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铁骨 第1338节

“机器禁令?”

朱明忠不解的说道。

“机器禁令不是不包括诸夏吗?”

兴乾十年,基于保密等各方面的要求,朝廷就颁布了禁止机器出口禁令,不过禁令并不包括诸夏。

“确实是不包括诸夏,因为在禁令中有一条经工部批准后,机器可以往诸夏以及殖民地出口。可是陛下,诸夏的商人每进口一台机器,都需要获得工部的出口许可,这使得诸夏的不少商人都是颇有怨言,有时候,他们甚至认为这是朝廷的故意刁难诸夏,固然,禁止机器出口是为是保密,可问题是,机器能够保密多长时间?”

看着若有所思的陛下,顾炎武说道。

“就臣所知,在欧洲已经有不少三个国家造出了蒸汽机,我们可以禁止机器出口,但是他们很轻松的就可以把一些资料运出大明,他们可以凭借那些资料制造出蒸汽机、纺纱机等各种机器。”

然后顾炎武语重心长的说道。

“机器是可以禁止出口的,但是技术的传播却是无法避免的。臣以为,与其像现在这样,因为机器禁令惹诸夏商人对朝廷不满,不如直接放开任由他们购买。”

“这个没有问题!”

点下头,朱明忠并没有反对,其实,从一开始,对于禁止机器的未来,他就不看好,毕竟,在另一个时空中,英国人也这么干过。他们也曾封锁自己的技术。他们领布法令,禁止蒸汽机和机器出口,否则处以死刑。但德国那边就把发明蒸汽机的技术师请过去,办工厂。机器可以禁止传播,但技术是无法禁止传播的,英国也没办法,所以后面各国也陆陆续续地进行工业革命了。

“我们可以开放蒸汽机和机器的出口,不过,朝廷还是要制定一些细则,有些东西仍然是不能出口的。”

技术垄断会妨碍到技术创新,尽管朱明忠知道自己还能再推动大明的某些技术再上一个台阶,但也仅就局限于此了,大明的科学发展早就走上了一条自主发展的道路,甚至吸引了越来越多的西方学者来到大明,在这种情况下,这种保密本身就没有丝毫保密的可能性。

“陛下圣明。”

恭维之后,君臣二人又继续把酒言欢,在那里畅所欲言起来,酒越喝越多,在感觉到几分醉意后,朱明忠端着酒杯,看着顾炎武说道。

“宁人,今年是兴乾二十一年了,怎么样,愿意再复出助朕一臂之力吗?”

面对陛下的邀请,顾炎武并没有立即回答,沉默片刻后才摇头说道。

“陛下,既然现在已经是四海承平的太平盛世,有没有老臣,于朝廷而言,又有什么分别呢?”

第354章 历史遗产(第二更,求支持)

四海承平!

太平盛世!

兴乾二十一年的大明,非但普通的百姓如此以为,就连顾炎武这样的老臣,也是这样以为。

确实,按照传统观点来说,大明现在确实称得上是四海承平的太平盛世。几乎任何人都有理由相信这些,毕竟,人们所看到的是一派百姓安居乐业的盛世模样。即便是最苛刻的人也会说“今朝繁华远盛神宗”,在许多人的记忆中,神宗时代的大明是最为繁华的,一句“繁华远盛神宗”,无疑就是对兴乾朝的最高评价。

可对于朱明忠而言,他却从不曾因为这种评价放松过,甚至在他看来,天下远还没有到所谓的“四海承平”时。

“四海承平”

摇摇头,朱明忠看着远处说道。

“宁人,这你就错了,现在可不是什么太平盛世”

闻言,顾炎武不由惊道。

“怎么,朝廷又要用兵了?”

朝廷又要用兵了!

略点下头,将视线投在顾炎武的身上,然后朱明忠说道。

“不是又要用兵了,而是有些问题必须要去解决它!”

“陛下指得是清虏?”

想到最近几年朝廷不断往新疆移民实边以及修建铁路的举动,顾炎武点头说道。

“清虏,确实是时候该解决了。等到解决了他们,这天下也就太平了。”

“太平不了哇!”

摇头感叹着,朱明忠继续说道。

“西藏和青海那边还有一些问题需要解决,不过和硕特部虽说控制着西藏以及青海,但是西藏的桑结嘉错与西藏军事首领蒙古和硕特部的法王关系紧张,因此图谋驱逐和硕特部出藏。他们的之间的矛盾只会越来越激化,等到双方的矛盾激化到一定的地步的时候,也就可以对那里用兵了,现在他们都试图得到咱们的支持”

提及西藏的问题时,历史的变化让西藏的问题发生了变化,在另一个时空中,桑结嘉错是通过结纳准噶尔的噶尔丹图谋驱逐和硕特部出藏。而在这个时空中,准噶尔的败亡,不仅令西藏的历史发生了变化,甚至就连同蒙古也发生了变化没有了准噶尔入侵,外蒙四部的实力并没有遭受毁灭性的打击,不过他们现在已经臣服于大明,剩下的只是慢慢调教的问题。

对西藏以及青海,朱明忠也是持着同样的态度,通过册封确定宗主权,然后再慢慢的借助内乱对他们进行调教,最终,促成他们成为大明的行省。

“这么说,陛下是有意在将来对西藏和青海用兵了?”

出于对陛下的了解,顾炎武知道,陛下早晚会对青海以及西藏用兵的,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坚持,陛下同样也有他的坚持。

“陛下,臣记得,当年你曾于臣说过,要为大明打下大大的一片疆土,足够后人居住生活的疆土,臣不知,陛下心中这片疆土该有多大?”

顾炎武的问题,让朱明忠不由一阵失神。

这片疆土该有多大?

说实话,朱明忠还真没有想过,和后世的国人一样,对于国土,他有着发自内心深处的渴望,但是在渴望的同时,也同样保持着些许理智,比如在东南亚以及澳大利亚、北美等地区的问题上,他从没有考虑过将那里纳为帝国的本土或者海外省,而是以分封的形式,让自己的子孙后代在那里建立属于他们的国家。

当然那些国家都是华夏的一员,都是帝国会议的一员,他们的未来将会是帝国一分子,但国与国之间不乏竞争,只有竞争才有未来。明的竞争会促使明的发展。反观没有竞争的明,往往是没有前途的,而这正是朱明忠决定分封的原因。

但除此之外呢?

帝国的疆土会有多大?

这个问题,朱明忠确实没有考虑过。但是在潜意识之中,对于未来的大明帝国,他却也有着属于自己的计划,比如拜占廷帝国的皇冠,比如巴尔干等地的王冠,谁知道呢?

也许未来的大明,除了分封之外,还可以效仿埃及的例子,把一串欧洲的王冠戴在大明皇子的头上,除此之外,大明将会止步于什么地方呢?

沉思片刻,朱明忠说道。

“帝国的疆土范围,我想能够决定这一切的,并不是朕,而是其它国家!”

“是其它国家?”

首节上一节1338/1769下一节尾节目录