是每年的四月初六举行毕业典礼,而海师则要等到三天后。

每年的陆师学校的毕业季,对于中都的人们来说,都是一场盛宴,尽管在中都,每个月都有近卫镇举行的两次校阅。但人们最喜闻乐见的仍然是陆师学校的毕业校阅。

其实,每一次在皇宫前方举行的校阅,都会引起民众的狂热,在激昂乐声与军旗行进的宏大场面往往令沿路的围观人群激动异常,甚至令他们渴望在军旗的指引下分享荣誉。每次校阅结束后,都会有若干青年人志愿加入官军。

不仅中都的本地人如此,外地游人同样对校阅兴趣盎然,许多人都认为校阅是一件令人赞叹、向往的事情。本地的市民们自然不会放过提供观景平台的商机,他们会出租自家的一扇窗户,从那里能够完美地看到受阅部队的通过。

和过去一样,陆师学校的校阅是在校内举行,与往日的封闭不同,今天陆师学校是开放的,一大清早,就有成千上万的市民涌入学校,挤在宽阔的训练场两侧,一个多少小时后,那些穿着华丽礼服的讲武堂生们,排成长队以讲武堂生特有军容,列着队走入训练场。面对这一拨拨军容整齐的军士,尽管没有近卫镇守部队的炮兵等军械助威,但整齐的军容,仍然让百姓们为之激动的欢呼起来的。

九点一刻,当身着戎装的朱明忠,在一队御林军簇拥下缓缓出现的时候,立即响起一阵山呼海啸般的呐喊声。

“皇帝万岁!”

如同雷鸣般的万岁声,是从围观的民众中发出的,在这片欢呼声中,朱明忠流露出了欣慰的笑容。而紧跟在父皇身边的朱和嘉,这位大明的皇太子神情肃穆的保持着落后父皇半个马身的距离。这是他从海师退役后,第一次参加陆师学校的典礼,不过对于这个场面他并不陌生,当年他也曾是受阅的一员。

很快今年毕业的三千六百名陆师讲武堂学生便排着整齐的队列从受阅台前通过,置身到校阅台上,朱明忠的神情严肃,目视着这些年青人的通过,他们中的不少人都是帝国的勋贵子弟,从军是他们的职责,也是必须的过程,不过他们中的许多人,会在几年后退役,然后进入官场,成为帝国官场的一员。

尽管官考试以及新的官制度取代了科举制,但是帝国的官场在某种程度上,却有一定的倒退勋贵子弟以军官的身份退役后可以直接进入官场,这是为了确保勋贵、勋士群体在官场上保持一定的力量,为了保证双方的力量平衡作出的妥协。

相比于选官必考的科举制,这确实是某种倒退,可对于帝国的统治而言,却是有利的。

受阅部队的通过,只引得周围围观的老百姓发出了阵阵喝彩之声。待到一个规模不大的百人方队通过时,张金生便于一旁轻声说道。

“陛下,现在通过的这支方队,都是西南山苗土官子嗣,他们受命进入讲武堂学习,将来会在军中长期服役。”

张金生的话,让朱明忠笑道。

“他们也是大明人!不要动不动就说什么山苗土官。”

尽管将土官子嗣招入讲武堂,进入军队服役,在某种程度上等同于质子,但是另一方面,相比于北方游牧、渔民族,现在大明对待西南山苗是宽容的,尽管“改土归流”是大明的即定国策,但是另一边,在西南现在大明讲究“山内为苗,出山为汉”。换句话来说,生活在山区、部落内的苗人、土人,只要接受教化,愿意出山生活,就是汉人,而且山下的官府也给予各种宽松的政策,尤其是在租种官地上,给予他们种种优惠。正是一系列宽松的政策规定,吸引着大量受头人压迫、奴役的山蛮苗夷主动的走出大山,溶入了中原大地,同在这片土地上生活汉人一样安心劳作,他们同样也被视为汉人的一员。

事实上,而今的大明朝,在西南从不承认“山蛮苗夷”,而是将他们视为汉人的一部分,“山内为苗,出山为汉”的政策方针,为西南诸蛮的教化提供了基础。

当然,宽松只是针对那些愿意教化的,对于胆敢袭击汉民的山蛮部落,大明官府同样持以铁腕,动辄灭其族,一边是宽松的归化政策,一边是铁腕,如此相辅相成,最终为西南的教化铺平的道路,尽管现在同化政策才实施二十年,西南的教化程度,却超过过去两百多年间,毕竟,这是大明历史上,第一次由官府主动派出教师兴建学校,派出奉祀兴建“圣庙”,这些都是为了推行教化。正是在持续十几年的努力下,西南的教化才会有条不紊的推行着,再有几十年的时间,所谓的山苗就会消失得无影无踪。

而且现在西南山苗对汉人身份已经越发的认可,对此朱明忠自然是欣慰不已。因为这正是他所期望出现的结果。

“陛下所言甚是,是臣失言了,陛下,现在西域用兵迫在眉睫,目下建奴窃占诸地多山岭,而西南山民自幼在山区间生活,所以五军都督府有意将西南山民组成的部队调往西域,不知陛下以为如何?”

张金生的建议,让朱明忠挥了挥手淡淡地说道。

“如果有必要,就可以调动,西南山民也好,中原百姓也罢,都是我大明的子民,既然参军就是我大明官军,国家所需,加以调动也是再正常不过,有何不可?”

因为西南的特殊情况,在面对众多土民的情况下,官军进入西南后,就征召了部分熟苗进入军中,正是那些在熟苗的帮助下,大明才得已迅速平息某些西南山蛮的叛乱,而这也导致在西南地区长期部署有数十个大队以土民为主的驻守部队,对于那些擅长于于山地间作战的部队,五军都督府早就掂记上了。尤其是在接下来对西域的用兵,山地的特殊环境使得大明需要那批西南的山民部队。

“臣明白了!”

张金生恭敬的答道。

首节上一节1342/1769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